CN211607179U -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7179U
CN211607179U CN202020072518.7U CN202020072518U CN211607179U CN 211607179 U CN211607179 U CN 211607179U CN 202020072518 U CN202020072518 U CN 202020072518U CN 211607179 U CN211607179 U CN 211607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apillary
fixed mounting
air duc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25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T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725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7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7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7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迎宾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所述机器人壳体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芯片,所述CPU芯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块,所述机器人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筒,所述散热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内部的排水管,所述散热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内部的进水管。该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通过密封圈对机器人壳体和风筒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水份或灰尘进入机器人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该迎宾机器人的安全性能,使得该迎宾机器人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迎宾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迎宾机器人是集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运动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展品,该机器人为仿人型,身高、体形和表情等都力争逼真、亲切、可爱、美丽、大方和栩栩如生,给人以真切之感,体现人性化,自主迎宾:将机器人放置会场、宾馆、商场等活动及促销现场,当宾客经过时,机器人会主动打招呼:“您好!欢迎您光临”宾客离开时,机器人会说:“您好,欢迎下次光临”,致迎宾辞:展示展览机器人能够在舞台和现场向宾客致“欢迎辞”,“欢迎辞”可由用户先拟定内容,编程输入后通过机器人特有的语音效果表达出来,动作展示:展示期间,机器人可表演唱歌、讲故事、背诗等才艺节目,机器人同时配备头部、眼部、嘴部、手臂动作,充分展示机器人的娱乐功能。
传统的迎宾机器人一般只是单一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其风冷需要通过通风孔进行散热,同时水和灰尘也容易通过通风孔进入迎宾机器人内部造成迎宾机器人损坏的情况发生,故而提出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具备防护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迎宾机器人一般只是单一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其风冷需要通过通风孔进行散热,同时水和灰尘也容易通过通风孔进入迎宾机器人内部造成迎宾机器人损坏情况发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护性能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所述机器人壳体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芯片,所述CPU芯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块,所述机器人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筒,所述散热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内部的排水管,所述散热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内部的进水管,所述机器人壳体的顶部和风筒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排水管和进水管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且位于排水管和进水管的外壁均活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风筒的内壁底部且位于进水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网,所述进水管的顶部且位于风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细管,所述风筒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毛细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风筒的内壁顶部且位于第一散热风扇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风筒的内壁底部且位于水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排水管的顶部且位于风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毛细管,所述风筒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二毛细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网,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毛细管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毛细管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为矩形紫铜金属板,所述散热块、排水管、进水管、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排水管和进水管、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内部均填充有防冻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O型丁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均为不锈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在风筒的内壁以水泵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的外壁均套接有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均为蛇形散热管,所述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在风筒的内壁以水泵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通过导热板将CPU芯片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给散热块,再通过启动水泵,水泵通过浆叶带动第一导管、第一毛细管、进水管、散热块内部空腔、排水管、第二毛细管和第二导管内部的防冻冷却液循环流动,达到初步热传导并散热的效果,再通过启动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通过扇叶带动风筒内部和外界空气流动,从而加速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上的热量流动,达到简单方便高效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密封圈对机器人壳体和风筒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水份或灰尘进入机器人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该迎宾机器人的安全性能,使得该迎宾机器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机器人壳体、2 PCB电路板、3 CPU芯片、4导热板、5散热块、6风筒、7排水管、8进水管、9安装孔、10密封圈、11第一防护网、12第一毛细管、13第一散热风扇、14水泵、15第二散热风扇、16第二毛细管、17第二防护网、18第一导管、19第二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1,机器人壳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2,PCB电路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芯片3,CPU芯片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4,导热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块5,机器人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筒6,散热块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6内部的排水管7,散热块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6内部的进水管8,机器人壳体1的顶部和风筒6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排水管7和进水管8对应的安装孔9,安装孔9的内部且位于排水管7和进水管8的外壁均活动安装有密封圈10,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进水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网11,进水管8的顶部且位于风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细管12,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毛细管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13,风筒6的内壁顶部且位于第一散热风扇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4,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水泵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15,排水管7的顶部且位于风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毛细管16,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在风筒6的内壁以水泵14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的外壁均套接有散热翅片,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均为蛇形散热管,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在风筒6的内壁以水泵14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二毛细管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网17,密封圈10为O型丁基橡胶密封圈,第一防护网11和第二防护网17均为不锈钢丝网,水泵1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导管18与第一毛细管12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水泵1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管19与第二毛细管16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导热板4为矩形紫铜金属板,散热块5、排水管7、进水管8、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16、第一导管18和第二导管19均为铝合金材质,散热块5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水管8和排水管7贯通的空腔,空腔、排水管7和进水管8、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16、第一导管18和第二导管19的内部均填充有防冻冷却液,通过导热板4将CPU芯片3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给散热块5,再通过启动水泵14,水泵14通过浆叶带动第一导管18、第一毛细管12、进水管8、散热块5内部空腔、排水管7、第二毛细管16和第二导管19内部的防冻冷却液循环流动,达到初步热传导并散热的效果,再通过启动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通过扇叶带动风筒6内部和外界空气流动,从而加速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上的热量流动,达到简单方便高效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密封圈10对机器人壳体1和风筒6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水份或灰尘进入机器人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该迎宾机器人的安全性能,使得该迎宾机器人便于推广。
综上所述,该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通过导热板4将CPU芯片3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给散热块5,再通过启动水泵14,水泵14通过浆叶带动第一导管18、第一毛细管12、进水管8、散热块5内部空腔、排水管7、第二毛细管16和第二导管19内部的防冻冷却液循环流动,达到初步热传导并散热的效果,再通过启动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通过扇叶带动风筒6内部和外界空气流动,从而加速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上的热量流动,达到简单方便高效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密封圈10对机器人壳体1和风筒6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水份或灰尘进入机器人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该迎宾机器人的安全性能,使得该迎宾机器人便于推广,解决了传统的迎宾机器人一般只是单一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其风冷需要通过通风孔进行散热,同时水和灰尘也容易通过通风孔进入迎宾机器人内部造成迎宾机器人损坏情况发生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PCB电路板(2),所述PCB电路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芯片(3),所述CPU芯片(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4),所述导热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块(5),所述机器人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筒(6),所述散热块(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6)内部的排水管(7),所述散热块(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风筒(6)内部的进水管(8),所述机器人壳体(1)的顶部和风筒(6)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排水管(7)和进水管(8)对应的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的内部且位于排水管(7)和进水管(8)的外壁均活动安装有密封圈(10),所述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进水管(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网(11),所述进水管(8)的顶部且位于风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毛细管(12),所述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毛细管(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13),所述风筒(6)的内壁顶部且位于第一散热风扇(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4),所述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水泵(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15),所述排水管(7)的顶部且位于风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毛细管(16),所述风筒(6)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二毛细管(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网(17),所述水泵(1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导管(18)与第一毛细管(12)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导管(19)与第二毛细管(16)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4)为矩形紫铜金属板,所述散热块(5)、排水管(7)、进水管(8)、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16)、第一导管(18)和第二导管(19)均为铝合金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5)的内部开设有与进水管(8)和排水管(7)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排水管(7)和进水管(8)、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16)、第一导管(18)和第二导管(19)的内部均填充有防冻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0)为O型丁基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防护网(11)和第二防护网(17)均为不锈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3)和第二散热风扇(15)在风筒(6)的内壁以水泵(14)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的外壁均套接有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均为蛇形散热管,所述第一毛细管(12)和第二毛细管(16)在风筒(6)的内壁以水泵(14)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CN202020072518.7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11607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518.7U CN21160717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518.7U CN21160717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7179U true CN211607179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2518.7U Active CN21160717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7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7012U (zh) 一种自动温控风冷式低压配电柜
CN211607179U (zh) 一种迎宾机器人的散热结构
CN212690274U (zh) 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
CN203482080U (zh) 一种带有空水冷模块的功率柜
CN21549629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潮型干式变压器
CN21437967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预装式变电站
CN210776536U (zh) 一种可循环散热计算机机箱
CN21211604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模组
CN213280504U (zh) 一种5g基站用一体化的液冷散热器
CN108075376A (zh) 一种电力设备散热装置
CN210640477U (zh) 一种新型的激光机冷却系统
CN113701089A (zh) 一种具有氛围效果的景观亮化led投影景观灯
CN210429525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设计用隔音降噪结构
CN209744335U (zh) 一种单通道式led路灯驱动电源散热装置
CN208425107U (zh) 一种风源分流罩
CN206851229U (zh) 一种地区电网风险管控平台设备
CN202229254U (zh) 一种厨电灶
CN217823886U (zh) 一种新型节能设备机柜
CN219932916U (zh) 一种风机齿轮箱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15523616U (zh) 一种散热空调通风设备
CN213515143U (zh) 干湿联合节水冷却塔
CN213020107U (zh) 一种基于相变储能的多功能通风装置
CN210568983U (zh) 一种蒸发式制冷冷水机组
CN20978569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感壳
CN216930397U (zh) 一种具有耐高温功能的智能印制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6

Address after: No. 1206, unit 1, building 1, Luneng Kangqiao community,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u Tao

Address before: 450000 No. 175, building 17, yard 218, Xinzheng Road, Guancheng 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o Y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