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7321U -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7321U
CN211597321U CN201922171487.0U CN201922171487U CN211597321U CN 211597321 U CN211597321 U CN 211597321U CN 201922171487 U CN201922171487 U CN 201922171487U CN 211597321 U CN211597321 U CN 211597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tay
end point
ridg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14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林
张艳霞
朱莉娜
文闻
林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9221714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7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7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7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索组件和外压刚性环梁;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撑杆、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和水平压杆,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和不等高双撑杆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索组件包括:脊索组件、环索组件、斜索组件和外拉斜索组件,斜索组件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单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不等高双撑杆与水平压杆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撑杆环,撑杆与脊索、斜索形成四面体结构,提高了该索穹顶结构几何稳定性,构件数少易于施工安装和张拉成形,减少施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背景技术
索穹顶结构是一种始终处于连续的张力状态的结构,其中包含不连续的压杆;索穹顶结构还属于自平衡自支承体系,结构由脊索、环索和压杆组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结构体系,结构在成形过程中不断自平衡。结构在未对索施加预应力之前无自然刚度,刚度在施加预应力之后产生。于此同时合理的索穹顶结构体系对索穹顶结构构刚度,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存在的索穹顶结构几何拓扑形态,结构形式单一,虽较传统的索穹顶结构而言,整体稳定性与刚度有很大的提高,但节点处的杆件较多,施工复杂。没有一种既适用于大跨度,整体稳定性好,侧向刚度高及结构布置均匀和节点杆件少的索穹顶结构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索组件和外压刚性环梁;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撑杆、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和水平压杆,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和不等高双撑杆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
所述索组件包括:脊索组件、环索组件、斜索组件和外拉斜索组件,所述斜索组件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
所述环索组件包括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所述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的中心位于所述外压刚性环梁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环索位于中心撑杆下方,所述第二环索位于第一环索下方,所述第三环索位于第二环索下方;
所述中心撑杆竖直设置于外压刚性环梁轴心的上方,其上端点与脊索组件连接,其下端点与斜索组件连接;
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均与脊索组件和斜索组件相连;
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均与斜索组件和环索组件相连;
所述相邻的等高双撑杆在环向上上端点相连接,形成闭合撑杆环;
所述不等高双撑杆与水平压杆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撑杆环;
所述外压刚性环梁与最外圈斜索组件与最外圈脊索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脊索组件包括:内脊索、第一脊索、第二脊索以及第三脊索;
所述斜索组件包括内斜索、第一单斜索、双斜索和第二单斜索,所述内斜索、第一单斜索、双斜索和第二单斜索索从穹顶中心向外压刚性环梁依次布置;
所述外拉斜索组件包括:外拉斜索;
所述外拉斜索的上端点与第三脊索的上端点、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所述第二环索、双斜索的下端点及单撑杆的下端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脊索的上端点相交一点并呈辐射状,所述内脊索的上端点还与中心撑杆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第一脊索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一脊索的下端点与第二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脊索的下端点与第三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三脊索的下端点与外压刚性环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均为多边形;
所述第一环索各顶点均与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第一单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环索各顶点均与单撑杆的下端点、外拉斜索的下端点和双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三环索各顶点均与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第二单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斜索的下端点相交并呈辐射状,所述内斜索的下端点还与中心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内脊索的下端点、第一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一单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一环索的顶点、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单撑杆的上端点、第一脊索的下端点、第二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双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二环索的顶点、单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第二脊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单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三环索的顶点、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外压刚性环梁、第三脊索的下端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索穹顶结构平面投影呈标准圆。
优选地,所述等高双撑杆的水平投影与第一环索重合。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该索穹顶结构能有效抵抗非均布荷载,且其上层结构中既存在索又存在水平压杆,约束了上层索在受力后的变形,使结构整体性更好。各撑杆与脊索、斜索形成四面体结构,提高了该索穹顶结构几何稳定性。此外,整体结构上节点构件数少易于施工安装和张拉成形,减少施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初始几何形态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初始几何形态计算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几何形态一榀结构三维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几何形态一榀结构平面图。
附图标记
11、中心撑杆;12、等高双撑杆;13、单撑杆;14、不等高双撑杆;21、内斜索;22、第一单斜索;23、双斜索;24、第二单斜索;31、内脊索;32、第一脊索;33、第二脊索;34、第三脊索;41、第一环索;42、第二环索;43、第三环索;5、外拉斜索;6、水平压杆;7、外压刚性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如图1-5所示,索穹顶结构平面投影呈标准圆,包括:支撑组件、索组件和外压刚性环梁。
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撑杆11、等高双撑杆12、单撑杆13、不等高双撑杆14和水平压杆6,等高双撑杆12、单撑杆13和不等高双撑杆14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
索组件包括:脊索组件、环索组件、斜索组件和外拉斜索组件。其中,脊索组件包括:内脊索31、第一脊索32、第二脊索33以及第三脊索34,内脊索为6根上,其上端点相交于一点呈辐射状,第一脊索32、第二脊索33和第三脊索34为折线形,均具有一个顶点和两个端点,脊索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环索组件包括第一环索41、第二环索42和第三环索43,第一环索41、第二环索42和第三环索43均为多边形,第一环索41、第二环索42和第三环索43的中心位于外压刚性环梁7的轴线上,第一环索41位于中心撑杆11下方,第二环索42位于第一环索41下方,第三环索43位于第二环索42下方。斜索组件包括内斜索21、第一单斜索22、双斜索23和第二单斜索24,内脊索为6根,其下端点相交于一点呈辐射状,内斜索21、第一单斜索22、双斜索23和第二单斜索24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双斜索23为折线形,具有一个顶点和两个端点;外拉斜索组件包括:外拉斜索5,外拉斜索5为折线形,具有一个顶点和两个端点。
中心撑杆11竖直设置于外压刚性环梁7轴心的上方,其上端点与6个内脊索31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6个内斜索21的下端点连接,等高双撑杆12、单撑杆13和不等高双撑杆14在每一榀依次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布置。
等高双撑杆12的上端点与内脊索31的下端点、第一单斜索22的上端点和内斜索21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顶点与第一环索41的顶点和第一单斜索22的下端点相连接,相邻的等高双撑杆12在环向上(沿圆周方向)上端点相连接,形成闭合撑杆环,等高双撑杆12的水平投影与第一环索41重合。
单撑杆13的上端点与第一脊索32的下端点、第二脊索33的上顶点和第一单斜索22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第二环索42的顶点和双斜索23的下顶点和外拉斜索5的下顶点相连接。
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一个上端点与第二脊索33的下端点、第三脊索的34一个上端点、双斜索23的上端点、水平压杆6的一端点相连接,不等高双撑杆14的另一个上端点与外拉斜索5的上端点及第三脊索34另一个上端点相连接,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下顶点与第三环索43的顶点、第二单斜索24的下端点相连接;每2个相邻不等高双撑杆14之间连接一个水平压杆5,水平压杆5与不等高双撑杆14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撑杆环。
内脊索31的下端点与第一脊索32的上端点连接,第一脊索32的下顶点与第二脊索33的上顶点连接,第二脊索33的下端点与第三脊索34的上端点连接,第三脊索34的下顶点与外压刚性环梁7和第二单斜索24的上端点连接于一点。
外拉斜索5的上端点与第三脊索34的上端点、第二脊索33的下端点、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上顶点连接,其下顶点与第二环索42的顶点、单撑杆13的下端点、双斜索23的下顶点相连接。
第一环索41在各顶点处均与等高双撑杆12的下顶点、第一单斜索22的下端点连接;第二环索42在各顶点处均与单撑杆13的下端点、外拉斜索5的下顶点和双斜索23的下顶点连接;第三环索43在各顶点处均与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下顶点、第二单斜索24的下端点连接。
6个内斜索21的下端点相交并呈辐射状,内斜索21的下端点与中心撑杆11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等高双撑杆12的上端点、内脊索31的下端点、第一脊索32的上端点连接;第一单斜索22的下端点与第一环索41的顶点、等高双撑杆12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单撑杆13的上端点、第一脊索32的下端点、第二脊索33的上端点连接;双斜索23的下端点与第二环索42的顶点、单撑杆13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上端点、第二脊索33的下端点连接;第二单斜索24的下端点与第三环索43的顶点、不等高双撑杆14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外压刚性环梁7、第三脊索34的下端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确定索穹结构跨度以及矢跨比,确定周边约束条件;
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跨度,同时根据索的相关规范,初步选取索穹顶的矢高。因索穹顶结构在施加预应力后对周边刚性环梁有相当大的拉力,所以得选取相对较大的截面。外压刚性环梁与索穹顶连接的地方采用铰接连接,利于索穹顶结构在施加预应力后的变形。
S2、利用节点平衡方法与位移法对结构内力计算;
该索穹顶结构沿每一榀中心线对称,同时也沿最内圈内脊索所在直线对称,因此可将该索穹顶结构进行简化,如图3所示,方便后续的理论分析。假设中心撑杆内力为V0,与中心撑杆上下端连接的未知力索数均为超过2个,此时可利用节点平衡法求出各索内力,同理可求得与第一环索相连的等高双撑杆与斜索的内力,同理也可求得单撑杆与脊索内力。由于与第二环索相连的斜索与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连接,此时斜索不再对称,导致与第二环索相连的杆件未知力有3个,此时已无法利用节点平衡法求解,此时引入位移法。将与第二环索连接的斜索、环索、单撑杆看作一个研究单元并交汇于一点,单撑杆内力作为已知外力施加在该单元节点上。由于索穹顶在施加完预应力后具有足够大的刚度,则可假定与斜索、环索远端连接节点不会因外力作用而产生位移,即远端节点视为铰接。斜索、环索单位刚度为已知,则可根据各索杆单位刚度求得单元刚度。因与第二环索相连的单撑杆的内力已知,当一个已知力作用在已知单位刚度的单元节点上时则可求得该单元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位移。单元中各索相交于一点,则单元节点的位移也即是斜索、环索连接端点的位移。当位移与单位刚度都已知的情况下则可求出环索与斜索的内力。同理可求得与第三环索相连的斜索、环索和不等高双撑杆以及脊索的内力。
S3、初步确定构件尺寸,以及环索上预应力大小;
将步骤S2推算的各索杆内力放大到使结构能承受规范规定的荷载以及规范规定的变形要求,然后施加到索穹顶结构上,将变形后索穹顶的结构位移控制在规范限定的范围内,根据变形后索杆的内力为参考依据,选取合适的索、杆截面尺寸。注意索组件的初始预应力不要超过0.45倍的极限破断力,撑杆组件的轴压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S4、对结构进行极限承载力、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分析以及其他必要的分析;
经过步骤S1、S2、S3索穹顶结构已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能力,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索穹顶结构施加恒载、活载、雪荷载以及风荷载等,并将这些荷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荷载组合,施加到索穹顶结构上。控制节点位移,以及变形后的矢跨比等,若不满足相关规范则增大索组件初始预应力,或者调整撑杆组件高,反复迭代到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S5、调整和优化参数,同时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为了使索穹顶结构的经济效益更高,在不影响索穹顶承载力的前提下,可以以撑杆组件截面直径或者结构的总重量为控制参数,对结构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索穹顶结构平面投影呈标准圆,支撑组件是受压杆件,水平压杆是受压杆件,其他组件均是受拉钢索。该索穹顶最内圈等高双撑杆在环向上闭合,使索穹顶内环具有足够承载力,避免在荷载作用下内环塌陷。该索穹顶结构上层构件同时存在索与钢管,这是其他索穹顶结构所不具有的,且水平压杆与不等高双撑杆共同形成闭合撑杆圆,相较于传统的索穹顶结构,因其在环向上连续,所以进一步提高了该索穹顶结构抵抗非均布荷载的能力,于此同时由于上层索之间设置有水平压杆,约束了上层索在受力后的变形,使结构整体性更好。各撑杆与脊索、斜索形成四面体结构,提高了该索穹顶结构几何稳定性。与第一环索一个节点相连的等高双撑杆与第一单斜索数量仅有三根,与第三环索一个节点相连的不等高双撑杆与第二单斜索数量也仅有三根,构件数少易于施工安装和张拉成形,减少施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部件可以合并为一个部件,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索组件和外压刚性环梁;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撑杆、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和水平压杆,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和不等高双撑杆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
所述索组件包括:脊索组件、环索组件、斜索组件和外拉斜索组件,所述斜索组件在每一榀由索穹顶中心向索穹顶最外圈依次布置;
所述环索组件包括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所述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的中心位于所述外压刚性环梁的轴线上,所述第一环索位于中心撑杆下方,所述第二环索位于第一环索下方,所述第三环索位于第二环索下方;
所述中心撑杆竖直设置于外压刚性环梁轴心的上方,其上端点与脊索组件连接,其下端点与斜索组件连接;
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均与脊索组件和斜索组件相连;
所述等高双撑杆、单撑杆、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均与斜索组件和环索组件相连;
所述相邻的等高双撑杆在环向上上端点相连接,形成闭合撑杆环;
所述不等高双撑杆与水平压杆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撑杆环;
所述外压刚性环梁与最外圈斜索组件与最外圈脊索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索组件包括:内脊索、第一脊索、第二脊索以及第三脊索;
所述斜索组件包括内斜索、第一单斜索、双斜索和第二单斜索,所述内斜索、第一单斜索、双斜索和第二单斜索索从穹顶中心向外压刚性环梁依次布置;
所述外拉斜索组件包括:外拉斜索;
所述外拉斜索的上端点与第三脊索的上端点、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所述第二环索、双斜索的下端点及单撑杆的下端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脊索的上端点相交一点并呈辐射状,所述内脊索的上端点还与中心撑杆的上端点相连接,其下端点与第一脊索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一脊索的下端点与第二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脊索的下端点与第三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三脊索的下端点与外压刚性环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索、第二环索和第三环索均为多边形;
所述第一环索各顶点均与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第一单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环索各顶点均与单撑杆的下端点、外拉斜索的下端点和双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三环索各顶点均与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第二单斜索的下端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斜索的下端点相交并呈辐射状,所述内斜索的下端点还与中心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内脊索的下端点、第一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第一单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一环索的顶点、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单撑杆的上端点、第一脊索的下端点、第二脊索的上端点连接;
所述双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二环索的顶点、单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不等高双撑杆的上端点、第二脊索的下端点连接;
所述第二单斜索的下端点与第三环索的顶点、不等高双撑杆的下端点连接,其上端点与外压刚性环梁、第三脊索的下端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穹顶结构平面投影呈标准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高双撑杆的水平投影与第一环索重合。
CN201922171487.0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Active CN211597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487.0U CN21159732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487.0U CN21159732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7321U true CN211597321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1487.0U Active CN21159732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7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9678A (zh) * 2021-09-14 2021-12-10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rasshopper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9678A (zh) * 2021-09-14 2021-12-10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rasshopper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13779678B (zh) * 2021-09-14 2023-12-12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rasshopper的肋环型索穹顶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181B (zh)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CN101942884B (zh) 一种近似正方形平面超大空间预应力钢网格结构屋盖及制作方法
CN112982669A (zh) 一种偏心环状大悬挑预应力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1016755A (zh) 具有缓和功能的肋环型索穹顶体系
CN103866986A (zh) 大跨度变截面螺栓球节点网壳安装方法
CN102071741A (zh) 一种正方形刚性索穹顶结构
CN211597321U (zh)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
CN103114671A (zh) 一种可防止断索引发倒塌的张弦桁架结构
CA2823814A1 (en) Mou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to erect in sections an annular tower for wind or heliostatic power generators in an energy farm
CN101812886A (zh) 一种肋环型刚性索穹顶结构
CN111139963B (zh) 基于环形交叉索桁结构的无支架分段拼装施工成型方法
CN101831953A (zh) 一种带有中心拉环的肋环型刚性索穹顶结构
CN109629690B (zh) 一种无内环全张拉交叉索桁架结构
CN109629691B (zh) 一种单层无内环交叉索支结构
CN216552415U (zh) 一种索杆体系大跨度建筑结构
CN201024561Y (zh) 索杆弦支穹顶
CN201433490Y (zh) 一种长方形平面超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屋盖
CN111119338A (zh) 一种葵花型多撑杆索穹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05191A (zh) 一种交替复合式索穹顶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01942883A (zh) 一种长方形平面超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管桁架屋盖及制作方法
CN205444935U (zh) 复杂大跨度处异形钢网架安装施工结构
CN212561900U (zh) 一种葵花型多撑杆索穹顶
CN111485630A (zh) 框架结构建筑及施工方法
CN108104349B (zh) 一种斜压杆桁架张弦梁组合结构和实施方法
CN102587500B (zh) 一种具有缓和拉索内力作用的球节点滑动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