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4561Y - 索杆弦支穹顶 - Google Patents

索杆弦支穹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4561Y
CN201024561Y CNU2007201040459U CN200720104045U CN201024561Y CN 201024561 Y CN201024561 Y CN 201024561Y CN U2007201040459 U CNU2007201040459 U CN U2007201040459U CN 200720104045 U CN200720104045 U CN 200720104045U CN 201024561 Y CN201024561 Y CN 2010245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dome
hoop
radially
str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040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林
刘学春
张庆亮
王冬梅
李鹏飞
鞠晓臣
王敬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7201040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45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45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45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应用的一种穹顶,具体为索杆弦支穹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包括有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压力环(1)连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连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连接,上层呈网格形布置。下层包括有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的两端分别与撑杆(4)的下端和上层节点连接,在下径向索(5)和撑杆的连接处还连接有下环向索,下环向索沿环向闭合布置,上下两层在边环梁处汇交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受力简洁,压杆的杆构件稳定性和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高,极限承载力大。

Description

索杆弦支穹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应用的一种穹顶,具体为索杆弦支穹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结构体系,如索穹顶和弦支穹顶结构。索穹顶,具有构造简单,体系轻盈,绝大部分构件为受拉构件等特点;弦支穹顶是将索穹顶和单层网壳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结构,增大了屋面刚度,降低施工难度。但是这两种结构体系还分别存在以下不足:
(1)索穹顶结构上下两层均为柔性体系,除撑杆之外的杆件均不能承担压力,使得索穹顶的施工难度很大,虽然面世多年,但是至今建成的实际结构很少。
(2)为保证索穹顶结构所有的索都处于受拉状态,必须提高预应力量级,使得压杆和边环梁等的应力增大,所以必须设置非常牢固的支座或者在支座处布置巨大的环梁,加重了支撑结构负担,浪费材料。
(3)由于索穹顶大部分杆件为受拉的索,使得索穹顶结构整体刚度不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屋面材料一般为轻质的膜结构等。
(4)弦支穹顶结构上层单层网壳中绝大部分杆件受压,不利于受压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和上层单层网壳的平面外局部稳定性。
(5)弦支穹顶上层单层网壳内力由下层钢索和者外荷载作用被动产生,不能自我调整内力,使得上层单层网壳环向杆件大部分被动受压,不能自我调整以减小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杆弦支穹顶结构,这种结构结合了索穹顶和弦支穹顶的优点,受力简洁,压杆少,其自身形成封闭的受力体系减小或消除对支座和边环梁的作用,稳定性和承载力高,大大节约了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由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压力环1连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连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连接,上层呈网格形布置。下层由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组成,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端与下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一端与撑杆4下端节点连接,另一端与穹顶上层节点连接,下环向索6沿环向闭合布置,与下径向索5和撑杆4的下端节点连接;上下两层在边环梁7处汇交在一起。通过张拉下环向索6或者下径向索5或者调整撑杆4的长度,在结构中施加预应力,并可通过张拉或放松上环向索3调整构件的内力。
所述的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连接成的网格形式是肋环形。
所述的下径向索5单根沿径向布置,其一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上层节点连接。
所述的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连接成的网格形式是联方形。
所述的下径向索5双根交叉成“V”型布置,其交叉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不同节点连接。
所述的撑杆4的长度应保证下径向索5与撑杆4的交角为锐角。
所述的上层结构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可以为柔性钢丝绳、钢铰线、缆索等或钢拉杆。
所述的上径向杆2为可有承受压力的刚性杆,可以是圆形或方形的钢管也可以是各种型钢等。
所述的下径向索5可以单根沿径向布置,也可以双根交叉布置。
由于这种索杆弦支穹顶的所有刚性杆受压、所有柔性杆受拉,使其受力简洁、计算设计非常方便。另外,上层径向压杆的内力非常接近,故可采用统一规格的杆件,加工制造非常方便。
由于在不布置边环梁的情况下,这种穹顶也可以形成了力封闭体系,所以,在正常荷载作用下,可以消除对边缘支撑结构的水平作用力,不需要布置巨大的环梁或者加大支座,减少了支撑结构的材料消耗,降低了成本。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索杆弦支穹顶的上层布置了能够承担压力的上径向杆,使屋面刚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所以屋面可用刚性轻质板也可用柔性模材料,适用范围广,并能够跨越更大的跨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受压杆件少,受拉杆件多,且均为高强钢索,充分发挥了材料强度,所以其自重比弦支穹顶更轻,可跨越跨度更大。本实用新型上层结构径向杆端弯矩很小,上径向杆之间可以刚接也可以铰接。当采用铰接节点时,可以形成张拉整体结构,大大方便了施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环向索可以拉紧也可以放松,所以可以通过拉紧或者放松上环向索,调整上径向杆的压力,使其压力值更小、更均匀,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极限承载力。由于一方面上径向杆的压力得到了减小,另一方面与上径向杆相连的上环向索为拉力,这样加强了对上层的节点位置的约束作用,从而使与该节点相连的压杆构件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上层为联方形网格的索杆弦支穹顶立体轴侧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圆形索杆穹顶上层索杆体系布置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椭圆形索杆穹顶上层索杆体系布置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圆形索杆穹顶下层支撑体系轴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椭圆形索杆穹顶下层支撑体系轴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索杆穹顶结构剖面图
图7上层为肋环形网格的索杆弦支穹顶立体轴侧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索杆穹顶下层支撑体系轴侧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索杆穹顶上层索杆体系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如9详细说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由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环梁1铰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铰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铰接,呈联方形网格布置,网格外形轮廓形状为圆形。下层由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组成,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端与下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双根交叉成“V”型布置,其交叉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不同节点连接。下环向索6沿环向闭合布置,与下径向索5和撑杆4的下端节点连接;上下两层在边环梁7处汇交在一起。
撑杆4的长度应保证下径向索5与撑杆4的交角为60度。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选为柔性钢丝绳,上径向杆2选用是圆形钢管。通过张拉下环向索6,在结构中施加预应力。
实施例2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的网格外形轮廓形状为椭圆形。撑杆4的长度应保证下径向索5与撑杆4的交角为70度。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选为钢铰线,上径向杆2选用是方形钢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的网格外形轮廓形状为多边形。撑杆4的长度应保证下径向索5与撑杆4的交角为55度。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选为缆索,上径向杆2选用是型钢。
实施例4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的网格形式为肋环型;并且下层径向索5单根沿径向布置,其一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选为柔性钢丝绳,上径向杆2选用是钢拉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的网格外形轮廓形状为椭圆形。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组成的网格外形轮廓形状为多边形。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上层上径向杆2与中心压力环1刚性连接,上层径向杆2与边环梁7钢性连接。
这种索杆弦支穹顶结构结合了索穹顶和弦支穹顶结构的优点,即保证了足够的刚度又能够实现张拉整体,支座推力很小,有效降低材料消耗,充分利用材料受拉强度,使内力转移到承载能力高的钢索中,其重量更轻。受压的上径向杆压力小,稳定性和极限承载力高,能够满足建造更大跨度得需要。

Claims (9)

1.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包括有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其中,上径向杆(2)在穹顶中心处与中心压力环(1)连接,在周边与边环梁(7)连接,中间与上环向索(3)连接,上层呈网格形布置;下层包括有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和撑杆(4),撑杆(4)的上端与上层节点连接,下径向索(5)的两端分别与撑杆(4)的下端和上层节点连接,在下径向索(5)和撑杆(4)的连接处还连接有下环向索(6),下环向索(6)沿环向闭合布置;上下两层在边环梁(7)处汇交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连接成的网格形式是肋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径向索(5)单根沿径向布置,其一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上层节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中心压力环(1)、上径向杆(2)、上环向索(3)和边环梁(7)连接成的网格形式是联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径向索(5)双根交叉成“V”型布置,其交叉端与撑杆(4)的下端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层的不同节点连接。
6.根据权利以要求1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下径向索(5)与撑杆(4)的交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以要求1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上层结构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以要求1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向索(3)、下径向索(5)、下环向索(6)为柔性钢丝绳或钢铰线或缆索或钢拉杆。
9.根据权利以要求1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索杆弦支穹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径向杆(2)是圆形钢管或方形钢管或型钢。
CNU2007201040459U 2007-03-30 2007-03-30 索杆弦支穹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45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40459U CN201024561Y (zh) 2007-03-30 2007-03-30 索杆弦支穹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40459U CN201024561Y (zh) 2007-03-30 2007-03-30 索杆弦支穹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4561Y true CN201024561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8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0404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4561Y (zh) 2007-03-30 2007-03-30 索杆弦支穹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456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101A (zh) * 2019-01-31 2019-05-03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钢管穹顶环梁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26355A (zh) * 2019-01-17 2019-05-3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旋转仿s形曲面索穹顶
CN10997278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均布交叉张拉索穹顶结构
CN111155696A (zh) * 2020-02-26 2020-05-15 东南大学 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278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均布交叉张拉索穹顶结构
CN109826355A (zh) * 2019-01-17 2019-05-3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旋转仿s形曲面索穹顶
CN109826355B (zh) * 2019-01-17 2023-10-3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旋转仿s形曲面索穹顶
CN109707101A (zh) * 2019-01-31 2019-05-03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钢管穹顶环梁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55696A (zh) * 2020-02-26 2020-05-15 东南大学 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750C (zh) 索杆弦支穹顶
CN110258802B (zh) 一种基于飞燕式桁架拱的超大跨径轮辐式弦支穹顶结构
CN109113181B (zh)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CN101158195B (zh) 弦支穹顶多次预应力施工方法
CN105804247B (zh) 一种脊杆环撑索穹顶结构
CN102653965B (zh) 一种高冗余度张弦桁架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02071741B (zh) 一种正方形刚性索穹顶结构
CN109629690B (zh) 一种无内环全张拉交叉索桁架结构
CN102704607B (zh) 一种索穹顶结构与悬挑结构形成的组合结构及其组合方法
CN107268791A (zh) 一种刚性屋面组合型张力穹顶结构
CN101942884B (zh) 一种近似正方形平面超大空间预应力钢网格结构屋盖及制作方法
CN101255749B (zh) 矩形平面网壳结构和矩形平面弦支穹顶
CN107724585A (zh) 一种开口式超大跨度索穹顶结构
CN100593607C (zh) 具有荷载缓和功能的鸟巢型索穹顶结构
CN201649393U (zh) 一种斜拉弦支穹顶
CN201172905Y (zh) 张弦环状挑棚结构
CN101260704A (zh) 局部双层张弦球面网壳
CN201024561Y (zh) 索杆弦支穹顶
CN114412063B (zh) 一种大跨度屋盖的复合张弦桁架结构体系
CN201901944U (zh) 一种环形刚性索穹顶结构
CN105926850A (zh) 一种环形交叉索桁架结构
CN112523358A (zh) 一种双向斜交组合的轮辐式张拉索桁架体系及应用
CN211548062U (zh) 一种基于高次超静定双层网架与索穹顶组合结构的体育馆
CN201172903Y (zh) 局部双层张弦球面网壳
CN114687450A (zh) 轮辐式索承交叉网格半刚性张拉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