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0154U -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0154U
CN211590154U CN201922463129.7U CN201922463129U CN211590154U CN 211590154 U CN211590154 U CN 211590154U CN 201922463129 U CN201922463129 U CN 201922463129U CN 211590154 U CN211590154 U CN 21159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ool gripper
bracket
positioning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31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加雄
张文炳
孟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ngku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Genko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Geng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ngku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Genko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Geng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ngku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Genko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Geng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ngku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31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以适配承载工具抓手,其中包括:主支架,副支架,定位支架,检测单元,其中所述副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上布设,以对工具抓手形成支撑,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布设,以供与工具抓手适配连接形成定位,所述副支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定义成切换位,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上,以反馈工具抓手与定位支架的连接状态。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机械手换装工具抓手时的临时存放问题,为机械手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抓手存取方案,以便配合机械手自动换装。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承载汽车工具抓手的切换站。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制造线对于生产线的节拍和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常现有一条汽车生产线上会加工数种不同的车型,而为了达到这种多产品并线生产的目的,就需要在产线上架设更多的机械手来实现特定加工步骤,但这类方案并不经济。
而为解决该问题,则在此类生产线上可采用可更换工具抓手的机械手方案,通过更换特定工具抓手方式来适配不同的车型生产加工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在产线上布设机械手的数量需求。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于,多款车型混合生产,由于产品不一,导致抓取产品的工具抓手数量增多,一台机器人可能需要使用2个或者3个工具抓手,因此如何存放和便于更换是一个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头疼的问题,若每次采用人工更换不但效率较低,更有安全隐患,因此经过发明人的构思,本案结构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以临时存放工具抓手,并配合机械手自动化切换工具抓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以适配承载工具抓手,其中包括:主支架,副支架,定位支架,检测单元,其中所述副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上布设,以对工具抓手形成支撑,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布设,以供与工具抓手适配连接形成定位,所述副支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定义成切换位,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上,以反馈工具抓手与定位支架的连接状态。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承重支架,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的第一端末处,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第二端末处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处固定。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接近传感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近场感应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近场感应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支架包括:支撑件,承载件,所述支撑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上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 ,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支撑件延伸端上固定连接形成树杈区,以支撑工具抓手。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切换位中,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连接的各所述副支架之间具有高低落差。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件一侧端末处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支撑区域成L形,其中所述支撑区上还设有支撑垫。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还包括:防尘单元,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与所述定位支架间隔,所述副支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及对应的防尘单元在所述主支架上定义成切换位,当工具抓手进入所述切换位时,所述防尘单元在工具抓手的换装接头处形成遮蔽。
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单元包括:防尘支架,驱动器,防尘板,所述防尘支架一端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端连接,以在所述切换位移动,对工具抓手的换装接头形成遮蔽或开放。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能够有效解决机械手换装工具抓手时的临时存放问题,为机械手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抓手存取方案,以便配合机械手自动换装。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能进一步识别当前切换位上的工具抓手型号,以便机械手在换装时识别确认,以提高换装可靠性。而另一方面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能进一步保护工具抓手换装接头,防止灰尘进入,以进一步提高了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在整体应用时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承载工具抓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承载工具抓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支架1,副支架2,定位支架3,检测单元4,支撑件21,承载件22,支撑块23,支撑区24,支撑垫25,第一承重支架31,定位件32,定位头33,接近传感器41,近场感应器42,防尘单元5,防尘支架51,驱动器52,防尘板53,换装接头54,工具抓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布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现有技术来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主要用于临时存放工具抓手9,并配合机械手自动化切换工具抓手9。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主要包括:主支架1,副支架2,定位支架3,检测单元4,其中所述副支架2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一位置上布设,以对工具抓手9形成支撑,所述定位支架3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二位置上布设,以供与工具抓手9适配连接形成定位,所述副支架2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3在所述主支架1上定义成切换位,所述检测单元4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3上,以反馈工具抓手9与定位支架3的连接状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数组所述副支架2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3在所述主支架1上可以定义出数个切换位,以形成层叠形态,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层叠2层为例,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层叠更多。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主支架1架体第一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主支架1架体两侧,而该主支架1架体第二位置则为该主支架1架体前侧,但并未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进一步来说,所述副支架2包括:支撑件21,承载件22,所述支撑件21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一位置上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 ,所述承载件22在所述支撑件21延伸端上固定连接形成树杈区,以形成承重的支撑区24域来支撑工具抓手9。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适配说明附图结构中的工具抓手9,优选对该副支架2采用树杈形结构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具抓手9结构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设计其他适配的承重结构,因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施方式,皆属于本实施例的揭露范围。
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该副支架2的尺寸可修调效果,其中,所述承载件22一侧端末处上固定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本实施例中呈倒T形状,其承载该工具抓手9的支撑区24域成L形,其中所述支撑区24上还设有支撑垫25以对工具抓手9形成保护。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副支架2所承受工具抓手9的重力能在主支架1上分布开,其中各所述切换位中,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一位置连接的各所述副支架2之间具有高低落差,从而使得各副支架2所受到的重力不会集中在该主支架1的某个部位,而是分散开,从而提高主支架1承重的可靠性,防止形变等问题。
其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定位支架3包括:第一承重支架31,定位件32,所述定位件32优选与所述工具抓手9定位头33适配形状,而本实施例中该定位件32成圆柱体形态,而该工具抓手9定位头33内设有柱状槽,籍此相互形成适配,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件32及定位头33的形态可以改变,并非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其他形态替换,此外,具体来说,该定位件32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31的第一端末处,所述第一承重支架31第二端末处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二位置处固定,以供形成从该主支架1延伸状态,以适配不同型号的工具抓手9,从而使得通过该定位件32可以对该工具抓手9在该主支架1上的位置形成固定,以限制其在对应的切换位内。
为了获知该机械手在摆放该工具抓手9进入该切换位后是否摆放到位,以防止摆放错误或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再次切换工具抓手9时的不顺畅问题。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4包括:接近传感器41,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31上,靠近所述定位件32处。其中该接近传感器41包括:红外传感器,微波测距传感器,等能够获取当前位置移动情况的现有技术传感器,而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红外传感器。从而通过该红外传感器可以知晓当前该工具抓手9的定位头33是否与该定位件32连接,从而给出反馈信息。以供外部的总控器或控制装置获悉并做出预设条件的操控反馈。
而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前述说明中提到该切换位可以层叠,因此为了防止机械手换错工具抓手9,所述检测单元4还包括:近场感应器42,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31上,靠近所述定位件32处。其中该近场感应器42可以是NFC装置(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而该工具抓手9上的定位头33对应处还设有以供该近场感应器42获悉数据的标签,从而当该定位头33与该定位件32适配后,可以获取该标签信息并反馈当前工具抓手9的标签信息,以供分辨该工具抓手9的类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该近场感应器42或该接近传感器41可以被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设置,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如单独设置近场感应器42时也可以替代该接近传感器41,以当读取到标签信息时遍可以推测到该定位头33与该定位件32已经适配,而组合设置时,可以更精确的进行检测,且可提供验证的效果
再一方面,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存储在该切换位上的工具抓手9的换装接头54中,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还包括:防尘单元5,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二位置上,与所述定位支架3间隔,所述副支架2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3及对应的防尘单元5在所述主支架1上定义成切换位,当工具抓手9进入所述切换位时,所述防尘单元5在工具抓手9的换装接头54处形成遮蔽。在可选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单元5包括:防尘支架51,驱动器52,防尘板53,所述防尘支架51一端在所述主支架1架体第二位置上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器52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53与所述驱动器52传动端连接,以在所述切换位移动,对工具抓手9的换装接头54形成遮蔽或开放。其中所述驱动器5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气缸,从而操控该防尘板53移动形成遮罩防尘效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4或,防尘单元5是可以与外部的总控制器等控制设备进行连接的,以传输反馈信息,供外部的控制器获悉并进行控制反馈,从而联动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实现部分功能的操控,如控制该机械手在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存/取工具抓手9,并遮罩/开放工具抓手9换装接头54,并提供标签信息验证等,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下的该些检测单元4或,防尘单元5中的相关部件需要通过电力工作,而获取电力的方式可以是单独与外部电源连接或与该总控制器连接得电,本实施例中并不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设置。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能够有效解决机械手换装工具抓手9时的临时存放问题,为机械手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抓手9存取方案,以便配合机械手自动换装。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能进一步识别当前切换位上的工具抓手9型号,以便机械手在换装时识别确认,以提高换装可靠性。而另一方面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还能进一步保护工具抓手9换装接头54,防止灰尘进入,以进一步提高了该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在整体应用时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以适配承载工具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副支架,定位支架,检测单元,其中所述副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上布设,以对工具抓手形成支撑,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布设,以供与工具抓手适配连接形成定位,所述副支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定义成切换位,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上,以反馈工具抓手与定位支架的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承重支架,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的第一端末处,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第二端末处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接近传感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近场感应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近场感应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上,靠近所述定位件处。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架包括:支撑件,承载件,所述支撑件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上固定连接并向外延伸,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支撑件延伸端上固定连接形成树杈区,以支撑工具抓手。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切换位中,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一位置连接的各所述副支架之间具有高低落差。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一侧端末处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支撑区域成L形,其中所述支撑区上还设有支撑垫。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单元,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与所述定位支架间隔,所述副支架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支架及对应的防尘单元在所述主支架上定义成切换位,当工具抓手进入所述切换位时,所述防尘单元在工具抓手的换装接头处形成遮蔽。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单元包括:防尘支架,驱动器,防尘板,所述防尘支架一端在所述主支架架体第二位置上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防尘板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端连接,以在所述切换位移动,对工具抓手的换装接头形成遮蔽或开放。
CN201922463129.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Active CN21159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3129.7U CN2115901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3129.7U CN2115901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0154U true CN211590154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3129.7U Active CN211590154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0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1977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and power control for industrial equipment
JP5130509B2 (ja) 作業ロボット用エンドエフェクタ交換装置およびその一部を具える作業ロボット
CA2888598C (en) Clamping surface positioning system
EP3848326A1 (en) Traveling robot
CN101396828A (zh) 工业用机器人
CN106272422B (zh) 一种机器人工具智能切换方法及切换控制系统
CN211590154U (zh) 一种汽车工具抓手切换站
CN107792223A (zh) 用于车身装配系统的预合装设备
WO2020103810A1 (zh) Agv基点式通讯系统、通讯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06626A (zh) 具有智能炬的拴系式协作机器人
JPH06179190A (ja) 工業用ロボットのツール自動交換装置
CN108972591A (zh) 一种取料、搬运、冲压、码垛一体化的机器人
US20220017167A1 (en) Unmanned vehicle chassis and unmanned vehicle
CN210573354U (zh) 基于以太网架构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4741861A (zh) 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抓手
CN214724286U (zh) 一种多功能抓取与焊接设备
CN215881686U (zh) 一种磁力机械手
CN102241324A (zh) 送板台
CN107445120B (zh) 吨包袋转载装置
CN216104722U (zh) 一种抓手结构
CN214455011U (zh) 一种末端手爪
CN213833546U (zh) 一种重载型双工位升降并行移载取放料的设备
CN212174366U (zh) 一种用于重载搬运机器人用的升降平台
KR102588812B1 (ko) 다품종 소량생산 프레스부품 스폿용접용 이동식 협동로봇
CN209902450U (zh) 一种耐高温焊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