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3815U -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3815U
CN211583815U CN201921959932.3U CN201921959932U CN211583815U CN 211583815 U CN211583815 U CN 211583815U CN 201921959932 U CN201921959932 U CN 201921959932U CN 211583815 U CN211583815 U CN 211583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behind
base
shaping mechanism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9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星
徐华苹
刘磷海
罗丽飞
王玉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 K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9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3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3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3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含底座、耳后支架和上盖。底座含开口,开口能让耳朵通过,耳后支架可移动的设置在开口内,并根据需要矫形的部位从耳朵背部托起耳廓,上盖可拆卸地和底座连接在一起,上盖、底座及耳后支架之间形成纳物空间,耳朵置于纳物空间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耳朵畸形的部位,将耳后支架设置在耳后对应的畸形部位处,从耳朵背部托起耳廓,可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矫形需要,临床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耳廓成型器的面接触立体空间牵拉矫形方式,不但降低接触部位压强,而且可以通过很小的力就实现矫形的预期目的,临床使用更加安全、矫形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在耳朵矫形过程中使用的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背景技术
耳朵是由皮肤覆盖的软骨组成,正常的耳朵形状需要具备耳轮、耳舟、三角窝、对耳轮、耳甲、耳屏、对耳屏和耳垂。其中,耳轮需要有完整卷边的边缘,对耳轮需要有完整的弯曲形状,并且形成Y型的对耳轮角,从而构成三角窝。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和耳轮脚之间形成的耳甲腔是放置耳塞的位置。
但据统计,新生儿中畸形或变形耳朵的发生率非常高,部分国家和地区发生率甚至达到了接近一半的新生儿发生耳朵畸形或变形。耳朵包括隆凸耳、杯形耳、垂耳、Stahl’s耳、隐耳、耳轮畸形等各种形式,在耳轮、对耳轮、耳甲腔等各种部位都有可能产生畸形。
目前对于新生儿耳朵畸形或变形可以采取矫形器进行矫形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畸形或变形发生的部位是不确定的,因此,矫形器的矫形部位也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对矫形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满足不同畸形部位的矫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通过可以调整不同支撑位置的耳后支架的特别设计,在临床使用中,根据耳朵畸形的具体形貌特征,将耳后支架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畸形部位的矫形需要。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含底座1、耳后支架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
A.所述底座1含开口11,所述开口11能让耳朵4通过;
B.所述耳后支架2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内,并根据需要矫形的部位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
C.所述上盖3可拆卸地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的耳后支架2采用了可移动的设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耳朵畸形的部位,将所述耳后支架2设置在耳后对应的畸形部位处,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临床使用时,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相应的畸形部位处,然后将所述耳朵4从所述底座的开口11中伸出,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然后将所述上盖3盖在所述底座1上,将所述耳朵4固定在所述纳物空间5内,即可进行矫形治疗。
所述底座1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所述底座1可以用医用胶布粘贴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优选的可以选择医用双面胶9进行粘贴,一面贴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另一面粘贴在皮肤上,需要更换时,将所述医用双面胶9撕下即可,使用过程非常方便。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所述耳朵周边。
所述耳后支架2可粘贴在所述耳朵4后部的皮肤上进行固定。所述耳后支架2可以采用医用所述医用双面胶9粘贴在所述耳朵4后部的皮肤上,当需要矫形的部位发生变化时,撕下所述医用双面胶9即可重新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不同的部位,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治疗过程进行调整。
所述耳后支架2可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所述耳后支架2也可以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沿所述侧壁12移动即可调整所述耳后支架2的位置。
所述耳后支架2可通过粘贴、或镶嵌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尤其是镶嵌的连接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将所述耳后支架2镶嵌在不同的连接槽12-1内,临床使用非常方便。
所述耳后支架2上设有弹性槽21。由于所述耳后支架2设置在所述耳朵4的后部,而所述耳朵4的前部会利用所述上盖3对所述底座1进行固定,每个人的耳后空间高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耳后空间高度小。所述耳后支架2过高,就容易造成耳朵组织在外力压迫下引起的缺血性坏死,造成矫形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所述弹性槽21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收缩,外力释放后复位,因此,当耳后空间高度小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槽21压缩,空间增大,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耳后空间高度,临床使用更加安全。
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轮成型器6。所述耳轮成型器6可以对耳轮进行矫形,尤其适合于对耳轮的卷边进行成型。
所述耳轮成型器6含成型槽61和固定部62,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成型槽61镶嵌在耳轮上,对耳轮的卷边进行矫形。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所述耳轮成型器6移位,保持矫形过程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部62通过粘贴、或镶嵌的方式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部62可以通过粘贴、镶嵌或二者的组合固定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连接方式,申请人在此不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甲成型器7。所述耳甲成型器7根据耳甲腔的形状特征而设计,可以对耳甲腔进行矫形,临床使用时,将所述耳甲成型器7的定型端71塞入耳道内,然后通过所述上盖1将所述耳甲成型器7固定在所述纳物空间5内。
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廓成型器8,所述耳廓成型器8设置在所述耳朵4的前部。
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相互匹配,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耳朵4的成型空间。
所述耳廓成型器8含耳轮成型机构81、和/或对耳轮成型机构82、和/或三角窝成型机构83、和/或耳甲成型机构84、和/或耳屏成型机构85、和/或对耳屏成型机构86。
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根据正常耳朵的形状特征设置一种或多种上述成型机构。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的空间就是正常耳朵的形状,通过所述耳廓成型器8 和所述耳后支架2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所述耳朵4进行整体塑形,临床使用过程中整个耳朵的矫形可以一次完成。由于所述耳轮成型机构81、对耳轮成型机构82、三角窝成型机构83、耳甲成型机构84、耳屏成型机构85、对耳屏成型机构86是根据正常耳朵的形态特征进行设计,因此,在矫形过程中,所述耳轮成型机构81、对耳轮成型机构82、三角窝成型机构83、耳甲成型机构84、耳屏成型机构85、对耳屏成型机构86能契合各部位形状形成面接触,将现有技术中的耳轮局部向外扩张牵拉的矫形方式变成面接触空间立体牵拉的矫形方式,不但接触部位压强降低,不容易造成组织压迫坏死,而且空间多点牵拉的方式只需要非常小的力就可以达到矫形的预期目的,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矫形效果更好。
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和所述上盖3整体制造而成。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是单独设置,再另外加盖所述上盖3,也可以和所述上盖3制成一个整体。为保证患儿的声音听觉感觉,在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上盖3上设有通孔,以保证声音的传导。
所述底座1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
所述柔性材料是硅胶、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TPU)。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临床上通常用于新生儿的耳朵矫形使用,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和敏感,因此,与皮肤接触的所述底座1采用医用柔性材料制成,以保证其舒适性。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可整体采用医用柔性材料制成。
临床使用时,首先根据耳朵畸形的形态特征,选择所述耳后支架2的安装位置,然后将所述耳后支架2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粘贴在皮肤上,然后将所述底座1安装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所述耳朵4从所述底座1的开口中伸出,再将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固定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盖上所述上盖3,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所述耳朵4置于所述纳物空间5内,同时,所述上盖3将所述底座1向四周撑开,实现对所述耳朵4的牵拉、矫形。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含底座1、耳后支架2和上盖3。所述底座1含开口11,所述开口11能让耳朵4通过,所述耳后支架2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内,并根据需要矫形的部位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所述上盖3可拆卸地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所述耳朵4置于所述纳物空间5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耳朵畸形的部位,将所述耳后支架2设置在耳后对应的畸形部位处,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可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矫形需要,临床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所述耳廓成型器8的面接触立体空间牵拉矫形方式,不但降低接触部位压强,而且可以通过很小的力就实现矫形的预期目的,临床使用更加安全、矫形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的上盖移除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的爆炸图。
图2是耳后支架粘贴在侧壁时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的耳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耳后支架镶嵌在侧壁时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耳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含耳轮成型器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4的耳轮成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耳甲成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1是图5的仰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含弹性槽的粘贴式耳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1是含弹性槽的镶嵌式耳后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含耳廓成型器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1是图8的部分爆炸图。
图8-2是图8的上盖移除后的工作原理图。
上述图中:
100为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1为底座,2为耳后支架,3为上盖,4为耳朵,5为纳物空间,6为耳轮成型器,7为耳甲成型器,8为耳廓成型器,9为医用双面胶。
11为开口,12为侧壁,12-1为连接槽,12-2为限位槽。
21为弹性槽,22为支撑部,23为连接端,23-1为连接桥。
61为成型槽,62为固定部,62-1为卡槽,62-11为外支脚,62-12为内支脚。
71为定型端。
81为耳轮成型机构,82为对耳轮成型机构,83为三角窝成型机构,84为耳甲成型机构,85为耳屏成型机构,86为对耳屏成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参考图1至图1-4,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含含底座1、耳后支架2和上盖3。
参考图7,所述底座1含开口11,所述开口11能让耳朵4通过。所述耳后支架2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内,并根据需要矫形的部位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
参考图1-2和图1-3,所述耳后支架2含支撑部22和连接端23,所述支撑部22能从所述耳朵4的背部托起耳廓,所述连接端23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矫形部位。
所述耳后支架2根据耳朵形貌特征选择需要支撑的部位,然后采用医用胶布,优选采用所述医用双面胶9将所述连接端23粘贴在所述耳朵4后部需要支撑的部位的皮肤上,对所述耳后支架2形成定位,当需要矫形的部位发生变化时,撕下所述医用双面胶9即可重新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不同的部位,临床使用时可以根据治疗过程进行调整。
所述上盖3可拆卸地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所述医用双面胶9一面贴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另一面粘贴在皮肤上,需要更换时,将所述医用双面胶9撕下即可,使用过程非常方便。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所述耳朵周边。
参考图6,所述耳后支架2上设有弹性槽21。由于所述耳后支架2设置在所述耳朵4的后部,而所述耳朵4的前部会利用所述上盖3对所述底座1进行固定,每个人的耳后空间高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耳后空间高度小。所述耳后支架2过高,就容易造成耳朵组织在外力压迫下引起的缺血性坏死,造成矫形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所述弹性槽21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收缩,外力释放后复位,因此,当耳后空间高度小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弹性槽21 压缩,空间增大,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耳后空间高度,临床使用更加安全。
参考图4和图4-1,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轮成型器6。所述耳轮成型器6可以对耳轮进行矫形,尤其适合于对耳轮的卷边进行成型。
所述耳轮成型器6含成型槽61和固定部62,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成型槽61镶嵌在耳轮上,对耳轮的卷边进行矫形。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可以防止所述耳轮成型器6移位,保持矫形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62通过粘贴和镶嵌组合的方式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部62含卡槽62-1,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端部设有限位槽12-2,所述卡槽62-1 的外侧支脚62-11插入所述限位槽12-2内。所述侧壁12的内侧设有所述医用双面胶9,所述卡槽62-1的内侧支脚62-12粘贴在所述侧壁12上形成双重定位。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连接方式,申请人在此不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5和图5-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甲成型器7。所述耳甲成型器7根据耳甲腔的形状特征而设计,可以对耳甲腔进行矫形,临床使用时,将所述耳甲成型器7的定型端71塞入耳道内,然后通过所述上盖1将所述耳甲成型器7固定在所述纳物空间5内,参考图7。
所述底座1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
所述柔性材料是硅胶、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TPU)。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临床上通常用于新生儿的耳朵矫形使用,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和敏感,因此,与皮肤接触的所述底座1采用医用柔性材料制成,以保证其舒适性。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可整体采用医用柔性材料制成。
参考图7,临床使用时,首先根据耳朵畸形的形态特征,选择所述耳后支架2的安装位置,然后将所述耳后支架2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粘贴在需要支撑的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将所述底座1安装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所述耳朵4从所述底座1的开口中伸出,再将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固定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盖上所述上盖3,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所述耳朵4置于所述纳物空间 5内,同时,所述上盖3将所述底座1向四周撑开,实现对所述耳朵4的牵拉、矫形。
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的耳后支架2采用了可移动的设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耳朵畸形的部位,将所述耳后支架2设置在耳后对应的畸形部位处,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临床使用时,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相应的畸形部位处,然后将所述耳朵4从所述底座的开口11中伸出,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然后将所述上盖3盖在所述底座1上,将所述耳朵4固定在所述纳物空间5内,即可进行矫形治疗。
由于采用了可移动的耳后支架的设计,在临床使用中,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耳部结构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固定,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所述耳后支架2和所述耳轮成型器6之间贴合太近而造成所述耳朵4的压迫,甚至缺血性坏死,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适用范围也更广。
实施例2:耳后支架连接在侧壁上的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参考图2至图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后支架2可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
参考图2和图2-2,所述耳后支架2含支撑部22和连接端23,所述连接端23上粘贴有所述医用双面胶9,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可将所述耳后支架2粘贴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由于所述耳后支架2粘贴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因此不需要在皮肤表面直接粘贴,减少皮肤可能出现过敏的风险,更加安全。当然,如果为了保证定位的稳定性,也可以选择将所述支撑端23的连接桥23-1的下表面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皮肤上。
临床使用时,首先根据耳朵畸形的形态特征,选择所述耳后支架2的安装位置,用手将所述耳后支架2暂时固定,或者将所述耳后支架2的连接桥23-1粘贴在皮肤上进行固定,然后将所述底座1安装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所述耳朵4从所述底座1的开口中伸出,将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医用双面胶9固定后,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
参考图3和图3-1,所述耳后支架2还可以采用镶嵌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可以设有不同的连接槽12-1,所述耳后支架的连接端23 可以镶嵌在所述连接槽12-1内,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耳后支架2镶嵌在不同的连接槽12-1内,或在所述连接槽12-1内来回滑动来调整所述耳后支架2的位置,临床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3:含耳廓成型器的本实用新型之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参考图8至图8-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还含耳廓成型器8。
所述耳廓成型器8根据正常耳朵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使用时设置在所述耳朵4的前部。
所述耳廓成型器8含耳轮成型机构81、和/或对耳轮成型机构82、和/或三角窝成型机构83、和/或耳甲成型机构84、和/或耳屏成型机构85、和/或对耳屏成型机构86。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种或多种上述成型机构。
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相互匹配,二者之间的空间就是正常耳朵的形状,同时构成所述耳朵4的成型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和所述上盖3整体制造而成。所述耳廓成型器8也可以是单独设置,再另外加盖所述上盖3。
为保证患儿的声音听觉感觉,在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上盖3上设有通孔,以保证声音的传导。
参考图8和图8-2,临床使用时,先将所述耳后支架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所述耳朵4的周边,将耳朵中所述底座1的开口11中伸出,然后将整体制造的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上盖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一正常耳朵形貌的纳物空间5,所述耳朵4即可在该纳物空间5内进行生长、塑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所述耳朵4进行整体塑形,临床使用过程中整个耳朵的矫形可以一次完成。由于所述耳轮成型机构81、对耳轮成型机构82、三角窝成型机构83、耳甲成型机构84、耳屏成型机构85、对耳屏成型机构86是根据正常耳朵的形态特征进行设计,因此,在矫形过程中,所述耳轮成型机构81、对耳轮成型机构82、三角窝成型机构83、耳甲成型机构84、耳屏成型机构 85、对耳屏成型机构86能契合各部位形状形成面接触,将现有技术中的耳轮局部向外扩张牵拉的矫形方式变成面接触空间立体牵拉的矫形方式,不但接触部位压强降低,不容易造成组织压迫坏死,而且空间多点牵拉的方式只需要非常小的力就可以达到矫形的预期目的,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矫形效果更好。
应该注意,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结构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结构代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实施例并非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唯一结构。虽然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绍和说明,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都清楚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已,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因此,应按照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可调耳朵塑形机构,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含底座(1)、耳后支架(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
A.所述底座(1)含开口(11),所述开口(11)能让耳朵(4)通过;
B.所述耳后支架(2)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内,并根据需要矫形的部位从所述耳朵(4)背部托起耳廓;
C.所述上盖(3)可拆卸地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3)、所述底座(1)及所述耳后支架(2)之间形成纳物空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耳朵(4)周边的皮肤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支架(2)可粘贴在所述耳朵(4)后部的皮肤上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支架(2)可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支架(2)可通过粘贴、或镶嵌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后支架(2)上设有弹性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轮成型器(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轮成型器(6)含成型槽(61)和固定部(62),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62)通过粘贴、或镶嵌的方式和所述底座(1)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甲成型器(7)。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100)还含耳廓成型器(8),所述耳廓成型器(8)设置在所述耳朵(4)的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成型器(8)和所述耳后支架(2)相互匹配,二者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耳朵(4)的成型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成型器(8)含耳轮成型机构(81)、和/或对耳轮成型机构(82)、和/或三角窝成型机构(83)、和/或耳甲成型机构(84)、和/或耳屏成型机构(85)、和/或对耳屏成型机构(86)。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成型器(8)可以和所述上盖(3)整体制造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采用柔性医用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可调耳朵塑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医用材料是硅胶、或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
CN201921959932.3U 2019-11-12 2019-11-12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Active CN211583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9932.3U CN211583815U (zh) 2019-11-12 2019-11-12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9932.3U CN211583815U (zh) 2019-11-12 2019-11-12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3815U true CN21158381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9932.3U Active CN211583815U (zh) 2019-11-12 2019-11-12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38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698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周星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WO2023154021A1 (en) * 2022-02-09 2023-08-17 Onganlar Yasar Hueseyin Baby ear deformity correction ki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698A1 (zh) * 2019-11-12 2021-05-20 周星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WO2023154021A1 (en) * 2022-02-09 2023-08-17 Onganlar Yasar Hueseyin Baby ear deformity correction k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6801B (zh) 具有稳定特征的耳机和相关技术
RU2489998C2 (ru) Средство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слуха, не имеющее оголовья, и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слуха
US9154887B2 (en)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system
JP4994497B2 (ja) 改良された耳ユニットと呼ばれる装置
US11653135B2 (en) Skirt attachment
JP2011525829A (ja) バンドレス聴覚保護具及び聴覚保護方法
CN211583815U (zh)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KR20190025029A (ko) 서브 트래직 이어 유닛
US20130058517A1 (en) In-Ear Headphone with Detachable Ear Hook
EP3731536B1 (en) Auricular structure using skirt attachment
CN112842691A (zh) 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CN113057778A (zh) 耳轮成型器及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CN212592604U (zh) 耳轮成型器及可调耳朵塑形机构
US20200146891A1 (en) Corrective apparatus for deformed external ear
US20230301815A1 (en) Corrective apparatus for deformed external ear
CN212519393U (zh) 一种耳机
EP3216233B1 (en)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aid system
CN111935582B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及应用其的耳塞装置、助听设备
CN111195170A (zh) 一种耳部矫形器
JP5715012B2 (ja) 既製耳あな型補聴器
JP2000115876A (ja) イヤホン
CN219514197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耳翼
CN215871794U (zh) 两用式发声装置
US202400581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deling an ear
KR101297392B1 (ko) 귀에 지지되는 다기능 귀걸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