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9681U -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9681U
CN211579681U CN201922265590.1U CN201922265590U CN211579681U CN 211579681 U CN211579681 U CN 211579681U CN 201922265590 U CN201922265590 U CN 201922265590U CN 211579681 U CN211579681 U CN 211579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e
voltage
circuit
switch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5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5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9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9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9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涉及电源电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的第一切换电路、由主电源进行供电的第二切换电路、由备用电源供电的第三切换电路、与三个切换电路电性相连的控制模块、与三个切换电路电性相连以为控制模块供电的稳压电路、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切换电路以向外供电的升压电路,控制模块根据外部电源、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压大小从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和第三切换电路中择一向负载供电。其技术效果是使得负载在切换电源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相较于机械开关切换电路更为快速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或电子产品在工作时,一般需要电源对其进行供电。有些电子设备,比如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应急电子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性,需要进行长期工作,在工作期间需要保证自身不间断供电。通常,人们选择使用多种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以防止主电源没电时电子设备或者应急系统还能正常地工作,但是不同电源断电后的自动化切换仍是一个待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使得负载在切换电源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相较于机械开关切换电路更为快速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电压获取模块,包括用于与获取外部电源提供的第一获取电压的电性相连的输入端、以及用于输出对应的基于第一获取电压输出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
检测开关模块,其接收第一获取电压并用于输出对应的第一供电电压,所述检测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所述检测开关模块基于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所述检测开关模块还包括基于第一供电电压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
主电源,其正极输出第二获取电压,或接收第一供电电压用以充电;
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可控开关,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获取电压的输入端、用于输出第二供电电压的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第二可控开关通断的第二使能端;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输入端,所述第一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检测开关模块的控制端;
第二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使能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切换电路时,第一电压获取模块获取外部电源所输入的第一获取电压,检测开关模块根据第一获取电压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当第一可控开关打开时,检测开关模块输出第一供电电压。检测开关模块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检测,并向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第一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模块向第二使能端发出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可控开关打开,第二可控开关输出第二供电电压。当第一检测信号为低电平时,控制模块向第二使能端发出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可控开关关闭。综上,在外部电压有输入时,第一切换电路开启,第二切换电路关闭;当外部电压输入断电时,第一切换电路能够自动切换到第二切换电路,以供使得负载在切换电源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相较于机械开关切换电路更为快速便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切换电路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设置于主电源的两端,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获取电压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二检测输入端,所述第二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检测模块能够对主电源输出的第二获取电压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向控制模块输出低电平时,控制模块输出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可控开关断开。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三切换电路,所述第三切换电路包括:
可拆卸的备用电源,其正极输出第三供电电压;
第三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可控开关,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三供电电压的输入端、用于输出电压的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第三可控开关通断的第三使能端;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三使能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检测模块对主电源输出的第二获取电压进行检测,当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且第二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模块输向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向第三可控开关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二可控开关打开,第三可控开关关闭,此时负载由第二切换电路进行供电。当主电源的储存的电量不足,第二获取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均为低电平,控制模块输向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可控开关关闭,第三可控开关打开,此时负载从第二切换电路切换至第三负载电路进行供电。当备用电源储存的电量也不足,第三获取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三检测信号均为低电平,控制模块输向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三可控开关关闭,防止备用电源在低电压时长时间连通导致漏液的危险。
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设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的两端,并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基于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
第一检测模块,设于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包括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基于第一供电电压的大小在控制端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切换电路时,第一电压获取模块获取外部电源所输入的电压并向第一开关模块输出第一获取电压,当第一获取电压高于阈值时,第一可控开关打开,并向第一检测模块输出第一供电电压。第一检测模块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检测,并向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用于对主电源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两端分别连于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和主电源的正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获取电压打开第一可控开关后,第一供电电压经由充电电路作用在主电源的正极上,以对主电源进行充电。二极管使得在第二切换电路对负载供电时,第二切换电路的第二供电电压无法沿供电电路倒灌入第一切换电路中的检测开关模块和第一电压获取模块上,避免了其引起的电路短路和烧毁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稳定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压电路能够将第二供电电压升高到某个值以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同时电性连于检测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主电源的正极和备用电源的正极,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于控制模块以向控制模块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电路能够从第一切换电路、第二切换电路或第三切换电路取电,经过稳压处理后向控制模块供电。其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防止控制模块被烧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防倒灌模块,所述第一防倒灌模块连接第一开关模块输出端并输出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目前的电子产品通常会设置有内置电源,第一防倒灌模块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中的有源电路从第一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倒灌入整个取电电路,从而降低取电电路的电子元件发生短路而引起损坏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得负载在切换电源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相较于机械开关切换电路更为快速便捷;
2、通过可充电的主电源和可拆卸更换的备用电源提供了多种供电方式,适用于多种场合,有利于负载的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三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
1、第一切换电路;10、外部电源;11、滤波稳流模块;12、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3、检测开关模块;131、第一检测模块;132、第一开关模块;14、第一防倒灌模块;
2、第二切换电路;20、主电源;21、充电电路;22、第二检测模块;23、第二开关模块;24、第二防倒灌模块;
3、第三切换电路;30、备用电源;31、第三检测模块;32、第三开关模块;33、第三防倒灌模块;
4、控制模块;
5、稳压电路;51、稳压芯片;
6、升压电路;61、升压芯片;62、USB输出连接器;
7、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参考图1,包括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的第一切换电路1、由主电源进行供电的第二切换电路2、由备用电源供电的第三切换电路3、与三个切换电路电性相连的控制模块4、与三个切换电路电性相连以为控制模块4供电的稳压电路5、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二切换电路2以向外供电的升压电路6,控制模块4根据外部电源、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压大小从第一切换电路1、第二切换电路2和第三切换电路3中择一向负载7供电。
参考图2,第一切换电路1包括与外部电源10电性相连的滤波稳流模块11、连于滤波稳流模块11输出端的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连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输出端的检测开关模块13、以及设置于第一开关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的第一防倒灌模块14。
滤波稳流模块11包括串联于外部电源10和地线之间的固定电阻R4和电容器C1,以及电性连接于外接电源的电感L1,电感L1远离外部电源10的一端为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该输出端输出第一获取电压。滤波稳流模块11用于滤除外部电源10输入电压的波动部分以及电流的波动部分。
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包括依次串联于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和地线之间的稳压二极管D1、固定电阻R9和固定电阻R12,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的输出端位于固定电阻R9和固定电阻R12之间,基于第一获取电压输出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于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稳压二极管D1的工作电压为5.6V,当外部电源10的电压高于5.6V时,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检测开关模块13包括连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两端的第一开关模块132和连接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输出端的第一检测模块131。第一开关模块132即为第一可控开关,包括NPN三极管Q5、NPN三极管Q3、P型的MOS管Q1、固定电阻R5和固定电阻R1,三极管Q5的基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的输出端,集电极通过固定电阻R5连接于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发射极接于地线。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于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固定电阻R5之间,集电极连于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于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MOS管Q1的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1连于滤波稳流模块11的输出端,MOS管Q1的漏极为第一开关模块132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压。
第一检测模块131包括依次串联于第一开关模块132输出端和地线之间的固定电阻R3和固定电阻R10,固定电阻R3和固定电阻R10之间为控制端CH VOUT,该控制端CH VOUT基于第一供电电压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第一防倒灌模块14包括固定电阻R2、固定电阻R6、固定电阻R7、固定电阻R11、NPN型三极管Q4、以及P型MOS管Q2。固定电阻R6和固定电阻R11依次串联于第一开关模块132输出端和地线之间,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固定电阻R7电性连于固定电阻R6和固定电阻R11之间,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性连于MOS管Q2的栅极,发射极连于地线。三极管Q2的漏极电性连于第一开关模块132的输出端,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2与源极相连,源极作为第一切换电路1的输出端VOUT,用于与负载相连。
继续参考图2,第二切换电路2包括上述主电源20、连接主电源20正极和第一开关模块132输出端的充电电路21、连于主电源20两端的第二检测模块22和第二开关模块23、以及连于第二开关模块23输出端的第二防倒灌模块24。
主电源20的正极输出第二获取电压,充电电路21上设有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一开关模块132输出端。
第二检测模块22包括依次串联于主电源20两端的固定电阻R15和固定电阻R19,固定电阻R15和固定电阻R19的连接处为第二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CH VBAT1,输出端CH VBAT1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4包括第二使能端OUT1,第二开关模块23与第二使能端OUT1电性相连。第二开关模块23即为第二可控开关,包括固定电阻R14、固定电阻R16、固定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0、P型MOS管Q6和P型MOS管Q8。固定电阻R17的两端分别连于第二使能端OUT1和地线之间,三极管Q10的基极通过固定电阻R16连于第二使能端OUT1,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连于地线,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于MOS管Q8的栅极。MOS管Q8的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14连于主电源20的正极,MOS管Q8的源极连于主电源20的正极,MOS管Q8的漏极为第二开关模块23的输出端,输出第二供电电压。此外,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还连于MOS管Q6的栅极,MOS管Q6的源极连于主电源20的正极,MOS管Q6的漏极连于MOS管Q8的漏极。MOS管Q6和MOS管Q8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开关模块23的额定电流更大。
第二防倒灌模块24包括固定电阻R13、固定电阻R18、NPN型三极管Q11、P型MOS管Q7和P型MOS管Q9。三极管Q11的基极通过固定电阻R18连于第二使能端OUT1,发射极接于地线,集电极连于MOS管Q9的栅极。MOS管Q9的漏极连于第二开关模块23的输出端,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13连于源极,源极为第二防倒灌模块24的输出端VBAT1,用于连接负载。此外,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连于MOS管Q7的栅极,MOS管Q7的漏极连于第二开关模块23的输出端,MOS管Q7的源极连于MOS管Q9的源极。MOS管Q7和MOS管Q9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有源负载的电流倒灌入第二切换电路2而造成损坏。
参考图3,第三切换电路3包括上述备用电源30、连于备用电源30两端的第三检测模块31和第三开关模块32、以及连于开关电源输出端的第三防倒灌模块33。
备用电源3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三切换电路3,备用电源30的正极输出第三获取电压。
第三检测模块31包括依次串联于主电源20两端的固定电阻R22和固定电阻R24,固定电阻R22和固定电阻R24的连接处为第三检测模块31的输出端CH VBAT2,输出端CH VBAT2输出第三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4上设有第三使能端OUT2,第三开关模块32与第三使能端OUT2电性相连。第三开关模块32即为第三可控开关,包括固定电阻R20、固定电阻R23、固定电阻R25、NPN型三极管Q16、P型MOS管Q12和P型MOS管Q14。固定电阻R25的两端分别连于第三使能端OUT2和地线之间,三极管Q16的基极通过固定电阻R23连于第三使能端OUT2,三极管Q16的发射极连于地线,三极管Q16的集电极连于MOS管Q14的栅极。MOS管Q14的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20连于备用电源30的正极,MOS管Q14的源极连于备用电源30的正极,MOS管Q14的漏极为第三开关模块32的输出端,输出第三供电电压。此外,三极管Q16的集电极还连于MOS管Q12的栅极,MOS管Q12的源极连于主电源20的正极,MOS管Q12的漏极连于MOS管Q14的漏极。MOS管Q12和MOS管Q14相互配合,使得第三开关模块32的额定电流更大。
第三防倒灌模块33包括固定电阻R21、固定电阻R26、NPN型三极管Q17、P型MOS管Q13和P型MOS管Q15。三极管Q17的基极通过固定电阻R26连于第三使能端OUT2,发射极接于地线,集电极连于MOS管Q15的栅极。MOS管Q15的漏极连于第三开关模块32的输出端,栅极通过固定电阻R21连于源极,源极为第三防倒灌模块33的输出端VBAT2,用于连接负载。此外,三极管Q17的集电极还连于MOS管Q13的栅极,MOS管Q13的漏极连于第三开关模块32的输出端,MOS管Q13的源极连于MOS管Q15的源极。MOS管Q13和MOS管Q15相互配合,能够防止有源负载内的电流倒灌入第三切换电路3而造成损坏。
参考图4,升压电路6包括升压芯片61、电感L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和USB输出连接器62。升压芯片61的型号为ETA1036,其包括五个脚,1脚为输出端,2脚为接地端,3脚为使能端。USB输出连接器62包括用于与外部负载相连的供电端、以及接地端。电容C6的两端分别连于输出端VBAT1和地线,使能端连于输出端VBAT1,接地端连于地线。电感L2的两端分别连于输出端VBAT1和USB输出连接器62的供电端。升压芯片61的4脚连于输出端VBAT1,5脚连于USB输出连接器62的供电端。电容C8和电容C7依次串联于USB输出连接器62的供电端和地线之间,升压芯片6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电容C8和电容C7之间。
参考图5,稳压电路5包括稳压芯片5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在本实施例中稳压芯片51为线性稳压芯片51,型号为AS7125。参考图2和图5,稳压芯片51的输入端与充电电路21中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参考图3和图5,还通过二极管D3与主电源20的正极相连,还通过二极管D4与备用电源30的正极相连。其中,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负极均与稳压芯片51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2和电容C5并联且连于稳压芯片51的输入端和地线之间,电容C3和电容C4并联且连于稳压芯片51的输出端和地线之间。稳压芯片51的接地端连于地线。
参考图6,控制模块4为单片机AS092A,其包括电性连接于稳压芯片51输出端的供电端、电性连接于控制端CH VOUT的第一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CH VBAT1的第二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CH VBAT2的第三检测输入端、上述的第二使能端OUT1、上述的第三使能端OUT2、以及连于地线的接地端。
第一检测模块131基于第一供电电压的大小通过控制端CH VOUT向第一检测输入端输出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模块4基于第一检测信号通过第二使能端OUT1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可控开关的开闭。第二检测模块22基于第二供电电压的大小通过输出端CH VBAT1向第二检测输入端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模块4基于第二检测信号通过第三使能端OUT2发出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可控开关的开闭。第三检测模块31基于第三供电电压的大小通过输出端CH VBAT2向第三检测输入端输出第三检测信号。
本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外部电源10接入第一切换电路1时,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获取外部电源10所输入的第一获取电压,检测开关模块13根据第一获取电压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当第一可控开关连通时,检测开关模块13输出第一供电电压,此时由第一切换电路1进行供电。
检测开关模块13对第一供电电压进行检测,控制端CH VOUT向控制模块4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第一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模块4向第二使能端发出低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可控开关断开。当第一检测信号为低电平时,控制模块4向第二使能端发出高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可控开关连通,此时由第二切换电路2进行供电。
第二检测模块22对主电源20输出的第二获取电压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CH VBAT1向控制模块4输出的第二检测信号高于阈值时,控制模块4的第二使能端OUT1输出高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可控开关连通。当第二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CHVBAT1向控制模块4输出的第二检测信号低于阈值时,控制模块4的第二使能端OUT1输出低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可控开关断开。第三使能端OUT2输出高电平的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三可控开关连通,此时由第三切换电路3进行供电。
第三检测模块31对备用电源30输出的第三获取电压进行检测,当第三检测模块31的输出端CH VBAT2向控制模块4输出的第三检测信号高于阈值时,控制模块4的第三使能端OUT2输出高电平的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三可控开关连通。当第三检测模块31的输出端CHVBAT2向控制模块4输出的第三检测信号低于阈值时,控制模块4的第三使能端OUT2输出低电平的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三可控开关断开,以关掉备用电池,防止备用电池耗尽漏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检测模块22对主电源20输出的第二获取电压进行检测,当控制模块4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且第二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模块4输向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向第三可控开关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二可控开关打开,第三可控开关关闭,此时负载由第二切换电路2进行供电。当主电源20的储存的电量不足,第二获取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均为低电平,控制模块4输向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可控开关关闭,第三可控开关打开,此时负载从第二切换电路2切换至第三负载电路进行供电。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第二切换电路(2)、以及控制模块(4);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1)包括:
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包括用于获取外部电源(10)提供的第一获取电压的输入端、以及基于第一获取电压输出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输出端;
检测开关模块(13),其接收第一获取电压并用于输出对应的第一供电电压,所述检测开关模块(13)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所述检测开关模块(13)基于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所述检测开关模块(13)还包括基于第一供电电压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切换电路(2)包括:
主电源(20),其正极输出第二获取电压,或接收第一供电电压用以充电;
第二开关模块(23),包括第二可控开关,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获取电压的输入端、用于输出第二供电电压的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第二可控开关通断的第二使能端;
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
第一检测输入端,所述第一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检测开关模块(13)的控制端;
第二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开关模块(23)的第二使能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电路(2)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22),设置于主电源(20)的两端,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获取电压以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4)还包括:
第二检测输入端,所述第二检测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切换电路(3),所述第三切换电路(3)包括:
可拆卸的备用电源(30),其正极输出第三获取电压;
第三开关模块(32),包括第三可控开关,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三获取电压的输入端、用于输出第三供电电压的输出端、以及用于控制第三可控开关通断的第三使能端;
所述控制模块(4)还包括:
第三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三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三开关模块(32)的第三使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模块(13)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132),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2)设于第一电压获取模块(12)的两端,并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包括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2)基于第一获取电压检测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
第一检测模块(131),设于第一开关模块(132)的输出端,包括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31)基于第一供电电压的大小在控制端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主电源(20)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21),所述充电电路(21)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两端分别连于第一开关模块(132)的输出端和主电源(20)的正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电路(6),所述第二开关模块(2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升压电路(6),所述升压电路(6)的输出端输出稳定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电路(5),所述稳压电路(5)的输入端同时电性连于检测开关模块(13)的输出端、主电源(20)的正极和备用电源(30)的正极,所述稳压电路(5)的输出端连于控制模块(4)以向控制模块(4)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1)还包括第一防倒灌模块(14),所述第一防倒灌模块(14)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32)输出端并输出电压。
CN201922265590.1U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Active CN211579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5590.1U CN211579681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5590.1U CN211579681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9681U true CN211579681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5590.1U Active CN211579681U (zh) 2019-12-14 2019-12-14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9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5454B2 (en) Power source device having standby power-cutoff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2640076B (zh) 当在设备充电期间在睡眠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切换时电力消耗被降低的电力转换器
US200901216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ulse Charging a Battery
CN105244981A (zh) 一种能自动断电的节能充电器
JP2005518773A (ja) 混成の電源装置
JPH04229032A (ja) 負荷に電力を供給する電気システム
KR101790046B1 (ko) 보조배터리를 이용한 마스터장치의 충전장치 및 방법
CN103931077B (zh) 电源切换电路及人工心脏系统
CN206547012U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865739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装置
CN211579681U (zh) 一种切换多电源供电系统的取电电路
CN105207279A (zh) 充放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CN209860663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203933057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动电源
JP2010062694A (ja) 携帯端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CN216625708U (zh) 一种负载开关电路
CN215580465U (zh) 用于电解水的充电电路
CN210987749U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直流鱼塘增氧机系统
CN209526556U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208806636U (zh) 一种手机电源电路
CN102751765B (zh) 移动电源
CN217956942U (zh) 一种低功耗记忆启动电路
CN114461000B (zh) 一种低功耗维持电路、控制方法及转接头
CN215987297U (zh) Usb插入检测电路
CN212572150U (zh) 一种用于手持式激光夜视仪的锂电池边用边充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