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7768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7768U
CN211577768U CN201922121956.8U CN201922121956U CN211577768U CN 211577768 U CN211577768 U CN 211577768U CN 201922121956 U CN201922121956 U CN 201922121956U CN 211577768 U CN211577768 U CN 211577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b
bearing surface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19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19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7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7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7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本体;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本体的底面的第一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本体;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本体的底面的第二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本体;第二支撑件与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支撑件与承载面的摩擦系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本体;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件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基于第二支撑件与承载面抵接本体能够被拖动而在承载面上移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在外力作用下基于第二支撑件与承载面抵接本体能够被拖动而在承载面上移动,以便能够较省力地移动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电子设备一般设置有支撑结构,通过支撑结构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电子设备;然而,当需要搬运电子设备时,需要将电子设备搬离承载面,搬运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
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一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二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基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所述本体能够被拖动而在所述承载面上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支撑件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材质不同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第一子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一子位置,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第二子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二子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均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子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三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一体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或,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位置和所述第二子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相对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支撑件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摩擦系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的摩擦系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支撑件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二子支撑件为弹性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塑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料为聚甲醛树脂(POM,polyformaldehyde)。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第四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第二支撑件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支撑件的摩擦系数,通过摩擦系数较大的第一支撑件能够稳固地支撑电子设备,通过摩擦系数较小的第二支撑件能够较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移动,以便既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支撑稳固,又能够较省力地移动电子设备,此时,不需要将电子设备搬起来,搬运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本体;120、第一支撑件;121、第一子支撑件;122、第二子支撑件;130、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图1至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10、第一支撑件120和第二支撑件130。第一支撑件12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的底面的第一位置,第一支撑件120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第二支撑件13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的底面的第二位置,第二支撑件130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在外力作用下基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所述本体110能够被拖动而在所述承载面上移动,由于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支撑件120的摩擦系数,通过摩擦系数较大的第一支撑件120能够稳固地支撑电子设备,通过摩擦系数较小的第二支撑件130能够较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移动,以便既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支撑稳固,又能够较省力地移动电子设备,此时,不需要将电子设备搬起来,搬运省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中大型音箱,冰箱,洗衣机等。作为一示例,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为台式电脑的主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本体110可以为中大型音箱的箱体,也可以为冰箱的箱体,也可以为洗衣机的箱体,还可以为台式电脑的主机的箱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2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如图2所示。例如,第一支撑件120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以为条状结构。
这里,承载面为支撑电子设备的面。例如,承载面可以为地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3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在外力作用下基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所述本体110能够被拖动而在所述承载面上移动即可,如图1所示。例如,第二支撑件130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以为条状结构。
这里,第一距离的值不作限定,只要保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120与承载面不接触即可。
这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的实现方式不同。
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材质不同。这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材质不同可以为所述第二支撑件130整体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120整体的材质不同,也可以为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部分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部分的材质不同。
作为一示例,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为塑性结构,在一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材料可以为POM;所述第一支撑件120为弹性结构,以保证电子设备能够稳定地处于支撑状态。
又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二支撑件130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一支撑件120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以便通过较粗糙的第一支撑件120能够提高支撑电子设备的稳定性,通过较光滑的第二支撑件130能够更省力地拖动第一电子设备。
这里,第一支撑件120与所述承载面接触的表面可以设置纹路结构或小凸起结构而实现较大的粗糙度。
再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材质不同,且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
这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13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130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120设置;以便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围绕所述第一支撑的第二支撑件130以多个方向拖动电子设备,提高电子设备的搬动效果。
这里,第二支撑件13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二支撑件130可以呈环状围绕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周侧,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件1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件130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的周侧设置,如图7。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可以抵接,如图2所示,以便第二支撑件130与第一支撑件120共同支撑电子设备。当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如图6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120包括:第一子支撑件121和第二子支撑件122。第一子支撑件121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的底面的第一子位置,第一子支撑件121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第二子支撑件122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的底面的第二子位置,第二子支撑件122位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之间,第二子支撑件122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均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110;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三距离;以便通过第一子支撑件121和第二子支撑件122共同支撑电子设备,提高电子设备的支撑稳定性。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子支撑件121的结构和第二子支撑件122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子支撑件121和第二子支撑件122可以均为块状结构,也可以均为条状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距离的值和第三距离的值不作限定,只要保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子支撑件121和第二子支撑件122均不与承载面接触即可。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可以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可以形成一体结构,以便减小支撑件的设置空间。当然,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也可以间隔设置,如图3所示。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摩擦系数;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130能够较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
这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摩擦系数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材质不同。作为一示例,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为塑性结构,在一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材料可以为POM;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为弹性结构,这里,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也可以为弹性结构;以保证电子设备能够稳定地处于支撑状态。
又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这里,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和第一子支撑件121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可以相同。
这里,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抵接部分为第二子支撑件122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第一子支撑件121的抵接部分为第一子支撑件121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
再例如,所述第二支撑件130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材质不同,且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位置和所述第二子位置可以位于所述本体110的底面的相对端,如图4和图5所示;以便提高第一子支撑件121和第一子支撑件121支撑稳定性。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的摩擦系数可以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130能够较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这里,所述第一子支撑件121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的实现方式与上述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的摩擦系数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支撑件12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之间还可以具有第四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130相对于所述本体110能够转动,这里的第二支撑件130类似于轮体,以便通过能够转动的第二支撑件130能够更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支撑件13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以防第二支撑件130影响电子设备的支撑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由于第二支撑件130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支撑件120的摩擦系数,通过摩擦系数较大的第一支撑件120能够稳固地支撑电子设备,通过摩擦系数较小的第二支撑件130能够较省力地拖动电子设备移动,以便既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支撑稳固,又能够较省力地移动电子设备,此时,不需要将电子设备搬起来,搬运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
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一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二位置,能够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基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所述本体能够被拖动而在所述承载面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件的材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材质不同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抵接部分的粗糙度;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抵接部分为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第一子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一子位置,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第二子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第二子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与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均与所述承载面抵接而支撑所述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子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第三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状态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抵接;或,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位置和所述第二子位置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相对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摩擦系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的摩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撑件为弹性结构,所述第二子支撑件为弹性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塑性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料为聚甲醛树脂PO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第四距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
CN201922121956.8U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577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1956.8U CN21157776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1956.8U CN21157776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7768U true CN211577768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1956.8U Active CN21157776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7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6446B2 (en) Protective cover
US9176901B2 (en) Flux fountain
CN203252107U (zh) 电子产品保护套
CN109901667B (zh) 电子设备
JP2005518774A5 (zh)
CN204465646U (zh) 移动终端
DE60105385D1 (de) Haarentfernungsgerät mit relativ zu einander bweglichen plattenförmigen träger
US9332813B2 (en) Protection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04477058U (zh) 一种剖分式圆柱滚动轴承
CN211577768U (zh) 电子设备
CN104679130A (zh) 便携式电子模块
WO2016154847A1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0183913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177676U (zh) 滑动按键组件和电子产品
US10164678B2 (en) Electronic product protective case
US8952253B2 (en) Enclos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Monkman et al. Memory foams for robot grippers
JP3209504U (ja) フラット型携帯情報端末用コーナーガード
US201600800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CN205823929U (zh) 一种铜合金冲压保持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
CN204291337U (zh) 一种音箱装置
CN208908409U (zh) 振动电机
CN207766701U (zh) 一种便携式手持终端
CN204408816U (zh) 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支架
CN204773762U (zh)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型材冲压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