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1667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1667B CN109901667B CN201910153022.4A CN201910153022A CN109901667B CN 109901667 B CN109901667 B CN 109901667B CN 201910153022 A CN201910153022 A CN 201910153022A CN 109901667 B CN109901667 B CN 1099016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pivot
- module
- magnetic part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模组;第二模组,第二模组与第一模组相连,且第二模组相对于第一模组绕枢转轴可枢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于第一模组,第一磁性件邻近枢转轴;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于第二模组,第二磁性件邻近枢转轴;其中,在沿枢转轴的轴向方向,第一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的邻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第一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件的邻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相异,以在第二模组与第一模组相对枢转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通过磁性作用维持第二模组相对于第一模组的转动角度。由于磁性件无需相互接触,不会因接触和摩擦产生磨损而导致性能下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技术发展,电子设备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市面上较常见的可枢转的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一般需要维持在指定的转动角度,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弹片、钢珠等部件实现。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这些部件对电子设备的维持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存在的上述部件随使用时间的增加,对电子设备的维持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模组;
第二模组,所述第二模组与所述第一模组相连,且所述第二模组相对于所述第一模组绕枢转轴可枢转;
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模组,所述第一磁性件邻近所述枢转轴;
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模组,所述第二磁性件邻近所述枢转轴;
其中,在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相异,以在所述第二模组与所述第一模组相对枢转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磁性作用维持所述第二模组相对于所述第一模组的转动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可相对枢转的模组中分别设置磁性件,两个模组的磁性件能够通过磁性作用维持两个模组之间相对稳定的转动角度。由于磁性件无需相互接触,不会因接触和摩擦产生磨损而导致其维持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磁性件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3对应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磁性件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磁性件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第一磁性件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对应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性件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模组,即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可枢转地连接。例如,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折叠屏手机等等。
电子设备的两个模组中的其中任一个模组均可作为上述第一模组,两个模组中的另一个模组可作为上述第二模组。
由于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可相对枢转,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某个或某些预设转动角度维持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的相对稳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在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上分别设置磁性件,通过磁性件之间的磁性作用,在某个或某些预设转动角度维持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相对稳定。
在第二模组与第一模组相对枢转时,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也随之相对运动。在磁性件的位置设置和磁极朝向设置上,只需在某个或某些预设转动角度,能够使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处于异名磁极相对的状态即可。在这个或这些预设转动角度,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产生相吸的磁力,使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的转动角度维持稳定。
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对第二模组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模组相对第一模组枢转,并在第二模组运动至即将到达某个预设转动角度时,能够明显感受到第二模组受到相吸的磁性作用,直至第二模组到达该预设转动角度即维持固定。用户再继续对第二模组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二模组继续相对第一模组枢转时,由于需要克服磁性件之间的磁性作用,能够感受到阻尼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可相对枢转的模组中分别设置磁性件,两个模组的磁性件能够通过磁性作用维持两个模组之间相对稳定的转动角度。由于磁性件无需相互接触,不会因接触和摩擦产生磨损而导致其维持性能下降,也不会因接触和摩擦而产生异响。
本申请中,关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模组1;
第二模组2,第二模组2与第一模组1相连,且第二模组2相对于第一模组1绕枢转轴6可枢转;
第一磁性件3,第一磁性件3设于第一模组1,第一磁性件3邻近枢转轴6;
第二磁性件4,第二磁性件4设于第二模组2,第二磁性件4邻近枢转轴6;
其中,在沿枢转轴6的轴向方向,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一端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一端的极性相异,以在第二模组2与第一模组1相对枢转时,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通过磁性作用维持第二模组2相对于第一模组1的转动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4可以为条形磁体,第二磁性件4的磁极设置于第二磁性件4的两端;第一磁性件3也可以为条形磁体,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设置于第一磁性件3的两端;每个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可与第二磁性件4的磁极朝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形磁性件不局限于长条形,也不局限于柱状。只要磁性件的两个磁极位于磁性件的两端且朝向相反的方向,均可以理解为条形磁体。
第一磁性件3的端面(或称磁极面)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不作限定;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磁性件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包括两个),也可以为一个。以下就多个第一磁性件3和一个第一磁性件3这两种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方式一: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磁性件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沿枢转轴6的周向排布,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同;
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每个第一磁性件3的一端与每个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一磁性件4的一端之间均具有沿枢转轴6轴向的间隔。
上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沿枢转轴6的周向排布,可以是所有第一磁性件3沿枢转轴6的周向排布;上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同,可以是所有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同。
假设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第一模组1作为静止模组,第二模组2作为运动模组,则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保持静止,第二磁性件4沿枢转轴6的周向运动。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沿枢转轴6的周向排布,即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沿弧形依次排布,可以使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的排布轨迹适应于第二磁性件4的运动轨迹。从而,第二模组2相对第一模组1运动时,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二磁性件4能够与第一磁性件3产生较强的磁性作用,从而能够维持第二模组相对于第一模组的至少两个转动角度。
在该方式中,由于沿枢转轴6的周向依次排布有多个第一磁性件3,因此,每当第二磁性件4运动至与一个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时,在该位置会产生维持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相对稳定的维持力。当第二模组2继续相对第一模组1运动时,第二磁性件4将运动至与下一个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在该位置同样会产生维持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相对稳定的维持力。因此,该方式中,能够使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在多个位置维持相对稳定。即,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通过磁性作用维持第二模组2相对于第一模组1的至少两个转动角度。
可选的,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以第二磁性件4的转动半径沿弧形依次排布。这样,当第二磁性件4运动至任一个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时,第二磁性件4的磁极与任一个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正对,从而使第二磁性件4与第一磁性件3之间的磁性作用尽可能地达到最大值。
该方式中,各第一磁性件3可以紧邻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可以根据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之间的定位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可选的,如图4至图5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5,第三磁性件5设于所述第一模组1,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5的磁极朝向与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反;
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与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5沿枢转轴6的周向交替排布。
上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5的磁极朝向与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反,可以是每个第三磁性件5的磁极朝向与第一磁性件3的磁极朝向相反。
由于第一磁性件3与第三磁性件5沿枢转轴6的周向交替排布,因此,每个第一磁性件3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三磁性件5。这样,当第二磁性件4运动至某个与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时,在该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之间的吸力,以及该第一磁性件3相邻的第三磁性件5与第二磁性件4之间的斥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第二磁性件4更稳定地维持在与该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从而,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稳定地维持第二模组2相对于第一模组1的转动角度。
相应的,在将第二磁性件4运动至离开与该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时,在吸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下,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相对运动时的阻尼感更强。
在第二磁性件4运动至即将越过该第一磁性件3相邻的第三磁性件5时,在该第三磁性件5与第二磁性件4之间的斥力,以及下一个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之间的吸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第二磁性件4快速运动至与下一个第一磁性件3对应的位置,从而使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快速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
方式二:如图6至图7所示,第一磁性件3的数量为一个,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沿枢转轴6的周向延伸;
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大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端面。
其中,上述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磁极面。
该方式中,由于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沿枢转轴6的周向延伸,且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大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端面,这样,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通过磁性作用维持第二模组2相对于第一模组1的转动角度区间,能够使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在该转动角度区间的任意转动角度维持相对稳定,从而提供连续的维持力和阻尼感。
该方式中,如图6至图7所示,第一磁性件3的外周面为弧形面,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为平面,且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的外部轮廓线为弧形。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设于第一模组1,第四磁性件邻近枢转轴6;
其中,沿枢转轴6的轴向方向,第四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3分别位于第二磁性件4的两侧;
在沿枢转轴6的轴向方向,第四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一端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四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第四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一端的极性与第二磁性件的邻近第四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相异;
第一磁性件3与第二磁性件4,以及第四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4分别通过磁性作用维持第二模组2相对第一模组1转动的角度。
其中,第一磁性件3与第四磁性件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第一磁性件3的任何设置方式均可适用于第四磁性件。可选的,第四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3关于第二磁性件4对称。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第二磁性件4两端的磁极分别受到第一磁性件3和第四磁性件的磁性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模组1与第二模组2之间的维持力,且使维持力的分布更加均衡。
可选的,第一模组1设有第一枢转配合部11,第二模组2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21;
第一枢转配合部11和第二枢转配合部21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枢转轴6,其中另一个上设有配合孔(图中未示出),枢转轴6可枢转地配合在配合孔内;
第一磁性件3设于第一枢转配合部11,第二磁性件4设于第二枢转配合部21。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显露于第一枢转配合部11的邻近第二枢转配合部21的表面,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端面显露于第二枢转配合部21的邻近第一枢转配合部11的表面。
可选的,第一模组1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枢转配合部11,第二模组2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21,第二枢转配合部21位于两个第一枢转配合部11之间;
两个第一枢转配合部11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一磁性件3,其中另一个设有第四磁性件;第二枢转配合部21设有第二磁性件4。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和第四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均显露于第一枢转配合部11的邻近第二枢转配合部21的表面,第二磁性件4的两端面均显露于第二枢转配合部21的表面。
可选的,两个第一枢转配合部11设有枢转轴6,第二枢转配合部21设有配合孔(图中未示出),枢转轴6可枢转地配合在配合孔内;或者,
两个第一枢转配合部11设有配合孔(图中未示出),第二枢转配合部21的两侧设有枢转轴6,枢转轴6可枢转地配合在配合孔内。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第二磁性件4、第三磁性件5和第四磁性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条形磁体。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一磁性件3的端面均垂直于枢转轴6的轴线。
此外,第三磁性件5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三磁性件5的端面也可均垂直于枢转轴6的轴线;或者,第四磁性件的邻近第二磁性件4的端面与第二磁性件4的邻近第四磁性件的端面也可均垂直于枢转轴6的轴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为计算机(Computer)、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电子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电子阅读器、导航仪、数码相机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组;
第二模组,所述第二模组与所述第一模组相连,且所述第二模组相对于所述第一模组绕枢转轴可枢转;
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模组,所述第一磁性件邻近所述枢转轴;
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模组,所述第二磁性件邻近所述枢转轴;
其中,在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相异,以在所述第二模组与所述第一模组相对枢转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磁性作用维持所述第二模组相对于所述第一模组的转动角度;
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沿所述枢转轴的周向排布,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的磁极朝向相同;
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每个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每个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均具有沿所述枢转轴轴向的间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模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的磁极朝向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朝向相反;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沿所述枢转轴的周向交替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端面沿所述枢转轴的周向延伸;
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端面大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磁性件,所述第四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模组,所述第四磁性件邻近所述枢转轴;
其中,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两侧;
在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四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四磁性件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四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四磁性件的一端的极性相异;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以及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分别通过磁性作用维持所述第二模组相对所述第一模组转动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关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设有第一枢转配合部,所述第二模组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
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枢转轴,其中另一个上设有配合孔,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
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端面显露于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的邻近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端面显露于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的邻近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枢转配合部,所述第二模组设有第二枢转配合部,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之间;
两个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设有所述第一磁性件,其中另一个设有所述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设有所述第二磁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端面均显露于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的邻近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两端面均显露于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设有所述枢转轴,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设有配合孔,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或者,
两个所述第一枢转配合部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枢转配合部的两侧设有所述枢转轴,所述枢转轴可枢转地配合在所述配合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为条形磁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邻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端面均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的轴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53022.4A CN109901667B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电子设备 |
PCT/CN2020/074977 WO2020173305A1 (zh) | 2019-02-28 | 2020-02-13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53022.4A CN109901667B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1667A CN109901667A (zh) | 2019-06-18 |
CN109901667B true CN109901667B (zh) | 2021-07-13 |
Family
ID=66945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53022.4A Active CN109901667B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1667B (zh) |
WO (1) | WO20201733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1667B (zh) * | 2019-02-28 | 2021-07-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360921B (zh) * | 2019-07-18 | 2021-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屏组件、电子设备、折叠屏角度检测方法 |
CN110360922B (zh) * | 2019-07-25 | 2021-03-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的检测方法 |
CN111785160B (zh) * | 2020-06-30 | 2022-08-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式电子设备 |
CN112887460B (zh) * | 2021-01-22 | 2023-05-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07074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Casio Comput Co Ltd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CN104345791A (zh) * | 2013-08-07 | 2015-02-11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957746A (zh) * | 2016-10-14 | 2018-04-24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可防止荧幕倾倒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8716470A (zh) * | 2018-08-03 | 2018-10-30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2322B (zh) * | 2008-09-10 | 2012-06-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磁性铰链结构 |
CN101598935B (zh) * | 2009-06-30 | 2012-03-21 | 李先虎 |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控制系统及使用其的笔记本电脑 |
CN103970196B (zh) * | 2013-01-29 | 2017-06-3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4460835B (zh) * | 2013-09-16 | 2018-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CN106292843B (zh) * | 2015-05-15 | 2019-05-17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US10068692B2 (en) * | 2016-09-09 | 2018-09-0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agnetic block lock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CN109803503B (zh) * | 2018-12-29 | 2021-03-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 |
CN109901667B (zh) * | 2019-02-28 | 2021-07-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02-28 CN CN201910153022.4A patent/CN10990166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13 WO PCT/CN2020/074977 patent/WO202017330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07074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Casio Comput Co Ltd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CN104345791A (zh) * | 2013-08-07 | 2015-02-11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957746A (zh) * | 2016-10-14 | 2018-04-24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可防止荧幕倾倒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8716470A (zh) * | 2018-08-03 | 2018-10-30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1667A (zh) | 2019-06-18 |
WO2020173305A1 (zh) | 2020-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1667B (zh) | 电子设备 | |
US8015666B2 (en) | Magnetic hinge assembly | |
CN105759905B (zh) | 对位结构 | |
JP2017536671A (ja) | 磁気接続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8766251B (zh)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9074724B2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US984178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266451B (zh) | 铰链结构及电子装置 | |
US11622173B2 (en) | Lens driving device | |
KR20100007808A (ko) | 이축 힌지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 장치 | |
KR101775155B1 (ko) | 전자 기기의 스위블 힌지 장치 | |
US20180181167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540651B (zh) | 电子设备 | |
KR20040089542A (ko) | 개폐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자기기 | |
CN113676577A (zh)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1785160B (zh) | 折叠式电子设备 | |
US20120026652A1 (en) | Slider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995470B (zh) |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0439609Y1 (ko) | 휴대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식 덮개 개폐장치 | |
US20110156502A1 (en) | Spring plate and voice coil motor using the same | |
US9467548B1 (en) | RF transmission in a modula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09014371A2 (en) | Swing hinge apparatus of cellular phone | |
WO2022262664A1 (zh) | 电子设备 | |
KR20080000344A (ko) |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식 덮개 개폐장치 | |
KR100731900B1 (ko) | 회전힌지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