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3291U -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3291U
CN211573291U CN201922417769.4U CN201922417769U CN211573291U CN 211573291 U CN211573291 U CN 211573291U CN 201922417769 U CN201922417769 U CN 201922417769U CN 211573291 U CN211573291 U CN 211573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moisture absorption
fogging
module
low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77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hanchua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hanchua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hanchua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hanchuan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77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3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3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3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属于净化窗技术领域,包括上窗框、下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窗框与下窗框两侧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内层玻璃、上窗框以及下窗框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下窗框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湿通道,所述下窗框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排气方向朝向吸湿通道的进气风扇,所述吸湿通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以及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吸湿模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干燥效果好,且充分防止双层窗结雾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背景技术
在医疗、制药、生物工程、微电子、航天、精密机械、半导体等行业中,都会用到观察窗;对于这些观察窗都有一定要密闭、防尘、隔音、隔热的要求;普通单面净化玻璃窗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双层窗的出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通常双层玻璃窗包括铝型材、双面胶条和玻璃组成,双面胶条置于铝型材和玻璃之间,分别与铝型材和玻璃粘接;铝型材的边缘设置有凸沿,玻璃置于两侧凸沿形成的空间内,从而实现铝型材支撑玻璃并通过凸沿固定玻璃。
由于外界湿度变化较大,双面胶条不具有防水功能,因此会减弱双面胶条与铝型材或玻璃之间的粘接稳定性,从而产生缝隙,使得水蒸汽通过缝隙进入玻璃之间,水蒸汽遇冷后会凝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上,无法清除,使双层玻璃窗明亮度下降;这一缺陷主要是双层玻璃中间并非是真空,所以需要在双层窗中设置干燥剂来吸收水分,以免在双层窗内壁产生雾气;通常情况下,双层窗是完全密闭的,时间长了,干燥剂失效以后,无法更换干燥剂,因此应用此种方式设计的双层窗的防结雾效果较差,有待改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包括上窗框、下窗框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窗框与下窗框两侧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内层玻璃、上窗框以及下窗框之间形成中空夹层,所述下窗框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湿通道,所述下窗框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排气方向朝向吸湿通道的进气风扇,所述吸湿通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以及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吸湿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吸湿通道内的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下窗框上端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湿模块包括设置在下窗框内层玻璃一侧的抽屉,所述抽屉与下窗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抽屉接近吸湿通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与吸湿通道平行且置物架上设置有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电加热板,且所述电加热板与吸湿通道保持平行。
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吸湿模块沿吸湿通道长度方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下窗框顶部于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位置设置有拦截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下窗框设置吸湿通道、进风口、出风口、进气风扇以及吸湿模块,当双层窗内产生雾气时,进气风扇开启,迫使吸湿通道内的空气与中空夹层内的空气进行交换,加热模块对流经吸湿通道的气体进行加热,降低其相对湿度,且气体经过吸湿模块时,经由干燥剂吸收水分,随后干燥后的气体重新回到中空夹层内,如此循环,充分对双层窗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结雾。
本实用新型在吸湿通道内设置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且在中空夹层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向控制模块发送实时温湿度信息,待中空夹层内的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控制模块随即控制加热模块与进气风扇开启,对空气进行循环加热除湿,防止结雾,由此能够实现双层窗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充分防止雾气产生。
本实用新型在吸湿通道内设置抽屉与置物架,且将干燥剂放置于各层置物架上,由此能够形成多个通道供气体流过,增大含水气体与干燥剂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水分能够被干燥剂充分吸收;其中,抽屉的设置能够方便通过抽屉对置物架上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以保证吸湿模块的吸湿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连接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凸显吸湿模块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窗框;2、下窗框;21、吸湿通道;22、进风口;23、出风口;24、进气风扇;25、拦截滤网;3、外层玻璃;4、内层玻璃;5、中空夹层;6、加热模块;61、电加热板;7、吸湿模块;71、抽屉;72、置物架;73、干燥剂;8、控制模块;9、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包括上窗框1、下窗框2以及设置在上窗框1与下窗框2两侧的外层玻璃3和内层玻璃4,上窗框1与下窗框2为铝合金型材,且其两侧边缘设有凸台沿,内层玻璃4通过双面胶条密封装配在上窗框1与下窗框2内侧面的凸台沿上,外层玻璃3通过双面胶条密封装配在上窗框1与下窗框2外侧面的凸台沿上,内层玻璃4与外层玻璃3相互平行,且内、外层玻璃3与上、下窗框2的外壁齐平。
具体地,外层玻璃3、内层玻璃4、上窗框1以及下窗框2之间围合形成中空夹层5,中空夹层5的两侧可衔接彩钢板墙体,下窗框2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吸湿通道21,下窗框2顶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22以及出风口 23,进风口22处设置有排气方向朝向吸湿通道21的进气风扇24,吸湿通道 21内安装固定有加热模块6以及用于放置干燥剂73的吸湿模块7。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吸湿通道21内的控制模块8、与控制模块8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下窗框2上端的温湿度传感器9,进气风扇24与控制模块8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用控制模块8为MCU微处理器,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9向控制模块8发送实时温湿度信息,待中空夹层5内的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控制模块8随即控制加热模块6与进气风扇24开启,对空气进行循环加热除湿,防止结雾,由此能够实现双层窗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充分防止雾气产生。
优选的,吸湿模块7包括安装在下窗框2内层玻璃4一侧的抽屉71,抽屉71与下窗框2之间固定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且抽屉71接近吸湿通道21的一侧安装固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置物架72,置物架72与吸湿通道21 平行且置物架72上放置有干燥剂73,由此能够形成多个通道供气体流过,增大含水气体与干燥剂73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水分能够被干燥剂73充分吸收;其中,抽屉71的设置能够方便通过抽屉71对置物架72上的干燥剂73 进行更换,以保证吸湿模块7的吸湿性能。
优选的,加热模块6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电加热板61,且电加热板61与吸湿通道21保持平行,各个相互平行的电加热板61之间形成供气体穿过的加热通道,由此能够充分使流经电加热板61的气体受热,降低其相对湿度。
优选的,加热模块6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吸湿模块7沿吸湿通道 21长度方向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将相邻电加热板6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与相邻置物架72间距一致,即使电加热板61与置物架72之间形成完整的通道供气体流过,由此能够达到较好的吸湿效果,充分去除气体中的水分,防止双层窗的中空夹层5结雾。
优选的,下窗框2顶部于进风口22以及出风口23位置安装有拦截滤网 25,拦截滤网25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防止较大的颗粒以及飞虫由吸湿通道21进入中空夹层5内,以此保持中空夹层5的洁净程度。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本实用新型在下窗框2设置吸湿通道21、进风口22、出风口23、进气风扇24以及吸湿模块7,当双层窗内产生雾气时,进气风扇24开启,迫使吸湿通道21内的空气与中空夹层5内的空气进行交换,气体流经吸湿通道21内的各个加热板以及置物架72形成的通道对气体进行加热和吸湿,充分降低其水分含量和相对湿度,随后干燥后的气体重新回到中空夹层5内,如此循环,充分对双层窗内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结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窗框(1)、下窗框(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窗框(1)与下窗框(2)两侧的外层玻璃(3)和内层玻璃(4),所述外层玻璃(3)、内层玻璃(4)、上窗框(1)以及下窗框(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5),所述下窗框(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湿通道(21),所述下窗框(2)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2)以及出风口(23),所述进风口(22)处设置有排气方向朝向吸湿通道(21)的进气风扇(24),所述吸湿通道(21)内设置有加热模块(6)以及用于放置干燥剂(73)的吸湿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吸湿通道(21)内的控制模块(8)、与所述控制模块(8)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设置在下窗框(2)上端的温湿度传感器(9),所述进气风扇(24)与控制模块(8)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模块(7)包括设置在下窗框(2)内层玻璃(4)一侧的抽屉(71),所述抽屉(71)与下窗框(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抽屉(71)接近吸湿通道(2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置物架(72),所述置物架(72)与吸湿通道(21)平行且置物架(72)上设置有干燥剂(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6)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电加热板(61),且所述电加热板(61)与吸湿通道(21)保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6)设置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吸湿模块(7)沿吸湿通道(21)长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窗框(2)顶部于进风口(22)以及出风口(23)位置设置有拦截滤网(25)。
CN201922417769.4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Active CN211573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769.4U CN2115732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769.4U CN2115732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3291U true CN211573291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7769.4U Active CN211573291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32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403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0403A1 (zh) * 2020-11-24 2022-06-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53281U (zh) 一种除湿除尘降温降噪一体化电气柜
CN211573291U (zh) 一种防结雾净化双层窗
CN106123197A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112822888A (zh) 一种强散热防进水机柜
CN206944300U (zh) 一种对流式空气净化取暖器
CN111577088A (zh) 一种可除湿窗户
CN207540076U (zh) 一种窗用净化装置
CN106949586B (zh) 一种无水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114543176B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CN114543171B (zh) 一种空调器
CN205536432U (zh) 一种空调风口
TWI296942B (zh)
CN210267586U (zh) 一种新型溶液式户式壁挂机组
CN21016410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呼吸式双层幕墙
CN113983588A (zh) 一种净化型冷暖空调扇
CN207988896U (zh) 窗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8059156U (zh) 一种智能一体式空调箱
CN210399297U (zh) 家用辐射供冷专用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JP3115391U (ja) 固定型ウェット除湿及びエネルギー回収装置
CN217082757U (zh) 一种新风除湿装置
CN112443897A (zh) 加湿装置、空调
CN112208563B (zh) 一种能够避免加热温度过高的列车车厢加热器
CN215116912U (zh) 一种户外光纤交换箱
WO2019214153A1 (zh) 除湿机
CN211716728U (zh) 一种制冷制热的中央新风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