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0314U - 混凝反应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混凝反应沉淀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70314U CN211570314U CN201922102805.8U CN201922102805U CN211570314U CN 211570314 U CN211570314 U CN 211570314U CN 201922102805 U CN201922102805 U CN 201922102805U CN 211570314 U CN211570314 U CN 2115703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ation tank
- tank
- coagulation
- cell body
- ba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且池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池体内部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依次设置有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絮凝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的顶端均与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沉淀池靠近絮凝池位置处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靠近絮凝池的一侧区域形成下流室。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浮渣捞板,便于将液面上的浮渣捞起,通过设置的前端浮渣去除槽和后端浮渣去除槽,可以暂时收集浮渣,便于统一清理浮渣;通过设置的隔板,一侧形成下流室,一侧安装斜管,阻止沉淀物流失;通过设置的出水槽,进一步阻止沉淀物流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反应沉淀池。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池是给排水中沉淀池的一种,混凝过程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在混凝反应沉淀过程中,液面经常会形成浮渣,不便于清理,且影响混凝和絮凝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混凝反应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率的混凝反应沉淀池,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混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且所述池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池体内部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依次设置有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的顶端均与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沉淀池靠近絮凝池位置处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靠近絮凝池的一侧区域形成下流室,所述沉淀池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水槽,且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槽内,所述沉淀池内挡板与沉淀池池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斜管,所述沉淀池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抽泥口,所述混凝池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前端浮渣去除槽,所述沉淀池靠近出水槽位置处设置有后端浮渣去除槽,所述池体的顶端包括设备平台和可打开的池板,所述设备平台上和池体的边缘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且所述滑动座通过转动件安装有转动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架上活动安装有浮渣捞板。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底端为倾斜向下状,所述挡板的底端为偏向斜管方向的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浮渣去除槽的底端呈圆弧状,且所述后端浮渣去除槽与出水槽之间形成上流出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抽泥口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进水口,所述抽泥口的另一端连接脱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的顶端均设置有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上通过集气管连接曝气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的内壁靠近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取液口,且所述取液口的下端设置有取液管,取液管设置在浮标上,取液管的管口位于浮标底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混凝反应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浮渣捞板,通过滑动座在滑轨上滑动,浮渣捞板通过转动支撑架可转动方向,便于将液面上的浮渣捞起,同时通过设置的前端浮渣去除槽和后端浮渣去除槽,可以暂时收集浮渣,并且便于统一清理浮渣;通过设置的隔板,一侧形成下流室,一侧安装斜管,可以阻止沉淀物流失;通过设置的出水槽,进一步阻止沉淀物流失,确保只排出污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的池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的顶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水口;2、出水口;3、混凝池;4、絮凝池;5、沉淀池;6、出水槽;7、前端浮渣去除槽;8、后端浮渣去除槽;9、滑轨;10、滑动座;11、设备平台;12、浮渣捞板;13、转动支撑架;14、电机;15、挡板;16、下流室;17、第一搅拌机构;18、第二搅拌机构;19、抽泥口;20、回流泵;21、脱泥管;22、斜管;23、取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混凝反应沉淀池。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且池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池体内部从进水口1到出水口2依次设置有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混凝池3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18,絮凝池4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17,第一搅拌机构17和第二搅拌机构18的顶端均与电机14的输出轴端连接,沉淀池5靠近出水口2的一端设置有出水槽6,且出水口2设置在出水槽6内,沉淀池5内挡板15与沉淀池5池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斜管22,污水混合物从进水口1进入池体,首先进入混凝池3,混凝剂投加在原水中,在第二搅拌机构18的作用下同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混合,通过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使颗粒“脱稳”,形成小的絮体然后进入絮凝池4,同时原水中的磷和混凝剂反应形成磷酸盐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进入絮凝池4后,投入絮凝剂促使进入的小絮体通过吸附、电性中和和相互间的架桥作用形成更大的絮体,慢速的第一搅拌机构17的作用既使药剂和絮体能够充分混合又不会破坏已形成的大絮体,絮凝后出水进入沉淀池5的斜管22底部然后上向流至上部集水区,颗粒和絮体沉淀在斜管22的表面上并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较高的上升流速和斜板60°倾斜可以形成一个连续自刮的过程,使絮体不会积累在斜管22上,微砂随污泥沿斜管22表面下滑并沉淀在沉淀池5底部,污水最后从出水槽6的出水口2排出。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沉淀池5靠近絮凝池4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5,且挡板15靠近絮凝池4的一侧区域形成下流室16,混凝池3靠近进水口1的一端设置有前端浮渣去除槽7,沉淀池5靠近出水槽6位置处设置有后端浮渣去除槽8,池体的顶端包括设备平台11和可打开的池板,设备平台11上和池体的边缘均设置有滑轨9,滑轨9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10,且滑动座10通过转动件安装有转动支撑架13,转动支撑架13上活动安装有浮渣捞板12,在需要进行浮渣去除时,将池板打开,转动支撑架13使得浮渣捞板12面向准备打捞的池子,推动设备平台11两侧的滑动座10向前端浮渣去除槽7或后端浮渣去除槽8方向移动,使得浮渣捞板12将液面上的浮渣推入前端浮渣去除槽7或后端浮渣去除槽8中,便于统一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沉淀池5的池壁底端为倾斜向下状,便于沉淀向下流动积累,沉淀池5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抽泥口19,将沉淀池5底端的沉淀抽走,挡板15的底端为偏向斜管22方向的弧状,也可以是偏向斜管22方向的倾斜状,减小挡板15底端的水流冲击力,同时促使沉淀向下流动。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后端浮渣去除槽8的底端呈圆弧状,且后端浮渣去除槽8与出水槽6之间形成上流出水通道。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抽泥口19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回流泵20,回流泵20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进水口1,启动回流泵20将沉淀池5内的污泥抽至进水口1,进行二次混凝反应,抽泥口19的另一端连接脱泥管21,利用泵将沉淀抽走至沉淀处理工艺。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的顶端均设置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上通过集气管连接曝气风机,便于对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进行曝气,防止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溢出难闻气体。
本实施例的混凝反应沉淀池,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的内壁靠近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取液口23,且取液口23的下端设置有取液管,取液管设置在浮标(图中未画出)上,取液管的管口位于浮标底端,取液管设置在浮标上,取液管的管口位于浮标底端,浮标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可以保证取液管的管口取到水平液面的水,确保取液。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混凝反应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且所述池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所述池体内部从进水口(1)到出水口(2)依次设置有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所述混凝池(3)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18),所述絮凝池(4)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17),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7)和第二搅拌机构(18)的顶端均与电机(14)的输出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靠近絮凝池(4)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5),且所述挡板(15)靠近絮凝池(4)的一侧区域形成下流室(16),所述沉淀池(5)靠近出水口(2)的一端设置有出水槽(6),且所述出水口(2)设置在出水槽(6)内,所述沉淀池(5)内挡板(15)与沉淀池(5)池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斜管(22),所述沉淀池(5)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抽泥口(19),所述混凝池(3)靠近进水口(1)的一端设置有前端浮渣去除槽(7),所述沉淀池(5)靠近出水槽(6)位置处设置有后端浮渣去除槽(8),所述池体的顶端包括设备平台(11)和可打开的池板,所述设备平台(11)上和池体的边缘均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座(10),且所述滑动座(10)通过转动件安装有转动支撑架(13),所述转动支撑架(13)上活动安装有浮渣捞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的池壁底端为倾斜向下状,所述挡板(15)的底端为偏向斜管(22)方向的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浮渣去除槽(8)的底端呈圆弧状,且所述后端浮渣去除槽(8)与出水槽(6)之间形成上流出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口(19)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回流泵(20),所述回流泵(20)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至进水口(1),所述抽泥口(19)的另一端连接脱泥管(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的顶端均设置有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上通过集气管连接曝气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的内壁靠近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取液口(23),且所述取液口(23)的下端设置有取液管,取液管设置在浮标上,取液管的管口位于浮标底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02805.8U CN21157031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混凝反应沉淀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02805.8U CN21157031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混凝反应沉淀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70314U true CN211570314U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3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02805.8U Active CN211570314U (zh) | 2019-11-29 | 2019-11-29 | 混凝反应沉淀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703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94419A (zh) * | 2020-12-23 | 2021-05-14 | 南京市利澜电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漂浮物分离设备 |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22102805.8U patent/CN2115703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94419A (zh) * | 2020-12-23 | 2021-05-14 | 南京市利澜电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漂浮物分离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70314U (zh) | 混凝反应沉淀池 | |
CN211111397U (zh) | 一种适用于矿井水处理的改进型高密度澄清池 | |
CN201923899U (zh) | 一种斜管浮沉池净水系统 | |
CN110734173A (zh) |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 |
CN21677820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 |
CN216038989U (zh) | 一种废水多级分离预处理装置 | |
CN213803385U (zh) | 一种高效沉淀及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9853875U (zh) | 一体化净水装置 | |
CN208700854U (zh) | 一种河水快速异位净化装置 | |
CN20979761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 |
CN207811355U (zh) | 厌氧折流反应器 | |
CN220664965U (zh) | 一种气浮沉淀一体系统 | |
CN220283786U (zh) | 一种污水气浮装置 | |
CN219950631U (zh) | 一种污水治理过滤用沉淀池 | |
CN205115113U (zh) | 一体化高效净水设备 | |
CN212198741U (zh) | 一种浮沉池一体机 | |
CN214714985U (zh) | 一种加药与沉淀一体的新型沉淀池 | |
CN218371944U (zh) | 好氧三相分离器和反应器 | |
CN219752100U (zh) | 高效折流混凝气浮成套装置 | |
CN210559757U (zh) | 气浮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5462623U (zh) | 一种沉淀槽 | |
CN219972088U (zh) | 一种雨水处理设备 | |
CN210528662U (zh) | 气浮沉淀一体机 | |
CN20974087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21319504U (zh) | 一种餐饮废水处理用平流式隔油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