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9945U -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9945U
CN211569945U CN202020022291.5U CN202020022291U CN211569945U CN 211569945 U CN211569945 U CN 211569945U CN 202020022291 U CN202020022291 U CN 202020022291U CN 211569945 U CN211569945 U CN 211569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device
automatic tensioning
disc spring
hanging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22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冰封
赵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22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9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9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9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包括:座筒,所述座筒用于与重物连接;挂接体,所述挂接体设置于所述座筒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座筒滑移,所述挂接体用于与钢丝绳连接;及弹性形变机构,所述弹性形变机构抵设于所述座筒的内壁与所述挂接体之间。当长时间工作后或者因重物载荷过大导致钢丝绳发生形变伸长后,弹性形变机构受力同步发生变化,此时弹性形变机构会自适应发生伸展形变而抵推挂接体相对座筒滑移,挂接体便能够拉动钢丝绳恢复至张紧状态。如此钢丝绳便不会因为松弛而从滑轮槽中跳脱出来,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消除重物高坠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拖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卷扬机构为机械领域常用的电力拖动设备,工作时减速机驱动卷筒旋转,卷筒对钢丝绳实现卷收或卷放,钢丝绳在滑轮上滑动而对重物完成换向拖动。然而,钢丝绳长期受到的重物拉力后会产生形变,宏观上表征为长度会变长;这种形变加剧后发生不可预估的变长,会容易导致钢丝绳从滑轮槽内跳脱,致使卷扬机构无法正常工作,存在重物高空掉落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钢丝绳拉伸变形伸长后容易从滑轮槽内跳脱出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张紧装置,其包括:
座筒,所述座筒用于与重物连接;
挂接体,所述挂接体设置于所述座筒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座筒滑移,所述挂接体用于与钢丝绳连接;及
弹性形变机构,所述弹性形变机构抵设于所述座筒的内壁与所述挂接体之间。
上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应用于重物提升系统中,具体用于安装在钢丝绳与重物之间,以时刻保持钢丝绳处于张紧的可靠工作状态。具体而言,弹性形变机构被安装在座筒内并抵设于座筒内壁与挂接体之间;之后将重物与座筒连接,再将挂接体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在动力设备的驱动下,便能够绕滑轮滑移而实现对重物的提升作业。当长时间工作后或者因重物载荷过大导致钢丝绳发生形变伸长后,弹性形变机构受力同步发生变化,此时弹性形变机构会自适应发生伸展形变而抵推挂接体相对座筒滑移,挂接体便能够拉动钢丝绳恢复至张紧状态。如此钢丝绳便不会因为松弛而从滑轮槽中跳脱出来,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消除重物高坠的安全隐患。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形变机构包括碟簧组,所述碟簧组包括层叠布置的两片碟簧,两片所述碟簧的凹面或凸面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碟簧组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碟簧组层叠布置,每组所述碟簧组中的两片所述碟簧的凹面相对,任意相邻两组所述碟簧组凸面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体包括滑移内置于所述座筒中的载板及与所述载板连接的挂杆,所有所述碟簧组均套装于所述挂杆上并抵设于所述载板与所述座筒的内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杆远离所述载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挂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形变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载板与所述座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簧与所述碟簧组分列于所述载板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筒包括筒本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的一端的第一端盖,及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背离所述筒本体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重物的连接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设有第二挂孔。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重物提升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重物提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筒;11、筒本体;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14、连接体;141、第二挂孔;20、挂接体;21、载板;22、挂杆;23、第一挂孔;30、弹性形变机构;31、碟簧组;311、碟簧;40、减速电机;50、卷筒;60、支座;70、钢丝绳;80、滑轮;90、自动张紧装置;100、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一种重物提升系统,其用于对重物100实现由低矮处向高处提升转运。例如,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该重物提升系统能够将地面上的水泥、钢筋等重物100提升至建筑物高层位置,以便于高楼层建造使用。
如图1所示,通常来讲,该重物提升系统包括提升装置、自动张紧装置90 和重物100构成。其中,提升装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但不限于卷扬装置、曳引装置等。为便于描述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以提升装置为卷扬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卷扬装置由减速电机40、卷筒50、支座60、钢丝绳70和滑轮80构成。减速电机40与卷筒50连接,用以驱动卷筒50换向旋转,实现对钢丝绳70卷收或卷放进而完成重物提升或吊放。钢丝绳70的一端绕装于卷筒 50上,另一端缠绕经过滑轮80后与自动张紧装置90的上端连接;重物100则与自动张紧装置90的下端连接。自动张紧装置90用于始终保持钢丝绳70处于张紧状态(包括将形变伸长后松弛状态下的钢丝绳70恢复至张紧状态的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自动张紧装置90。该自动张紧装置90包括:座筒10、挂接体20及弹性形变机构30。所述座筒10用于与重物100连接;所述挂接体20设置于所述座筒10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座筒10滑移,所述挂接体20用于与钢丝绳70连接;所述弹性形变机构30抵设于所述座筒10 的内壁与所述挂接体20之间。
综上,实施本申请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自动张紧装置90 应用于重物提升系统中,具体用于安装在钢丝绳70与重物100之间,以时刻保持钢丝绳70处于张紧的可靠工作状态。具体而言,弹性形变机构30被安装在座筒10内并抵设于座筒10内壁与挂接体20之间;之后将重物100与座筒10 连接,再将挂接体20与钢丝绳70连接,钢丝绳70在动力设备的驱动下,便能够绕滑轮80滑移而实现对重物的提升作业。当长时间工作后或者因重物100载荷过大导致钢丝绳70发生形变伸长后,弹性形变机构30受力同步发生变化,此时弹性形变机构30会自适应发生伸展形变而抵推挂接体20相对座筒10滑移,挂接体20便能够拉动钢丝绳70恢复至张紧状态。如此钢丝绳70便不会因为松弛而从滑轮80槽中跳脱出来,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消除重物高坠的安全隐患。
请继续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形变机构30包括碟簧组31,所述碟簧组31包括层叠布置的两片碟簧311,两片所述碟簧311的凹面或凸面相对设置。由于碟簧311的刚性很好,产生微小的形变就能够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并且碟簧311的形变与产生的力的曲线有一段转折点,在转折点附近时,碟簧 311的形变对其受力大小影响不大。因而实际应用中,可以先把碟簧311的变形调整到转折点附近,使得碟簧311即使有少量变形但仍能保持初力基本不变。当钢丝绳70在重物100载荷作用下发生形变伸长时,碟簧311的受力相继发生变化,其形变量也同步发生变化,直至钢丝绳70再次张紧。采用两片叠置的碟簧311,并使碟簧311的凸面或凹面相对设置,能够更好的产生弹性形变力从而将钢丝绳70张紧。
较佳地,所述碟簧组31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碟簧组31层叠布置,每组所述碟簧组31中的两片所述碟簧311的凹面相对,任意相邻两组所述碟簧组31凸面相对。采用至少两组碟簧组31纵向叠置,使得弹性力可有效转变为承载力,适用于大载荷重物100的提升场合,同时可减轻重物100对钢丝绳70 的直接拉扯形变。
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碟簧311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布置方式,例如以三片碟簧311为一组,其中第一片碟簧311与第二片碟簧311的凹面相对,第三片碟簧311的凸面与第一片碟簧311或者第二片碟簧311的凸面相对等。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方案中,所述座筒10包括筒本体11,为适配圆形的碟簧组31,并更好的容置碟簧组31,该筒本体11也设计为圆柱筒体结构。碟簧组31放置于筒本体11中后,与筒本体11的内壁间隙配合。此外,座筒10 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11的一端的第一端盖12,及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11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3。将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与筒本体11 设计为可拆卸组装的,可更加方便装拆碟簧组31进行维保,或者根据不同工作场合增减碟簧组31的数量。
可选地,第一端盖12以及第二端盖13与筒本体11的组装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接、卡扣连接、铆接、磁吸连接等。
此外,考虑到重物提升系统更多时候应用在户外露天场合,为避免雨水渗入筒本体11内部对碟簧组31造成腐蚀损坏,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还设安装有橡胶密封条,通过橡胶密封条与筒本体11的端面抵紧,可保证座筒10 具备优良的防水密封能力,从而防止上述问题发生。或者也可以在第一端盖12 以及第二端盖13与筒本体11之间设计制作密封结构来达到密封防水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方案中,所述挂接体20包括滑移内置于所述座筒10 中的载板21及与所述载板21连接的挂杆22,所有所述碟簧组31均套装于所述挂杆22上并抵设于所述载板21与所述座筒10的内壁之间。具体地,挂杆22 远离载板21的一端穿过第一端盖12上预设的通孔后伸出于筒本体11外部,以方便与钢丝绳70连接固定。碟簧组31套装在挂杆22上实现预装固定,载板21 对碟簧组31起到承托作用,同时载板21与第一端盖12配合对碟簧组31的两端施压,使碟簧组31能够产生预压量,更利于保证钢丝绳70保持张紧。
请继续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所述挂杆22远离所述载板2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挂孔23。钢丝绳70便能够直接穿过第一挂孔23后采用打结的方式与挂杆 22固定,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性高,装拆方便。当然,其它实施例中,挂杆 22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挂钩,钢丝绳70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钩扣连接;或者,钢丝绳70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锁座,挂杆22的端部安装有锁扣,电磁锁座与锁扣电性锁紧连接等,都能够实现钢丝绳70与挂杆22装拆的目的。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二端盖13背离所述筒本体11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重物100的连接体14。因而通过连接体14能够与重物100可靠连接固定,实现重物100提升或下方操作。
一实施例中,连接体14形成为挂耳的结构,连接体14设有第二挂孔141。使得重物100能够直接与第二挂孔141挂接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装拆方便。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体14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挂钩,重物100 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钩扣连接;或者,连接体14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锁座,重物100的端部安装有锁扣,电磁锁座与锁扣电性锁紧连接等,都能够实现钢丝绳70与挂杆22装拆的目的。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形变机构30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载板21与所述座筒10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簧与所述碟簧组31分列于所述载板21的相对两侧。此时弹簧能够与碟簧组31协同作用,将弹簧的动刚度与碟簧311的静刚度结合发挥效用,对钢丝绳70的形变响应灵敏度更高,更易于快速将钢丝绳70张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筒,所述座筒用于与重物连接;
挂接体,所述挂接体设置于所述座筒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座筒滑移,所述挂接体用于与钢丝绳连接;及
弹性形变机构,所述弹性形变机构抵设于所述座筒的内壁与所述挂接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机构包括碟簧组,所述碟簧组包括层叠布置的两片碟簧,两片所述碟簧的凹面或凸面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组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碟簧组层叠布置,每组所述碟簧组中的两片所述碟簧的凹面相对,任意相邻两组所述碟簧组凸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体包括滑移内置于所述座筒中的载板及与所述载板连接的挂杆,所有所述碟簧组均套装于所述挂杆上并抵设于所述载板与所述座筒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远离所述载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挂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所述载板与所述座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簧与所述碟簧组分列于所述载板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筒包括筒本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的一端的第一端盖,及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筒本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背离所述筒本体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重物的连接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设有第二挂孔。
10.一种重物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
CN202020022291.5U 2020-01-07 2020-01-07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Active CN211569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2291.5U CN2115699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2291.5U CN2115699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9945U true CN211569945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2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2291.5U Active CN211569945U (zh) 2020-01-07 2020-01-07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9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7644B1 (en) Boat lift assembly
CN101965307A (zh) 提升机
CN103130066B (zh) 提升机钢丝绳断裂自动保护装置
CN202415048U (zh) 一种摩擦型起升系统
CN211569945U (zh) 自动张紧装置及重物提升系统
CN201071239Y (zh) 施工用可载人上曳引式升降机
CN101049892B (zh) 臂架类起重机平衡系统匹配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起重机
KR102271893B1 (ko) 송전 철탑 작업용 이동식 윈치 장치
CN110723603A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收放线装置
CN101428732A (zh) 超长电动葫芦
CN214879293U (zh) 新型双拉绳收线器结构
CN204283185U (zh) 框式自锁遮阳装置
CN209835494U (zh) 一种舞台升降卷扬机缆绳缠绕报警装置
CN212908045U (zh) 一种新型天线安装支架
CN201125127Y (zh) 超长电动葫芦
CN212174226U (zh) 一种带有安全锁紧组件的高空作业吊绳结构
CN212315407U (zh) 一种绞车卷筒用阻尼装置
CN211686958U (zh) 带式输送机用重锤配重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CN103171988A (zh) 绞盘排绳器及其排绳方法
CN210240451U (zh) 塔筒升降机钢丝绳拉紧装置
CN111071944A (zh) 电动升降装饰吊装装置
CN207313000U (zh) 大型反铲船钢桩起升钢丝绳头的固定装置
CN215710863U (zh) 一种用于消防吊舱收放的多重同步机构
CN213326344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用防脱吊钩
US20120241699A1 (en) Mechanical assembly with pulley and rope, and chain type hoist comprising such a mechanical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