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860U -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860U
CN211567860U CN201922260663.8U CN201922260663U CN211567860U CN 211567860 U CN211567860 U CN 211567860U CN 201922260663 U CN201922260663 U CN 201922260663U CN 211567860 U CN211567860 U CN 211567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lectrode
electrode
core
cavity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06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982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Zh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Zh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ui Zh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06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7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包括有主电源电池、控制电源电池、电池保护装置以及控制器;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有连接座、旋转芯、旋转电机、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控制器设有电流传感器,控制器的电源由控制电源电池提供;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电池电源输出线的电流值超高设定的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芯旋转,使输入电极与旋转芯处于非接触状态,使输出电极与输入电极不连通,利用电池保护装置将主电源电池的电源切断,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电池电源线短路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使用的电池,经常出现由于电线短路造成电池损坏的问题,甚至电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防止机动车电线短路造成电池损坏,以及避免机动车电池电线短路造成的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包括有主电源电池、控制电源电池、电池保护装置以及控制器;主电源电池与电池保护装置连接,控制电源电池与控制器连接;主电源电池与电池保护装置连接后,再与机动车的用电设备连接;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有连接座、旋转芯、旋转电机、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连接座设有旋转腔、输入电极腔以及输出电极腔,旋转腔与输入电极腔以及输出电极腔连通;旋转电机的外壳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旋转电机的转轴通过绝缘连接件与旋转芯固定连接,旋转芯与连接座的旋转腔动配合连接;输出电极包括有第一电极芯、第一弹簧以及第一螺盖,第一螺盖与输出电极腔固定连接,第一电极芯与输出电极腔动配合连接,第一弹簧位于输出电极腔内,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电极芯的第一导柱接触,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盖接触,第一电极芯穿过第一螺盖的第一导孔与第一导孔动配合连接;输入电极包括有第二电极芯、第二弹簧以及第二螺盖,第二螺盖与输入电极腔固定连接,第二电极芯与输入电极腔动配合连接,第二弹簧位于输入电极腔内,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电极芯的第二导柱接触,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盖接触,第二电极芯穿过第二螺盖的第二导孔与第二导孔动配合连接;旋转芯由导电材料构成,连接座由绝缘材料构成,旋转芯的上底面以及下底面为平面,上底面与及下底面平行,旋转芯的侧面包括有两个导电面与两个断电面,导电面为圆弧面,断电面为平面,断电面位于两个导电面之间,两个导电面相互平行,两个断电面相互平行,导电面与断电面设有弧形过度面,导电面的半径大于该导电面圆心到断电面的垂直距离;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的初始状态是:输入电极通过旋转芯与输出电极连通;旋转芯的上底面与输出电极的第一电极芯接触,旋转芯的导电面与输入电极的第二电极芯接触;主电源电池的输出主电源线与输出电极连接;第一电极芯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压紧旋转芯的上底面;第二电极芯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压紧旋转芯的导电面;控制器设有电流传感器以及复位开关,电流传感器设于主电源电池的输出主电源线上,输出主电源线与主电源电池的输出接头连接;使用时,输出主电源线穿过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出主电源线的输出的电流;控制电源电池与控制器的电源接头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旋转电机以及电流传感器连接。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安装于机动车上,将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输出电极以及主电源电池的输入主接头与机动车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连接;机动车正常用电时,输出电极与输出电极处于初始状态,输出电极通过旋转芯与输出电极连通;主电源电池的电源由其输出接头经输出主电源线、输入电极、旋转芯至输出电极,由输出电极输送到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再由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回到主电源电池的输入主接头,形成回路;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通过输出主电源线31的电流超过电流传感器32设定的控制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芯旋转,旋转芯跟随旋转电机的转轴转动,输出电极保持在与旋转芯的上底面接触的状态;随着旋转芯跟随旋转电机的转轴不断的转动,旋转芯的导电面不断与输入电极分离,导电面与输入电极的接触面不断减少,旋转芯的弧形过度面与输入电极接触后,输入电极与旋转芯断开连接,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芯转动90°角时,旋转芯与输入电极分断,输入电极与旋转芯处于非接触状态,输出电极与输入电极不连通,主电源电池的输出电源被切断;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主电源电池受到短路电流冲击时,控制电源电池不受干扰,控制电源电池向控制器提供电源,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芯旋转,切断输出电极与输入电极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包括有主电源电池、控制电源电池、电池保护装置以及控制器;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有连接座、旋转芯、旋转电机、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控制器设有电流传感器,控制器的电源由控制电源电池提供;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电池电源输出线的电流值超高设定的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芯旋转,使输入电极与旋转芯处于非接触状态,使输出电极与输入电极不连通,利用电池保护装置将主电源电池的电源切断,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池保护装置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池保护装置非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池保护装置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所示的电池保护装置非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包括有主电源电池1、控制电源电池2、电池保护装置3以及控制器4;主电源电池1与电池保护装置3连接,控制电源电池2与控制器4连接;主电源电池1与电池保护装置3连接后,再与机动车的用电设备连接;电池保护装置3包括有连接座5、旋转芯6、旋转电机7、输入电极8以及输出电极9;连接座5设有旋转腔10、输入电极腔11以及输出电极腔12,旋转腔10与输入电极腔11以及输出电极腔12连通;旋转电机7的外壳13与连接座5固定连接,旋转电机7的转轴14通过绝缘连接件15与旋转芯6固定连接,旋转芯6与连接座5的旋转腔10动配合连接;输出电极9包括有第一电极芯16、第一弹簧17以及第一螺盖18,第一螺盖18与输出电极腔12固定连接,第一电极芯16与输出电极腔12动配合连接,第一弹簧17位于输出电极腔12内,第一弹簧17的一端与第一电极芯16的第一导柱19接触,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盖18接触,第一电极芯16穿过第一螺盖18的第一导孔20与第一导孔20动配合连接;输入电极8包括有第二电极芯21、第二弹簧22以及第二螺盖23,第二螺盖23与输入电极腔11固定连接,第二电极芯21与输入电极腔11动配合连接,第二弹簧22位于输入电极腔11内,第二弹簧22的一端与第二电极芯21的第二导柱24接触,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盖23接触,第二电极芯21穿过第二螺盖23的第二导孔25与第二导孔25动配合连接;旋转芯6由导电材料构成,连接座5由绝缘材料构成,旋转芯6的上底面26以及下底面27为平面,上底面26与及下底面27平行,旋转芯6的侧面包括有两个导电面28与两个断电面29,导电面28为圆弧面,断电面29为平面,断电面29位于两个导电面28之间,两个导电面28相互平行,两个断电面29相互平行,导电面28与断电面29设有弧形过度面30,导电面28的半径大于该导电面28圆心到断电面29的垂直距离;输入电极8以及输出电极9的初始状态是:输入电极8通过旋转芯6与输出电极9连通;旋转芯6的上底面26与输出电极9的第一电极芯16接触,旋转芯6的导电面28与输入电极8的第二电极芯21接触;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主电源线31与输出电极9连接;第一电极芯16在第一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压紧旋转芯6的上底面26;第二电极芯21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压紧旋转芯6的导电面28;控制器4设有电流传感器32以及复位开关33,电流传感器32设于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主电源线31上,输出主电源线31与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接头34连接;使用时,输出主电源线31穿过电流传感器32,电流传感器32用于检测输出主电源线31的输出的电流;控制电源电池2与控制器4的电源接头连接,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旋转电机7以及电流传感器32连接。
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安装于机动车上,将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输出电极9以及主电源电池1的输入主接头35与机动车的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连接;机动车正常用电时,输出电极9与输出电极9处于初始状态,输出电极9通过旋转芯6与输出电极9连通;主电源电池1的电源由其输出接头34经输出主电源线31、输入电极8、旋转芯6至输出电极9,由输出电极9输送到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再由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回到主电源电池1的输入主接头35,形成回路;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通过输出主电源线31的电流超过电流传感器32设定的控制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32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旋转,旋转芯6跟随旋转电机7的转轴14转动,输出电极9保持在与旋转芯6的上底面26接触的状态;随着旋转芯6跟随旋转电机7的转轴14不断的转动,旋转芯6的导电面28不断与输入电极8分离,导电面28与输入电极8的接触面不断减少,旋转芯6的弧形过度面30与输入电极8接触后,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断开连接,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转动90°角时,旋转芯6与输入电极8分断,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处于非接触状态,输出电极9与输入电极8不连通,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电源被切断;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主电源电池1受到短路电流冲击时,控制电源电池2不受干扰,控制电源电池2向控制器4提供电源,控制器4控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旋转,切断输出电极9与输入电极8的连接。
为了实施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的动配合连接,以达到实施输入电极8与输出电极腔9连接的目的;输出电极腔12的轴线与输出电极9的轴线相同,输出电极9的轴线与旋转芯6的轴线相同,旋转芯6的轴线与旋转电机7的轴线相同,旋转芯6的轴线与旋转腔10的轴线相同;输入电极8的轴线与输入电极腔11的轴线相同,输入电极8的轴线与旋转芯6的轴线垂直;旋转芯6的两个导电面28的中心线相同,旋转芯6的两个断电面29的中心线相同,导电面28的中心线与断电面29的中心线垂直。
为了实施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以及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的良好导电,输入电极8初始状态时,输入电极8在第二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沿输入电极腔11轴线向旋转芯6的导电面28施加压力,使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紧密接触,提高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导电性能;输出电极9初始状态时,输出电极9在第一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沿输出电极腔12轴线向旋转芯6的上底面26施加压力,使输出电极9的下导电面39与旋转芯6的上底面26紧密接触,提高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导电性能。
为了实施输入电极8的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可靠连接,改善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导电性能;输入电极8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使输入电极8受到指向旋转芯6导电面28的弹力,输入电极8被旋转芯6的导电面28挡住,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入电极8处于紧压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状态;以保证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可靠接触,提高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导电性能。
为了实施输出电极9的与旋转芯6的上底面26的可靠连接,改善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的导电性能;输出电极9的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使输出电极9受到指向旋转芯6上底面26的弹力,输出电极9被旋转芯6的上底面26挡住,输出电极9的第一导柱19与输出电极腔12的型腔下部38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出电极9处于紧压旋转芯6的上底面26的状态;以保证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的可靠接触,提高输出电极9与旋转芯6的导电性能。
为了实施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的可靠分断,旋转芯6导电面28的中心线与旋转芯6断电面29的中心线垂直;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处于非接触状态,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之间设有间隙;以实施输入电极8与输出电极9电源的切断。
为了保证输入电极8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导电面28的可靠接触,以及实施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的可靠分断,切断机动车用电设备的电线的短路电流;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小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半径,以保证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可靠接触;同时,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大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以实施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可靠分离。
为了实施分断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的电流,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控制器4控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快速旋转90°角,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在第二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向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移动,当第二导柱24与型腔底部37接触时,旋转芯6的断电面29旋转到面对输入电极8导电圆弧面36的位置,由于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大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因此,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连接分断,切断短路电流。
为了实施旋转芯6与输入电极8的接通以及分断,控制输入电极8与输出电极9的接通以及分断,旋转芯6的轴线与输出电极9的第一电极芯16的轴线相同,第一电极芯16的轴线与输出电极腔12的轴线相同;输入电极8的第二电极芯21的轴线与输入电极腔11的轴线相同,第二电极芯21的轴线与旋转芯6的轴线垂直。
为了保证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良好接触,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的半径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半径相同。
为了增加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导电性能;输入电极8设有两个,输入电极8包括有左输入电极40以及右输入电极41;连接座5的输入电极腔11设有两个,连接座5设有左输入电极腔42以及右输入电极腔43,左输入电极腔42与右输入电极腔43通过连接导线49连接;左输入电极40设于左输入电极腔42,右输入电极41设于右输入电极腔43;旋转芯6设有两个导电面28,包括有左导电面44以及右导电面45;旋转芯6设有两个断电面29,包括有左断电面46以及右断电面47;以增加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旋转芯6与输入电极8的导电性能的目的。
为了实施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连通,以及实施旋转芯6与输出电极9的连通和分断;左输入电极腔42的轴线与右输入电极腔43的轴线相同,左输入电极40的轴线与右输入电极41的轴线相同,左导电面44的中心线与右导电面45的中心线相同,左断电面46的中心线与右断电面47的中心线相同,左导电面44的中心线与左断电面46的中心线垂直。
机动车正常用电时,主电源电池1的电源由其输出接头34经输出主电源线31进入到两个输入电极8,再经两个输入电极8进入到旋转芯6,然后由旋转芯6输送到至输出电极9,最后由输出电极9输送到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再由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回到主电源电池1的输入主接头35,形成回路。
机动车正常用电时,主电源电池1的电源由其输出接头34经输出主电源线31进入到左输入电极40以及右输入电极41,再经左输入电极40以及右输入电极41进入到旋转芯6,然后由旋转芯6输送到至输出电极9,最后由输出电极9输送到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再由机动车的用电设备回到主电源电池1的输入主接头35,形成回路。
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控制器4控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快速旋转90°角,左输入电极40的第二导柱24在其第二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输入电极腔42的型腔底部37移动,当左输入电极40的第二导柱24与左输入电极腔42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旋转芯6的左断电面46旋转到左输入电极40的导电圆弧面36对面的位置,使左输入电极40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左断电面46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右输入电极41的第二导柱24在其第二弹簧22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输入电极腔43的型腔底部37移动,当右输入电极41的第二导柱24与右输入电极腔43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旋转芯6的右断电面47旋转到右输入电极腔43的导电圆弧面36对面的位置,使右输入电极41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右断电面47之间留有间隙;使左输入电极40以及右输入电极41与旋转芯6的连接分断,切断短路电流。
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由与输入电极8接触的初始状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时,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由与输入电极8的第二电极芯21接触的位置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离开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同时,旋转芯6的断电面29跟随旋转芯6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断电面29现在到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对面的位置;由于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大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因此,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处于分断的状态,输入电极8与输出电极9不连通;如此不断循环。
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由与输入电极8接触的初始状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时,旋转芯6的左导电面44由与左输入电极40的第二电极芯21接触的位置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左导电面44离开左输入电极40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以及旋转芯6的右导电面45由与右输入电极41的第二电极芯21接触的位置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右导电面45离开右输入电极41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同时,旋转芯6的左断电面46跟随旋转芯6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左断电面46转动到左输入电极40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对面的位置,使左输入电极40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左断电面46之间留有间隙;以及旋转芯6的右断电面47跟随旋转芯6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右断电面47转动到右输入电极41第二电极芯21的导电圆弧面36对面的位置,使右输入电极41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右断电面47之间留有间隙;以达到使输入电极8与旋转芯6分断的目的。
为了检测输入电极腔11与输出电极腔12是否连通,控制器4设有指示灯48,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复位开关33以及指示灯48连接;复位开关48用于控制旋转芯6复位,指示灯48用于输入电极腔11与输出电极腔12连通显示。
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使用时,当机动车的电源线路故障消除后,按下控制器4的复位开关33,复位开关33将复位信号传输给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旋转90°角,使旋转芯6的导电面28与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接触;同时,旋转电机7带动旋转芯6转动90°角时,旋转芯6与输出电极9保持在接通状态,输出电极9通过旋转芯6与输入电极8连通,使输入电极9与输出电极10恢复到初始的导通状态,指示灯48亮。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包括有主电源电池(1)、控制电源电池(2)、电池保护装置(3)以及控制器(4);主电源电池(1)与电池保护装置(3)连接,控制电源电池(2)与控制器(4)连接;主电源电池(1)与电池保护装置(3)连接后,再与机动车的用电设备连接;电池保护装置(3)包括有连接座(5)、旋转芯(6)、旋转电机(7)、输入电极(8)以及输出电极(9);连接座(5)设有旋转腔(10)、输入电极腔(11)以及输出电极腔(12),旋转腔(10)与输入电极腔(11)以及输出电极腔(12)连通;旋转电机(7)的外壳(13)与连接座(5)固定连接,旋转电机(7)的转轴(14)通过绝缘连接件(15)与旋转芯(6)固定连接,旋转芯(6)与连接座(5)的旋转腔(10)动配合连接;输出电极(9)包括有第一电极芯(16)、第一弹簧(17)以及第一螺盖(18),第一螺盖(18)与输出电极腔(12)固定连接,第一电极芯(16)与输出电极腔(12)动配合连接,第一弹簧(17)位于输出电极腔(12)内,第一电极芯(16)穿过第一螺盖(18)的第一导孔(20)与第一导孔(20)动配合连接;输入电极(8)包括有第二电极芯(21)、第二弹簧(22)以及第二螺盖(23),第二螺盖(23)与输入电极腔(11)固定连接,第二电极芯(21)与输入电极腔(11)动配合连接,第二弹簧(22)位于输入电极腔(11)内,第二电极芯(21)穿过第二螺盖(23)的第二导孔(25)与第二导孔(25)动配合连接;旋转芯(6)由导电材料构成,连接座(5)由绝缘材料构成,旋转芯(6)的上底面(26)以及下底面(27)为平面,旋转芯(6)的侧面包括有两个导电面(28)与两个断电面(29),导电面(28)为圆弧面,断电面(29)为平面,断电面(29)位于两个导电面(28)之间;输入电极(8)以及输出电极(9)的初始状态是:输入电极(8)通过旋转芯(6)与输出电极(9)连通;旋转芯(6)的上底面(26)与输出电极(9)的第一电极芯(16)接触,旋转芯(6)的导电面(28)与输入电极(8)的第二电极芯(21)接触;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主电源线(31)与输出电极(9)连接;控制器(4)设有电流传感器(32)以及复位开关(33),电流传感器(32)设于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主电源线(31)上,输出主电源线(31)与主电源电池(1)的输出接头(34)连接;控制电源电池(2)与控制器(4)的电源接头连接,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旋转电机(7)以及电流传感器(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极腔(12)的轴线与输出电极(9)的轴线相同,输出电极(9)的轴线与旋转芯(6)的轴线相同,旋转芯(6)的轴线与旋转电机(7)的轴线相同,旋转芯(6)的轴线与旋转腔(10)的轴线相同;输入电极(8)的轴线与输入电极腔(11)的轴线相同,输入电极(8)的轴线与旋转芯(6)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极(8)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输入电极(8)被旋转芯(6)的导电面(28)挡住,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入电极(8)处于紧压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极(9)的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输出电极(9)被旋转芯(6)的上底面(26)挡住,输出电极(9)的第一导柱(19)与输出电极腔(12)的型腔下部(38)之间留有间隙,使输出电极(9)处于紧压旋转芯(6)的上底面(26)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芯(6)导电面(28)的中心线与旋转芯(6)断电面(29)的中心线垂直;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与旋转芯(6)的断电面(29)处于非接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极(8)的第二导柱(24)与输入电极腔(11)的型腔底部(37)接触时,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到旋转芯(6)轴线的距离小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极(8)的导电圆弧面(36)的半径与旋转芯(6)的导电面(28)的半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极(8)包括有左输入电极(40)以及右输入电极(41);连接座(5)设有左输入电极腔(42)以及右输入电极腔(43),左输入电极腔(42)与右输入电极腔(43)通过连接导线(49)连接;左输入电极(40)设于左输入电极腔(42),右输入电极(41)设于右输入电极腔(43);旋转芯(6)设有两个导电面(28),包括有左导电面(44)以及右导电面(45);旋转芯(6)设有两个断电面(29),包括有左断电面(46)以及右断电面(4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入电极腔(42)的轴线与右输入电极腔(43)的轴线相同,左输入电极(40)的轴线与右输入电极(41)的轴线相同,左导电面(44)的中心线与右导电面(45)的中心线相同,左断电面(46)的中心线与右断电面(47)的中心线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4)设有指示灯(48),控制器(4)通过控制线与复位开关(33)以及指示灯(48)连接。
CN201922260663.8U 2019-12-15 2019-12-15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Active CN211567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0663.8U CN211567860U (zh) 2019-12-15 2019-12-15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0663.8U CN211567860U (zh) 2019-12-15 2019-12-15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860U true CN211567860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0663.8U Active CN211567860U (zh) 2019-12-15 2019-12-15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67860U (zh) 一种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CN202103359U (zh) 用于开关设备的接地开关
CN110843708A (zh) 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
CN110920402A (zh) 机动车双电源智能保护电池的使用方法
CN104409228B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双断点动触头结构
CN2862391Y (zh) 具有开关和锁控功能的防触电安全插座
CN112670773A (zh) 一种可测试接地电阻的漏电保护插头及测试插座
CN108320923A (zh) 开关装置
CN211684668U (zh) 一种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
CN202650882U (zh) 接地开关机架
CN207587673U (zh) 可翻转动触头组件和开关电器
CN110884353A (zh) 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
CN213636499U (zh) 一种可测试接地电阻的漏电保护插头及测试插座
CN110920401A (zh) 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2808570U (zh) 一种火零线短路和火地线短路的检测电路
CN208061878U (zh) 开关装置
CN202133736U (zh) 温度控制器开关触点烧结检测装置
CN111682414A (zh) 一种配电柜蓄电池在线替换设备
CN213149186U (zh) 一种蓄电池监控装置
CN218004642U (zh) 一种微型开关的导电结构
CN208093872U (zh) 用于电动车的斜口连接器
CN218919476U (zh) 一种typec转AM连接器
CN209730344U (zh) 一种公端插头接口及电源连接器
CN213877907U (zh) 一种电气控制安全开关
CN214624860U (zh) 一种一体式预付费真空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200444 Room 250, Building 2, No. 1919, Fengxia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982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3000 Zhejiang city Lishui District Liandu District 368 North City Street Green Valley Information Industry Park South Park (7 buildings) Ou micro building 27F

Patentee before: LISHUI ZHIK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