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771U -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771U
CN211567771U CN201922194666.6U CN201922194666U CN211567771U CN 211567771 U CN211567771 U CN 211567771U CN 201922194666 U CN201922194666 U CN 201922194666U CN 211567771 U CN211567771 U CN 211567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reef
water
escaping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46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秀山
石波
李国玉
田茂义
孙海超
陈超
杨晓磊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ushan Mobile Survey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ushan Mobile Survey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ushan Mobile Survey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ushan Mobile Survey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包括载体车,载体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车体上还设置有防沉部分、水下脱困部分、水深预警部分和防触礁部分,在驾驶舱内配置有水上脱困部分。防沉部分包括多个浮筒,浮筒环设在车体的四周。水下脱困部分包括气囊和气囊充放气设备,气囊设置在车体的侧下部。水深预警部分包括水浸感应器和水深报警器。防触礁部分包括多个防触礁探测器,防触礁探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前端,防触礁探测器包括可伸缩探杆、角度编码器和警报提示器。水上脱困部分包括脱困板、绞盘和铁钎。该装置可保证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载体不至发生倾覆、淤陷,而又不影响正常测量工作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间带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潮间带处于海陆交界位置,地形地貌复杂,地势多变,高低潮位间滩涂面积变化大,该区域地理信息采集测量条件苛刻,施测难度相当大,传统测量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水上水下数据基准不统一等缺点,需采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进行采集。然而潮间带地形复杂多变,若现有移动测量直接应用于潮间带测绘,其载体车有发生淤陷、沉没、触礁的危险。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以保障潮间带测绘过程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障在潮间带测绘过程中人员及设备安全的装置,该装置可保证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载体不至发生倾覆、淤陷,而又不影响正常测量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包括载体车,载体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车体上还设置有防沉部分、水下脱困部分、水深预警部分和防触礁部分,在驾驶舱内配置有水上脱困部分;
所述防沉部分包括多个浮筒,浮筒环设在车体的四周;所述水下脱困部分包括气囊和气囊充放气设备,气囊充放气设备能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气囊设置在车体的侧下部;所述水深预警部分包括水浸感应器和水深报警器,水浸感应器安装在车体的侧上部,水深报警器安装在驾驶舱内;所述防触礁部分包括多个防触礁探测器,防触礁探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前端,防触礁探测器包括可伸缩探杆、角度编码器和警报提示器,可伸缩探杆的前端设置有辅助轮,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有夹角,角度编码器能检测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的夹角,所述警报提示器设置在驾驶舱内;所述水上脱困部分包括脱困板、绞盘和铁钎。
优选地,所述载体车上配置有多个配重块,配重块能维持载体车重量的平衡并降低载体车的重心,使得载体车重心投影始终在底面投影内。
优选地,所述车体的下部设置有多个车轮,车轮上能安装履带,所述气囊的数量与车轮的数量相对应,具体的,气囊设在车体的侧下部,并与车轮相临近。
优选地,所述水浸感应器具体安装在浮筒上部的车体上。
优选地,所述防触礁探测器有三个,其中两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两侧,另一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探杆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
优选地,驾驶舱内还设置有倾角预警部分,倾角预警部分包括陀螺仪和倾斜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载体车上的配置块,能保障载体车温度,不易发生翻覆。
2、浮筒能在载体车遇到陡峭下坡及坑洼等情况时提供浮力,确保驾驶舱始终在水线以上,从而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
3、当车轮在涉水状态下陷入淤泥或坑洼时,由气囊充放气设备对该车轮处气囊充气,使该车轮上浮,分担该车轮上的压力,配合载体车自身的动力进行脱困;
当车轮在不涉水的状态下陷入淤泥时,使用水上脱困部分进行脱困。水上脱困部分和水下脱困部分能保障载体车不至于陷入淤泥。
4、三个防触礁探测器能保障载体车提前探知前方路况,防止载体车触礁。
5、当载体车行驶到水深较深位置,水线达到水浸感应器高度时发出警报,防止驾驶员行驶到水位过深的区域。
该装置在保障测量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同时,对正常测量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载体车在水下陷入淤泥或坑洼的示意图。
图3为气囊充气后载体车在水下脱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脱困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深预警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触礁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触礁部分探测器示意图。
图8为遇到陡坡时本实用新型防触礁部分示意图。
图9为遇到礁石时本实用新型防触礁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9,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包括载体车,载体车包括车体1,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2。
车体上还设置有防沉部分、水下脱困部分、水深预警部分和防触礁部分,在驾驶舱内配置有水上脱困部分。
载体车上配置有多个配重块,配重块能维持载体车重量的平衡并降低载体车的重心,使得载体车重心投影始终在底面投影内,保障载体车稳定不至于翻覆。
防沉部分包括多个浮筒3,浮筒环设在车体的四周。浮筒能在载体车遇到陡峭下坡及坑洼等情况时提供浮力,确保驾驶舱始终在水线以上,从而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
浮筒是设置在车体的四周的,在载体车行驶过程中,不影响载体车的正常行驶。
配重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载体车的平衡,对载体车的重量影响不大,浮筒作用是提供浮力,一个维持平衡,一个能提供浮力,两者作用不同,不相互矛盾。
车体的下部设置有多个车轮4,车轮上能安装履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加装。
如图2和图3所示,水下脱困部分包括气囊5和气囊充放气设备,气囊充放气设备能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气囊设置在车体的侧下部,并与车轮相临近。
气囊的数量与车轮的数量相对应。气囊在测量中不充气,当车轮在涉水状态下陷入淤泥或坑洼无法前进时,由气囊充放气设备对该车轮处气囊充气,使该车轮上浮,分担该车轮上的压力,配合载体车自身的动力进行脱困。
水深预警部分包括水浸感应器6和水深报警器,水浸感应器具体安装在浮筒上部的车体上,水深报警器安装在驾驶舱内。
如图5所示,当载体行驶到水深较深位置,水线达到水浸感应器高度时,水深报警器发出警报,可以有效的防止驾驶员行驶到水位过深的区域。
如图6所示,防触礁部分包括三个防触礁探测器7,其中两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两侧,另一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中间。
如图7所示,防触礁探测器包括可伸缩探杆8、角度编码器和警报提示器,可伸缩探杆的前端设置有辅助轮9,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有夹角,角度编码器能检测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的夹角,警报提示器设置在驾驶舱内。
当角度编码器测得可伸缩探杆与车辆中垂线角度过小时,表示前方有陡下坡或凹坑;当角度编码器测得可伸缩探杆与车辆中垂线角度过大时,表示有陡上坡或凸起的礁石,如图8 所示,届时由警报提示器发出警报提示,便于驾驶员及时了解前方路况。
可通过防触礁探测器与车体角度的关系判断遇到的是陡坡或是凹坑(礁石)。当遇到过于陡峭的礁石时,可伸缩探杆被压缩,如图9,警报提示器发出警报提示。
可伸缩探杆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可承受较大形变而不至损坏。
由于载体车是在潮间带场景下行驶,行驶缓慢,在载体车行驶过程中,可伸缩探杆配合辅助轮9行走,不会影响到载体车的正常行驶。
水上脱困部分包括脱困板10、绞盘11和铁钎12。当车轮在不涉水的状态下陷入淤泥时,使用水上脱困部分进行脱困。如图4所示,具体使用方法为:将铁钎打入地下作为锚定点,将绞盘固定在淤陷的车轮上,绞盘钢索13的另一端固定在铁钎上,脱困板垫于车轮处。车轮旋转时钢索收紧,在脱困板和钢索共同的作用下,将淤陷的车轮拉出以脱困。
驾驶舱内还设置有倾角预警部分,倾角预警部分包括陀螺仪和倾斜报警器。当陀螺仪测得载体车中垂线与铅垂线夹角超过某一设定阈值,载体车可能倾覆时,由倾斜报警器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该部分主要用于防止驾驶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驶入过于陡峭的坡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车,载体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车体上还设置有防沉部分、水下脱困部分、水深预警部分和防触礁部分,在驾驶舱内配置有水上脱困部分;
所述防沉部分包括多个浮筒,浮筒环设在车体的四周;所述水下脱困部分包括气囊和气囊充放气设备,气囊充放气设备能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气囊设置在车体的侧下部;所述水深预警部分包括水浸感应器和水深报警器,水浸感应器安装在车体的侧上部,水深报警器安装在驾驶舱内;所述防触礁部分包括多个防触礁探测器,防触礁探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前端,防触礁探测器包括可伸缩探杆、角度编码器和警报提示器,可伸缩探杆的前端设置有辅助轮,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有夹角,角度编码器能检测可伸缩探杆与车体之间的夹角,所述警报提示器设置在驾驶舱内;所述水上脱困部分包括脱困板、绞盘和铁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车上配置有多个配重块,配重块能维持载体车重量的平衡并降低载体车的重心,使得载体车重心投影始终在底面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下部设置有多个车轮,车轮上能安装履带,所述气囊的数量与车轮的数量相对应,具体的,气囊设在车体的侧下部,并与车轮相临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感应器具体安装在浮筒上部的车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礁探测器有三个,其中两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两侧,另一个防触礁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前端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探杆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驾驶舱内还设置有倾角预警部分,倾角预警部分包括陀螺仪和倾斜报警器。
CN201922194666.6U 2019-01-22 2019-12-10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Active CN2115677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7479 2019-01-22
CN2019201074797 2019-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771U true CN211567771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4666.6U Active CN211567771U (zh) 2019-01-22 2019-12-10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2080A (zh) * 2022-04-11 2022-07-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防浸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2080A (zh) * 2022-04-11 2022-07-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防浸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802080B (zh) * 2022-04-11 2023-03-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的防浸水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9073U (zh) 多功能水下作业机器人装置
CN103924597B (zh) 平台式抛石整平船及其施工方法
CN109537972B (zh) 一种地下室用汽车防水淹漂浮装置
CN203846501U (zh) 平台式抛石整平船
CN211567771U (zh)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测绘的安全装置
CN110952984A (zh) 一种具有沉陷状态监测装置的海底采矿车
CN109774392B (zh) 一种适用于潮间带的一体化水陆自适应测绘设备
CN109339054A (zh) 一种斜向溜筒抛石工艺
CN111750920B (zh) 适用于软弱及倾斜海床的自动分离式海床基及其布放方法
US3275097A (en) Marine seismic cable system
CN209143030U (zh) 一种斜向溜筒抛石船
CN104089755A (zh) 覆盖海底管道的碎石结构抗拖锚模型的试验方法
CN106768015A (zh) 一种顶底板稳定性自动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278884B (zh) 一种行走小车
CN1332226C (zh) 一种深海潜标测量系统
CN207923131U (zh) 一种应用于滩涂地形测量装置
CN207216840U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器和无线传感的景区山体滑坡预警装置
CN214940473U (zh) 城市道路窨井系统综合承载能力现场检测装置
CN103376094A (zh) 河湖采沙探测仪及探测方法
CN208606814U (zh) 一种不规则河道断面流量测量装置
CN102955172B (zh) 水上走航式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CN111745649A (zh) 水下机器人调平方法及装置
CN213565287U (zh) 一种用于水下地形测绘的无人测量船
CN214090018U (zh) 一种近桩基河床冲刷的实时监测装置
CN106194025B (zh) 海上凿岩施工工艺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