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582U -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582U
CN211567582U CN202020082027.0U CN202020082027U CN211567582U CN 211567582 U CN211567582 U CN 211567582U CN 202020082027 U CN202020082027 U CN 202020082027U CN 211567582 U CN211567582 U CN 211567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heel
mounting seat
connecting plate
whe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20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涛
尹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20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7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涉及移动机械领域。包括安装座、底座、转动轮、弹性件和限位结构。底座竖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转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弹性件连接于安装座与底座之间,弹性件用于抵抗底座受到的竖向载荷。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底座的竖向移动范围。弹性件连接于安装座和底座之间,当底座和转动轮受到竖向载荷时,弹性件能够抵抗底座和转动轮受到竖向载荷,弹性件能够对底座和转动轮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竖向载荷对转动轮和底座的损害,延长该减震轮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限位结构能够限制底座的竖向移动的范围,既能够保护弹性件,避免弹性件失效,还能保证该减震轮结构用于底盘上始终具有支撑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底盘能够适应不同的路况,会通过在底盘上设置支撑轮,然后当支撑轮触碰到一些如尖石、坎坡等很容易被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以改善目前底盘的支撑轮容易破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轮结构,包括安装座、底座、转动轮、弹性件和限位结构。底座竖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转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弹性件连接于安装座与底座之间,弹性件用于抵抗底座受到的竖向载荷。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底座的竖向移动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件连接于安装座和底座之间,当底座和转动轮受到竖向载荷时,弹性件能够抵抗底座和转动轮受到竖向载荷,弹性件能够对底座和转动轮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竖向载荷对转动轮和底座的损害,延长该减震轮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限位结构能够限制底座的竖向移动的范围,既能够保护弹性件,避免弹性件失效,还能保证该减震轮结构用于底盘上始终具有支撑功能。
另外,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减震轮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凸出部和竖向布置的导向槽,凸出部插设于导向槽内;凸出部设于安装座和底座两者中的一者,导向槽设于安装座和底座两者中的另一者。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凸出部和竖向布置的导向槽,凸出部插设于导向槽内,当底座竖向移动时,凸出部在导向槽内竖向滑动,导向槽的竖向长度即底座能够竖向移动的范围,能够避免底座在竖向上过度移动,失去支撑作用和导致弹性件失效。并且该限位结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出供底座竖向移动的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出供底座竖向移动的滑槽,使得底座能够在限定出的范围内移动,底座的移动路径被限定,更好的保证缓冲性能和支撑性能,避免底座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上晃动。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安装部与底座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安装部与底座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使得底座两侧的移动范围均被限定,不会出现底座两侧的移动范围不同,从而能够避免底座偏转。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每个限位面与一个安装部抵靠,以限制底座周向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每个限位面与一个安装部抵靠,能够限制底座周向转动,使得底座的移动路径进一步被限制,底座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出现随意晃动。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底座相对布置,底座相对安装座竖向移动能够靠近或远离连接部,弹性件设置于连接部与底座之间且位于滑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件位于滑槽内并位于底座和连接部之间,弹性件被稳定安装于底座和连接部之间,使得弹性件能够更好对转动轮起到缓冲作用,也便于减震轮结构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构造出U型结构,第一连接板与连接部连接;两个安装部的第二连接板共同界定出滑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安装部均为U型结构,能够提高安装部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减震轮结构的抗载能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震轮结构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连接于底座,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外侧,使得弹性件仅能沿导向柱延伸方向伸展或压缩,弹性件的压缩或伸展沿固定的路径进行,弹性件的工作路径被进一步限定,减少不必要的晃动,保证缓冲性能。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件为弹簧,其缓冲性能好,成本较低。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结构,包括底盘、驱动轮、支撑轮组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驱动轮和支撑轮组均可转动地连接于底盘,安装座与底盘连接,支撑轮组位于驱动轮的前侧,减震轮结构位于支撑轮组的前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盘结构设有该减震轮结构,并且支撑轮组位于驱动轮的前侧,减震轮结构位于支撑轮组的前侧,使得该底盘结构在越坡、过坎的时候,减震轮结构能够先于支撑轮组与坎坡接触,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并且减震轮结构设有弹性件能够对底座和转动轮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竖向载荷对转动轮和底座的损害,延长该减震轮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限位结构能够限制底座的竖向移动的范围,既能够保护弹性件,避免弹性件失效,还能保证该减震轮结构对底盘不丧失支撑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的减震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减震轮结构;10-安装座;11-安装部;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二连接板;1121-第一槽壁;1122-第二槽壁;113-第三连接板;12-连接部;121-通孔;20-底座;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30-转动轮;40-弹性件;50-限位结构;51-凸出部;52-导向槽;60-导向柱;61-活动柱;62-套筒;1000-底盘结构;200-底盘;300-驱动轮;400-支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轮结构100,减震轮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0、底座20、转动轮30、弹性件40和限位结构50。底座20竖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0。转动轮30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20。弹性件40连接于安装座10与底座20之间,弹性件40用于抵抗底座20受到的竖向载荷。限位结构50用于限制底座20的竖向移动范围。弹性件40连接于安装座10和底座20之间,当底座20和转动轮30受到竖向载荷时,弹性件40能够抵抗底座20和转动轮30受到竖向载荷,弹性件40能够对底座20和转动轮30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竖向载荷对转动轮30和底座20的损害,延长该减震轮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并且限位结构50能够限制底座20的竖向移动的范围,既能够保护弹性件40,避免弹性件40失效,还能保证该减震轮结构100用于底盘上始终具有支撑功能。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50包括凸出部51和竖向布置的导向槽52,凸出部51插设于导向槽52内,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51设于底座20上,导向槽52设于安装座10上。凸出部51插设于导向槽52内,当底座20竖向移动时,凸出部51在导向槽52内竖向滑动,导向槽52的竖向长度即底座20能够竖向移动的范围,能够避免底座20在竖向上过度移动,而失去支撑作用和导致弹性件40失效(弹性件40具有屈服极限,超过屈服极限则会失效)。并且该限位结构50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51外壁与导向槽52的横向上的槽壁接触,使得凸出部51在导向槽52内只能竖向移动不能横向晃,减少了不必要的晃动,提高底座20移动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凸出部51设于安装座10上,导向槽52设于底座2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50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在安装部11座上竖向相对间隔布置有两个限位块,底座20的端部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并能够在两个限位块之间活动,两个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即为底座20能够竖向移动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安装部11,两个安装部11共同界定出供底座20竖向移动的滑槽。使得底座20能够在限定出的范围内移动,底座20的移动路径被限定,更好的保证缓冲性能和支撑性能,避免底座20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上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槽壁1121和第二槽壁1122,底座20具有相对布置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底座20在滑槽内与滑槽的内壁接触,第一表面21与第一槽壁1121接触,第二表面22与第二槽壁1122接触,当底座20在滑槽内竖向移动时,底座20是紧贴于滑槽的槽壁移动的,以使底座20在滑槽能尽可能的减少晃动。
为了保证底座20在滑槽内能够在竖向上直线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底座20和滑槽之间设置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导向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槽壁1121和第一表面21两者中的一者上的导轨和设于第一槽壁1121和第一表面21两者中的另一者上的凹槽,可移动地设于凹槽内,导轨的外壁均与凹槽的内壁接触,同样地,在第二表面22与第二槽壁1122之间也可以设有导向结构,第二表面22与第二槽壁1122之间的导向结构可参照第一表面21与第一凹槽之间的导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部11与底座20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50,使得底座20两侧的移动范围均被限定,不会出现底座20两侧的移动范围不同,从而能够避免底座20偏转。每个安装部11与底座20之间均设有两个限位结构50,两个限位结构50横向间隔布置于每个安装部11与底座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还包括连接部12,连接部12与底座20相对布置,底座20相对安装座10竖向移动能够靠近或远离连接部12,弹性件40设置于连接部12与底座20之间且位于滑槽内。弹性件40位于滑槽内并位于底座20和连接部12之间,弹性件40被稳定安装于底座20和连接部12之间,使得弹性件40能够更好对转动轮30起到缓冲作用,也便于减震轮结构10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其中,每个安装部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和第三连接板113,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和第三连接板113构造出U型结构,第一连接板111与连接部12连接;两个安装部11的第二连接板112共同界定出滑槽。每个安装部11均为U型结构,能够提高安装部11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减震轮结构100的抗载能力。限位结构50的导向槽52开设于每个安装板的第二连接板112上,每个安装部11的第二连接板112在横向上间隔开设了两个导向槽52,每个导向槽52均为通槽,即每个导向槽52均贯穿每个凸出部51插设于与之对应的导向槽52内,每个凸出部51远离底座20的一端均延伸出与之对应的导向槽52。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安装部11的第一连接板111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安装座10的连接部12设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11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安装部11的第一连接板111也可以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每个安装部11的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和第三连接板113构造成Z字型结构,则两个安装部11的第一连接板111与底座20相对布置,底座20在竖向上移动能够靠近或远离两个第一连接板111。当两个第一连接板111延伸至相互抵接或者间距很小时,则安装座10可以不设置连接部12,此时弹性件40设于底座20和两个第一连接板111之间。滑槽相对布置的第一槽壁1121和第二槽壁1122分别为两个安装部11的第二连接板112相对的表面。
进一步地,底座20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每个限位面与一个安装部11抵靠,以限制底座20周向转动。每个限位面与一个安装部11抵靠,能够限制底座20周向转动,使得底座20的移动路径进一步被限制,底座20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出现随意晃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0为矩形板,底座20的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面分别为底座20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
进一步地,减震轮结构100还包括导向柱60,导向柱60连接于底座20,弹性件40套设于导向柱60的外侧。使得弹性件40仅能沿导向柱60延伸方向伸展或压缩,弹性件40的压缩或伸展沿固定的路径进行,弹性件40的工作路径被进一步限定,减少不必要的晃动,保证缓冲性能。
导向柱60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形式,比如,如图5所示,导向柱60仅为一柱状结构,弹性件40套设于导向柱60的外侧,导向柱60的一端连接于底座20,导向柱6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部12上设有通孔121,当底座20向靠连接部12的方向移动时导向柱60的自由端插设于通孔121内,以使底座20能够压缩弹性件40起到缓冲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60为一柱状结构。
再比如,如图6所示,导向柱60为伸缩结构,导向柱60包括设于底座20上的活动柱61和设于连接部12上的套筒62,导向柱60插设于套筒62内,当底座20相对连接竖向移动时,活动柱61能够伸出或者插入套筒62内,以适应底座20和连接部12之间距离的改变。
可选地,弹性件4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导向柱60的外侧。弹簧的缓冲性能好,成本较低。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0也可以是橡胶套、硅胶等其他形式。弹性件40的两端可以连接于底座20和连接部12,也可以是弹性件40的一端与底座20连接或弹性件40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还可以是弹性件40的两端均不与底座20和连接部12连接。
如图7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结构1000,底盘结构1000包括底盘200、驱动轮300、支撑轮组400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轮结构100;驱动轮300和支撑轮组400均可转动地连接于底盘200,安装座10与底盘200连接,支撑轮组400位于驱动轮300的前侧,减震轮结构100位于支撑轮组400的前侧。
底盘结构1000设有该减震轮结构100,并且支撑轮组400位于驱动轮300的前侧,减震轮结构100位于支撑轮组400的前侧,使得该底盘结构1000在越坡、过坎的时候,减震轮结构100能够先于支撑轮组400与坎坡接触,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并且减震轮结构100设有弹性件40能够对底座20和转动轮30起到缓冲作用,减轻竖向载荷对转动轮30和底座20的损害,延长该减震轮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并且限位结构50能够限制底座20的竖向移动的范围,既能够保护弹性件40,避免弹性件40失效,还能保证该减震轮结构100对底盘200不丧失支撑功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底座,所述底座竖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抵抗所述底座受到的竖向载荷;以及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底座的竖向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凸出部和竖向布置的导向槽,所述凸出部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底座两者中的一者,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底座两者中的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共同界定出供所述底座竖向移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均设有所述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每个限位面与一个安装部抵靠,以限制所述底座周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相对布置,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安装座竖向移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之间且位于所述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构造出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界定出所述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轮结构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0.一种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驱动轮、支撑轮组和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轮结构;
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支撑轮组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支撑轮组位于所述驱动轮的前侧,所述减震轮结构位于所述支撑轮组的前侧。
CN202020082027.0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Active CN211567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2027.0U CN21156758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2027.0U CN21156758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582U true CN211567582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2027.0U Active CN21156758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9618B (zh) 服务器防震机架及其防震方法
CN107638138B (zh) 驱动轮结构及清洁装置
KR102056859B1 (ko) 충격흡수 와이어 마운트 조립체
KR102090806B1 (ko) 완충 캐스터
CN211567582U (zh) 一种减震轮结构及底盘结构
CN217328262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装置防震抗震底座
CN21461765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减震基座
CN213017474U (zh) 一种用于晶圆检测的移动防振平台
KR102056861B1 (ko) 충격흡수 방진 플레이트 조립체
CN214036683U (zh) 一种采矿设备的减震承载机构
CN214221883U (zh)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CN217705415U (zh) 底盘悬挂装置、底盘和机器人
CN216772812U (zh) 一种磁盘阵列机箱
CN211735023U (zh) 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CN213628656U (zh) 一种减震垫圈组件
CN213413513U (zh) 一种抗震型汽车油箱支架总成
CN220378784U (zh) 一种雕塑减震结构
CN21968697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触摸桌脚轮
CN216474486U (zh) 一种桥梁减震伸缩装置
CN22060444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铁芯电抗器
CN214740728U (zh) 一种具有电脑主板震动防护结构的保密柜
CN211118325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减震底座
CN219451139U (zh) 隔震支座
CN214057120U (zh) 一种重型减震万向脚轮及agv车
CN220305727U (zh) 一种具有防震防冲击能力的笔记本扩展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4, courtyard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4, courtyard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