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4767U -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4767U
CN211554767U CN202020607642.9U CN202020607642U CN211554767U CN 211554767 U CN211554767 U CN 211554767U CN 202020607642 U CN202020607642 U CN 202020607642U CN 211554767 U CN211554767 U CN 211554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ansistor
overheating protection
heating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76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连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a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a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a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76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4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4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4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依次与温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单片机、加热控制模块,以及与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过热保护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分别与为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以及为车载设备加热的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原理简单,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可实时采集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并通过单片机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的输出热功率,以此形成闭环反馈的加热控制系统,进而可保证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处于合理的温度范围,同时,还设有过热保护模块,当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单片机还可通过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避免温度过高,损坏设备,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过热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中,数据存储是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车载设备的复杂严苛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对硬盘数据的保护提出了很高的挑战。然而,硬盘工作受温度影响较大,需要严格限定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如果工作温度达不到硬盘的工作温度范围(要求大于0℃,小于60℃),则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如存储速率降低、分区表损坏、数据丢失、无法初始化、扇区坏道,甚至烧毁等。在实际应用中,车载设备经常会用到加热膜进行加热,这就会导致硬盘温度升高,因此需要监控其工作温度,保证其工作在额定的温度区间。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温度控制方案比较简单,且不能及时检测到温度的变化,降低产品使用体验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设计合理、原理简单,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可实时采集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并通过单片机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的输出热功率,以此形成闭环反馈的加热控制系统,进而可保证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处于合理的温度范围,同时,还设有过热保护模块,当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单片机还可通过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避免温度过高,损坏设备,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依次与温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单片机、加热控制模块,以及与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过热保护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分别与为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以及为车载设备加热的加热器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载设备的温度信息并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用于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工作;所示过热保护模块用于在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受单片机驱动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包括过热保护芯片U1,过热保护芯片U1经其OUT端口与加热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51、分压电阻R123;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1与单片机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晶体管的Q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51与过热保护芯片U1的OUT端口连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依次经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与车载设备的加热器连接;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还经分压电阻R123与车载设备的电源连接,场效应管Q3还连接于电源与分压电阻R123的公共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S1,温度传感器S1经其DQ端口与单片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原理简单,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可实时采集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并通过单片机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的输出热功率,以此形成闭环反馈的加热控制系统,进而可保证车载设备的工作温度处于合理的温度范围,同时,还设有过热保护模块,当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过热保护模块还可通过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避免温度过高,损坏设备,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性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热保护模块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温度检测模块; 2—单片机;
3—加热控制模块; 4—过热保护模块;
5—电源; 6—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依次与温度检测模块1电性连接的单片机2、加热控制模块3,以及与加热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的过热保护模块4;所述加热控制模块3还分别与为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5,以及为车载设备加热的加热器6连接,温度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车载设备的温度信息并反馈至单片机2,单片机2用于经加热控制模块3控制加热器6工作;所示过热保护模块4用于在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受单片机2驱动经加热控制模块3控制加热器6停止加热。
其中,所述过热保护模块4包括过热保护芯片U1,过热保护芯片U1经其OUT端口与加热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加热控制模块3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51、分压电阻R123;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1与单片机2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晶体管的Q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51与过热保护芯片U1的OUT端口连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依次经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与车载设备的加热器6连接;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还经分压电阻R123与车载设备的电源5连接,场效应管Q3还连接于电源5与分压电阻R123的公共连接端;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包括温度传感器S1,温度传感器S1经其DQ端口与单片机2连接;所述单片机2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继续参照图1至4所示,加热器6为车载设备常用的加热膜,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膜上安装一保险丝,当加热膜温度过高时,可自动熔断,进而停止加热,以实现多重过热保护的目的;温度检测模块1负责采集车载设备的实时温度信息并反馈至单片机2,单片机2根据温度检测模块1采集的温度值经加热控制模块3控制加热膜的输出功率,当检测到车载设备的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60℃),可经加热控制模块3强制控制加热膜停止加热,避免温度过高,损坏设备,进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S1的输出口连接单片机2的一个IO输入口(网络名称为TEMP_SNSR),单片机2通过IO输入口与温度传感器S1通信,并读取温度传感器S1采集的温度数据;设备启动后,通过温度传感器S1读取当前环境温度,当温度低于0℃时,单片机2进入加热状态,单片机2控制IO输出口(网络名为PWM_HEAT_CTRL)输出高电平,打开晶体管Q1,当温度未达到预设阈值(60℃)时,过热保护芯片U1的输出口(网络名称为OTP_OUT)输出高电平,晶体管Q2为打开状态,此时,场效应管Q3及场效应管Q4均为打开状态,进而网络名称为HEAT_12V输出12V电压至加热器6(加热膜),进而加热器6开始发热;当单片机2的IO输出口输出低电平时,晶体管Q1关闭,场效应管Q3及场效应管Q4也均为关闭状态,网络名称为HEAT_12V的输出电压为0,进而控制加热器6停止发热;单片机2通过如此交替的控制加热器6的开闭,以达到控制其输出功率的目的;当车载设备的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单片机2控制过热保护芯片的输出口(网络名称为OTP_OUT)输出低电平,晶体管Q2关闭,进而场效应管Q3及场效应管Q4也均为关闭状态,此时,加热器6没有电压,进而控制加热器6停止加热,达到过热保护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模块,依次与温度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单片机、加热控制模块,以及与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过热保护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还分别与为车载设备供电的电源,以及为车载设备加热的加热器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载设备的温度信息并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用于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工作;所示过热保护模块用于在车载设备温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受单片机驱动经加热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包括过热保护芯片U1,过热保护芯片U1经其OUT端口与加热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51、分压电阻R123;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1与单片机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晶体管的Q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51与过热保护芯片U1的OUT端口连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依次经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与车载设备的加热器连接;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还经分压电阻R123与车载设备的电源连接,场效应管Q3还连接于电源与分压电阻R123的公共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S1,温度传感器S1经其DQ端口与单片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CN202020607642.9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Active CN211554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642.9U CN21155476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642.9U CN21155476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4767U true CN21155476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7642.9U Active CN21155476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4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947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947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6599475B (zh) * 2023-07-17 2023-09-29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4890B (zh) 基于过零检测的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控制方法及温控开关状态检测方法
CN105222510B (zh) 一种冰箱防凝露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0596619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ptc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1554767U (zh) 一种车载设备过热保护电路
CN104764142B (zh) 一种空调电加热安全控制电路
CN205208821U (zh) 加湿器
CN105352091A (zh) 加湿器及其防干烧方法
CN107390764A (zh) 过温保护电路及方法、空调器
CN106684817B (zh) 一种保护电路、负载驱动电路和电器
CN103094887A (zh) 一种过流过温保护控制电路
CN213957912U (zh) 加热控制电路及车载录像设备
CN206589617U (zh) 纯电动汽车的空调制热系统
CN105811512A (zh) 用于家电设备的散热风扇的供电方法、装置和家电设备
CN203366023U (zh) 交流控制开关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
CN206791950U (zh) 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智能感应电吹风
CN204574367U (zh) 一种空调电加热安全控制电路
CN205992660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电源恒流源稳定系统
JPH10157446A (ja) 電気自動車用温水装置の保護装置
CN20449771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CN215580347U (zh) 过温保护电路
CN101001490A (zh) 加热装置
CN208754260U (zh) 直流电子开关
CN205725647U (zh) 一种智能光伏阵列汇流箱
CN208656405U (zh) 一种加速启动自恢复式音箱分频器与喇叭保护电路
CN217215952U (zh) 烘干设备及其发热体温度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