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6618U -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6618U
CN211546618U CN201921151600.2U CN201921151600U CN211546618U CN 211546618 U CN211546618 U CN 211546618U CN 201921151600 U CN201921151600 U CN 201921151600U CN 211546618 U CN211546618 U CN 211546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as quenching
fixed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16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裕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aozhi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aozhi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aozhi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aozhi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16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6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6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66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气淬炉内胆,所述气淬炉内胆的外侧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左端安装有封盖,所述气淬炉内胆的右端固定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左端固定有风叶,所述风叶的右端固定有电机,所述气淬炉内胆与外壳之间预留有冷却腔,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下端固定有水泵,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与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位于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收集箱。该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实现了气淬炉余热的回收,同时以水和气两种方式进行导热,便于多种装置使用,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观,利于真空气淬炉的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气淬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淬火,是指实现零件的光洁淬火。零件的淬火冷却在真空炉内进行,淬火介质主要是气(如惰性气体)、水和真空淬火油等。真空淬火有气淬和液淬两种,气淬即将工件在真空加热后向冷却室中充以高纯度中性气体(如氮)进行冷却。
然而,现有的真空气淬炉加工中的在降温取料时直接通过降温装置将热量散出,导致大量的热量浪费,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与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观不符,不利于真空气淬炉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真空气淬炉加工中的在降温取料时直接通过降温装置将热量散出,导致大量的热量浪费,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与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观不符,不利于真空气淬炉的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气淬炉内胆,所述气淬炉内胆的外侧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左端安装有封盖,所述气淬炉内胆的右端固定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左端穿过外壳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密封罩的左端固定有风叶,所述风叶的右端固定有电机,所述气淬炉内胆与外壳之间预留有冷却腔,所述外壳下端的边侧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外壳的下端固定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下端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与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位于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直径大于外壳的内径,所述封盖与外壳通过对称的八个锁紧螺栓可拆卸连接,且封盖的内部固定有隔热板,并且封盖、外壳与收集箱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关于外壳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的两个支撑杆采用八字型设计。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均与进水阀、引水管相互接通,且进水阀与引水管分别位于冷却腔的上端和下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关于收集箱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收集箱外壳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所述收集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导热管,且环形导热管采用铝制材质,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环形导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下端与引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通过外壳的添加,可与气淬炉内胆形成冷却腔,以及通过水泵与水箱的配合使用,并且水流通过下进上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降温效果,确保气淬炉内胆产生的热量能被水流带出,同时通过收集箱与环形导热管的添加,可将气淬炉内胆产生的热量导出,且在风机的配合使用下,也可以风的方式将环形导热管内水中的热量带出,采用两种方式回收气淬炉内胆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便于多种装置的使用,整个气淬炉余热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气淬炉余热的回收,同时以水和气两种方式进行导热,便于多种装置使用,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发展观,利于真空气淬炉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导热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淬炉内胆;2、外壳;3、封盖;4、密封罩;5、风叶;6、电机;7、冷却腔;8、支撑杆;9、进水阀;10、水泵;11、水箱;12、连接管;13、支撑柱;14、引水管;15、收集箱;31、锁紧螺栓;32、隔热板;151、出气阀;152、风机;153、环形导热管;154、出水管;15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气淬炉内胆1,气淬炉内胆1的外侧固定有外壳2,外壳2的左端安装有封盖3,气淬炉内胆1的右端固定有密封罩4,密封罩4的左端穿过外壳2延伸至外壳2的外侧,密封罩4的左端固定有风叶5,风叶5的右端固定有电机6,气淬炉内胆1与外壳2之间预留有冷却腔7,外壳2下端的边侧固定有支撑杆8,外壳2的下端固定有进水阀9,进水阀9的下端固定有水泵10,水泵10的出水口安装有连接管12的一端,连接管12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11,外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与引水管14,引水管14位于支撑柱13之间,支撑柱13的上端固定有收集箱15。
进一步的,封盖3的直径大于外壳2的内径,封盖3与外壳2通过对称的八个锁紧螺栓31可拆卸连接,且封盖3的内部固定有隔热板32,并且封盖3、外壳2与收集箱15的结构相同,确保装置的密封以及防止热量的流失。
进一步的,支撑杆8关于外壳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的两个支撑杆8采用八字型设计,确保装置的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冷却腔7均与进水阀9、引水管14相互接通,且进水阀9与引水管14分别位于冷却腔7的上端和下端,确保水冷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支撑柱13关于收集箱1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柱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收集箱15外壳2焊接连接,确保收集箱15的稳定支撑。
进一步的,收集箱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151,收集箱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152,收集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导热管153,且环形导热管153采用铝制材质,收集箱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4,环形导热管15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55,控制阀155的下端与引水管14的上端固定连接,确保热量的完全快速导出,同时确保以水和气两种方式导出,便于多种装置的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将出气阀151与出水管154与余热使用装置对接,在气淬炉内胆1淬炼过程中,将进水阀9与控制阀155关闭,当气淬炉内胆1淬炼结束后,打开进水阀9与控制阀155,通过外接控制件接通装置的电源,水泵10将水箱11中的水通过连接管12抽入冷却腔7内,水慢慢充满冷却腔7,然后水从冷却腔7进入引水管14,再由引水管14进入环形导热管153内,当只需要水热时,关闭出气阀151,水将热量由环形导热管153带入出水管154,最后右出水管154进入余热使用装置,当需要气热时,将出气阀151打开,将风机152的电源接通,风机152使得收集箱15内的空气流动,环形导热管153将水中的热量导出,由流动的空气将热量从出气阀151带入余热使用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包括气淬炉内胆(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淬炉内胆(1)的外侧固定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左端安装有封盖(3),所述气淬炉内胆(1)的右端固定有密封罩(4),所述密封罩(4)的左端穿过外壳(2)延伸至外壳(2)的外侧,所述密封罩(4)的左端固定有风叶(5),所述风叶(5)的右端固定有电机(6),所述气淬炉内胆(1)与外壳(2)之间预留有冷却腔(7),所述外壳(2)下端的边侧固定有支撑杆(8),所述外壳(2)的下端固定有进水阀(9),所述进水阀(9)的下端固定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出水口安装有连接管(12)的一端,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11),所述外壳(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与引水管(14),所述引水管(14)位于支撑柱(13)之间,所述支撑柱(13)的上端固定有收集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的直径大于外壳(2)的内径,所述封盖(3)与外壳(2)通过对称的八个锁紧螺栓(31)可拆卸连接,且封盖(3)的内部固定有隔热板(32),并且封盖(3)、外壳(2)与收集箱(15)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关于外壳(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每组的两个支撑杆(8)采用八字型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7)均与进水阀(9)、引水管(14)相互接通,且进水阀(9)与引水管(14)分别位于冷却腔(7)的上端和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关于收集箱(1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柱(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收集箱(15)外壳(2)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151),所述收集箱(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风机(152),所述收集箱(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导热管(153),且环形导热管(153)采用铝制材质,所述收集箱(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4),所述环形导热管(15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55),所述控制阀(155)的下端与引水管(14)的上端固定连接。
CN201921151600.2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46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600.2U CN211546618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600.2U CN211546618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6618U true CN21154661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160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46618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6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0107U (zh) 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机械搅拌复合压铸装置
CN108917412A (zh) 一种白刚玉块余热利用系统
CN211546618U (zh) 一种真空气淬炉余热回收结构
CN209672865U (zh) 一种水蒸发式油冷却装置
CN208806123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油箱
CN104390352A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箱的废热能热换系统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03375859U (zh) 废水余热回收罐
CN202734568U (zh) 中频电炉的水冷结构
CN21170985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动力传输密封圈成型设备
CN210242519U (zh) 余热发电系统
CN2033674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
CN210154397U (zh) 余热利用系统
CN20952704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高效水冷散热板
CN208620852U (zh) 一种白刚玉块余热利用系统
CN203550178U (zh) 一种利用电热膜加热管浸入式加热的热水器
CN206055935U (zh) 一种立式船用流体加热器
CN20170868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频器水冷却系统的配置结构
CN214680082U (zh) 一种有机硅用短程蒸馏器
CN205717984U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200996802Y (zh) 复合型超导暖气散热器
CN109778234A (zh) 一种铝电解槽壁辐射热余热回收系统
CN2208715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余热高效利用装置
CN2536960Y (zh) 可利用多种热介质的电热水器
CN219879146U (zh) 一种萃取混合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