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404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34040U CN211534040U CN201921635042.7U CN201921635042U CN211534040U CN 211534040 U CN211534040 U CN 211534040U CN 201921635042 U CN201921635042 U CN 201921635042U CN 211534040 U CN211534040 U CN 211534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top wall
- wall
- liner
- cooking appli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以在盖体和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包括内衬和覆盖件,覆盖件安装至内衬的上侧,覆盖件设置在内衬的中部并位于烹饪空间在内衬上的投影内,覆盖件与内衬形成密封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盖体具有由密封腔构成的局部隔热层,使得能够防止烹饪空间中的热量经由盖体散出,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并且能够减少或避免盖体的内表面上冷凝水的产生,保证了食物的口感,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通常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在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盖体和煲体之间能够形成烹饪空间。盖体包括内衬和位于内衬下侧的内盖,内盖的一部分面向烹饪空间。当使用电饭煲烹饪食物(例如米饭)时,烹饪空间内的食物因加热会产生蒸汽,蒸汽在内盖的下表面凝结成水而汇集,而后直接滴落至煮熟的食物,影响食物口感。已有的电饭煲在盖体中会设置有发热丝,当煮饭时,发热丝发热可以降低内盖和烹饪空间的温度差,但是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
内衬;以及
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安装至所述内衬的上侧,所述覆盖件设置在所述内衬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烹饪空间在所述内衬上的投影内,所述覆盖件与所述内衬形成密封腔。
根据本方案,可以在内衬上形成由密封腔构成的局部隔热层,这样能够防止烹饪空间中的热量经由盖体散出,保持盖体的位于密封腔下方的部分的温度,从而减小盖体的内表面与烹饪空间之间的温差,减少或避免盖体的内表面上冷凝水的产生。
可选地,所述内衬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由所述内衬的上表面凹陷形成,所述覆盖件位于所述接收槽中。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盖体的尺寸小型化。
可选地,所述接收槽设置为与所述烹饪空间对应。
根据本方案,可以便于将覆盖件的位置设置为与烹饪空间对应。
可选地,所述覆盖件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接收槽的底表面间隔开,在所述顶壁和所述接收槽的底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
根据本方案,可以便于覆盖件的生产制造,形成结构简单的密封腔。
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内衬设置有向上延伸且呈环形嵌套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和所述第二壁体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中,所述覆盖件的侧壁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密封槽并压紧所述密封件。
根据本方案,可以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覆盖件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所述顶壁的上表面凹陷并凸出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或者所述顶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顶壁的上表面并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凹陷。
根据本方案,可以提高覆盖件的结构强度,避免覆盖件在压差的作用下变形。
可选地,所述内衬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覆盖件的下方,所述支撑部向上延伸至抵接所述覆盖件或邻近所述覆盖件的位置。
根据本方案,可以避免覆盖件在压差的作用下变形。
可选地,所述内衬的下表面面向所述烹饪空间;或者
所述盖体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安装至所述内衬的下侧,所述内盖的下表面面向所述烹饪空间。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覆盖件减少冷凝水的产生的方式可以既适用于具有内盖的盖体,也适用于不具有内盖的盖体,适用性广。
可选地,所述覆盖件包括顶壁、从所述顶壁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以及带抽气口的抽气柱,所述抽气口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抽气柱设置在所述顶壁或所述侧壁上。
根据本方案,可以便于对密封腔抽真空,从而可以提高隔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覆盖件通过紧固连接或卡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内衬。
根据本方案,便于覆盖件的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移除了面盖上方的部件;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示出的内衬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示出的覆盖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内衬 111:接收槽
112:第一壁体 113:第二壁体
114:密封槽 115:蒸汽开口
116:支撑部 120:面盖
130:内盖 140:覆盖件
141:顶壁 142:侧壁
143:抽气柱 144:抽气口
145:凹陷部 150:密封腔
16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通常,诸如电饭煲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以对内锅进行加热。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具有与煲体基本上对应的形状,基本上呈圆角的长方体形状。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其覆盖在内锅之上,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上通常还具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和内锅之间,用于在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进一步描述盖体。
如图1至图3所示,盖体包括内衬110、位于面盖120上方或者说是外侧的面盖120、位于内衬110下方或者说是内侧的内盖130。面盖120可以采用诸如卡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内衬110连接,并且面盖120可以覆盖并部分地容纳内衬110的上部。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面盖120和内衬110是可以分开的两个构件。面盖120可以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和装饰片。凹槽可以用于容纳诸如电控装置等部件。装饰片可拆卸地连接在面盖120上并覆盖面盖120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盖体中的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中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上侧”、“下侧”、“向上”、“向下”等是相对于烹饪器具处于水平状态并且盖体盖合在煲体上的状态下而言的。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其他方向的限定,方向术语“内侧”是指靠近烹饪器具的中心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烹饪器具的中心的一侧。
盖体还可以包括覆盖件140。覆盖件140安装至内衬110的上侧。换句话说,覆盖件140从内衬110的上方附接至内衬110。覆盖件140与内衬110能够形成密封腔150,密封腔150形成了一个隔热层,能够防止烹饪空间中的热量经由盖体散出。由于密封腔150的隔热作用使得能够保持盖体的位于密封腔150下方的部分的温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密封腔150下方的部分包括内衬110和内盖130的一部分。
覆盖件140可以设置在内衬110的中部,并位于烹饪空间在内衬110上的投影内。进一步说,覆盖件140位于内锅在内衬110上的投影内。以此实施方式,密封腔150的位置可以对应于烹饪空间,由此,可以减小盖体的内表面与烹饪空间之间的温差,减少或避免盖体的内表面上冷凝水的产生。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内盖130的下表面面向烹饪空间,此处盖体的内表面具体是指内盖130的下表面。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盖体可以不包括内盖130,内衬110的下表面面向烹饪空间,此处盖体的内表面具体是指内衬110的下表面。
如图1和图4所示,内衬110上可以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接收槽111。接收槽111可以由内衬110的上表面F1凹陷形成。覆盖件140位于接收槽111中(图2)。内衬110可以设置有蒸汽开口115,蒸汽开口115可以便于放置蒸汽阀或者便于蒸汽外排。蒸汽开口115的一部分形成在接收槽111中。进一步说,在接收槽111处开设有蒸汽开口115,蒸汽开口115延伸出接收槽111。
如图3和图5所示,覆盖件140可以包括顶壁141和从顶壁141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142。换句话说,覆盖件140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翻边。侧壁142的上表面可以略微突出于内衬110的上表面F1,或者侧壁142的上表面可以与内衬110的上表面F1大致平齐。
接收槽111可以设置为与烹饪空间对应,也可以说是与内锅的锅口对应。接收槽111的形状与内锅的锅口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内锅的锅口可以为圆形,接收槽111的形状也为圆形,换句话说,接收槽111为与烹饪空间位置对应的圆形槽。
如图3所示,顶壁141能够与接收槽111的底表面F2间隔开。例如,顶壁141可以是平的直壁,并与接收槽111的底表面F2大致平行。侧壁142能够与接收槽111的底表面F2相接。在顶壁141和接收槽111的底表面F2之间形成密封腔150。
盖体还可以包括密封件160。为了便于密封件160的设置,内衬110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壁体112和第二壁体113。第一壁体112和第二壁体113间隔开并呈环形嵌套,由此,在第一壁体112和第二壁体113之间能够形成环形的密封槽114。密封件160可以设置在密封槽114中。覆盖件140的侧壁142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密封槽114中,并能够向下压紧密封件160,以此实施方式,可以在侧壁142处具有很好的密封性,避免进气。
可选地,侧壁142的形状与密封槽114的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顶壁141的形状是圆形,从而形成的侧壁142为圆环形壁,相应地,密封槽114是圆环形槽。第一壁体112和第一壁体112能够高于密封件160,以便密封件160完全接收在密封槽114中。密封件160可以是弹性件,当侧壁142下压时,密封件160可以弹性形变。密封件160可以是密封圈。密封件160可以由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0设置可以对密封腔150抽真空,以形成真空腔。为便于抽真空,覆盖件140上设置有带抽气口144的抽气柱143。抽气口144与密封腔150连通,可以经由抽气口144对密封腔150抽真空。抽气柱143可以设置在顶壁141或侧壁142上。
覆盖件140也可以由塑胶材料制成。由于密封腔150的内外可能存在压差,例如,密封腔150抽真空时或抽真空后,密封腔150的内外存在压差,为避免压差的作用使得覆盖件140变形,一个实施方式是,如图4所示,内衬110可以设置有支撑部116,支撑部116位于覆盖件140的下方。支撑部116从接收槽111的底表面F2向上延伸,并可以延伸至与覆盖件140抵接。或者支撑部116可以延伸至邻近覆盖件140的位置,支撑部116与覆盖件140之间可以存在小的间隙。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16能够在抽真空时支撑覆盖件140,避免其变形。内衬110上可以设置有间隔开的多个支撑部116,支撑部116可以是与内衬110一体的柱体,即为支撑柱。
为避免压差的作用使得覆盖件140变形,可替代地,另一个实施方式是,如图5所示,顶壁141可以设置有凹陷部145,凹陷部145从顶壁141的上表面凹陷并凸出于顶壁141的下表面。可替代地,再一个实施方式是,顶壁141可以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从顶壁141的下表面凹陷并凸出于顶壁141的上表面。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凹陷部145或凸出部,可以提高覆盖件140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变形。
可选地,覆盖件140可以通过紧固连接的方式安装至内衬110。例如,覆盖件140可以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螺钉柱,螺钉从内衬110的下侧穿过内衬110后紧固至螺钉柱。可替代地,覆盖件140可以卡接至内衬。例如,覆盖件140和内衬110可以分别设置有彼此配合的卡接部。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覆盖件140可以通过其它适合的方式与内衬110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盖体具有由密封腔150构成的局部隔热层,使得能够防止烹饪空间中的热量经由盖体散出,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并且能够减少或避免盖体的内表面上冷凝水的产生,保证了食物的口感,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内衬(110);以及
覆盖件(140),所述覆盖件(140)安装至所述内衬(110)的上侧,所述覆盖件(140)设置在所述内衬(110)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烹饪空间在所述内衬(110)上的投影内,所述覆盖件(140)与所述内衬(110)形成密封腔(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10)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接收槽(111),所述接收槽(111)由所述内衬(110)的上表面凹陷形成,所述覆盖件(140)位于所述接收槽(1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111)设置为与所述烹饪空间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40)包括顶壁(141)和从所述顶壁(141)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142),所述顶壁(141)与所述接收槽(111)的底表面间隔开,在所述顶壁(141)和所述接收槽(111)的底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密封腔(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密封件(160),所述内衬(110)设置有向上延伸且呈环形嵌套的第一壁体(112)和第二壁体(113),所述第一壁体(112)和所述第二壁体(113)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槽(114),所述密封件(160)设置在所述密封槽(114)中,所述覆盖件(140)的侧壁(142)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密封槽(114)并压紧所述密封件(1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40)包括顶壁(141)和从所述顶壁(141)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142),所述顶壁(141)设置有凹陷部(145),所述凹陷部(145)从所述顶壁(141)的上表面凹陷并凸出于所述顶壁(141)的下表面,或者所述顶壁(141)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顶壁(141)的上表面并从所述顶壁(141)的下表面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10)设置有支撑部(116),所述支撑部(116)位于所述覆盖件(140)的下方,所述支撑部(116)向上延伸至抵接所述覆盖件(140)或邻近所述覆盖件(140)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110)的下表面面向所述烹饪空间;或者
所述盖体还包括内盖(130),所述内盖(130)安装至所述内衬(110)的下侧,所述内盖(130)的下表面面向所述烹饪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40)包括顶壁(141)、从所述顶壁(141)的外周向下延伸的侧壁(142)以及带抽气口(144)的抽气柱(143),所述抽气口(144)与所述密封腔(150)连通,所述抽气柱(143)设置在所述顶壁(141)或所述侧壁(1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140)通过紧固连接或卡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内衬(1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5042.7U CN211534040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5042.7U CN211534040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34040U true CN211534040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49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35042.7U Active CN211534040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34040U (zh)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21635042.7U patent/CN2115340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53079B1 (ko) | 전기압력밥솥의 패킹 구조체 | |
CN21153404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12804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179596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4698339U (zh) |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5959446U (zh) |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84685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792593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上开式烹饪器 | |
CN210540734U (zh) | 分体式烹饪器具 | |
CN211795968U (zh) |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820629U (zh) |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53389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766644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838353U (zh) | 密封圈、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096142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383101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355045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628251U (zh) |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792623U (zh) |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上开式烹饪器 | |
CN211795959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864043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524692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09995284U (zh) | 一种多功能肠粉机 | |
CN212326177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309028U (zh) | 密封圈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