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3504U - 一种坐靠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靠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33504U CN211533504U CN201922373870.4U CN201922373870U CN211533504U CN 211533504 U CN211533504 U CN 211533504U CN 201922373870 U CN201922373870 U CN 201922373870U CN 211533504 U CN211533504 U CN 211533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pad
- seat
- pad part
- wai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217 Buttock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靠垫,所述坐靠垫包括:靠垫,具有腰靠部;以及,与所述靠垫连接的坐垫,所述坐垫具有:第一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二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垫部与所述第一垫部可折叠连接;所述坐垫具有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垫布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的腰靠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垫部与所述第二垫部形成一承托面。本实用新型中,用户使用坐椅时,腰部与靠背之间间隔有坐垫,不仅避免了被按摩头抵住腰部造成不适,同时,腰部被坐垫托起,进一步增加了腰部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靠垫及具有该坐靠垫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按摩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于放松身体的按摩设备,可为使用者舒解腰背,由于人体的腰部向内凹陷,因此,按摩椅的靠背上对应于腰部的位置设有凸出靠背的按摩头,当按摩椅不工作时,用户坐在按摩椅上,腰部被按摩头的抵住,无法完全靠合到靠背上,很不舒适,导致用户的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坐靠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椅的靠背上对应于腰部的位置设有凸出靠背的按摩头,当按摩椅不工作时,用户坐在按摩椅上,腰部被按摩头的抵住,无法完全靠合到靠背上,导致不舒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垫包括:靠垫,具有腰靠部;以及,与所述靠垫连接的坐垫,所述坐垫具有:第一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二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垫部与所述第一垫部可折叠连接;所述坐垫具有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垫布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的腰靠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垫部与所述第二垫部形成一承托面。
可选的,所述坐垫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垫部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所述坐垫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靠垫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连接部为绑带,所述绑带系在所述靠垫上以形成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靠垫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连接部上缝合有魔术贴,所述坐垫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靠垫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具有第一粘接件,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具有第二粘接件,所述坐垫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粘接件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合。
可选的,所述靠垫内位于所述腰靠部的位置设置有按摩头。
可选的,所述坐垫和/或所述靠垫内设有弹性棉。
可选的,所述靠垫的侧边设有提手。
可选的,所述坐靠垫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安装在所述靠垫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坐靠垫,所述坐靠垫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坐靠垫,其中,在用户坐在处于平铺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和所述第二垫部时,所述第一垫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垫部的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用户的臀部;
在用户使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和所述第二垫部时,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第一垫部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的腰靠部,所述第二垫部的上表面贴合用户的腰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坐垫连接到靠垫连接上,坐垫具有第一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垫部与第一垫部可折叠连接,坐垫具有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第一垫部的下表面贴合第二垫部的下表面,且第一垫布的上表面覆盖靠垫的腰靠部;在平铺状态时,第一垫部与第二垫部形成一承托面。用户使用坐椅时,腰部与靠背之间间隔有坐垫,不仅避免了被按摩头抵住腰部造成不适,同时,腰部被坐垫托起,进一步增加了腰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坐靠垫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坐靠垫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坐靠垫 | 12 | 靠垫 |
11 | 坐垫 | 13 | 魔术贴 |
111 | 第一垫部 | 14 | 头枕 |
112 | 第二垫部 | 20 | 按摩椅 |
113 | 柔性连接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坐靠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垫10包括:靠垫12,具有腰靠部;以及,与所述靠垫12连接的坐垫11,所述坐垫11具有:第一垫部111,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第二垫部112,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垫部112与所述第一垫部111可折叠连接;所述坐垫11具有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垫布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12的腰靠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垫部111与所述第二垫部112形成一承托面。
上述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为该坐靠垫10的两种使用状态,折叠状态下,第一垫部111的下表面贴合第二垫部112的下表面(即,第一垫部111与第二垫部112折叠靠拢),且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12的腰靠部,使得折叠在一起的第一垫部111与第二垫部112贴靠在靠垫12的腰靠部,用于承托用户的腰部;平铺状态下,第一垫部111与所述第二垫部112形成一承托面用于承托用户的臀部。
在本实施例中,坐垫11与靠垫12连接形成坐靠垫10,可用于按摩椅20、沙发或汽车坐椅等工具上。以用户将坐靠垫10垫在按摩椅20上为例,当按摩椅20不工作时,可将坐垫11翻折靠合到椅背上,增厚腰部的厚度,降低按摩头抵在腰部的不适感,用户使用按摩椅20时,腰部与按摩头之间间隔有双层坐垫11,不仅避免了被按摩头抵住腰部造成不适,同时,腰部被坐垫11托起,进一步增加了腰部的舒适度。
为更加符合人体曲线,第一垫部111及第二垫部112上靠近可折叠区域的位置减少厚度,使坐垫11折叠贴靠在靠垫12上后中间凸起以承托腰部,越靠近折叠区域的位置厚度越薄,能够良好地与人体背部贴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坐垫11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垫部111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113,所述坐垫1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113与所述靠垫12可拆卸连接。
柔性连接部11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柔性连接部113延伸出第一垫部111的主体,以将坐垫11可拆卸连接在靠垫12上,安装时,将柔性连接部113贴合到靠垫12的安装面贴合。坐垫11与靠垫1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增加实用性,如,将坐垫11拆卸下来用在无靠背的圆凳上。柔性连接部113由柔性材料形成,如纺布,第一垫部111可沿柔性连接折叠翻靠到靠垫12上,以覆盖靠垫12的腰靠部。
上述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所述柔性连接部113为绑带,所述绑带系在所述靠垫12上以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或,所述柔性连接部113上缝合有魔术贴13,所述坐垫11通过所述魔术贴13与所述靠垫12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第一垫部111可绑在靠垫12上也可由魔术贴13粘合在靠垫12上,从而实现坐垫11与靠垫12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坐椅上套设有椅套,坐靠垫10设置在椅套上并以魔术贴13固定,该魔术贴13可以设置在靠垫12和/或坐垫11上以保证与椅套粘贴固定。
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下表面具有第一粘接件,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下表面具有第二粘接件,所述坐垫1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粘接件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合。
坐垫1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第一粘接件与第二粘接件粘合以使第一垫部111固定在第二垫部112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粘接件与第二粘接件为魔术贴13的两个粘贴面。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靠垫12的安装面及工作面上均设有所述魔术贴13,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也可缝合魔术贴13,使得第一垫部111贴合到靠垫12的腰靠部。安装面上的的魔术贴13用于将靠垫12固定到椅套上,防止靠垫12移动。
可选的,所述靠垫12内位于所述腰靠部的位置设置有按摩头。
当该坐靠垫10用于按摩椅20时,按摩椅20上的按摩头对应于靠垫12的腰靠部,并延伸至腰靠部内。用户使用按摩椅20时,腰部与按摩头之间间隔有双层坐垫11,不仅避免了被按摩头抵住腰部造成不适,同时,腰部被坐垫11托起,进一步增加了腰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坐靠垫10,所述坐靠垫10包括如上所述的坐靠垫10,其中,在用户坐在处于平铺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111和所述第二垫部112时,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用户的臀部;在用户使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111和所述第二垫部112时,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12的腰靠部,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上表面贴合用户的腰部。
在本实施例中,坐靠垫10设置在按摩椅20上,通过魔术贴13或绑带与按摩椅20可拆卸连接,在折叠状态下,可将坐垫11翻折靠合到椅背上,增厚腰部的厚度,使用时,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12的腰靠部,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上表面贴合用户的腰部,不仅避免了被按摩头抵住腰部造成不适,同时,腰部被坐垫11托起,进一步增加了腰部的舒适度。在平铺状态下,第一垫部111和所述第二垫部112时,所述第一垫部111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垫部112的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用户的臀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垫包括:
靠垫,具有腰靠部;以及,
与所述靠垫连接的坐垫,所述坐垫具有:
第一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
第二垫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垫部与所述第一垫部可折叠连接;
所述坐垫具有平铺状态与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垫部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的腰靠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时,所述第一垫部与所述第二垫部形成一承托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垫部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所述坐垫通过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靠垫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为绑带,所述绑带系在所述靠垫上以形成所述柔性连接部与所述靠垫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上缝合有魔术贴,所述坐垫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靠垫形成所述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具有第一粘接件,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具有第二粘接件,所述坐垫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粘接件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内位于所述腰靠部的位置设置有按摩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和/或所述靠垫内设有弹性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的侧边设有提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垫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安装在所述靠垫上。
10.一种坐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靠垫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坐靠垫,
其中,在用户坐在处于平铺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和所述第二垫部时,所述第一垫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垫部的上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用户的臀部;
在用户使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第一垫部和所述第二垫部时,所述第一垫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垫部的下表面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第一垫部的上表面覆盖所述靠垫的腰靠部,所述第二垫部的上表面贴合用户的腰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870.4U CN211533504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坐靠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3870.4U CN211533504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坐靠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33504U true CN211533504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50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73870.4U Active CN211533504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坐靠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33504U (zh)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22373870.4U patent/CN2115335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09406B2 (en) | Resting apparatus | |
US3093407A (en) | Body cushion | |
US20050225134A1 (en) | Seat cushion | |
US3501197A (en) | Seat support | |
US4190287A (en) | Knee abductor and restrainer | |
US20100095459A1 (en) | Pillow for use with wheelchair | |
TWM377910U (en) | Back-rest board structure | |
CN211533504U (zh) | 一种坐靠垫 | |
JP3176739U (ja) | クッション構造 | |
US10905264B1 (en) | Bed sheet with anti-slip strip | |
CN213128837U (zh) | 床垫 | |
JP5403495B1 (ja)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
US20170196361A1 (en) | Back support cushion | |
JP2016116641A (ja) | 表装シート及び該表装シートを用いたチェア | |
KR20140001628U (ko) | 요추지지 더블접착방식 쿠션 | |
JP3129460U (ja) | 座位保持クッション | |
JP3123499U (ja) | 椅子用姿勢矯正補助マット | |
US8881356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itting orthosis from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sitting orthosis, and a sitting orthosis manufactured in such a manner | |
CN217117990U (zh) | 一种用于臀部按摩的多功能坐垫 | |
CN210881758U (zh) | 一种新型发泡座椅衬垫 | |
KR20200001349U (ko) | 커버 수납에 의하여 목받침부가 구비되는 릴렉스 체어 | |
CN217743689U (zh) | 一种一枕三用的午睡枕 | |
CN210870602U (zh)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
CN209965928U (zh) | 一种多用枕头 | |
CN213344972U (zh) | 一种久坐防腿麻坐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