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0602U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70602U CN210870602U CN201921944043.XU CN201921944043U CN210870602U CN 210870602 U CN210870602 U CN 210870602U CN 201921944043 U CN201921944043 U CN 201921944043U CN 210870602 U CN210870602 U CN 2108706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pillow
- connecting pieces
- shaped
- cl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1235 Snor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860 sleep qu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7 Buttock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本体,其具有多个条状垫体,每两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个垫体之间形成一散热沟槽,垫体包括一布体及多个填充材料,布体包覆填充材料;及至少二个连接件,其分别单独设置于本体两个对应的侧边,连接件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垫状结构为本体展开且垫体呈水平排列,本实用新型的枕状变形结构为连接件相互连接,且本体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借此,本实用新型能提供多种功能与用途,至少包括趴睡用、腰靠用以及乘坐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散热沟槽更能有效解决使用者使用时闷热不舒服,并具有较佳的透气特性、实用性、便利性及多元使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垫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许多不同材质的座椅,而一般座椅的表面皆为塑料、木头或竹状的材质,而上述材质长时间乘坐下来造成使用者因接触面过硬而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为此市面上出现许多设计。例如:椅具上设有一坐垫,坐垫将泡棉为其垫体,并以一包覆体完整包裹,借泡绵的柔软性提供使用者乘坐时舒适感;而所述的泡绵结构设计的坐垫因长时间乘坐后,容易因人体所产生的热气滞留于坐垫内无法排放出来,使所述坐垫发热,而让使用者乘坐时产生闷热不舒服以及乘坐长时间后造成坐立不安,故有待改良。
另外,现今市面大众所使用的坐垫,往往仅具有供用户乘坐的功能,并无其他复合的功能或结构,目前人们大部份工作时都待在办公室里,久坐在椅子上,只是当同一坐姿坐久了,会导致人们不舒适。
当不舒适时,人们便会变换坐姿,使坐在椅子上的人们感到舒适,但所变换的坐姿,会造成姿势不正确,而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的脊椎造成压迫,当每次变换坐姿造成姿势不正确,会使身体失去重心平衡,且无法久坐易生疲劳,易导致脊椎受到影响进而衍生疾病,一旦有疾病衍生则需要就医,对人们较为不便。
由于人体的背部不会完全打直,而坐垫及背垫分别靠在椅子及椅背后,又往往呈现几乎垂直的状态,因此为了使臀部及背部之间的腰部可以获得支撑,有许多使用者会在椅背及坐垫的转角处放置小枕头等垫腰物,可以获得更舒适的状态。
然而,垫腰物只是放置在撑腰坐垫,因此当椅子移动或是臀部调整姿势时,都有可能影响到垫腰物的摆放位置及角度,甚至是让垫腰物掉落椅子下,进而造成不便。
因此,无法固定垫腰物,进而容易使垫腰物的位置移动或滑落,有待加以改良。
再者,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压力大,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往往造成筋骨肌肉酸痛等不适,探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姿势不良与未使用辅具。例如午间休息时趴在桌上直接以手当枕,造成手部压迫甚至暂时麻痹;坐在椅子上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或办公时没有在腰部提供椅垫等适当支撑,或是乘坐车辆或飞机时没有给予颈部舒适支撑,如此都会造成身体不适。
纵使市面有各种坐垫,所述多个坐垫的功能大多都只能单一专用,无法涵盖各种用途,现有垫体的结构与功能,仍不理想完善,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能提供多种功能与用途,至少包括趴睡用、腰靠用以及乘坐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同时更搭配散热沟槽的结构设置,有效解决使用者使用时闷热不舒服,并具有较佳的透气特性、实用性、便利性及多元使用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本体,具有多个条状垫体,每两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垫体之间形成有一散热沟槽,所述垫体包括有一布体及多个填充材料,所述布体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及至少二个连接件,分别单独设于所述本体两个对应的侧边,所述多个连接件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
较佳地,其中所述垫体的顶侧面及底侧面呈圆弧状,所述多个散热沟槽的两个对应侧壁呈弯弧状,且所述多个散热沟槽呈V字状。
较佳地,其中所述布体为弹性针织透气网布,且所述布体由聚脂纤维构成。
较佳地,其中所述布体为编织网布,且所述布体由棉线编织而成。
较佳地,其中所述填充材料选自由多个棉花及多个发泡颗粒其中之一所构成。
较佳地,其中所述本体的两个对应的侧边分别间隔设置有至少二个连接件。
较佳地,其中所述连接件选自由魔鬼毡、公母对接的卡扣件、磁吸件及纽扣件其中的一种。
另外,本实用新型以复合式枕垫结构为基础,更进一步提出一种应用复合式枕垫结构的坐垫结构,包含:至少二个组接垫,每一个垫体具有一本体及多个连接件,具有多个条状垫体,每两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个垫体之间形成一散热沟槽,所述垫体包括一布体及多个填充材料,所述布体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多个连接件,分别呈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个对应的侧边,所述多个连接件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
较佳地,其中作为靠垫的组接垫,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并使所述组接垫的两个对应侧的至少一连接件相互连接,形成所述枕状变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式枕垫结构,所述本体具有一垫状平面结构及一枕状变形结构,所述垫状结构为所述本体展开且所述多个垫体呈水平排列,所述枕状变形结构为所述多个连接件相互连接,且所述本体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所述本体内形成一手部放置空间;更详细地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时,能提供多种功能与用途,至少包括趴睡用、腰靠用以及乘坐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同时更搭配散热沟槽的结构设置,有效解决使用者使用时闷热不舒服,并具有较佳的透气特性、实用性、便利性及多元使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坐垫形态的立体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靠垫、午睡枕形态的立体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坐垫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示靠垫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午睡枕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复合式枕垫结构;10-本体;11-垫体;111-布体;112-填充材料;12-散热沟槽;20-连接件;21-魔鬼毡;22-磁吸件;101-组接垫;A-手部放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并搭配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局部剖视图,其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100,所述复合式枕垫结构100包含:
一本体10,其具有多个条状垫体11,每两个垫体11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个垫体11之间形成一散热沟槽12,所述垫体11包含一布体111及多个填充材料112,所述布体111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1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体11的顶侧面及底侧面呈圆弧状,所述多个散热沟槽12的两个对应侧壁呈弯弧状,且所述多个散热沟槽12呈V字状。
另外,所述布体111可为弹性针织透气网布,且所述布体111由聚脂纤维构成也可为编织网布,且所述布体111由棉线编织而成;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布体111选用为弹性针织透气网布,所以在使用状态时,选用的布料材质皆具有弹性,能够紧密支撑用户自然曲线,符合人体工学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的布体111先以弹性针织透气网布为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再者,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填充材料112选自由多个棉花及多个发泡颗粒其中之一所构成;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填充材料112先以棉花为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至少二个连接件20,其分别单独设置于所述本体10两个对应的侧边,所述多个连接件20呈可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的两的相异侧边分别间隔设置有三个连接件20,而所述多个连接件20选自由魔鬼毡21、公母对接的卡扣件、磁吸件22及纽扣件其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主要使用魔鬼毡21或磁吸件22,如图8、图9所示。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1及图2,并配合图5、图6及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坐垫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靠垫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及显示午睡枕态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具有一垫状平面结构及一枕状变形结构,所述垫状结构为所述本体10展开且所述多个垫体11呈水平排列,所述枕状变形结构为所述多个连接件20相互连接,且所述本体10、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所述本体10内形成一手部放置空间A;更详细地说,本实用新型于使用状态时,为午睡枕时,双手分别由两侧插入所述手部放置空间A,额头即能靠置于所述本体10上,同时利用柔软的所述等垫体11,以提供舒适良好的支撑,双手也不易麻痹。或者所述形态可以直接放在腰部后面,当坐在椅上时可以作为腰靠。另外,所述形态平置于床上时可以作为睡枕,特别是利用所述多个连接件20的结构中,以供所述本体10快速变形,再者,趴睡在所述多个散热沟槽12,能让呼吸畅通,避免打鼾,以提升睡眠质量。
借此,本实用新型能提供多种功能与用途,至少包括趴睡用、腰靠用以及乘坐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同时更搭配散热沟槽12的结构设置,有效解决使用者使用时闷热不舒服,并具有较佳的透气特性、实用性、便利性及多元使用性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不同的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以复合式枕垫结构100为基础,更进一步提出一种应用复合式枕垫结构100的坐垫结构,包含:至少二个组接垫101,每一个垫体11具有一本体10及多个连接件20,具有多个条状垫体11,每两个垫体11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个垫体11的间形成一散热沟槽12,所述垫体11包含一布体111及多个填充材料112,所述布体11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112,多个连接件20,分别呈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10两个对应的侧边,所述多个连接件20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作为坐垫的垫体11,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并使所述组接垫101的两个对应侧的至少一连接件20相互连接,并形成所述枕状变形结构。
借此,本实施例配合人体的曲线提供较为舒适的倚靠,且本实用新型多用途靠垫可提供使用者的腰部支撑,让使用者的腰椎可呈现更舒服的姿势,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枕垫可提升倚靠及乘坐的舒适度;再者,本实施例因所述多个组接垫101的一侧相互连接,其中一组接垫101作为坐垫,而另一组接垫101作为靠垫,所以乘坐状态时,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无法固定垫腰物,进而容易使垫腰物的位置移动或滑落。
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枕垫结构100,所述本体10具有一垫状平面结构及一枕状变形结构,所述垫状结构为所述本体10展开且所述多个垫体11呈水平排列,所述枕状变形结构为所述多个连接件20相互连接,且所述本体10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所述本体10内形成一手部放置空间A;另外,所述多个垫体11的一侧相互连接,其中一组接垫101作为坐垫,而另一组接垫101作为靠垫。
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施功效及技术功效: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提供多种功能与用途,至少包括趴睡用、腰靠用以及乘坐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同时更搭配散热沟槽12的结构设置,有效解决使用者使用时闷热不舒服,并具有较佳的透气特性、实用性、便利性及多元使用性的目的。
其二,本实用新型作作为午睡枕时,双手分别由两侧插入所述手部放置空间A,额头即靠置于所述本体10上,同时利用柔软的所述多个垫体11,提供舒适良好的支撑,双手也不易麻痹。或者所述形态可以直接放在腰部后面,当坐在椅上时可以提供作为腰靠。另外,所述形态平置于床上时可以作为睡枕,特别是利用所述多个连接件20的结构,以供所述本体10快速变形,再者,趴睡在所述多个散热沟槽12,能让呼吸畅通,避免打鼾,以提升睡眠质量。
其三,本实用新型借由使用距离调整所述多个连接件20连接与否,以连接至少二个本体10并形成靠垫与坐垫连接的态样,而所述靠垫态样可为展开形态或卷曲圆柱形态,借以迎合各种体型的使用者或各种情况,并能够紧密支撑用户自然曲线,符合人体工学的特性。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其包括:
至少一本体,其具有多个条状垫体,每两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两个垫体之间形成一散热沟槽,所述垫体包括一布体及多个填充材料,所述布体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及
至少二个连接件,其分别单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个对应的侧边,多个连接件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
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垫状平面结构及一枕状变形结构,所述垫状平面结构为所述本体展开且多个垫体呈水平排列,所述枕状变形结构为所述多个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本体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所述本体内形成一手部放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顶侧面及底侧面呈圆弧状,多个散热沟槽的两个对应侧壁呈弯弧状,且所述多个散热沟槽呈V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为弹性针织透气网布,所述布体由聚脂纤维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为编织网布,所述布体由棉线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选自由多个棉花及多个发泡颗粒其中之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个对应侧边分别间隔设置有至少二个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枕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选自由魔鬼毡、公母对接的卡扣件、磁吸件及纽扣件其中的一种。
8.一种坐垫结构,其包括:
至少二个组接垫,每一个垫体具有一本体及多个连接件,其具有多个条状垫体,每两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且每个两垫体的间形成一散热沟槽,所述垫体包括一布体及多个填充材料,所述布体包覆所述多个填充材料,多个连接件,其分别呈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个对应的侧边,所述多个连接件呈相互连接及拆分的结构;
其中,多个垫体的一侧相互连接,其中一组接垫作为坐垫,而另一组接垫为靠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垫结构,其中,作为靠垫的组接垫,卷曲形成一中空圆柱状,并使所述组接垫的两个对应侧边的至少一连接件相互连接,并形成枕状变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垫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选自由魔鬼毡、公母对接的卡扣件、磁吸件及纽扣件其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4043.XU CN210870602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4043.XU CN210870602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70602U true CN210870602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1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44043.XU Active CN210870602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70602U (zh)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21944043.XU patent/CN2108706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1122746A (ja) | 機能式椅子 | |
KR101517350B1 (ko) | 착석시 바른자세 유도와 안락성을 기대할 수 있는 의자 | |
CA2614047A1 (en) | Pregnancy support cushion | |
CN210870602U (zh)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
KR100772167B1 (ko) | 보조등받침을 갖는 의자 | |
KR200494409Y1 (ko) | 소파용 쿠션 | |
CN211459661U (zh) | 一种枕头 | |
US6694551B1 (en) | Facial support device | |
KR20140001628U (ko) | 요추지지 더블접착방식 쿠션 | |
KR20210002220U (ko) | 소파용 쿠션 | |
TWM592262U (zh) | 複合式枕墊結構及其座墊結構 | |
CN205457413U (zh) | 一种新型脊椎记忆靠垫 | |
KR200435467Y1 (ko) | 다리 받침대 | |
CN217117990U (zh) | 一种用于臀部按摩的多功能坐垫 | |
CN2161184Y (zh) | 不用弹簧的弹性垫体 | |
KR101491029B1 (ko) | 다기능 베개 | |
CN203576073U (zh) | 背靠垫 | |
CN216316635U (zh) | 一种坐具 | |
CN218500324U (zh) | 靠垫 | |
CN216220831U (zh) | 禅修垫 | |
TWM601561U (zh) | 支撐墊及使用其之背包組合 | |
CN211092848U (zh) | 一种座包结构及具有该座包结构的座椅 | |
CN210540207U (zh) | 一种护腰垫 | |
CN216256385U (zh) | 三分之一处护腰床垫 | |
CN210696986U (zh) | 一种多功能用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