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0002U -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0002U
CN211530002U CN201922193418.XU CN201922193418U CN211530002U CN 211530002 U CN211530002 U CN 211530002U CN 201922193418 U CN201922193418 U CN 201922193418U CN 211530002 U CN211530002 U CN 211530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dge
area
film layer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34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震寰
张金虎
郗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34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0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0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0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电池仓配合;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提拉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提拉部延所述电池的第一边缘弯折,并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电池上设置电源输出端的边缘相对设置。

Description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终端市场所提供的手机终端通常都采用一体化机型,非专业人士在无相关操作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将手机终端内的电池进行拆解。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如何在避免电池变形或者减少变形的情况下,将电池从电池仓内取出也具有极大的挑战。实际上,如何减小电池变形,不仅与专业人士的操作熟练度相关,另外还与针对电池的拆解方式相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电池仓配合;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提拉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提拉部延所述电池的第一边缘弯折,并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电池上设置电源输出端的边缘相对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边缘弯折以贴附在所述第二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提拉部围成的凹陷部;
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各个边缘均未超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对应边缘。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强胶区;
弱胶区,所述弱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所述强胶区的粘接强度;
其中,所述弱胶区所处区域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电池内热熔胶所处区域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分离。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电源输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强胶区的粘接强度呈递增的趋势。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电源输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强胶区上杀胶位的密度和/或尺寸呈递减趋势。
可选的,所述强胶区包括:
第一强胶区;
第二强胶区,所述第一强胶区和所述第二强胶区均沿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邻设置,所述弱胶区位于所述第一强胶区和所述第二强胶区之间。
可选的,所述提拉部包括弯折区和提拉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边缘的侧面接触、所述提拉区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膜层还包括角位包裹区,所述角位包裹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沿所述电池的第二边缘弯折、以贴附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角位包裹区和所述弯折区均靠近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拐角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均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膜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电池仓;
如上述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表面连接至电池仓的底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往提拉部上实施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池内卷绕电芯的卷绕轴不同,可以避免从电池易于变形的方向实施作用力,能够降低拆解电池时的破损和变形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膜层的平铺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强胶区的杀胶位排布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膜层的平铺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第一方向俯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第二方向俯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组件10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组件100可以包括电池1、第一膜层2。该电池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输出端13,该电源输出端可以包括极耳,该第一表面11可以用于与配置该电池组件100的电子设备的电池仓进行配合。该第一膜层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提拉部22(可以以图1中虚线所示位置为界),该第一连接部21连接于第一表面11,用于实现第一膜层2与电池1之间的连接,该提拉部22沿电池1的第一边缘14进行弯折,并贴附在第二表面12上,该第一边缘14与电池1的电源输出端13所对应的边缘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膜层2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基于此,当用户需要将电池1从电池仓内拆解出来时,可以先提起提拉部22,然后以电池1上靠近电源输出端13的一侧与电池仓底面之间的接触为基点实施作用力,从而将电池1拉起。而可以理解的是,电池1通常可以包括卷绕电芯,而电源输出端13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卷绕电芯的卷绕轴平行,以图1所示,电池1的卷绕方向为左下方朝上右上方的方向进行卷绕,而当用户拆解电池时,所实施的作用力为右上方朝向左上方的方向,能够避开卷绕电芯的卷绕方向,即可以避免从电池1易于变形的方向实施作用力,能够降低拆解电池1时的破损和变形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仍以图1所示,该电池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膜层3,该第二膜层3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31和按压部32,该第二连接部31与第一表面11连接,并且该第二连接部31和第一连接部21分离,即两者不重叠设置。按压部32与第二连接部31连接,并且该按压部32可以沿第一边缘14进行弯折,以贴附至第二表面12上。如此,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31的作用,进一步实现电池1与电池仓之间的固。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提起按压部32,并且实施作用力于32上,同时通过提拉部22实施作用力,可以实现第二膜层3与电池1之间的分离,有利于降低损坏电池1的概率。其中,第二膜层3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在一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该第一膜层2话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提拉部22所围成的凹陷部23,以此,第二膜层3的按压部32可以利用凹陷部23所形成的间隙相对于电池1进行弯折,并贴附在第二表面12的中部区域,有利于后续均匀作用到电池1两侧的作用力,两侧得到均匀拆解。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按压部32贴附在第二表面12时,可以位于提拉部22的一侧或者两侧,该按压部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仍以图1所示,该第二膜层3上除了弯折部32从第一边缘14处进行弯折外,第一连接部31上的各个边缘均未超出第一表面11的对应边缘,从而电池1上与第一边缘12相邻的两侧边缘均未被第二膜层2包裹。从而,后续在电池组件100跌落或者受到撞击时,电池1上与第一边缘12相邻的两侧边缘处的铝塑膜的可随之发生变形,有利于降低破损、漏液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降低跌落或者撞击过程中电池1产生漏液的风险,如图2所示,该第二连接部31可以包括强胶区311和弱胶区312,强胶区311和弱胶区312可以用于实现第二连接部31和电池仓之间的连接,并且强胶区311的粘接强度大于弱胶区312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地,该弱胶区312所处区域在电池1的厚度方向投影和电池1内的热熔胶所处区域在电池1的厚度方向投影分离。例如图2中所示,由于电池2内热熔胶所处的位置通常与电源输出端13对应。所以,在一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该强胶区311可以包括第一强胶区3111和第二强胶区3112,第一强胶区3111和第二强胶区3112均沿第二边缘设置,该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14相邻设置,弱胶区312位于第一强胶区3111和第二强胶区3112之间。当然,图2仅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强胶区311和弱胶区312之间固然还可以存在其他的排布方式,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沿第一边缘14指向电源输出端13的方向上,即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强胶区311的粘接强度呈递增趋势。以此,由于在实施作用力在提拉部22上的初期,第二连接部31与第一表面11之间处于完全粘接的状态,所以,在靠近提拉部22的区域将粘接强度设置的较弱,有利于在前期不便施力的情况下,分离第二连接部31和电池1;而当第二连接部31和电池1在实施力的作用下逐渐分离后,电池1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31向上倾斜,用户的实施的作用力可以有效的分离第二连接部31和电池1,所以可以将远离提拉部22的区域的粘接强度设置的较强,在不影响用户拆解手感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第二连接部31和电池1之间的连接强度。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该强胶区311可以包括以粘接层和设置在粘接上的多个杀胶位,通过杀胶位所占用的面积可以调节强胶区311的粘接强度。例如图3中所示,可以通过将强胶区311上的杀胶位的密度在箭头A所示方向上设置呈递减趋势,从而使得强胶区311的粘接强度在箭头A所示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箭头A所示方向上,将杀胶位的尺寸设置呈递减趋势。当然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同时调节杀胶位的密度和尺寸,来使得强胶区311的强度在箭头A所示方向上呈递增区域,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该提拉部22可以包括弯折区221和提拉区222,该弯折区221与第一连接部21连接,并且与第一边缘14的侧面接触、该提拉区222贴附在第二表面12上。进一步地,如图5-图7所示,该第一膜层2还可以包括角位包裹区24,该角位包裹区24与第一连接部21连接,并且沿电池1的第二边缘15弯折、以贴附至第二表面12,该角位包裹区24和弯折区221均靠近第一边缘14和第二边缘15之间的拐角处,从而通过角位包裹区24和弯折区221配合,对第一边缘14和第二边缘15之间的拐角进行保护,加强对电池1上易发生破损和漏液的区域的保护。
基于本公开中提供的电池组件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设备主体201,该设备主体201可以包括电池仓2011,电池组件100设置于该电池仓2011内,具体可以是电池1的第一表面11连接至电池仓2011的底面,具体可以是通过第二连接部31连接至电池仓2011的底面。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手机终端、平板终端和电子阅读器等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电池仓配合;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提拉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提拉部延所述电池的第一边缘弯折,并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电池上设置电源输出端的边缘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边缘弯折以贴附在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提拉部围成的凹陷部;
所述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凹陷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各个边缘均未超出所述第一表面的对应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强胶区;
弱胶区,所述弱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所述强胶区的粘接强度;
其中,所述弱胶区所处区域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电池内热熔胶所处区域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电源输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强胶区的粘接强度呈递增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电源输出端的方向上,所述强胶区上杀胶位的密度和/或尺寸呈递减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胶区包括:
第一强胶区;
第二强胶区,所述第一强胶区和所述第二强胶区均沿第二边缘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邻设置,所述弱胶区位于所述第一强胶区和所述第二强胶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包括弯折区和提拉区,所述弯折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边缘的侧面接触、所述提拉区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膜层还包括角位包裹区,所述角位包裹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沿所述电池的第二边缘弯折、以贴附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角位包裹区和所述弯折区均靠近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拐角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均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或者聚丙烯膜层。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电池仓;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表面连接至电池仓的底面。
CN201922193418.XU 2019-12-09 2019-12-09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530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418.XU CN211530002U (zh) 2019-12-09 2019-12-09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418.XU CN211530002U (zh) 2019-12-09 2019-12-09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0002U true CN211530002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3418.XU Active CN211530002U (zh) 2019-12-09 2019-12-09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0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2214813B (zh) 二次电池
CN107422444B (zh) 终端、滤光片组件、摄像头模组以及制作方法
EP3196961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9799926B2 (en) Curved electrode stack and battery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870801B1 (ko) 박막형 전지
US20200395580A1 (en) Battery
US943163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20190058196A (ko) 파우치 타입 이차 전지
JP6065294B2 (ja) パウチ型電池
CN112534606B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CN211530002U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443769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7641490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及电池
CN210668475U (zh) 电子设备
CN111052438A (zh) 层叠型电池
CN214672783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US11024929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release cover
KR102656480B1 (ko) 배터리 팩
CN209981458U (zh) 一种nfc天线
WO2022126328A1 (zh) 电池及应用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CN107706326B (zh) 一种电池保护件及保护方法、电池组件
CN112687832A (zh) 电芯与用电装置
KR102237948B1 (ko) 전극, 전극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6872121U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