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8318U - 兼容性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兼容性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8318U
CN211528318U CN201921723808.7U CN201921723808U CN211528318U CN 211528318 U CN211528318 U CN 211528318U CN 201921723808 U CN201921723808 U CN 201921723808U CN 211528318 U CN211528318 U CN 211528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emperature
test
cover body
compatibility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38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炼
刘静
黄青丹
王勇
张亚茹
饶锐
裴利强
宋浩永
吕慧媛
陈于晴
廖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38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8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8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8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容性测试系统,包括密封罐、加热件及恒温罩体,密封罐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密封罐包括罐体及密封盖,密封盖与罐体可拆卸连接并围成测试腔,恒温罩体设于测试腔内,加热件设于恒温罩体内,恒温罩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样品的安装部,恒温罩体的内壁与加热件间隔设置。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可用于测试样品与试验气体之间兼容性,由于加热件位于恒温罩体内,不会直接与试验气体接触,因此加热件不会发生反应等,不易发生腐蚀等损伤,可提高使用寿命,且加热件通过加热恒温罩体内的气体使恒温罩体外侧面保持一定温度,热量散发面更大,加热效果更平均,有利于对样品及试验气体进行充分加热,以便得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Description

兼容性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容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因其绝佳的绝缘与灭弧特性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越发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得SF6这一强温室效应气体饱受争议,而电力系统中SF6的使用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基于此,人们开始寻找SF6替代气体。对SF6潜在替代气体的可行性研究中对绝缘气体与金属材料的兼容性必不可少,因此需要一种装置用于进行固体与气体材料高温兼容性试验。目前进行兼容性试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密封玻璃管法,另一种是高压釜法,但由于上述试验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使用不便,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影响试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设备不易损坏的兼容性测试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容性测试系统,包括密封罐、加热件及恒温罩体,所述密封罐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密封罐包括罐体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并围成测试腔,所述恒温罩体设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恒温罩体内,所述恒温罩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样品的安装部,所述恒温罩体的内壁与所述加热件间隔设置。
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密封罐内由进气口充入试验气体,加热件可对恒温罩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恒温罩体的外表面具有温度,可对安装于安装部的样品进行加热,用于测试样品与试验气体之间兼容性,由于加热件位于恒温罩体内,不会直接与试验气体接触,因此加热件不会发生反应等,不易发生腐蚀等损伤,可提高使用寿命,且恒温罩体与加热件之间间隔设置,加热件通过加热恒温罩体内的气体使恒温罩体外侧面保持一定温度,热量散发面更大,加热效果更平均,有利于对样品及试验气体进行充分加热,以便得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测试腔内并贴设于所述恒温罩体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与所述加热件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连接件及电线,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密封罐,所述电线穿设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恒温罩体上设有更换口,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测试腔内的一端盖设于所述更换口处并与所述恒温罩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电路线,所述电路线穿设所述密封罐,所述电路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线与所述密封罐之间设有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捆绑件,所述捆绑件环绕于所述恒温罩体外,所述捆绑件与所述安装部用于夹持所述样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罩体、所述捆绑件与所述样品的材质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气压检测器,所述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测试腔内的气压,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处均设有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罐包括围成所述测试腔的罐体及密封盖,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罐体上;或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密封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向外翻折形成法兰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法兰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法兰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氟橡胶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圈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密封罐,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03、测试腔,110、罐体,111、法兰部,120、密封盖,200、加热件,300、恒温罩体,400、温控组件,410、温度传感器,420、控制器,510、连接件,520、电线,530、电路线,540、气压检测器,600、密封圈,10、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兼容性测试系统,包括密封罐100、加热件200及恒温罩体300,密封罐100上设有进气口101及出气口102,密封罐100 内设有测试腔103,恒温罩体300设于测试腔103内,加热件200设于恒温罩体 300内,恒温罩体300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样品10的安装部,恒温罩体300 的内壁与加热件200间隔设置。
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密封罐100内由进气口101充入试验气体,加热件 200可对恒温罩体30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恒温罩体300的外表面具有温度,可对安装于安装部的样品10进行加热,用于测试样品10与试验气体之间兼容性,由于加热件200位于恒温罩体300内,不会直接与试验气体接触,因此加热件200不会发生反应等,不易发生腐蚀等损伤,可提高使用寿命,且恒温罩体300与加热件200之间间隔设置,加热件200通过加热恒温罩体300内的气体使恒温罩体300外侧面保持一定温度,恒温罩体300的温度变化幅度小,热量散发面更大,加热效果更平均,有利于对样品10及试验气体进行充分加热,以便得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可选地,罐体110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可方便试验气体充入并混合。
可选地,罐体110及密封盖120为不锈钢材料。可防止发生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温控组件 400,温控组件400包括温度传感器410及控制器420,温度传感器410设于测试腔103内并贴设于恒温罩体300的外侧面,控制器420用于分别与加热件200 及温度传感器410电性连接,控制器420用于控制加热件200的加热温度。温度传感器410可用于收集恒温罩体300的表面温度,以便了解对样品10的加热温度,同时可利用控制器420对加热件200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恒温罩体300外侧面温度的控制。
可选地,温度传感器410为负反馈温度传感器410,可降低测试误差,提高温控的精度。
可选地,控制器420为PID温控器。可实时显示温度传感器410测得的温度并对加热件200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具体地,恒温罩体300为圆柱状结构,加热件200为棒状结构,加热件200 与恒温罩体300同心设置。此时加热件200的外壁与恒温罩体3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有利于使恒温罩体300各处温度相同。
可选地,恒温罩体300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可防止加热件200发生氧化等损伤,且惰性气体性质稳定,可防止加热件200短路造成火灾等情况。
可选地,加热件200为电加热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连接件510 及电线520,连接件510穿设密封罐100,电线520穿设连接件510并与加热件电性连接,恒温罩体300上设有更换口,连接件510位于测试腔103内的一端盖设于更换口处并与恒温罩体300可拆卸连接。连接件510与恒温罩体300可拆卸连接,可方便根据试验情况不同对恒温罩体300进行更换。
具体地,连接件510包括相连接的管件及盖板,管件穿设密封盖120,盖板盖设于更换口处,盖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管件与恒温罩体300的通孔,管件内设有紧封件,电线520穿设紧封件。此时可通过连接件510向恒温罩体300内充入惰性气体,再利用紧封件进行密封,方便了设备的安装。
具体地,盖板与恒温罩体300之间设有不锈钢密封圈。提高气密性,防止漏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电路线530,电路线530穿设罐体110,电路线530的两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410及控制器 420电性连接,电路线530与罐体110之间设有绝缘层。此时可防止由于电路线 530发生磨损造成罐体110带电,同时也可减少对电路线530工作时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捆绑件,捆绑件环绕于恒温罩体300外,捆绑件与安装部用于夹持样品10。此时可使样品10紧贴恒温罩体300外表面,使样品10能够充分加热,方便对样品10进行相关的微观形貌或表面元素表征。
可选地,捆绑件为至少两个,捆绑件沿恒温罩体300的轴向间隔设置,用于对长条形的样品10进行捆绑并使样品10与恒温罩体300外表面充分接触,以便充分测试样品10与试验气体之间的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恒温罩体300、捆绑件与样品10的材质相同。此时可减少其他材料与试验气体反应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干扰,控制试验变量的单一性,能够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气压检测器540,气压检测器540用于检测测试腔103内的气压,进气口101及出气口 102处均设有阀门。此时可方便对测试腔103内的气压进行检测,同时也可根据气压检测器540向测试腔103内充入气体或排除气体使测试腔103内的气压保持一定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密封罐100包括围成测试腔103的罐体110及密封盖120,进气口101设于密封盖120上,出气口102设于罐体110 上;或进气口101设于罐体110上,出气口102设于密封盖120上。由于密封盖120与罐体110可拆卸连接,可更换不同的样品10,且通过向测试腔103内充入不同种类的试验气体,对不同样品10、不同试验气体之间的兼容性进行测试,使用方便,且此时进气与出气过程不会相互干扰,有利于试验气体在测试腔103内平均分布。
可选地,上述兼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进气阀门及出气阀门,进气阀门穿设进气口101,出气阀门穿设出气口102,进气阀门与进气口101的内壁之间、出气阀门与出气口102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套。用于提高气密性。
可选地,测试腔103内设有搅拌件,搅拌件可转动,用于对测试腔103内气体进行混合,在充入多种试验气体时使各种气体平均分布,提高试验效果。具体地,用于驱动搅拌件转动的驱动件设于罐体110外,驱动件的传动轴穿设罐体110与搅拌件连接,搅拌件及传动轴均为不锈钢材质,可减少对试验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罐体110的开口处向外翻折形成法兰部111,密封盖120与法兰部111可拆卸连接,密封盖120与法兰部111 之间设有密封圈600。此时密封圈600的内径大于测试腔103的内径,密封圈 600的受力环境简单,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可选地,如图1所示,罐体110与密封盖1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600为氟橡胶密封圈。此时密封圈600能够承受高温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够提高试验的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加热件及恒温罩体,所述密封罐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密封罐内设有测试腔,所述恒温罩体设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恒温罩体内,所述恒温罩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样品的安装部,所述恒温罩体的内壁与所述加热件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测试腔内并贴设于所述恒温罩体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与所述加热件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及电线,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密封罐,所述电线穿设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加热件电性连接,所述恒温罩体上设有更换口,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测试腔内的一端盖设于所述更换口处并与所述恒温罩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线,所述电路线穿设所述密封罐,所述电路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线与所述密封罐之间设有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捆绑件,所述捆绑件环绕于所述恒温罩体外,所述捆绑件与所述安装部用于夹持所述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罩体、所述捆绑件与所述样品的材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检测器,所述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测试腔内的气压,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处均设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罐包括围成所述测试腔的罐体及密封盖,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罐体上;或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罐体上,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密封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向外翻折形成法兰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法兰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法兰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氟橡胶密封圈。
CN201921723808.7U 2019-10-14 2019-10-14 兼容性测试系统 Active CN211528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3808.7U CN211528318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兼容性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3808.7U CN211528318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兼容性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8318U true CN211528318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3808.7U Active CN211528318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兼容性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8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900A (zh) * 2022-04-26 2022-07-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用于变压器相容性测试的实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900A (zh) * 2022-04-26 2022-07-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用于变压器相容性测试的实验装置
CN114768900B (zh) * 2022-04-26 2024-04-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用于变压器相容性测试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28318U (zh) 兼容性测试系统
CN102520278B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套管热稳定和温升试验的装置
CN1664559A (zh) 动态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
CN102175348B (zh) 一种提供空气介质温度源的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10411599A (zh) 可重复使用的接触式液体内部温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9269882A (zh) 一种带有气氛环境的高温持久试验夹具
CN108732084A (zh) 一种腐蚀疲劳性能测试装置
CN110658310A (zh) 兼容性测试系统
CN101818358B (zh) 超临界co2高温高压合成高分子导电膜装置
CN113295544A (zh) 长期老化试验装置
CN106352998B (zh) 一种真空温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5223127A (zh)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可视反应实验装置
CN102998354A (zh) 一种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10174160A (zh) 一种高温液态金属探针
CN216484878U (zh) 一种六氟化硫中氟化氢气体标定器
CN104089765A (zh) 一种阀门热态试验装置
CN114839250A (zh) 氧感测探针/分析仪
CN105388193B (zh) 滑筒型熔融盐电化学腐蚀测量装置
CN100392375C (zh) 可置于紫外-可见谱仪中的有窗口的高压反应器
CN205879760U (zh) 难熔金属合金丝氧化实验装置
CN204085942U (zh) 用于提取高压高温设备中液体物料的采样装置
CN212384777U (zh) 焊炉
CN210119328U (zh) 一种高温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3314889U (zh) 温控溶蚀反应装置
CN216900327U (zh) 一种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