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7964U - 一种采样探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样探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7964U
CN211527964U CN201921732931.5U CN201921732931U CN211527964U CN 211527964 U CN211527964 U CN 211527964U CN 201921732931 U CN201921732931 U CN 201921732931U CN 211527964 U CN211527964 U CN 21152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probe
gas
air pipe
probe ro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2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涛
朱永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ian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tian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tian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tian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32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7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样探杆,用于粉尘仪,待测气体从所述采样探杆进入,包括:气管,用于通气;第一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一端;第二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加热件,设于所述气管外部,用于对所述气管进行加热;加热电线,连接所述加热件与外部的电源。本申请通过在气管外部设置加热件,对气管内的待测气体进行加热,避免待测气体在粉尘仪内出现析水的不良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采样探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样探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方便。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污染的问题,地球上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个国家对工厂生产排放的废气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工厂对排放的废气进行测试后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粉尘仪用来测试空气的粉尘浓度,待测气体从采样探杆进入到粉尘仪内部,从而进行粉尘浓度测试,目前的采样探杆只是起到了流通的作用,待测气体在粉尘仪内部会有析出水的现象出现,影响了粉尘仪对待测气体粉尘浓度的测试结果。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样探杆,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样探杆,用于粉尘仪,待测气体从所述采样探杆进入,包括:气管,用于通气;第一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一端;第二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加热件,设于所述气管外部,用于对所述气管进行加热;加热电线,连接所述加热件与外部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加热件为套设在所述气管外部的弹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还包括:隔离套,套设于所述加热件的外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第一凸耳部,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第二凸耳部,所述隔离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封头上靠近所述第一凸耳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封头上靠近所述第二凸耳部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尺寸与所述气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气管安装于所述通气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第一封头上远离所述气管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部,所述圆柱形凹部与所述通气孔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连通所述隔离套内部与所述第二封头外部的通孔,所述加热电线从所述通孔中穿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探杆中,所述气管通过环缝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采样探杆,通过在气管外部设置加热件,对气管内的待测气体进行加热,避免了待测气体在粉尘仪内出现析水的不良现象,使得粉尘仪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尘仪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样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流泵组件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入端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0、测试机箱;11、进气组件;111、文丘里;12、散射腔组件;121、第一进气口;122、测试腔;123、第一出气口;124、激光入口;125、散射腔体;126、散射腔封盖;1261、多阶凸台;12611、第一凸台;12612、第二凸台;12613、第三凸台;127、多阶凹槽;1271、第一凹槽;1272、第二凹槽;1273、第三凹槽;128、激光通道;129、连接通道;1291、校正通道;13、射流泵组件;131、本体;1311、流道;1312、第二进气口;1313、第二出气口;1314、第二出气口;132、吸入端;1321、主体部;1322、第三凸耳部;1323、插入部;1324、凸部;14、激光组件;141、测试激光组件;142、校正激光组件;15、光纤探测组件;20、采样探杆;21、气管;22、加热件;23、第一封头;231、第一凸耳部;232、圆柱形凹部;233、通气孔;24、第二封头;241、第二凸耳部;242、第二通气孔;243、安装槽;25、加热电线;26、隔离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采样探杆用于粉尘仪,粉尘仪是用于测试待测气体的粉尘浓度,粉尘仪包括测试机箱10和采样探杆20,采样探杆20与测试机箱10连接,待测气体从采样探杆20进入到测试机箱中,在测试机箱10中对待测气体的粉尘浓度进行测试。
请参照图2所示,采样探杆20包括气管21、第一封头23、第二封头24、加热件22和加热电线25。气管21内部设有气流通道,用于通气,待测气体从气流通道中流入到粉尘仪的内部进行测试。第一封头23安装于气管21的一端,第二封头24设于气管21的另一端。加热件22设在气管21的外部,用于对气管21进行加热,气管21温度升高后会加热气管21内流通的待测气体的温度,保证进入粉尘仪的待测气体充分干燥,避免了待测气体在粉尘仪内出现析水的不良现象,使得粉尘仪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加热电线25连接加热件22与外部的电源,使得加热件22能够发热,从而对气管21进行加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件22为套设在气管21外部的弹簧件。具体地弹簧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弹簧件缠绕在气管21的外部,并且弹簧件与气管21 的外壁贴合,当加热电线25通电时,弹簧件的温度升高,弹簧件将热量传导到气管21上,使得气管21内的待测气体的温度升高。将加热件22设置为缠绕在气管21外壁上的弹簧件,使得弹簧件对气管21的加热更加均匀,增加了待测气体的干燥性能。
请再次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样探杆20还包括隔离套26,隔离套26设于加热件22的外部,隔离套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封头23和第二封头24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隔离套26为圆柱环结构,隔离套26套设在弹簧件的外部,将弹簧件保护在内部,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减少了热量向外界传递,使得弹簧件对气管21的加热效果更加充分。
请参照图2-图4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封头23上设有第一凸耳部231,在第二封头24上设置了第二凸耳部241,隔离套2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封头23上靠近第一凸耳部231的一端和第二封头24上靠近第二凸耳部 241的一端。
具体地,在第一封头23上设有通气孔233,通气孔233的尺寸与气管21的外径相匹配,将气管21安装于通气孔233内。第一封头23和气管21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在安装时先将第一封头23加热,使得通气孔233的内径增加,然后再将气管21安装在通气孔233内,冷却后第一封头23与气管21固定安装好。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封头23与气管21通过环缝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一体。采用环缝焊接的方式固定,使得第一封头23与气管21之间的气密性增加,减少了待测气体的泄漏,增加了粉尘仪对待测气体的粉尘浓度的测试的准确性。具体地,在第一封头23上远离气管21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部232,圆柱形凹部232与通气孔233同轴设置。圆柱形凹部的直径大于通气孔233的直径,圆柱形凹部232的设置方便了环缝焊接这一工艺的实现,有利于生产装配。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头24上设有第二通气孔242,第二通气孔242的尺寸小于气管21的外径。在第二封头24靠近气管21的一端设有尺寸与气管21外径相匹配的安装槽243,气管21安装在安装槽243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加热电线25从第二封头24伸入隔离套26内,在第二封头24上设有通孔244,该通孔连通隔离套26的内部与第二封头24的外部,使得加热电线25可以从通孔伸入到隔离套26内,从而连接弹簧件与外部的电源,对弹簧件进行加热。
请参照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仪中的测试机箱包括:进气组件11、散射腔组件12、射流泵组件13、激光组件14、光纤探测组件15、控制器和显示器。进气组件11与采样探杆20连通。散射腔组件12具有第一进气口121、测试腔 122、第一出气口123和激光入口124;进气组件11的一端安装于第一进气口121 位置处,待测气体从进气组件11进入第一进气口121,再第一进气口121进入测试腔122,在测试完成后从第一出气口123送出测试机箱10。激光组件14能够发射出激光,激光从激光入口124射入到测试腔122内,激光与待测气体进行碰撞,从而实现对待测气体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控制器内置有设定的算法,通过算法可以计算出待测气体的粉尘浓度,至于测试的原理是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做赘述。最后通过显示器将测试出的粉尘浓度显示出来,供用户直接观察。射流泵组件13安装于第一出气口123,用于将散射腔组件12内的待测气体传送到测试机箱10外部。
具体地,散射腔组件12包括散射腔体125和散射腔封盖126,散射腔体125具有开口,散射腔封盖126安装于开口位置处。第一进气口121、测试腔122、第一出气口123和激光入口124都设置在散射腔体125上。第一进气口121靠近散射腔体125的开口处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散射腔开口处的侧壁上。在开口位置处还设有多阶凹槽127,多阶凹槽127的尺寸从开口向散射腔体125内部逐渐减小;在散射腔封盖126与开口配合的一侧设有多阶凸台1261,多阶凸台1261的尺寸与多阶凹槽127的尺寸相匹配。多阶凹槽127与多阶凸台1261装配好后,多阶凹槽 127与多阶凸台1261之间设置有间隙,这些间隙即为气流通道。待测气体从进气组件11进入到第一进气口121,再随后进入到气流通道中,气流通道的形状为明显的多阶结构,多阶结构的气流通道对待测气体起到了分级压缩的作用,在测试气体进入测试腔122测试时,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现在市场上的气流通道的设计不规律,气体进入测试腔122时的状态不利于对粉尘浓度的测试。
请参照图7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多阶凹槽127可以为三阶凹槽,三阶凹槽包括第一凹槽1271、第二凹槽1272和第三凹槽1273,第一凹槽1271的尺寸大于第二凹槽1272的尺寸,第二凹槽1272的尺寸大于第三凹槽1273的尺寸。第一凹槽1271、第二凹槽1272和第三凹槽1273从开口位置处向散射腔体125内部依次设置。多阶凸台1261为三阶凸台,三阶凸台分别为第一凸台12611、第二凸台12612和第三凸台12613,第一凸台12611的尺寸大于第二凸台12612的尺寸,第二凸台12612的尺寸大于第三凸台12613的尺寸,散射腔封盖126安装到散射腔体 125的开口上时,三阶凸台与三阶凹槽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待测气体从第一凹槽1271位置处的气流通道流向第二凹槽1272位置处的气流通道位置处,最后流向第三凹槽1273位置处的气流通道,经过三级压缩,使得最后进入到测试腔122 内的待测气体的更加适合测试,此时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71、第二凹槽1272和第三凹槽1273均为圆柱形凹槽,第一凸台12611、第二凸台12612和第三凸台12613均为圆柱形凸台,这样使得进入到每阶凹槽处的待测气体更加均匀,使得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当然第一凹槽1271、第二凹槽1272和第三凹槽1273也可以设置为方形有凹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阶凹槽127也可以设置为两阶凹槽、四阶凹槽或者五阶凹槽等,具体的在此不做限制,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
请参照图6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激光入口124与测试腔122之间连接有激光通道128,在开口与测试腔122之间设有与激光通道128同轴的连接通道 129。连接通道129的轴心与多阶凹槽127的轴心同轴,激光组件14发出的光从激光通道128进入到测试腔122,与测试腔122内的待测气体发出碰撞,进行测试,并且控制器将测试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
请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射流泵组件13包括本体131和吸入端132。吸入端132安装在本体131的一端,吸入端13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气口 123连接,以便测试腔122内的待测气体在测试完成后从吸入端132流出。在本体 131设有流道1311,该流道1311具有第二进气口1312和第二出气口1313,吸入端 132安装于第二进气口1312。从吸入端132进入的待测气体先流到第二进气口 1312,再穿过流道1311,最后从第二出气口1313流出。本体131的侧面设有与流道1311连通的第三进气口1314。高压气体从第三进气口进入流道1311,高压气体直接从第二出气口1313流出,因此在第二出气口1313与第二进气口1312之间形成气压差,从而产生将第二进气口1312处的气体吸出的吸力,将待测气体吸出到外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吸入端132包括:主体部1321、第三凸耳部1322和插入部1323。主体部1321为圆柱形的主体,主体内部设有通道;第三凸耳部1322设在主体部1321上,插入部1323设在第三凸耳部1322远离主体部1321的一端,插入部1323插入到第二进气口1312内,并且插入部1323插入到第二进气口1312的长度超过第三进气口,插入端与流道1311之间设有间隙,此间隙为高压气体流通的通道,由于插入部1323插入的长度超过了第三进气口的位置,因此高压气体只能流到第二出气口1313,而不能进入第二进气口1312位置处,会使得第二出气口1313处与第二进气口1312处产生稳定的气压差,确保了射流泵组件13将测试腔122内的待测气体全部排出。在使用的过程中,待测气体测试完成后,高压气体才从第三进气口进入,从而将测试完成后的气体送出。
请参照图9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插入部1323的端部设有一圈凸部 1324,在凸部1324与流道1311之间设有间隙,使得高压气体不会出现回流的现象。
请再次参照图6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进气组件11包括文丘里111,文丘里111与第一进气口121连通,待测气体先流入到文丘里111中,然后再从文丘里111流入到第一进气口121,最后再进入到测试腔122进行测试。待测气体在流入文丘里111后,流速增加,确保了待测气体顺利进入第一进气口121,确保待测气体全部进入第一进气口。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待测气体经过文丘里111进入测试腔122,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测试腔122内表面采用喷氟处理,采用了喷氟处理后的湍流腔表面不会粘住灰尘,增加了对待测气体测试的准确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激光组件14包括测试激光组件141和校正激光组件142。测试激光组件141正对激光入口124,测试激光组件141射出的激光从激光入口 124进行测试腔122,与待测气体发生碰撞。激光入口124处安装有玻璃片,通过一压圈将玻璃固定在激光入口124处,从而将激光入口124封住,防止测试气体漏出。为了增加密封性能,在玻璃片与散射腔体125之间设置一个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散射腔体125内还设有校正通道1291,校正激光组件142发射的激光从校正通道1291进入测试腔122,对测试激光的激光进行校正,确保了测试激光的正常运行。校正通道1291与激光通道128呈夹角设置,校正通道1291 具有校正入口,校正入口朝向校正激光组件142设置,校正激光组件142发射的激光从校正入口进入到测试腔122。在校正入口处设置有玻璃片和压板,通过螺钉将压板和玻璃片固定在散射腔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采样探杆,用于粉尘仪,待测气体从所述采样探杆进入,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管,用于通气;
第一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一端;
第二封头,安装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
加热件,设于所述气管外部,用于对所述气管进行加热;
加热电线,连接所述加热件与外部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套设在所述气管外部的弹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套,套设于所述加热件的外部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第一凸耳部,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第二凸耳部,所述隔离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封头上靠近所述第一凸耳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封头上靠近所述第二凸耳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尺寸与所述气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气管安装于所述通气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上远离所述气管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部,所述圆柱形凹部与所述通气孔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连通所述隔离套内部与所述第二封头外部的通孔,所述加热电线从所述通孔中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通过环缝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
CN201921732931.5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采样探杆 Active CN21152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2931.5U CN211527964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采样探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2931.5U CN211527964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采样探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7964U true CN211527964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2931.5U Active CN211527964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采样探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7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971A (zh) * 2019-10-16 2019-12-20 恒天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粉尘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971A (zh) * 2019-10-16 2019-12-20 恒天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粉尘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27964U (zh) 一种采样探杆
CN108760188B (zh)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1627290U (zh) 一种超低粉尘仪
CN207335081U (zh) 红外检测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04064587U (zh) 管状件的密封连接装置、管状组件及气体检漏系统
CN211958360U (zh) 一种可实时检测柜内温度的开关柜
CN219150888U (zh) 一种自助清洁器
CN108896251A (zh) 一种制冷器门封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AU2001265283A1 (en) Self-cleaning oven having smoke detector for controlling cleaning cycle time
CN109357835B (zh) 一种用于高温流场观测的视窗结构及导管装置
CN204042964U (zh) 一种火检探头在线冷却风罩
CN110595971A (zh) 一种超低粉尘仪
KR102086069B1 (ko) 토출방향전환어댑터를 구비하는 풍량측정장치
CN205538676U (zh) 新型透射式烟度计的测量光通道
CN209296258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专用、安全的泄露检测装置
CN211263518U (zh) 烟气流速测量仪
CN207263312U (zh) 红外测温结构、抽油烟机及厨房用灶台
CN201000424Y (zh) 一种二氧化碳分析仪
KR102124146B1 (ko) 노즐개폐작동확인용 관측창이 구비된 풍량측정장치
CN2122753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分析的热脱附装置
CN218497109U (zh) 一种电源老化辅助工装
KR19990084483A (ko) 덕트 누기 시험기
CN221035247U (zh) 一种臭氧前驱物在线传输装置
CN220039147U (zh) 加热炉炉体测温组件
KR102124147B1 (ko) 플렉시블덕트 무밴드 체결장치를 구비하는 풍량측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