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517U -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3517U
CN211523517U CN201922334810.1U CN201922334810U CN211523517U CN 211523517 U CN211523517 U CN 211523517U CN 201922334810 U CN201922334810 U CN 201922334810U CN 211523517 U CN211523517 U CN 21152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steel
steel column
wal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4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强
范云珍
刘艳
赖佳莹
马于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4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四个墙体,墙体上设置有屋盖板,还包括钢结构主体,钢结构主体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四个第一钢柱,四个第一钢柱分别位于基座的四个角落,每个墙体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之间,墙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钢柱抵接,墙体与第一钢柱抵接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防护槽,相邻的两个墙体的第一防护槽之间形成第一防护空间,第一钢柱位于第一防护空间内,第一钢柱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钢柱和墙体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保护钢结构主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8040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房屋,由基座、墙体和屋盖板组成,其中:墙体设置在基座上;屋盖板设置在墙体上端;墙体为装配式墙体,包括钢结构主体、外墙系统、结构梁、内墙系统和墙体填充物,其中,钢结构主体设置在基座上,外墙系统用专用连接件和龙骨与主结构连接,墙体填充物设置在内墙系统内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房屋的装配时,首先将钢结构主体安装到基座上,然后再利用其它连接件将墙体与钢结构主体连接,从而完成房屋的装配,但是装配完毕后,有部分钢结构主体是暴露在房屋外侧的,如果不对其进行防护,钢结构主体便有可能产生锈蚀或被损坏,导致房屋整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护钢结构主体的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四个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屋盖板,还包括钢结构主体,所述钢结构主体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四个第一钢柱,四个所述第一钢柱分别位于基座的四个角落,每个所述墙体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之间,所述墙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钢柱抵接,所述墙体与第一钢柱抵接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防护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的第一防护槽之间形成第一防护空间,所述第一钢柱位于第一防护空间内,所述第一钢柱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钢柱和墙体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房屋时,首先将基座安装好,随后将第一钢柱安装到基座的四个角落,随后将四个墙体依次安装到基座上,使墙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钢柱抵接,且使第一钢柱位于两个墙体的第一防护槽形成的第一防护空间内,最后再利用连接件将墙体和第一钢柱连接,并将屋盖板安装到墙体顶部即可,如此便完成了房屋的装配,且第一防护空间可以将第一钢柱隐藏起来,从而保护第一钢柱不被损坏,使得钢结构主体可以更好地支撑整个房屋,保证了房屋的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柱上的卡接条,所述卡接条沿着第一钢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条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燕尾形,所述墙体的第一防护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卡接条进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接条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墙体的过程中,第一钢柱上的卡接条进入墙体上的卡接槽内,由于卡接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在卡接条完全进入卡接槽后,便可以使第一钢柱和墙体连接到一起,且卡接条与卡接槽也可以对墙体的安装进行导向,使得墙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钢柱,所述墙体包括两个拼接墙,所述第二钢柱位于两个拼接墙相抵接的位置,所述拼接墙远离第一防护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防护槽,两个所述拼接墙的第二防护槽之间形成第二防护空间,所述第二钢柱位于第二防护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配房屋时,同时安装第二钢柱到基座上,随后再进行墙体的安装,将拼接墙安装到基座上,并使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分别进入拼接墙的第一防护槽和第二防护槽内,并如此安装完成所有的拼接墙,第一防护空间可以将第一钢柱保护起来,第二防护空间则可以将第二钢柱保护起来,第二钢柱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同时将墙体拆分为拼接墙,可以减少墙体运输时所需的空间,方便了墙体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上且位于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墙体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墙体时,使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墙体分别进入对应的限位槽内,从而使得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墙体可以更好地固定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槽沿着墙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屋盖板上沿着屋盖板的周向设置有与每个连接槽对应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屋盖板时,使屋盖板上的连接块插入至墙体上对应的连接槽内,从而将屋盖板和墙体连接到一起,使得屋盖板可以更好地固定在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屋盖板上设置有连接凸边,所述连接凸边与墙体抵接设置,所述连接凸边上设置有穿设至墙体内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屋盖板的过程中,使屋盖板的连接凸边抵接至墙体上,随后再利用固定螺栓将连接凸边与墙体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屋盖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体上且位于相拼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条的设置可以增加墙体的防水效果,从而更好地保护钢结构主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墙体的两端开设第一防护槽,使相邻两个墙体的第一防护槽形成第一防护空间,将第一钢柱包裹在第一防护空间内后,便可以保护第一钢柱,降低第一钢柱被损坏或锈蚀的概率,使得整体的钢结构主体可以更好地支撑整个房屋;
2.通过在基座上增设第二钢柱,可以进一步增加房屋的稳定性,而将墙体拆分为拼接墙,可以便于墙体的运输,拼接墙上第二防护槽的设置则可以形成第二防护空间,对第二钢柱形成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屋盖板并爆炸部分墙体与基座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限位槽;2、墙体;21、拼接墙;211、第一防护槽;212、第二防护槽;213、第一防护空间;214、第二防护空间;22、卡接槽;23、连接槽;24、防水条;3、屋盖板;31、连接块;32、连接凸边;321、固定螺栓;4、钢结构主体;41、第一钢柱;411、卡接条;42、第二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置有四个墙体2,墙体2上设置有屋盖板3,墙体2及屋盖板3均由工厂预制而成。
参照图2和图3,装配式房屋还包括钢结构主体4,钢结构主体4由四个第一钢柱41组成,四个第一钢柱41分别位于基座1的四个角落,每个墙体2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41之间,且墙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钢柱41抵接,墙体2上与第一钢柱41抵接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防护槽211,第一防护槽211沿竖直方向开设,相邻的两个墙体2的第一防护槽211之间形成第一防护空间213(见图4),第一防护空间213的大小与第一钢柱41的大小相适配,而第一钢柱41则位于第一防护空间213内,同时第一钢柱41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可以固定墙体2和第一钢柱41。
将第一钢柱41安装到基座1上后,利用吊车将四个墙体2依次安装到基座1上,使墙体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41抵接,两个墙体2的第一防护槽211形成的第一防护空间213会将第一钢柱41包裹起来,再利用连接件将墙体2和第一钢柱41连接,通过第一防护空间213可以将第一钢柱41隐藏起来,从而保护第一钢柱41不被损坏,使得钢结构主体4可以更好地支撑整个房屋。
参照图2和图3,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柱41上的卡接条411,卡接条411沿着第一钢柱41的长度方向设置,卡接条411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燕尾形,墙体2的第一防护槽21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槽22,卡接槽22与卡接条411配合设置;在安装墙体2的过程中,使卡接条411进入到卡接槽22内,由于卡接条411和卡接槽22设置为燕尾形,从而可以将墙体2和第一钢柱41连接起来。
参照图2和图5,基座1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41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钢柱42,第二钢柱42位于基座1每条边的中央位置,第二钢柱42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房屋的稳定性,而墙体2则由两个拼接墙21组成,第二钢柱42位于两个拼接墙21相抵接的位置,同时拼接墙21上远离第一防护槽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防护槽212,两个拼接墙21的第二防护槽212之间形成第二防护空间214,第二钢柱42位于第二防护空间214内。
安装第二钢柱42到基座1上后,将拼接墙21安装到基座1上,使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分别进入拼接墙21的第一防护槽211和第二防护槽212内,并如此安装完成所有的拼接墙21,安装完成后,第一防护空间213和第二防护空间214则可以分别将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保护起来,实现了对钢结构主体4的保护,同时将墙体2拆分为多个拼接墙21,使得墙体2的运输和安装都更加方便。
参照图2,为了使第一钢柱41、第二钢柱42和墙体2更好地固定在基座1上,在基座1上且位于第一钢柱41、第二钢柱42和墙体2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1。
参照图2和图3,为了提高屋盖板3与墙体2之间的连接效果,在每个墙体2的顶面上均开设有多个连接槽23,多个连接槽23沿着墙体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
参照图6和图7,,屋盖板3上沿着屋盖板3的周向设置有与每个连接槽23对应的连接块31(图中未完全示出),连接块31与连接槽23配合设置,同时屋盖板3上设置有连接凸边32,连接凸边32与墙体2抵接,连接凸边32上设置有穿设至墙体2内的固定螺栓321。
在安装屋盖板3时,使屋盖板3上的连接块31插入至墙体2上对应的连接槽23内,并使连接凸边32与墙体2抵接,再利用固定螺栓321将连接凸边32与墙体2连接,如此便可以使得屋盖板3可以更好地固定在墙体2上。
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整个房屋的防水性,在墙体2的内侧及外侧且位于每个相拼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水条2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装配房屋时,在将基座1安装好后,将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安装到基座1上对应的限位槽11内,随后利用吊车拼接墙21安装至相邻的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之间,使拼接墙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抵接,并如此安装所有的拼接墙21,装配完成后,第一钢柱41位于第一防护空间213内,第二钢柱42位于第二防护空间214内,最后再将屋盖板3安装到墙体2顶部,如此便完成了房屋的装配,通过第一防护空间213和第二防护空间214可以将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保护起来,使得第一钢柱41和第二钢柱42不会被轻易损坏,从而使得钢结构主体4可以更好地支撑整个房屋,提高了房屋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四个墙体(2),所述墙体(2)上设置有屋盖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结构主体(4),所述钢结构主体(4)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四个第一钢柱(41),四个所述第一钢柱(41)分别位于基座(1)的四个角落,每个所述墙体(2)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41)之间,所述墙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钢柱(41)抵接,所述墙体(2)与第一钢柱(41)抵接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防护槽(211),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2)的第一防护槽(211)之间形成第一防护空间(213),所述第一钢柱(41)位于第一防护空间(213)内,所述第一钢柱(4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钢柱(41)和墙体(2)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柱(41)上的卡接条(411),所述卡接条(411)沿着第一钢柱(4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条(411)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燕尾形,所述墙体(2)的第一防护槽(21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卡接条(411)进入的卡接槽(22),所述卡接槽(22)与卡接条(411)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钢柱(41)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钢柱(42),所述墙体(2)包括两个拼接墙(21),所述第二钢柱(42)位于两个拼接墙(21)相抵接的位置,所述拼接墙(21)远离第一防护槽(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防护槽(212),两个所述拼接墙(21)的第二防护槽(212)之间形成第二防护空间(214),所述第二钢柱(42)位于第二防护空间(2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第一钢柱(41)、第二钢柱(42)和墙体(2)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23),多个所述连接槽(23)沿着墙体(2)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屋盖板(3)上沿着屋盖板(3)的周向设置有与每个连接槽(23)对应的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与连接槽(23)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盖板(3)上设置有连接凸边(32),所述连接凸边(32)与墙体(2)抵接设置,所述连接凸边(32)上设置有穿设至墙体(2)内的固定螺栓(3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上且位于相拼接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水条(24)。
CN201922334810.1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Active CN21152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810.1U CN21152351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810.1U CN21152351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3517U true CN211523517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4810.1U Active CN211523517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35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174A (zh) * 2020-11-10 2021-02-09 江苏沪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模块房屋
CN112523360A (zh) * 2020-10-27 2021-03-19 江苏沪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拆装式模块房屋
CN113294012A (zh) * 2021-06-25 2021-08-24 诚栋集成房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房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3360A (zh) * 2020-10-27 2021-03-19 江苏沪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拆装式模块房屋
CN112343174A (zh) * 2020-11-10 2021-02-09 江苏沪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模块房屋
CN113294012A (zh) * 2021-06-25 2021-08-24 诚栋集成房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房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23517U (zh) 一种全装修的装配式房屋
KR101209662B1 (ko) 비정형 건축구조물의 곡면 외피를 시공하기 위한 철골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정형 건축구조물 시공방법
US20100146884A1 (en) Combined wall panel
CN101395324A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独户式住宅和用于装配所述住宅的方法
US20100005746A1 (en) Insulating prefab wall structure
KR101393218B1 (ko) 조립식 주택용 패널을 이용한 조립식 주택의 조립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립식 주택
CN104736777A (zh) 建筑系统、具体是住宅建筑
KR102163271B1 (ko) 쐐기형 결합부가 형성된 블록과 프레임으로 구성된 조적벽체패널모듈을 이용한 건축 공법
JP2009057777A (ja) コーナー用接合金物及び該コーナー用接合金物を使用したサイディング材の施工方法
CN105649208A (zh) 一种由标准周转房组合成大房间的方法及结构
KR101569653B1 (ko) 태양광 모듈 설치용 강판 지붕 구조물
CN112502323B (zh) 一种室内隔音墙体
CN213087061U (zh) 一种带有预埋式连接件的轻钢房屋墙体
CN110905278A (zh) 一种组合式围墙
KR101292748B1 (ko) 가구식 건축물의 맞춤식 공법 및 전통한식 구조
CN219909402U (zh) 金属防水板材单元及其拼接而成的防水幕墙
GB2586619A (en) Structural module for a frameless building
CN200989063Y (zh) 陆上建筑物及海上结构物的组装式客房一体型结构
KR20180111723A (ko) 박공 지붕용 난간 및 난간 설치방법
CN219973664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金属面夹芯板
JP7377157B2 (ja) 配線構造
EP0896105B1 (en) Roofing element
JP4747142B2 (ja) トンネル用防音ハウス
JP2000328663A (ja) 太陽熱集熱配管構造及び施工方法
CN108797792B (zh) 一种木建筑墙体与墙体的结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