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1862U -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1862U
CN211521862U CN201922217907.4U CN201922217907U CN211521862U CN 211521862 U CN211521862 U CN 211521862U CN 201922217907 U CN201922217907 U CN 201922217907U CN 211521862 U CN211521862 U CN 21152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ank
water
pipeline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79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阳
卢浩
赵泽毓
秦慧梅
莫灼均
张辉
吴金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q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g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Ag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79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给水单元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排水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加药单元包括至少3个独立的加药容器,加药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和药剂加料口,加药容器分别与第一混凝装置、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管路连通;污泥处理单元的排水管路与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服务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服务单元的进水管路与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服务单元的出水管路与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给水排水系统有利于给排水统一管理,药剂集中储存和使用,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约了建筑用地,减少了投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印染工业园区的给水与排水处理系统大多采用分开设置,互不干扰。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均有其单独的工艺流程和污泥处理系统以及储药间、加药间和配电间、中控室等附属构筑物。该种分建模式虽然具备互不干扰的优点,但其占地面积较大,并且附属构筑物会相对重复,浪费土地资源,相关人员配置增多,增加运行成本。同时储药间、加药间以及配电间、中控室等附属构筑物分开建设,应急药剂调配不方便,而且所需的电缆步量长度增加,增加成本投资,不利于集中管理和管控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给水排水系统,所述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
所述给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水源进水管路、第一混凝装置、第一沉淀池、消毒池、清水池和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
所述排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调节池、固液分离装置、水解酸化池、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第二混凝装置和第三沉淀池,所述排水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和所述调节池管路连通,所述排水单元的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三沉淀池管路连通;
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3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加药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和药剂加料口,所述第一混凝装置、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设置有污泥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过所述污泥传输装置向所述污泥处理单元传输沉积污泥,所述污泥处理单元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的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所述服务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服务单元的进水管路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服务单元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上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将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结合起来,能够将来自河水的水源输送至第一混凝装置,于此同时,加药单元通过加药容器向第一混凝装置中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使源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凝聚成大颗粒物质,通过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消毒池,于此同时,加药单元通过加药容器向消毒池中加入液体状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方便输送和加药量的控制,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再经过清水池,调节水量,均匀供水,可以向包括服务单元在内的用水单元供水;用水单元排出的废水经经收集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避免水质水量波动对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影响,然后经过固液分离装置,去除排水中的固体物质,然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在厌氧类菌种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减轻后续好氧池的负荷,经过水解酸化池的废水进入好氧池,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好氧池出水进入第二沉淀池,经沉淀进行重力分离后进入第二混凝装置,于此同时,加药单元通过加药容器向第二混凝装置中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使源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凝聚成大颗粒物质,后进入第三沉定池进行固液分离,出水达标排放。上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将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结合起来,将给水单元以及排水单元合建,方便水厂集中管理,减少人员配置,节约成本;给水单元和排水单元所需的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共用,有利于给排水统一管理,药剂集中储存和使用,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约了建筑用地,减少了投资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装置由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凝池和絮凝池组成。
上述的给水排水系统通过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凝池和絮凝池结合后续的第一沉淀池处理水源水进行供水,提高了絮凝效果和沉降效率。
优选地,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第一混凝池、絮凝池、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凝装置为第二混凝池。
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由依次连通的格栅和气浮池组成,所述气浮池中设置有气浮机。
上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固液分离装置先通过格栅分离体积较大的固体物质,处理量大,效率高,然后通过气浮池处理体积较小的固体物质,结合了处理量大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第一混凝装置、气浮池、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和污泥压滤系统,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过所述污泥传输装置向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的污泥浓缩池传输沉积污泥。
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污泥统一依次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污泥压缩系统进行处理,物化和生化污泥混合后处理,有助于提高污泥的沉降性,减少调理药剂的使用,节约药剂费用。
优选地,所述服务单元包括配电室、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均设置有并联的进水管路和并联的出水管路,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进水管路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服务单元统一为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和加药单元服务,同时服务单元也是属于用水单元,由给水单元供水,排放水进入排水单元处理后排放,统一设置可以减少管路和电缆的长度,布置简单,节省投资,便于集中管控。
优选地,所述给水排水系统还包括泵房,所述给水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均安装于所述泵房内。
优选地,所述加药容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
加药容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给水单元还可以向加药单元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给水排水系统将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结合起来,将给水单元以及排水单元合建,方便水厂集中管理,减少人员配置,节约成本;给水单元和排水单元所需的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共用,有利于给排水统一管理,药剂集中储存和使用,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约了建筑用地,减少了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水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源,2、第一混凝池,3、絮凝池,4、第一沉淀池,5、消毒池,6、清水池,7、水源进水管路,8、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9、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10、调节池,11、格栅,12、气浮池,13、水解酸化池,14、好氧池,15、第二沉淀池,16、第二混凝池,17、第三沉淀池,18、排水单元的出水管路,19、服务单元,20、加药单元,21、污泥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给水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
给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水源进水管路7、第一混凝装置、第一沉淀池4、消毒池5、清水池6和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8;
排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调节池10、固液分离装置、水解酸化池13、好氧池14、第二沉淀池15、第二混凝池16和第三沉淀池17,排水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9和出水管路18,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9和调节池10管路连通,排水单元的出水管路18和第三沉淀池17管路连通;
加药单元20包括至少3个独立的加药容器,加药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和药剂加料口,加药容器的进水口与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第一混凝装置、第二混凝池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污泥处理单元21设置有污泥传输装置,第一沉淀池4、第二沉淀池5和第三沉淀池17通过污泥传输装置向污泥处理单元12传输沉积污泥,污泥处理单元21设置有排水管路,污泥处理单元21的排水管路与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9连通;
服务单元19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服务单元19的进水管路与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服务单元19的出水管路与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第一混凝装置的处理效果,第一混凝装置由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凝池2和絮凝池3组成。通过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凝池2和絮凝池3结合后续的第一沉淀池4处理水源水进行供水,提高了絮凝效果和沉降效率。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固液分离装置的处理效果,固液分离装置由依次连通的格栅和气浮池组成,气浮池中设置有气浮机。固液分离装置先通过格栅分离体积较大的固体物质,处理量大,效率高,然后通过气浮池处理体积较小的固体物质,结合了处理量大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如图1所示,加药单元20包括5个独立的加药容器,第一混凝池2和絮凝池3、第二混凝池16、气浮池12、消毒池5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加药单元20包括5个独立的加药容器可以更集中的向第一混凝池2和絮凝池3、第二混凝池16、气浮池12、消毒池5添加药剂。
优选地,所述服务单元包括配电室、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均设置有并联的进水管路和并联的出水管路,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进水管路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服务单元统一为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和加药单元服务,同时服务单元也是属于用水单元,由给水单元供水,排放水进入排水单元处理后排放,统一设置可以减少管路和电缆的长度,布置简单,节省投资,便于集中管控。
为了更好的控制给水排水系统中各部分水的流量,所述给水排水系统还包括泵房,所述给水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均安装于所述泵房内。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给水单元、排水单元、加药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服务单元;
所述给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水源进水管路、第一混凝装置、第一沉淀池、消毒池、清水池和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
所述排水单元包括依次管路连通的调节池、固液分离装置、水解酸化池、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第二混凝装置和第三沉淀池,所述排水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和所述调节池管路连通,所述排水单元的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三沉淀池管路连通;
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3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加药容器设置有进水口和药剂加料口,所述第一混凝装置、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设置有污泥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过所述污泥传输装置向所述污泥处理单元传输沉积污泥,所述污泥处理单元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的排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所述服务单元设置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服务单元的进水管路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服务单元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装置由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凝池和絮凝池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第一混凝池、絮凝池、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装置为第二混凝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由依次连通的格栅和气浮池组成,所述气浮池中设置有气浮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单元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加药容器,所述第一混凝装置、气浮池、第二混凝装置和消毒池分别与一个加药容器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和污泥压滤系统,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过所述污泥传输装置向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的污泥浓缩池传输沉积污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单元包括配电室、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均设置有并联的进水管路和并联的出水管路,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进水管路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机修室、中控室、化验室、办公室和值班室的并联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排水单元的进水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排水系统还包括泵房,所述给水排水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若干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均安装于所述泵房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容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给水单元的出水管路连通。
CN201922217907.4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Active CN21152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907.4U CN21152186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907.4U CN21152186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1862U true CN211521862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5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7907.4U Active CN21152186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18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4111A (zh) * 2019-12-11 2020-03-20 深圳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4111A (zh) * 2019-12-11 2020-03-20 深圳雅居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4510A (zh) 污水深度处理组合装置和工艺
CN114590969B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0367104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CN211521862U (zh)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CN209635975U (zh) 一体化连续运行强化脱氮除磷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
CN204058189U (zh) 可移动农村污水应急处理装置
CN212174718U (zh) 分散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2988918U (zh) 一种多级多段复合式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18435302U (zh) 一种塘式牛蛙养殖尾水的处理系统
CN102642992A (zh) 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
CN110894111A (zh) 一种给水排水系统
CN108675560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2174744U (zh)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4779259U (zh) 新型独栋式mbr中水回用一体机
CN209940773U (zh) 一种三氯异氰尿酸污水处理装置
CN208532528U (zh) 一种印染厂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6737975U (zh) 一种医疗废水应急处理装置
CN206680352U (zh)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07330501U (zh) 切削废液的mbr生化处理系统
CN215102667U (zh) 污水深度处理组合装置
CN205241333U (zh)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补充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1296716Y (zh) 全自动生活污水处理装备
CN212174729U (zh) 硝基苯废水、氯乙烯废水集成处理系统
CN218642609U (zh) 一种污泥化学曝气连续调理系统
CN218146275U (zh) 一种印染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8

Address after: 537000 Zhongcun, Zhangmu Town, Fumian District,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Fum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14017, 14th floor, main tower, shipping center, 59 Linhai Avenu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G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7000 Zhongcun, Zhangmu Town, Fumian District,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Fum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Yaq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37000 Zhongcun, Zhangmu Town, Fumian District, Yu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Fumia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Yulin Xint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nan Ya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