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1736U - Ic厌氧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Ic厌氧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1736U
CN211521736U CN201921780523.7U CN201921780523U CN211521736U CN 211521736 U CN211521736 U CN 211521736U CN 201921780523 U CN201921780523 U CN 201921780523U CN 211521736 U CN211521736 U CN 211521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fixedly arranged
water
anaerobic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05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 Embroidery Mountain And Riv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 Embroidery Mountain And Riv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 Embroidery Mountain And Riv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 Embroidery Mountain And Riv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05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1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1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1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IC厌氧反应器,在使用IC厌氧反应器时,通过动力泵为污水提供加大的动力,通过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形成立体布水网进行均匀布水,确保布水均匀,使原水与泥水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处理效果;包括底座、底柱、罐体、进水管、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装置、出气管、回液管和排水管;还包括污水管、动力泵、锥形座、第一布水管、第一布水头、第一出水口、第二布水管、第二布水头、第三布水管、第三布水头、第四布水管和第四布水头。

Description

IC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IC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种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有机高浓度废水进行处理的辅助装置,其在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IC厌氧反应器在使用时,布水是否均匀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罐体较大的反应器尤其如此,而现有的反应器的布水效果较差,容易产生布水死角,影响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水均匀性较强,污水处理效果较好的IC厌氧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包括底座、底柱、罐体、进水管、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装置、出气管、回液管和排水管,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罐体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进水管的右端自罐体的左端下侧插入内腔内,第一三相分离器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第二三相分离器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部,气液分离装置固定设置于罐体的顶端,出气管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的右端,回液管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的底端,回液管的底端自第二三相分离器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二三相分离器和第一三相分离器,排水管的右端自罐体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并位于第二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还包括污水管、动力泵、锥形座、第一布水管、第一布水头、第一出水口、第二布水管、第二布水头、第三布水管、第三布水头、第四布水管和第四布水头,污水管的底端与动力泵的顶端固定连接,动力泵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左侧,动力泵的右端与进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锥形座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进水管的右端插入锥形座内并设置有多组连接管,第一布水管固定设置于锥形座的下部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一布水头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一布水管的顶端,第一出水口固定设置于第一布水管的底端,第二布水管固定设置于锥形座的中部下侧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弄连接,第二布水头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二布水管的顶,第三布水管固定设置于锥形座的中部上侧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三布水头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三布水管的顶端,第四布水管固定设置于锥形座的顶部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四布水头均匀倾斜设置于第四布水管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过滤网、电机、动力轮、转轴、固定杆、齿环和刮刀,过滤网固定设置于污水管的内部,电机固定设置于污水管的中部外端,电机的左端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左端自污水管的右端插入污水管内并与动力轮的右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底部与过滤网的顶部可转动连接,固定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顶端,齿环的底端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齿环与动力轮齿合连接,刮刀固定设置于固定杆的底端,刮刀的底端与过滤网的顶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固定设置于污水管的中部并罩设于电机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固定轴承,固定轴承固定设置于过滤网的底端,转轴的底端自过滤网的顶端插入并固定于固定轴承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干燥过滤装置,干燥过滤装置固定设置于出气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排泥管,排泥管固定设置于罐体的右端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观察阀,观察阀固定设置于罐体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进水阀,进水阀固定设置于污水管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IC厌氧反应器时,通过动力泵为污水提供加大的动力,通过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形成立体布水网进行均匀布水,确保布水均匀,使原水与泥水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布水管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与刮刀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罐体;4、进水管;5、第一三相分离器;6、第二三相分离器;7、气液分离装置;8、出气管;9、回液管;10、排水管;11、污水管;12、动力泵;13、锥形座;14、第一布水管;15、第一布水头;16、第一出水口;17、第二布水管;18、第二布水头;19、第三布水管;20、第三布水头;21、第四布水管;22、第四布水头;23、过滤网;24、电机;25、动力轮;26、转轴;27、固定杆;28、齿环;29、刮刀;30、保护罩;31、固定轴承;32、干燥过滤装置;33、排泥管;34、观察阀;35、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包括底座1、底柱2、罐体3、进水管4、第一三相分离器5、第二三相分离器6、气液分离装置7、出气管8、回液管9和排水管10,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罐体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罐体3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进水管4的右端自罐体3的左端下侧插入内腔内,第一三相分离器5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第二三相分离器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部,气液分离装置7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顶端,出气管8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7的右端,回液管9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7的底端,回液管9的底端自第二三相分离器6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第一三相分离器5,排水管10的右端自罐体3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并位于第二三相分离器6的上方;还包括污水管11、动力泵12、锥形座13、第一布水管14、第一布水头15、第一出水口16、第二布水管17、第二布水头18、第三布水管19、第三布水头20、第四布水管21和第四布水头22,污水管11的底端与动力泵12的顶端固定连接,动力泵1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动力泵12的右端与进水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锥形座13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进水管4的右端插入锥形座13内并设置有多组连接管,第一布水管14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下部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一布水头15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一布水管14的顶端,第一出水口16固定设置于第一布水管14的底端,第二布水管17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中部下侧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弄连接,第二布水头18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二布水管17的顶,第三布水管19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中部上侧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三布水头20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三布水管19的顶端,第四布水管21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顶部并与一组连接管固定连接,第四布水头22均匀倾斜设置于第四布水管21的顶端;在使用IC厌氧反应器时,通过动力泵为污水提供加大的动力,通过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形成立体布水网进行均匀布水,确保布水均匀,使原水与泥水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过滤网23、电机24、动力轮25、转轴26、固定杆27、齿环28和刮刀29,过滤网23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内部,电机24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外端,电机24的左端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左端自污水管11的右端插入污水管11内并与动力轮25的右端固定连接,转轴26的底部与过滤网23的顶部可转动连接,固定杆27固定设置于转轴26的顶端,齿环28的底端与固定杆27的顶端固定连接,齿环28与动力轮25齿合连接,刮刀29固定设置于固定杆27的底端,刮刀29的底端与过滤网23的顶端接触;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拦截,同时通过电机带动刮刀转动,将较大的杂质切碎。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保护罩30,保护罩30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并罩设于电机24的外端;通过保护罩对电机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固定轴承31,固定轴承31固定设置于过滤网23的底端,转轴26的底端自过滤网23的顶端插入并固定于固定轴承31的中部;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干燥过滤装置32,干燥过滤装置32固定设置于出气管8的中部;通过干燥过滤装置对沼气进行干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排泥管33,排泥管33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右端下侧;通过排泥管排出多余的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观察阀34,观察阀34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右端;通过观察阀在装置未运行时观察内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还包括进水阀35,进水阀35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通过进水阀控制进水。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其在使用IC厌氧反应器时,通过动力泵为污水提供加大的动力,通过第一布水管、第二布水管、第三布水管和第四布水管形成立体布水网进行均匀布水,确保布水均匀,使原水与泥水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拦截,同时通过电机带动刮刀转动,将较大的杂质切碎,通过观察阀在装置未运行时观察内部状态,通过保护罩对电机进行保护,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转轴,通过干燥过滤装置对沼气进行干燥处理,通过排泥管排出多余的污泥,通过进水阀控制进水。
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IC厌氧反应器的部件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IC厌氧反应器,包括底座(1)、底柱(2)、罐体(3)、进水管(4)、第一三相分离器(5)、第二三相分离器(6)、气液分离装置(7)、出气管(8)、回液管(9)和排水管(10),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罐体(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罐体(3)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进水管(4)的右端自罐体(3)的左端下侧插入内腔内,第一三相分离器(5)固定设置于内腔的中部,第二三相分离器(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部,气液分离装置(7)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顶端,出气管(8)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7)的右端,回液管(9)固定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7)的底端,所述回液管(9)的底端自第二三相分离器(6)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第一三相分离器(5),排水管(10)的右端自罐体(3)的左端上侧插入内腔并位于第二三相分离器(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管(11)、动力泵(12)、锥形座(13)、第一布水管(14)、第一布水头(15)、第一出水口(16)、第二布水管(17)、第二布水头(18)、第三布水管(19)、第三布水头(20)、第四布水管(21)和第四布水头(22),所述污水管(11)的底端与动力泵(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泵(1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所述动力泵(12)的右端与进水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座(13)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所述进水管(4)的右端插入锥形座(13)内并设置有多组连接管,所述第一布水管(14)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下部并与一组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布水头(15)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一布水管(14)的顶端,所述第一出水口(16)固定设置于第一布水管(14)的底端,所述第二布水管(17)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中部下侧并与一组所述连接管固定弄连接,所述第二布水头(18)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二布水管(17)的顶,所述第三布水管(19)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中部上侧并与一组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布水头(20)均匀倾斜设置于第三布水管(19)的顶端,所述第四布水管(21)固定设置于锥形座(13)的顶部并与一组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布水头(22)均匀倾斜设置于第四布水管(21)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23)、电机(24)、动力轮(25)、转轴(26)、固定杆(27)、齿环(28)和刮刀(29),所述过滤网(23)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内部,所述电机(24)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外端,所述电机(24)的左端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左端自污水管(11)的右端插入污水管(11)内并与动力轮(2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6)的底部与过滤网(23)的顶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7)固定设置于转轴(26)的顶端,所述齿环(28)的底端与固定杆(2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齿环(28)与动力轮(25)齿合连接,所述刮刀(29)固定设置于固定杆(27)的底端,所述刮刀(29)的底端与过滤网(23)的顶端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罩(30),所述保护罩(30)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并罩设于电机(24)的外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轴承(31),所述固定轴承(31)固定设置于过滤网(23)的底端,所述转轴(26)的底端自过滤网(23)的顶端插入并固定于固定轴承(31)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过滤装置(32),所述干燥过滤装置(32)固定设置于出气管(8)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管(33),所述排泥管(33)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右端下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阀(34),所述观察阀(34)固定设置于罐体(3)的右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阀(35),所述进水阀(35)固定设置于污水管(11)的中部。
CN201921780523.7U 2019-10-22 2019-10-22 Ic厌氧反应器 Active CN211521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0523.7U CN2115217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Ic厌氧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0523.7U CN2115217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Ic厌氧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1736U true CN21152173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0523.7U Active CN211521736U (zh) 2019-10-22 2019-10-22 Ic厌氧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1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587A (zh) * 2021-02-04 2021-05-18 山东汗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qic厌氧反应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587A (zh) * 2021-02-04 2021-05-18 山东汗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qic厌氧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5441U (zh) 一种小学废水处理装置
CN112717672B (zh) 一种车间废气处理设备
CN211521736U (zh) Ic厌氧反应器
CN110669584A (zh) 一种油茶籽油成品净化装置
CN211078590U (zh) 一种mbr膜曝气器及mbr膜曝气装置及mbr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03319735U (zh) 溶气气浮设备
CN205403542U (zh) 一种利用水冷和风冷的双重化工热气冷却罐
CN102518494B (zh) 一种新型柴油机曲轴箱通风器
CN205803180U (zh) 一种自动加药式工业污水净化装置
CN205461706U (zh) 一种带废热回收功能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5995113U (zh) 一种化工用新型废液处理装置
CN211226663U (zh) 一种园区工业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CN103821116B (zh) 一种电站补气防水装置
CN208394931U (zh) 一种生产废水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15161611U (zh) 一种污水处理集成系统
CN204752394U (zh) 一种砂滤装置
CN218262202U (zh)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16625U (zh) 一种经过改良的污水处理罐
CN110624391A (zh) 一种脱硫除尘设备
CN206680471U (zh) 一种新型生产生物菌种培养罐
CN111533253A (zh) 一种厌氧反应罐
CN219058735U (zh) 一种综合净化处理一体化装备
CN217972903U (zh) 一种一体化协同处理的废水废气综合处理设备
CN204897622U (zh) 一种搅拌式活性炭过滤装置
CN220090613U (zh) 一种湿式厌氧反应器浮渣去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