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3373U - 一种骑行用护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骑行用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3373U
CN211513373U CN201922382481.8U CN201922382481U CN211513373U CN 211513373 U CN211513373 U CN 211513373U CN 201922382481 U CN201922382481 U CN 201922382481U CN 211513373 U CN211513373 U CN 211513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abric
precoat
protective
bottom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24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东
温辉旭
陈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24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3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3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3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行用护具,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三个护壳呈三折式叠压的结构,第三外壳是可活动的,对应保护人肢体活动部位,被人体的活动肢体带动,增加对人体的保护面积,增加穿戴舒适性,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护具脱离原穿戴位置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骑行用护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行用护具。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这项极限运动中,赛车手的腿部或手臂上穿戴的护具一般为两折结构,该两折结构为具有两个表面叠压设置的护壳结构,例如穿戴在腿上的两折结构,其中一个护壳结构用于保护膝盖(股骨和髌骨),另一个则用于保护小腿骨(胫骨)。众所周知的,摩托车比赛中,赛车手需反复做屈膝的动作,且膝盖处经常着地,上述两个动作经常导致腿部护具脱离人体的原穿戴位置,而失去或减弱了对人体预设部位进行保护的功能,但上述问题和现象对赛车手来说是致命的。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行用护具。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骑行用护具,其中,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护壳,所述第四护壳安装在所述第二护壳一侧;所述第四护壳外表面排列式设置有多个凹槽。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第二护壳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设置有加厚磨块和分力磨块,所述加厚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的预设区域且朝所述第二护壳两端方向延伸,所述分力磨块连接在所述加厚磨块两侧并延所述第二护壳两侧方向延伸。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第三护壳一端朝所述底层织物一侧方向延伸。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层织物另一侧侧设置有衬布。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伸缩部为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一端车缝在所述第一面料层表面,所述弹性面料层另一端车缝在所述底层织物上。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均由亲肤的网状布料制作。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第一护壳、所述第二护壳、所述第三护壳和所述第四护壳均为PP材料制作。
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中,所述第一护壳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护壳的内表面、所述第三护壳的内表面和所述第四护壳的内表面均设置有EVA缓冲减震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三个护壳呈三折式叠压的结构,第三外壳是可活动的,对应保护人肢体活动部位,被人体的活动肢体带动,增加对人体的保护面积,增加穿戴舒适性,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护具脱离原穿戴位置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戴在人腿上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戴在人手臂上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层织物;2、第一护壳;3、第二护壳;4、第一面料层;5、伸缩部;6、第三护壳;7、第四护壳;8、凹槽;9、加厚磨块;10、分力磨块; 11、衬布;12、EVA缓冲减震材料;13、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100、小臂;200、大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骑行用护具,包括底层织物1,该底层织物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2和第二护壳3,该底层织物1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4,该第一面料层4设置在该底层织物1一端,该第一面料层4与该底层织物1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5连接,该第一面料层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6,该第三护壳6表面预设部分与该第一护壳2重叠,该第一护壳2表面预设部分与该第二护壳3表面重叠,该底层织物1和该第一面料层4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13。本实施例中,该伸缩部5为弹性面料层,该弹性面料层一端车缝在该第一面料层4表面,该弹性面料层另一端车缝在该底层织物1上。该底层织物1和该第一面料层4均由亲肤的网状布料制作,以起到透气的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第三护壳6一端朝该底层织物1一侧方向延伸,以增加对大臂或大腿外侧的防护面积。
实际应用中,可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骑行用护具制作成腿部护具(如图3所示),则第一护壳2用于保护膝盖处(股骨和髌骨),第二外壳主要保护小腿处(胫骨),而第三外壳则位于大腿表面。当小腿(图中未标出)与大腿(图中未标出)间相互弯曲运动时,第一面料层4受大腿表面及衣物摩擦而随大腿运动,从而带出第三护壳6,使第三护壳6对大腿正面进行保护(护壳表面呈弯曲状以方便与人体腿部表面形状相适配穿戴,并尽可能多地增加对大腿正面的保护面积),由于受弹性面料层连接,减少了第一面料层4运动时对底层织物1的拉力,以尽可能地使底层织物1保持在原穿戴位上,使其他两个护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活动的第三外壳的设计增加对人体的保护面积,增加穿戴舒适性,可有效防止或减少护具脱离原穿戴位置的现象发生。实际应用中,还可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骑行用护具制作成手臂护具(如图4所示),则第一护壳2位于肘部,第二护壳3位于小臂100处,两外壳用于分别保护肱骨,尺骨和桡骨。穿戴使用时,大臂200与小臂100发生相对转动而弯曲时,大臂200及表面衣物摩擦带动第三护壳6运动,第一面料层4受大臂200外侧及衣物摩擦而随大臂200运动,从而带出第三护壳6,使第三护壳6对大臂200外侧进行保护,由于受弹性面料层连接,减少了第一面料层4运动时对底层织物1的拉力,因此以尽可能地使底层织物1保持在原穿戴位上,使其他两个护壳实现良好的保护作用。
摩托车比赛中常会出现车手摔车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赛车手的腿部最先受撞击,且赛车手会在地面滑行较长距离,为针对上述情况使本实用新型增加对车手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该底层织物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护壳7,该第四护壳7安装在该第二护壳3一侧。实际穿戴时,该第四护壳7位于小腿外侧或内侧(主要用于保护腓骨),可有效减少小腿所受的撞击力。该第四护壳7外表面排列式设置有多个凹槽8,凹槽8用于隔离、释放和扩散第四外壳所受冲击力,以减少传递至小腿上的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小腿。
为增加护壳的防护性,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护壳3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该第二护壳3外表面设置有加厚磨块9和分力磨块10,该加厚磨块9设置在该第二护壳3外表面的预设区域且朝该第二护壳3两端方向延伸,该分力磨块10连接在该加厚磨块9两侧并延该第二护壳3两侧方向延伸。加厚磨块9承受外力,加厚磨块9上的力传递扩散至分力磨块10上,可减少传递至人体上的外力,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该第二护壳3设置成拱形以跟小腿或小臂骨形状相适配穿戴,且能减少第二外壳的受力面积,以减少传递至人体上的外力。
本实施例中,该底层织物1另一侧设置有衬布11。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制作成上述的手臂护具时,若(即为举例说明,请参考图4)该衬布11用于在小臂100和大臂200弯曲的时候增加肘部外侧的防护面积,即,在底层织物1弯曲时,衬布11处起皱(如图4所示),用于保持肘部外侧的防护面积,但肘部内侧只有原底层织物1的弯曲部分,因此肘部内侧更容易弯曲,增加手臂活动时穿戴护具所带来的舒适感,加强关节活动灵活性,肘部外侧则受起皱的衬布11实现防护作用,增加防护面积。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护壳2、该第二护壳3、该第三护壳6和该第四护壳7均为PP材料制作,以提高护壳防护和耐撞击的能力。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护壳2的内表面、该第二护壳3的内表面、该第三护壳6的内表面和该第四护壳7的内表面均设置有EVA缓冲减震材料12(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织物,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连接有第一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设置在所述底层织物一端,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底层织物内表面通过一伸缩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料层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护壳,所述第三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一护壳重叠,所述第一护壳表面预设部分与所述第二护壳表面重叠,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上均安装有魔术贴式弹性绑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织物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护壳,所述第四护壳安装在所述第二护壳一侧;所述第四护壳外表面排列式设置有多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壳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设置有加厚磨块和分力磨块,所述加厚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护壳外表面的预设区域且朝所述第二护壳两端方向延伸,所述分力磨块连接在所述加厚磨块两侧并延所述第二护壳两侧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护壳一端朝所述底层织物一侧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织物另一侧侧设置有衬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为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一端车缝在所述第一面料层表面,所述弹性面料层另一端车缝在所述底层织物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织物和所述第一面料层均由亲肤的网状布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壳、所述第二护壳、所述第三护壳和所述第四护壳均为PP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骑行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壳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护壳的内表面、所述第三护壳的内表面和所述第四护壳的内表面均设置有EVA缓冲减震材料。
CN201922382481.8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骑行用护具 Active CN211513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481.8U CN211513373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骑行用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2481.8U CN211513373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骑行用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3373U true CN211513373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7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2481.8U Active CN211513373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骑行用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33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193A (zh) * 2020-09-30 2020-12-29 广州钛敌科装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防暴裤
CN114632319A (zh) * 2022-03-09 2022-06-17 哈尔滨金融学院 一种多功能体育器材安全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7193A (zh) * 2020-09-30 2020-12-29 广州钛敌科装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防暴裤
CN114632319A (zh) * 2022-03-09 2022-06-17 哈尔滨金融学院 一种多功能体育器材安全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56829T3 (es) Dispositivo de protección.
JP3135924B2 (ja) ヒッププロテクタ付きズボン
CN211513373U (zh) 一种骑行用护具
US20190364990A1 (en) Stabilized support device for a limb guard
CN111317195A (zh) 一种运动按摩护膝
CN108244723A (zh) 一种护膝护肘
KR100749958B1 (ko) 관절 보호대용 완충부재 및 이를 갖는 관절 보호대
CN213604536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护膝
WO2016015622A1 (zh) 关节运动支撑护具
CN201222993Y (zh) 一种防护服装
CN212212750U (zh) 一种运动按摩护膝
KR20110008071U (ko) 관절보호대
CN217609692U (zh) 一种抗冲击护具垫片及运动服
CN204483127U (zh) 一种四肢运动保护护具
KR20120005141U (ko) 무릎보호대
KR100660405B1 (ko) 격투기용 몸통보호대
CN206007985U (zh) 一种关节运动护具
CN210521721U (zh) 一种可活动式护具
KR200433187Y1 (ko) 작업용 팔꿈치 보호대
CN210901490U (zh) 一种针织硅胶护膝
JP3118113U (ja) 作業用インナーパンツ
CN217242812U (zh) 一种防撞击运动护膝
CN217184927U (zh) 一种护膝
CN218588232U (zh) 一种刺杀防护用护裆
CN210353238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护性能的运动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