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8920U - 一种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8920U
CN211508920U CN201921729332.8U CN201921729332U CN211508920U CN 211508920 U CN211508920 U CN 211508920U CN 201921729332 U CN201921729332 U CN 201921729332U CN 211508920 U CN211508920 U CN 211508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ounting plate
frequency converter
ventilation pip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93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桥新
邹秀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iaoc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iao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iaoch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iao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93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8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8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8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第一接线端、整流模块、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第二接线端、整机电源驱动板、风扇电源板和整机控制板,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接线的开口,本方案将整机电源驱动板和风扇电源板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可有效的改善现有变频器壳体内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减小了变频器壳体的高度,通过第二安装板将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大部分热量传递至通风管上,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小部分热量传至壳体内的空气中,通过散热装置将通风管和空气中的热量带走。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请查阅图6所示,图示为现有的变频器结构,其包括第一接线端1、整流模块2、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第二接线端子等。期间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分别位于整流模块和逆变的两侧,导致电气回路复杂的交错迂回;使得铜牌用料多且工艺复杂,空间浪费也大,且电气回路长大大降低了电气可靠性、增加不必要的发热。另散热风道曲折,散热效果不佳,被迫需要加大了变频器的体积。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第一接线端、整流模块、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第二接线端、整机电源驱动板、风扇电源板和整机控制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接线的开口,所述整流模块与第一接线端、通断电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与滤波模块、第二接线端连接,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整流模块、滤波模块连接,所示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滤波模块位于同一侧,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分别位于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直流端,所述第一接线端、整流模块、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和第二接线端形成回路,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壳体内部的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安装板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侧,所述滤波模块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侧,所述整机电源驱动板、风扇电源板和整机控制板均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包括并联的若干开关性器件和若干电阻性电阻,所述开关性器件为直流接触器或交流接触器,开关性器件还可以是其他可控制通断的开关性器件,此处不应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电阻性电阻为若干铝壳电阻、水泥电阻或绕线电阻,电阻性电阻还可以为其他可以限制电流的电阻性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一L型铜排a与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一L型铜排下端安装有输入缺相检测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铜排该第一L型铜排a加工工艺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散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散热装置,包括通风管和通风扇,所述通风管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通风管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下侧,所述通风管两侧敞口,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敞口处靠近通风扇,所述通风扇的扇叶转动可将第二安装板上的热量、壳体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壳体外,可以有效的将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传递至通风管上的热量以及壳体内部的热量通过风冷的方式带走。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内安装有若干导热金属隔板,该隔板将通风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两侧敞口的风道,加速热量的传递,增加气流流动时与风冷散热装置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为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该风冷散热装置请参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0425115.8、名称为一种新型变频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口,增加通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的电解电容和两个铝壳电阻,铝壳电阻可以替代为其他同等效果的电阻性器件,此处不应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模块还包括直流电抗器,所述直流电抗器与并联后的电解电容和铝壳电阻串联,添加的直流电抗器与并联后的电解电容和电阻串联在一起,一起构成滤波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将整机电源驱动板和风扇电源板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可有效的改善该问题,使本方案的中的变频器高度低于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器的高度,相对产热较多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相邻设置,且位于靠近通风扇的位置,通过第二安装板将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大部分热量传递至通风管上,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小部分热量传至壳体内的空气中,通过散热装置将通风管和空气中的热量带走;通断电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位于同一侧,现有技术是位于两侧的;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都是位于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直流端侧,现有技术滤波模块位于逆变模块和整流模块的交流侧;通断电的处理模块是靠近整流模块的这一端,所以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回路,使得结构大大简便,电气回路大大缩短,增强了变频器整体可靠性并缩小了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内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内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内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内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变频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接线端、2整流模块、3滤波模块、4开关性器件、5逆变模块、6第二接线端、7整机电源驱动板、8风扇电源板、9通风管、10通风扇、11壳体、12铝壳电阻、13输入缺相检测模块、14开口、15第二安装板、16导热板、17通风口、18第一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5所示,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安装有第一接线端1、整流模块2、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3、逆变模块5、第二接线端6、整机电源驱动板7、风扇电源板8和整机控制板,所述壳体1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接线的开口14,所述整流模块2与第一接线端1、通断电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5与滤波模块3、第二接线端6连接,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整流模块2、滤波模块3连接,所示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滤波模块3位于同一侧,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3分别位于整流模块2和逆变模块5的直流端,所述第一接线端1、整流模块2、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3、逆变模块5和第二接线端6形成简易的回路,该回路相对于现有的变频器的回路大大的简化,本方案中的整流模块、滤波模块、逆变模块有序的排放,减小了铜排a、b的使用长度,也无需对铜排进行多次折弯处理,减小材料和工艺成本,减少了电器回路面积,改善了产品EMC,进而使电器使用更加可靠,所述壳体1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5,所述第二安装板15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5分别位于壳体11内部的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安装板18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板15的高度,所述第一接线端1和第二接线端6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8上,所述整流模块2和逆变模块5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5上,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位于第一安装板的18的下侧,所述滤波模块3位于第一安装板18的下侧,所述整机电源驱动板7、风扇电源板8和整机控制板均安装在壳体11的侧壁上,现有的整机电源驱动板和风扇电源板分别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底端和接线铜排的上端,采用叠加式安装,会导致变频器整体的高度增加,本方案将整机电源驱动板和风扇电源板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可有效的改善该问题,使本方案的中的变频器高度低于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器的高度,相对产热较多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相邻设置,且位于靠近通风扇的位置,通过第二安装板将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大部分热量传递至通风管上,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小部分热量传至壳体内的空气中,通过散热装置将通风管和空气中的热量带走。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包括并联的若干开关性器件和若干电阻性电阻,所述开关性器件为直流接触器4或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4和一个铝壳电阻并联组成通断电处理模块,直流接触器和铝壳电阻的数量,随功率的改变进行调节,开关性器件还可以是其他可控制通断的开关性器件,此处不应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电阻性电阻为若干铝壳电阻、水泥电阻或绕线电阻,电阻性电阻还可以为其他可以限制电流的电阻性器件;通断电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位于同一侧,现有技术是位于两侧的;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都是位于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的直流端侧;通断电的处理模块是靠近整流模块的这一端,所以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回路,使得结构大大简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一L型铜排a与整流模块连接,所述第一L型铜排下端安装有输入缺相检测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铜排该第一L型铜排a加工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散热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散热装置,包括通风管和通风扇,所述通风管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通风管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下侧,所述通风管两侧敞口,所述通风管的一侧敞口处靠近通风扇,所述通风扇的扇叶转动可将第二安装板上的热量、壳体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壳体外,可以有效的将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传递至通风管上的热量以及壳体内部的热量通过风冷的方式带走,采用了合适尺寸的散热风扇并缩短了散热风扇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散热风道直且密闭性更好,都大大增强了散热效果,也有效缩小了变频器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管内安装有若干导热金属隔板,该隔板将通风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两侧敞口的风道,加速热量的传递,增加气流流动时与风冷散热装置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电阻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下侧,有效的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使变频器内部的结构更加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口,增加通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的电解电容和两个铝壳电阻,铝壳电阻可以替代为其他同等效果的电阻性器件,此处不应成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滤波模块还包括直流电抗器,所述直流电抗器与并联后的电解电容和铝壳电阻串联,添加的直流电抗器与并联后的电解电容和电阻串联在一起,一起构成滤波模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水冷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该风冷散热装置请参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0425115.8、名称为一种新型变频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水冷散热效果更佳,在产热量较大时可以更有效的发挥,有效的降低变频器内的温度。
这就是该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例如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常规替换,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安装有第一接线端(1)、整流模块(2)、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3)、逆变模块(5)、第二接线端(6)、整机电源驱动板(7)、风扇电源板(8)和整机控制板,所述壳体(1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接线的开口(14),所述整流模块(2)与第一接线端(1)、通断电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5)与滤波模块(3)、第二接线端(6)连接,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整流模块(2)、滤波模块(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示通断电处理模块与滤波模块(3)位于同一侧,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和滤波模块(3)分别位于整流模块(2)和逆变模块(5)的直流端,所述第一接线端(1)、整流模块(2)、通断电处理模块、滤波模块(3)、逆变模块(5)和第二接线端(6)形成回路,所述壳体(11)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5),所述第二安装板(15)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5)分别位于壳体(11)内部的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安装板(18)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板(15)的高度,所述第一接线端(1)和第二接线端(6)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8)上,所述整流模块(2)和逆变模块(5)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5)上,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位于第一安装板(18)的下侧,所述滤波模块(3)位于第一安装板(18)的下侧,所述整机电源驱动板(7)、风扇电源板(8)和整机控制板均安装在壳体(1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所述通断电处理模块包括并联的若干开关性器件(4)和若干电阻性电阻,所述开关性器件为直流接触器或交流接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1)通过第一L型铜排与整流模块(2)连接,所述第一L型铜排下端安装有输入缺相检测模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5)的下端安装有散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散热装置,包括通风管(9)和通风扇(10),所述通风管(9)为金属导热材料,所述通风管(9)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5)的下侧,所述通风管(9)两侧敞口,所述通风管(9)的一侧敞口处靠近通风扇(10),所述通风扇(10)的扇叶转动可将第二安装板(15)上的热量、壳体(11)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壳体(11)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9)内安装有若干导热金属隔板,该隔板将通风管(9)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两侧敞口的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水冷散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开设有通风口(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的电解电容和铝壳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还包括直流电抗器,所述直流电抗器与并联后的电解电容和铝壳电阻串联。
CN201921729332.8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变频器 Active CN211508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9332.8U CN211508920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9332.8U CN211508920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8920U true CN211508920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9332.8U Active CN211508920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89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40A (zh) * 2019-10-16 2019-12-24 广州标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CN112533434A (zh) * 2020-12-16 2021-03-19 厦门锐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440A (zh) * 2019-10-16 2019-12-24 广州标程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CN112533434A (zh) * 2020-12-16 2021-03-19 厦门锐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0503U (zh) 一种用于功率控制器的改进型散热装置
CN211508920U (zh) 一种变频器
CN104868702A (zh) 一种变流器功率柜
CN204316303U (zh) 一种变流器功率柜
CN107786070B (zh) 智能功率模块、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CN110611440A (zh) 一种变频器
CN114244021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降温设备的电机
CN206865363U (zh)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CN210111869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
CN112994413B (zh) 自然散热变频器
CN108718510A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2412580U (zh) 一种电气工程控制柜
CN2106947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液冷散热机箱
CN210157073U (zh) 一种新型水泵专用变频器
CN208589810U (zh) 一种独立风道的ups模块
CN203722487U (zh) 一种离网逆变器装置
CN209627207U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小型变频器
CN21018374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109245555B (zh) 同步整流高频开关电源
CN201533254U (zh) 一种紧凑型开关电源模块
CN211508630U (zh)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功率单元
CN218829630U (zh) 变频器及空调设备
CN215300466U (zh) 一种变频器用恒温控制装置
CN211981761U (zh) 一种可控整流器的新型变频器
CN218678800U (zh) 一种变频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