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6128U -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6128U
CN211506128U CN202020077424.9U CN202020077424U CN211506128U CN 211506128 U CN211506128 U CN 211506128U CN 202020077424 U CN202020077424 U CN 202020077424U CN 211506128 U CN211506128 U CN 211506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ensioning
piece
elastic she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74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杨
邹志辉
顾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ufei Hua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ufei Hua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ufei Hua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74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6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6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6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及摄像模组。一种马达,包括底座;载座;第一弹片,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载座的一侧;第二弹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座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载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张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张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张紧件通电,可改变所述张紧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上述马达,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相较于音圈马达通过音圈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载座移动的方式,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Description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圈马达依靠电流驱动线圈进行运动。音圈马达的推力大小取决于线圈和磁石。然而,当镜头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磁推力很难满足需求,容易出现磁干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避免磁干扰现象的马达。
一种马达,包括:
底座;
载座;
第一弹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座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载座的一侧;
第二弹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座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载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
张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张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张紧件通电,可改变所述张紧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
上述马达,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相较于音圈马达通过音圈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载座移动的方式,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紧件为SMA件。SMA材料具有较好的伪弹性,即SMA材料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能力。从而可以通过SMA的形变,更准确的控制载座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呈方形;所述马达包括四组分别位于拐角位置的张紧件,且/或所述马达包括两组或四组位于所述马达侧边的张紧件。从而使得第二弹片和载座的四个拐角处同时受力,从而使得第二弹片和载座的受力均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张紧件包括至少两根所述张紧件。以减小单根张紧件的应力,且提高每组张紧件可承载的最大应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座内嵌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裸露的第一导电连接部以及裸露的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载座的与所述第二弹片连接的位置;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固定并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张紧件与导电件电连接的方式,进而实现张紧件与第二弹片的相对固定和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两根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固定并电连接。从而在马达施行对焦运动时,载座的每个拐角处可同时受到两根张紧件的拉力,以提高对载座的总拉力,从而可以将第二弹片的硬度设置的较大,如通过改变第二弹片的厚度或第二弹片的结构,增加第二弹片的K值。进而在马达施行对焦运动时,减小稳定时间,提高对应摄像模组的对焦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凸设于所述载座的外侧面;与同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的第二端相连;并倒挂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上;所述载座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弹片的一侧。支撑部可部分承受第二导电连接部的远离第二弹片方向的压力,从而减小第二导电连接部根部的应力,避免因第二导电连接部受力较大而导致第二导电连接部的根部受损,增加导电件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电片,所述第一电片上设有供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穿过的第一预留通道;和/或
所述马达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电片,所述第二电片上设有供所述张紧件的第一端固定插入的第二预留通道。张紧件的第一端固定插入第二预留通道,增大张紧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电片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张紧件与第二电片的结合力。张紧件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一预留通道内,从而在安装时可以适当调整张紧件与第二导电连接部的接触位置,避免出现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仅一段受力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通道两侧具有自端部开始向所述第一弹片一侧弯折的过渡段。从而使得张紧件的第二端与第一预留通道的端部的连接平滑过渡,从而防止张紧件的第二端出现局部被过渡弯折且受力集中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载座上的参考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的FPC,所述FPC上设有用以检测所述参考件位置的检测元件。从而可以通过对参考件位置的检测,确认载座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
上述摄像模组,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模组。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马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载座和张紧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电片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第二电片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底座与载座配合结构示意图。
100、马达;110、底座;111、端子;113、限位槽;130、载座;131、支撑部;140、导电件;141、第一导电连接部;143、第二导电连接部;150、第一弹片;170、第二弹片;190、张紧件;191、第一端;193、第二端;180、上盖;10、第一电片;11、第一预留通道;12、过渡段;20、第二电片;21、第二预留通道;30、参考件;40、柔性电路板;a-a、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马达100,包括底座110、载座130、第一弹片150、第二弹片170以及张紧件190。其中,载座130用以承载镜头。第一弹片150与底座110和载座130均固定连接,且位于载座130的一侧。第二弹片170与底座110和载座130均固定连接,且位于载座130的远离第一弹片150的一侧。即第一弹片150和第二弹片170分别位于载座130的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弹片150和第二弹片170,其一作为正极,另一作为负极,使得张紧件190能够通电。
其中,本申请的第一弹片150和第二弹片170的结构和作用与音圈马达的上弹片和下弹片类似,为了申请文件的简洁,不再赘述。
张紧件190具有与第一弹片150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端191、以及与第二弹片170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端193;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与底座110固定连接。张紧件190通电,可改变张紧件190在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片150的外圈与底座110固定连接,内圈与载座130固定连接。且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与底座110固定连接。故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与第一弹片150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二弹片170的外圈与底座110固定连接,内圈与载座130固定连接。且需要通过张紧件190的形变来带动载座130移动。故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1与第二弹片170的内圈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通电的状态下,张紧件190在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即张紧件190在第一端191指向第二端193的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
故在张紧件190的作用下,第一弹片150和第二弹片170的内圈均可以发生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弹性形变,从而带动载座130相对底座110移动,进而带动镜头相对底座110移动。
相较于传统的音圈马达,上述马达100,通过张紧件190在通电,改变张紧件190在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130的移动。相较于音圈马达通过音圈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载座移动的方式,张紧件190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另外,本申请通过张紧件190的形变来驱动载座130的移动,无需另外设置滚珠、线圈等结构,使得马达100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组装方便,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张紧件190为SMA件。SMA材料具有较好的伪弹性,即SMA材料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能力。在通电状态下,张紧件190发生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形变,从而使得张紧件190在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通过张紧件190的形变,更精确的控制载座130的移动。
张紧件190在通电状态下能够产生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形变,进而带动第二弹片170产生垂直于第二弹片170方向的形变。张紧件190通过的电流越大,张紧件190产生的形变越大。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张紧件190内的电流大小,来调整第二弹片170的形变大小,进而带动载座130移动的程度。
另外,传统的音圈马达,为了适应重量较大的镜头,且避免磁推力较大,往往将第二弹片设置的较薄,从而减小驱动第二弹片所需的磁推力的大小,进而缓解产生的磁干扰现象。然而,若将第二弹片设置的较薄,则在音圈马达施行对焦运动时,所需要的稳定时间较长。
而本申请中,可通过调整增大通过张紧件190的电流,使得张紧件190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使得第二弹片170受到较大的拉力。且与传统的马达中的线圈相比,张紧件190内通过较大的电流时,不会增大磁干扰现象。故,即使在镜头的重量较大时,也无需减薄第二弹片170的厚度,甚至可以增加第二弹片170的厚度,从而在马达100施行对焦运动时,减小稳定时间,提高对应摄像模组的对焦速度。
传统的音圈马达的结构中,因滚珠、阻尼胶以及线圈等结构的存在,使得马达的尺寸较大。而本申请中,无滚珠、阻尼胶以及线圈等结构,即在载座130的外侧无滚珠、阻尼胶以及线圈等结构,从而减小载座130与底座110的间距,进而减小底座110的与第二弹片170平行的方向的尺寸,即减小马达100在相应方向的尺寸,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张紧件190呈线状,其任何位置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张紧件190不限于呈线状,还可以呈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能在垂直于第二弹性片的方向处于张紧状态,且能通过张紧件190和第二弹片170的形变带动载座130的移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张紧件190在垂直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的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机械运动的方式使得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马达100呈方形。需要说明的是,马达100呈方形,指马达100在平行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截面呈方形。马达100包括四组分别位于拐角位置的张紧件190,从而使得第二弹片170和载座130的四个拐角处同时受力,从而使得第二弹片170和载座130的受力均衡,进而避免第二弹片170和载座130局部受力集中,以使得载座130能够按照预设的方向平稳的移动。另外,载座130受力均衡,还能避免载座130在垂于第二弹片170的方向的扭动。
本实施例中,每组张紧件190包括两根张紧件190。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每组张紧件不限于两根,还可以是一根或多于两根。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张紧件190不限于位于马达100的拐角位置,还可以位于马达100的相对的一对或两对侧边上,或同时位于马达100的相对的一对或两对侧边上,也能使得第二弹片170和载座130受力均衡。进一步地,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若张紧件190的分布不限于此,在载座130的周围均匀分布,使得载座130和第二弹片170受力均衡即可。
参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载座130内嵌设有导电件140。导电件140具有裸露的第一导电连接部141以及裸露的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其中,第一导电连接部141设于载座130的与第二弹片170连接的位置。张紧件190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固定并电连接。
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且,第一导电连接部141裸露设于载座130的与第二弹片170连接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得第二弹片170与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电连接。进而实现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二弹片170的可通过导电件140实现电连接。
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固定连接,而导电件140内嵌于载座130内,故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载座13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片170也与载座130固定连接,故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二弹性片170通过载座130和导电件140实现固定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40上设有四个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四个第一导电连接部141对称位于载座130的靠近第二弹片170的表面的四个侧边上,从而使得第二弹片170的受力均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部141的位置不限于此,第一导电连接部141能与第二弹片170连接,且使得第二弹片170受力均衡即可。
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40上设有四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第二导电连接部143位于载座130的四个拐角处。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若张紧件190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位置相应改变。
更具体地,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与两根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固定并电连接。从而在马达100施行对焦运动时,载座130的每个拐角处可同时受到两根张紧件190的拉力,以提高对载座130的总拉力。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厚度的方式,增大第二弹片170的K值。第二弹片170的K值增大,使得马达100施行对焦运动时,载座130的稳定时间降低,从而提高对应摄像模组的对焦速度。
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弹片170的结构的方式,增大第二弹片170的K值。如,可以理解的是,一般第二弹片170上设有镂空,以便于第二弹片170发生垂直于第二弹片170方向的形变。因此,可以通过减小镂空大小或形状的方式,来增大第二弹片170的K值。
本实施例中,张紧件190均呈线状。与同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190的夹角小于180度,从而在张紧件190的第二端与导电件140固定连接的同时,张紧件190的第一端能与第一弹片15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与同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190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中,与同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凸设于载座130的外侧面。与同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相连,从而通过一次操作便可实现两个张紧件19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电连接。具体地,与同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倒挂在第二导电连接部143上,从而使得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连接更加简单、快捷。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靠近第二弹片170的表面为平面,以增加张紧件19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接触面积,防止张紧件19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载座130上设有支撑部131,支撑部131位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远离第二弹片170的一侧。支撑部131可部分承受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远离第二弹片170方向的压力,从而减小第二导电连接部143根部的应力,避免因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受力较大而导致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根部受损,增加导电件14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马达100还包括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电片10和与所述第一弹片150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电片20。第一电片10上设有供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穿过的第一预留通道11,参图4。第二电片20上设有供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固定插入的第二预留通道21,参图5。
参图3和图5,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固定插入第二预留通道21,增大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与第二电片2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张紧件190与第二电片20的结合力。显然,第二电片20的表面积大于张紧件190的第一端191的表面积,故可以使得第二电片20分别与第一弹片150和底座110固定连接的面积较大,从而提高张紧件190分别与第一弹片150和底座110的连接强度。
另外,第一电片10和第二电片20分别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和第一弹片150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激光熔接,无需助焊剂,工艺简单,且有效减小开路风险。
参图3和图4,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穿设于第一预留通道11内,从而在安装时可以适当调整张紧件190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的接触位置,避免出现仅其中一根张紧件190受力的情况。与第二导电连接部143连接的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相连,并穿设于第一预留通道11内,从而避免了张紧件190焊接或熔接等固定连接的过程,简化组装工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预留通道11两侧具有自端部开始向第一弹片150一侧弯折的过渡段12,从而使得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与第一预留通道11的端部的连接平滑过渡,从而防止张紧件190的第二端193出现局部被过渡弯折且受力集中的情况。
参图1,本实施例中,马达100还包括固定设于载座130上的参考件30、以及固定设于底座110上的柔性电路板40,柔性电路板40上设有用以检测参考件30位置的检测元件。从而通过对参考件30位置的检测,确认载座130的位置,进而可根据载座130的位置与需求进行对比,并通过控制流经张紧件190的电流大小,调整张紧件190的变形大小,进而调整载座130的位置。
可选地,参考件30是磁石,检测元件为霍尔传感器。
参图7,本实施例中,底座110内嵌设有用以与第一弹片150电连接的端子111。将端子111设置为嵌入式,可以使得底座110外部结构整洁,避免导线杂乱分布。另外,将端子111设置为嵌入式,还可以使得增加底座110的强度。
参图8,设定由第二弹片170指向第一弹片15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a。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底座110上设有限位槽113,以限制支撑部13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a的位置,从而避免载座13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a的平面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马达100还包括上盖180,以与底座110配合,罩设马达100的其它结构。上盖180的设置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
上述摄像模组,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相较于音圈马达通过音圈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载座移动的方式,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模组。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张紧件通电,改变张紧件在垂直于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以驱动载座的移动。相较于音圈马达通过音圈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载座移动的方式,张紧件通电产生的磁场较小,从而避免产生磁干扰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载座;
第一弹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座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载座的一侧;
第二弹片,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载座均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载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
张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端;所述张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张紧件通电,可改变所述张紧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弹片的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为SMA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呈方形;所述马达包括四组分别位于拐角位置的张紧件,且/或所述马达包括两组或四组位于所述马达侧边的张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张紧件包括至少两根所述张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座内嵌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裸露的第一导电连接部以及裸露的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载座的与所述第二弹片连接的位置;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固定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两根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固定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凸设于所述载座的外侧面;与同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电连接的两个张紧件的第二端相连;并倒挂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上;所述载座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弹片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一电片,所述第一电片上设有供所述张紧件的第二端穿过的第一预留通道;和/或
所述马达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片固定并电连接的第二电片,所述第二电片上设有供所述张紧件的第一端固定插入的第二预留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通道两侧具有自端部开始向所述第一弹片一侧弯折的过渡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载座上的参考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的FPC,所述FPC上设有用以检测所述参考件位置的检测元件。
1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020077424.9U 2020-01-14 2020-01-14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506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424.9U CN211506128U (zh) 2020-01-14 2020-01-14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424.9U CN211506128U (zh) 2020-01-14 2020-01-14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6128U true CN211506128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7424.9U Active CN211506128U (zh) 2020-01-14 2020-01-14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6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4205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7291942B2 (en) Autofocus actuator
JP534823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617759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514312B2 (ja) 発電装置
CN210120478U (zh) 一种振动电机
JP4617760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813844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201934A (zh) 音圈电机及其驱动方法
US9070501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JP2006074990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08140186A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
EP2701173A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US20190302396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211506128U (zh)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110037326A1 (en) Voice coil motor for driving lens group
US11754803B2 (en) Auto focusing lens assembly
KR101406016B1 (ko) 소형 카메라 모듈
JP201028222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16291178U (zh) 一种镜头装置
US8981603B2 (en) Voice coil motor with connective stability
JP201103409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9302041B (zh) 一种互嵌式抗干扰大推力音圈马达
CN111146919A (zh) 一种具有ois功能的闭环音圈马达
CN219018570U (zh) 摄像马达及其自锁结构、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Jinghao op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Nancha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and East of Aviation Road, High-tech Future Science Park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ufei Huag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