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6124U - 一种汽车内饰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6124U
CN211506124U CN201922027784.8U CN201922027784U CN211506124U CN 211506124 U CN211506124 U CN 211506124U CN 201922027784 U CN201922027784 U CN 201922027784U CN 211506124 U CN211506124 U CN 211506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module
automotive interior
transparent condu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77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杰
邓亮
丰建芬
薛蔚平
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gyu Automotive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77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6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6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6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电致变色模块(1)、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盖板(3)和壳体(4),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1)电连接,所述盖板(3)内存在空腔,所述壳体(4)与盖板(3)连接,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1)位于空腔内,可实现内饰图案可实时变化,功耗较低,且可较好的贴合汽车内饰曲面。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设计研发中,汽车内饰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汽车内饰虽然对汽车的运行性能没有很大影响,但是它代表了整部汽车的形象,对汽车内部起着装饰作用,决定着汽车的声誉和档次,关系着汽车驾乘人员的体验感,对汽车的舒适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汽车的选择的意向。
现下市场上汽车内饰板的设计种类繁多,在材料方面主要可分为皮质、木质、塑料软包和硬塑料等,从花纹和颜色方面来说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是这些内饰设计的效果都是固定的、静态的,无法拥有可变化的或者动态的内饰图案。目前,针对可变化或动态的内饰,主要有主动发光方案和背光显示方案,主动发光方案为采用亚微米级的LED组成阵列,装饰在汽车内部,形成变化图样,但是这种方案成本高、散热大,技术不成熟,且不能制成曲面式样或曲面半径很大,如果采用OLED方案,虽然可制成曲面式样,但是其可制成尺寸小,成品率低,成本高;同样,背光显示方案,如采用LCD,其成本高,功耗大,无法设计成曲面式样,这些方案在汽车内饰上应用有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内饰板,可实现内饰图案可实时变化,功耗较低,且可较好的贴合汽车内饰曲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电致变色模块、电致变色驱动模块、盖板和壳体,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与电致变色模块电连接,所述盖板内存在空腔,所述壳体与盖板连接,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与电致变色模块位于空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电致变色模块包括透明导电层一、电致变色层和透明导电层二,所述透明导电层一、电致变色层和透明导电层二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层上设有亚像素模块若干,每个亚像素模块均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电致变色层由PET薄膜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导电层一和透明导电层二由锡掺杂氧化铟薄膜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致变色模块可为若干个。
作为优选,还包括光源和导光元件,所述光源设在导光元件中,所述导光元件和光源均设在两个电致变色模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板可以实时改变颜色和图案,功耗低,可以设计成曲面式样,还可改变汽车内饰颜色和图案,更加美观智能;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模块具有双稳态的特性,功耗较低,只有在改变图案时才需供电,静态维持时不需要供电;还可配合氛围灯,既可以使得氛围灯光学器件不可视,拥有金属色泽,又可以兼备氛围灯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致变色模块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的内饰板图案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饰板配合车内氛围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电致变色模块,11、透明导电层一,12、电致变色层, 13、透明导电层二,2、电致变色驱动模块,3、盖板,4、壳体,5、光源,6、导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电致变色模块1、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盖板3和壳体4,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1电连接,所述盖板3内存在空腔,所述壳体4与盖板3连接,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 1位于空腔内;所述电致变色模块1包括透明导电层一11、电致变色层12和透明导电层二13,所述透明导电层一11、电致变色层12和透明导电层二13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层12上设有亚像素模块若干,每个亚像素模块均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电连接;电致变色层12由PET薄膜制成;所述透明导电层一11和透明导电层二 13由锡掺杂氧化铟薄膜制成;所述电致变色模块1可为若干个;还包括光源5和导光元件6,所述光源5设在导光元件6中,所述导光元件6和光源5均设在两个电致变色模块1之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介绍的内饰板的一种实施例,以车门触摸扶手架为例,主要包含电致变色模块1、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盖板3和壳体4,本实施例中,壳体4置于最内侧,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置于壳体4上方,通过螺丝进行固定锁结,电致变色模块1位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的上方,电致变色模块1中包含多个亚像素模块,每个亚像素模块都可以通过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来单独控制,改变其颜色和透射率,盖板3紧贴着电致变色模块1,并位于电致变色模块1上方,随着汽车驾驶情况的变化,汽车电致变色模块1可以进行调节变化,进而使得汽车内饰实时动态变化。
图2是电致变色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类似“三明治”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透明导电层一、电致变色层、透明导电层二。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得基片材料为PET薄膜,具备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可以贴合曲面,透明导电层一和透明导电层二均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可以使得光线损失较小,使用最多的是锡掺杂氧化铟(ITO)薄膜,电致变色层采用的是凝胶,且通过在同一亚像素内固化多种离子液体基凝胶,在外加电压时可以由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实现红绿蓝多种颜色的电致变色,应用在汽车内饰上可以实现彩色图案动态变化。
图3是内饰板图案动态变化示意图,电致变色模块1中包含多个亚像素模块,每个亚像素模块都可以通过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来单独控制,本实施例中以黑白两色来进行说明,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者驾驶状态,电致变色模块1中的亚像素模块部分由黑色变为白色,其余部分由白色变为黑色,实现内饰图案的动态变化。且当手动关闭内饰板动态变化功能后,由于电致变色模块具有双稳态特性,此时无需外加电压,功耗较低。
图4是内饰板配合氛围灯形成动态变化图案示意图,其中电致变色模块1中黑色部分表示亚像素模块不透明,无法透射光线,白色为透明状态,可以透射光线。光源5发出光线,进入导光元件6,亮度均匀分布,电致变色模块1中部分亚像素模块透明,而其他亚像素模块不透明,通过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使得相邻亚像素模块的透明状态规则变化,便可呈现动态氛围灯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模块(1)、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盖板(3)和壳体(4),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1)电连接,所述盖板(3)内存在空腔,所述壳体(4)与盖板(3)连接,所述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与电致变色模块(1)位于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模块(1)包括透明导电层一(11)、电致变色层(12)和透明导电层二(13),所述透明导电层一(11)、电致变色层(12)和透明导电层二(13)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层(12)上设有亚像素模块若干,每个亚像素模块均与电致变色驱动模块(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12)由PET薄膜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一(11)和透明导电层二(13)由锡掺杂氧化铟薄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模块(1)可为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5)和导光元件(6),所述光源(5)设在导光元件(6)中,所述导光元件(6)和光源(5)均设在两个电致变色模块(1)之间。
CN201922027784.8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内饰板 Active CN211506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7784.8U CN21150612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内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7784.8U CN21150612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内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6124U true CN211506124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1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7784.8U Active CN211506124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汽车内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6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8757B2 (en) Laminated vehicle windshield with internal luminous sign(s)
US11027528B2 (en) Laminated vehicle windshield with internal luminous sign(s)
CA2513063C (en)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s
US10300680B2 (en) Laminated vehicle windshield with internal luminous sign(s)
CN109073952A (zh) 混合反射-发射图像显示器
US20080278792A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lor properties
CN101048694A (zh) 其中结合了显示器的装置
CN106019716B (zh) 背光源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291788B (zh) 一种发光效果可调的车辆天窗总成
CN11020898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12835236A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
CN211506124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
CN101809639A (zh) 具有特别均匀外观的背光显示装置
CN211166666U (zh) 一种具有动态效果的氛围灯
CN218896436U (zh) Led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182653A (zh) 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装置
CN214420324U (zh) 氛围窗和交通工具
CN106125404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GB2404775A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CN219871844U (zh) 一种背光显示装置
KR10127862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210891425U (zh) 一种可变透射率的汽车氛围灯
CN112829675A (zh) 一种具有动态效果的氛围灯
CN112902108A (zh) 一种多功能的汽车灯罩
WO2022234518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