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859U - 一种耳机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4859U
CN211494859U CN201922400085.3U CN201922400085U CN211494859U CN 211494859 U CN211494859 U CN 211494859U CN 201922400085 U CN201922400085 U CN 201922400085U CN 211494859 U CN211494859 U CN 211494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ccessory
earphone
box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00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校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Wild Hil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00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4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4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4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包括盒体、盖体和附件盒,盒体包括外盒体和内衬,盖体用于打开或关闭盒体;附件盒设置于盖体上,盖体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本实用新型耳机包装盒一纸折叠成型,满足环保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组装更为简便;附件盒集成在盖体上,耳机置于在盒体的内衬中,使得包装盒整体重量分布更加均衡,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包装盒意外跌落时由于局部重量较大使得此处损坏严重,提高对包装盒内的产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耳机产品包装盒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比如头戴耳机、无线耳机等。为了获得更多潜在客户的青睐,生产厂家不仅在耳机产品自身结构上进行改进,同时对其外形包装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耳机的包装盒结构通常包括盒体、盖体和内衬,内衬设置在盒体内,盒体和盖体为塑料或纸卡材质,而内衬通常采用高缓冲性能材料制作,比如EVA和海绵等,或者采用吸塑件和纸塑件,此类内衬虽然与产品匹配性较好,能很好地固定产品,且整体效果美观,但需开模制作且原材料成本高,则导致包装盒生产成本高,且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材料不环保,并且颜色单一、粘胶多导致有难闻的异味;且内衬单独加工,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随着客户对包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可降解纸类已经成了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因此,纸类包装结构现在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
目前对于耳机产品的纸卡包装盒,其通常也是包括盒体、盖体和内衬,内衬与盒体相适配且置于盒体内,耳机定位在内衬内。
现有技术中这种纸卡包装盒,盒体、盖体和内衬虽然都是纸卡材质,但盒体及盖体构成的整体和内衬仍为分体的两个部件,需要分别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对于耳机附件,其通常也是放置在内衬内,比如位于耳机产品的一侧,或者在内衬下方与盒体之间的空间单独设置一个附件盒,将耳机附件置于附件盒内。而由于有的耳机附件数量通常较多,比如说明书、电源线、遥控器、适配器等,耳机及其附件均位于盒体侧,导致包装盒盒体侧和盖体侧重量不均,盒体侧的重量较盖体侧重量偏沉很多,则在包装盒意外跌落时盒体侧由于重量较大损伤较严重,相应地会对盒体内的耳机及其附件带来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符合环保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使包装盒重量尽可能均衡,减小运输过程中因跌落晃动对包装产品的损伤。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机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包括:
盒体,其包括外盒体和设置于外盒体内用于固定耳机的内衬;
盖体,其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盒体;
附件盒,用于容置耳机附件;
所述附件盒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
所述附件盒包括附件盒体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附件盒体的附件盒盖,所述附件盒盖和所述附件盒体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
所述附件盒体的附件盒侧壁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共同形成所述附件盒体;所述附件盒盖以其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盖体。
所述附件盒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盒体所在侧, 所述附件盒体与所述盒体相对设置。
所述附件盒还包括至少一个内卡,所述内卡连接于所述附件盒体内部,将所述附件盒体的盒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部分。
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盒体的状态时,所述附件盒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盒体内。
所述内衬上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耳机的耳机定位部,所述耳机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通孔,用于卡设定位所述耳壳,所述第二定位部呈框状,用于沿所述头戴支架的宽度方向缠绕定位所述头戴支架。
所述第一定位部内形成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向所述外盒体的底面侧翻折倾斜。
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衬的底面,另一端具有插舌,所述内衬的底壁上对应形成有插槽,所述插舌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包装盒,耳机置于内衬内,即位于盒体侧,附件盒设置与于盖体上,从而使得包装盒整体重量分布更加均衡,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包装盒意外跌落时由于局部重量较大使得此处损伤严重,提高对盒内的包装产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节能环保,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包装盒组装更为简便,且无需开模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盖体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的刀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处于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的内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件盒的内卡刀版图。
附图标记:1、包装盒;100、盒体;110、外盒体;111、周向侧壁;112、底壁;113、加强翻边;114、弧形部分;120、内衬;121、耳机定位部;121A、第一定位部;121B、第二定位部;121C、插舌;122、缓冲板;123、上层底壁;124、下层底壁;125、周向侧壁;126、插槽;130、插槽;200、盖体;210、插舌;300、附件盒;310、附件盒体;311、附件盒侧壁;312、插舌;320、附件盒盖;330、锁盒结构;340、内卡;341、插槽;A至N为折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耳机包装盒1,为一纸折叠结构,包括盒体100、盖体200和附件盒300,盒体100包括外盒体110和位于外盒体110内用于容置耳机的内衬120,盖体200可开合地连接于盒体100以打开或关闭盒体100,本实施例中盖体200的一侧边通过折痕线连接于盒体100的开口一侧边,实现盖体200的翻转式打开或关闭;附件盒300用于容置耳机附件,附件盒300设置与盖体200上;盖体100和盒体200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锁盒结构包括形成在盖体200的自由侧边上的插舌210和形成在盒体100对应侧边上的插槽130,插槽130具体形成在外合体110上。当盖体200处于关闭盒体100的状态时,插舌210卡设在插槽130内,使盖体200锁紧,可靠保护盒内包装产品。当然,盖体200也可通过与盒体100磁吸配合或者其他结构实现盖体200和盒体100的锁紧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耳机包装盒1,耳机定位在内衬120中,即位于盒体100侧,而附件盒300位于盖体200上,即集成在盖体200上,从而使得包装盒整体重量分布更加均衡,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包装盒意外跌落时由于局部重量较大使得此处损伤严重,提高对盒内的包装产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且使得耳机附件与耳机尽可能分开,有利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耳机和耳机附件之间产生磨损损伤。
同时,本实施例耳机包装盒1为一纸折叠结构,即由同一片纸类材料比如纸卡折叠成型,在保证使用纸类材料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无需分别加工各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低,且无需开模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包装盒的组装更为简便,且整体可靠性高,有利于保证运输过程中耳机产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8和图9,附件盒300包括附件盒体310和用于打开或关闭附件盒体310的附件盒盖320,附件盒盖320和附件盒体310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330,用于使附件盖体320保持在关闭附件盒体310的状态,即将附件盒盖320与附件盒体310锁紧连接。本实施例中锁盒结构330为包装盒常见的插舌插槽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当然,也可为其他锁盒结构,比如磁吸结构或粘接结构等。
为进一步减少包装用料,节省成本,本实施例中附件盒体310的附件盒侧壁311与盖体200固定连接,比如粘接,共同围成附件盒体310,即盖体200构成附件盒体310的盒底,则省去了附件盒310的盒底用料;相应地,附件盒盖320以其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盖体200,如图9所示。附件盒侧壁311与盖体200固定连接,还增强了附件盒300与盖体200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附件盒体310的开口朝向盒体100所在侧,附件盒体310与盒体100相对设置。则在打开盖体200至其内表面朝上时,附件盒体310的开口朝上,则此时打开附件盒盖320可以很方便地取放耳机附件。为便于折叠,本实施例中附件盒侧壁311为一整体,由一长条状纸部折叠围成,具体参见下述包装盒的折叠过程及附图3至图7。
由于耳机附件通常包括说明书及相关线材附件,种类较多,本实施例中附件盒300还包括至少一个内卡340,如图8和图9所示,内卡340连接于附件盒体310内部,将附件盒体310的盒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部分,实现附件盒300内空间的分区,以分开放置不同附件,使各种附件放置有序,一目了然,同时内卡340对耳机附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具体地,内卡340可与附件盒体310一纸折叠成型也可以为一单独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附件盒体31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内卡340为一单独部件,如图8所示,在附件盒侧壁311中的一组相对侧壁上形成有插舌312,内卡340上对应形成有插槽341,内卡340的两端通过插舌312和插槽341的插设配合卡设在附件盒体310内,则通过附件盒侧壁311上预留多个插舌312,以及不同的内卡340数量,可灵活地实现附件盒体310的分区数量,适应不同的耳机附件包装。
为尽可能地减小包装盒1的体积,本实施例中当盖体200处于关闭盒体100的状态时,附件盒300至少部分嵌入内衬120内,如图1所示,以充分利用盒体包装盒1的盒内空间。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衬120与外盒体110相适配,附件盒300与内衬120相适配,从而使在不超出包装盒1轮廓体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附件盒300的盒内空间。
对于内衬120,其作用在于容置耳机,对耳机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为防止耳机置于内衬120内时产生晃动,优选地,在内衬120上成型有用于定位耳机的耳机定位部121。本实施例耳机包装盒以作为头戴式耳机的包装盒为例,由于头戴式耳机体积较大,尤其是头戴支架长度较大,则耳机定位部121包括与头戴式耳机的两个耳壳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部121A和与头戴式耳机的头戴支架对应的第二定位部121B,如图1和图2所示。由第一定位部121A和第二定位部121B对头戴式耳机进行三点式定位,从而提高对头戴式耳机的定位可靠性,进而进一步有利于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耳机产品晃动,保护产品安全。
进一步地,由于纸类材料通常厚度不大,则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1A为一通孔,用于以卡设的方式定位头戴式耳机的耳壳,即耳壳的至少一部分卡设在第一定位部121A内;由于头戴式耳机在内衬120内放置时,通常是平放,此时耳壳径向近乎垂直于内衬120的底面,则第一定位部121A具体形成在内衬120的底面上,且轮廓形状与耳壳的周向一部分相适配,以尽可能可靠地卡设耳壳;第二定位部121B呈框状,用于沿头戴支架的宽度方向缠绕定位头戴支架,具体可缠绕至少一周。为提高内衬12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其底壁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底壁123和下层底壁124,上层底壁123和下层底壁124上均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21A且上下对正。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21A内形成有缓冲板122,本实施例中缓冲板122具体形成在内衬120的上层底壁123上,缓冲板122向外盒体110的底面侧翻折倾斜,如图2所示。即缓冲板122处于第一定位部121A内,其作用类似底座用来支撑耳机,从而对耳机产品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21A和缓冲板122与在内衬120通过切割折叠成型,与内衬120为一体结构。
对于第二定位部121B,如图2和图3所示,其具体为内衬120上的一长条状纸卡,通过裁剪切割成型,其一端(可称为其连接端)连接于内衬120的底壁,另一端(可称为其自由端)具有插舌121C,内衬120的底壁上对应形成有插槽126,插舌121C插设在插槽126内,从而使得第二定位部能够稳固地缠绕定位头戴式耳机的头戴支架,且第二定位部121B的自由端通过由插舌插槽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内衬120的底壁上,便于头戴式耳机的取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的刀版图,其中虚线为折痕线,图4为本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施例中耳机包装盒当附件盒折叠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包装盒1的具体折叠过程具体包括盒体100的折叠和盖体200上附件盒300的折叠,其中,盒体100的折叠包括内衬120的折叠和外盒体110的折叠。
如图3所示,对于内衬120的折叠,先将其下层底壁124沿其与上层底壁123之间的折痕线A向上翻折180°至贴合在上层底壁123的上方,然后将内衬120的其他周向侧壁125沿对应折痕线B下折90°至与上层底壁123垂直,形成矩形状的内衬120,最后将内衬120上的第二定位部121B折叠到位。
对于外盒体110的折叠,将其周向侧壁111沿折痕线C向上翻折90°至于其底壁112垂直,同时,相邻两周向侧壁111之间的弧形部分114沿对角折痕线D向盒内方向对称贴合折叠使该部分夹设在相邻两周向侧壁111之间,并通过弧形部分粘胶的方式实现相邻两周向侧壁111的固定连接,从而形成矩形状的外盒体110。
内衬120和外盒体110均折叠成型后,将内衬120沿折痕线E向外盒体110内部折叠,使其适配地贴合在外盒体100内表面上,此时,内衬120的下层底壁124位于其上层底壁123的下方;然后将外盒体110的其中一对相对周向侧壁111上的加强翻边113沿折痕线F向外盒体110内部折叠180°,使其贴合压紧内衬120的对应侧壁,以对外盒体110整体起到加强作用,折叠成型后如图4所示。
最后在图4的基础上折叠附件盒300,如图3、图4至图7所示,由于为增强附件盒侧壁311的强度,其优选为多层结构,以双层结构为例,在如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时,附件盒侧壁311对应的长条展开部分沿图3所示折痕线G折叠成如图5所示长条筒状双层结构,然后将图5所示长条筒依次翻折90°以折叠围成矩形附件盒侧壁311,如图6和图7所示,并通过胶粘的固定在盖体200的内表面上;然后附件盒盖320沿图3中折痕线H折叠,折叠到位后如图7所示,同时包装盒1的盖体200沿图3中折痕线I、J折叠到位,折叠到位后如图7所示,至此包装盒1折叠成型。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内卡340的刀版图,其中虚线为折痕线,折叠时,向将刀卡340的底壁两端部分沿折痕线K向上翻折90°形成内卡340的两端侧壁,然后沿折痕线L水平向外折90°,然后将图10所示内卡340底壁左侧的长条部分沿其与底壁之间的连接线向上折90°,之后再将此长条部分的两端沿折痕线N向右折90°贴合在内卡340的两端侧壁外表面上,最后沿折痕线M将内卡340的两端侧壁的顶端部分垂直向下折90,完成后内卡340形状如图8中所示,最后将内卡340通过其上的插槽341与附件盒侧壁311上的插舌312插设配合卡设在附件盒体310内,如图9所示。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折叠方式折叠成类似盒状结构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其包括外盒体和设置于外盒体内用于固定耳机的内衬;
盖体,其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盒体;
附件盒,用于容置耳机附件;
所述附件盒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盒包括附件盒体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附件盒体的附件盒盖,所述附件盒盖和所述附件盒体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盒体的附件盒侧壁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共同形成所述附件盒体;所述附件盒盖以其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盒体的开口朝向所述盒体所在侧,所述附件盒体与所述盒体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盒还包括至少一个内卡,所述内卡连接于所述附件盒体内部,将所述附件盒体的盒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处于关闭所述盒体的状态时,所述附件盒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盒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上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耳机的耳机定位部,所述耳机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通孔,用于卡设定位耳壳,所述第二定位部呈框状,用于沿头戴支架的宽度方向缠绕定位头戴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内形成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向所述外盒体的底面侧翻折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衬的底面,另一端具有插舌,所述内衬的底壁上对应形成有插槽,所述插舌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CN201922400085.3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耳机包装盒 Active CN211494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0085.3U CN21149485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耳机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0085.3U CN21149485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耳机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4859U true CN211494859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2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0085.3U Active CN21149485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耳机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4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8399A (zh) * 2021-10-28 2022-01-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8399A (zh) * 2021-10-28 2022-01-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1356U (zh) 手机包装盒
CN105059653A (zh) 一种茶具套装的包装装置
CN211494859U (zh) 一种耳机包装盒
CN211996551U (zh) 一种无线耳机包装盒
CN205098606U (zh) 一种连体自锁式折叠包装箱
CN207329309U (zh) 一种汽车玻璃包装箱
CN210681472U (zh) 一种自带薄膜内衬的折叠后可紧固产品的包装盒
CN207374907U (zh) 网络终端产品包装组件
CN211365311U (zh) 无线耳机纸卡内衬及包装盒
CN213535853U (zh) 颈挂式耳机包装内衬及颈挂式耳机包装盒
CN105584704A (zh) 一种礼盒内衬
CN210311488U (zh) 电子产品包装盒
CN208616366U (zh) 一种液晶屏智能终端产品的缓冲包装结构
CN210654232U (zh) 一种快速分装包装盒
CN209757776U (zh) 一种头戴耳机包装内衬
CN110155455B (zh) 一种颈挂式音响的包装盒
CN211076703U (zh) 一种吸塑和内卡组合的包装盒
CN211495275U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手机包装盒
CN210794282U (zh) 一种马桶盖缓冲包装结构
CN215044520U (zh) 一种适用于多个配件包装的包装盒
CN210556136U (zh) 缓冲包装盒
CN213503914U (zh) 一种高度紧凑型显示器包装
CN220096952U (zh) 免粘合异型包装箱
CN209905490U (zh) 一种路由器包装盒及其内卡
CN211544225U (zh) 一种抽拉式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233000 85 Shengli Road, bengshan mountain, Bengbu, Anhui

Patentee after: Bengbu wild hill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