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5661U -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5661U
CN211475661U CN202020334178.0U CN202020334178U CN211475661U CN 211475661 U CN211475661 U CN 211475661U CN 202020334178 U CN202020334178 U CN 202020334178U CN 211475661 U CN211475661 U CN 211475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oss
light
ultra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41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华
邹富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C Lighting Co Ltd
US WAC Light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C Lighting Co Ltd
US WAC Light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C Lighting Co Ltd, US WAC Lighting Inc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C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41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5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5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5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包括一灯座和一格栅面盖,所述格栅面盖盖设于所述灯座上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收容有一PCB板组件,所述PCB板组件上电性连接有LED灯,所述格栅面盖上设有透光孔和反射弧面,所述反射弧面由所述格栅面盖向外延伸而成并靠近所述透光孔,所述反射弧面遮挡部分所述透光孔形成格栅出光口,所述反射弧面和透光孔均与至少一个所述LED灯对应;所述LED灯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孔,经所述反射弧面反射后,自所述格栅出光口射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体外部设置反射弧面,不仅达到防眩的目的,还能减小灯体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户外台阶灯一般将反光杯安装于灯体内部,LED灯发射的光线在灯体内部经反光杯反射后再射出,导致灯体尺寸偏厚,安装不便,而普通的灯具出光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式出光,光线相对比较暗,导致人眼难以看清固定范围内的物品;另外一种是直接出光,有眩光(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导致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引起不舒服或丧失明视度。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通过在灯体外部设置反射弧面,不仅达到防眩的目的,还能减小灯体厚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包括一灯座和一格栅面盖,所述格栅面盖盖设于所述灯座上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收容有一PCB板组件,所述PCB板组件上电性连接有LED灯,所述格栅面盖上设有透光孔和反射弧面,所述反射弧面由所述格栅面盖向外延伸而成并靠近所述透光孔,所述反射弧面遮挡部分所述透光孔形成格栅出光口,所述反射弧面和透光孔均与至少一个所述LED灯对应;
所述LED灯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孔,经所述反射弧面反射后,自所述格栅出光口射出。
本实用新型反射弧面凸出设置于格栅面盖上,该反射弧面位于灯座外,通过调整格栅面盖与LED灯之间的距离,降低灯座高度,使灯具更加薄,同时,反射弧面的弧形面曲线与LED光源位置经过计算机模拟及实际样机测试验证,达到最理想的反光和遮光作用,避免LED灯发出的光线直射,防止眩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灯座与格栅面盖之间密封连接有一双面磨砂玻璃。
由于双面磨砂玻璃可对出光进行柔化,使出光更加均匀,无眩光,故本实用新型LED灯发射光线后,经双面磨砂玻璃对光线进行柔化后,再由反射弧面反射,从格栅出光口射出,将混光更为均匀,使光线更加柔和不刺眼,更加有利于眩光的控制,保证灯具出光柔和、无眩光。
由于灯座与格栅面盖组装后,二者的装配面存在一定间隙,因此,灯座与格栅面盖之间需密封连接,防止灯具在室外使用过程中,雨水自灯座与格栅面盖的组装配合面进入灯具内,损坏灯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LED灯的数量为多排,多排所述LED灯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反射弧面与同一排所述LED灯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LED灯与格栅面盖之间的高度间距以及LED灯的前后位置,修改格栅出光口的形状,将光斑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出光效率明显提升,多排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均匀的照在墙壁下面的地面,且地面光照射区域均匀,光斑呈长方形扇状散开,无眩光,灯具适合在墙面上多个排列,使地面光斑自然衔接,避免暗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LED灯的水平光轴x1与对应的所述反射弧面中心的水平轴x2重合。
本实用新型反射弧面和LED光源位置经过计算机模拟及实际样机测试验证,当LED灯的水平光轴x1与对应的反射弧面中心的水平轴x2重合时,反射弧面达到最理想的反光和遮光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空腔底部凸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灯座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PCB板组件包括一LED灯板和一控制板,所述LED灯板固定盖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空腔底部并围绕所述凸台设置,所述控制板厚度小于所述凸台高度,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LED灯板控制所述LED灯发光。
其中,控制板围绕凸台设置,避免控制板与LED灯板叠加,造成灯座过厚,不利于灯具的超薄设计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灯座底部和所述凸台上均设有收容槽,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底部设有一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将所有所述收容槽连通;
电源线接电端收容于所述灯座底部的收容槽内,其固定端穿过所述穿线孔,收容于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内并与所述PCB板组件电连接,便于电源线固定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源线的两条线芯分别反向折弯90度后固定连接于所述PCB板组件上,使电源线防拉扯效果良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底部和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满胶水,将所述电源线与灯座之间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上设有U形的内灌胶槽,所述内灌胶槽围绕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设置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内灌胶槽内填充满胶水,将所述PCB板组件与灯座之间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通过在灯体外部设置反射弧面,同时,反射弧面遮挡部分透光孔形成格栅出光口,LED灯发射的光线穿过透光孔,经反射弧面反射后,自格栅出光口射出,不仅达到防眩的目的,还能减小灯体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立体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灯座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剖视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单个LED灯的光强分布曲线图。
图示说明:
1、灯座,11、凸台,111、内灌胶槽,112、第一收容槽,1121、凹槽,1122、穿线孔,12、排气孔,13、第二收容槽,14、外灌胶槽,2、控制板,3、LED灯板,4、LED灯,5、双面磨砂玻璃,6、格栅面盖,61、反射弧面,62、透光孔,7、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包括一灯座1、一PCB板组件(未标示)、LED灯4、一双面磨砂玻璃5、一格栅面盖6和一电源线7,所述格栅面盖6盖设于灯座1上形成一空腔(未标示),PCB板组件和LED灯4均收容于该空腔内。
参照图2至图6,所述灯座1用于收容灯具的各种电性元件并安装于墙上,灯座1的空腔底部凸设有一凸台11,该凸台11与灯座1一体成型,凸台11上和灯座1底部均设有用于收容电源线7的收容槽(即第一收容槽112和第二收容槽13),具体的,第一收容槽112位于凸台11上,该第一收容槽112贯穿凸台11的一个侧壁,第一收容槽112底部设有一穿线孔1122,第二收容槽13位于灯座1底部,第二收容槽13贯穿灯座1的一个侧壁,穿线孔1122将第一收容槽112和第二收容槽13连通,电源线7接电端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3内,其固定端穿过穿线孔1122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2内,电源线7的固定端与PCB板组件电连接,第一收容槽112和第二收容槽13的开槽方向相反,以便电源线7顺利安装在收容槽内,第一收容槽112底部和侧壁上设有凹槽1121,该凹槽1121内填充满胶水,将电源线7与灯座1之间密封,凸台11上设有U形的内灌胶槽111,该内灌胶槽111围绕第一收容槽112设置并与凹槽1121连通,内灌胶槽111内填充满胶水,将PCB板组件与灯座1之间密封,灯座1的组装面(即灯座1与格栅面盖6的配合面)上设有外灌胶槽14,双面磨砂玻璃5盖设于外灌胶槽14上,为了减薄灯座1的厚度,外灌胶槽14的内壁高度小于其外壁高度,防止双面磨砂玻璃5超出灯座1的组装面,当内灌胶槽111内充满胶水并凝固时,双面磨砂玻璃5粘接于灯座1上,同时,灯座1与格栅面盖6之间通过胶水密封连接,灯座1一侧壁上还设有排气孔12,防止灯座1空腔内气体无法排出。
参照图2、图3和图5,所述PCB板组件收容于底座1的空腔内,用于控制LED灯4发光,PCB板组件包括一LED灯板3和一控制板2,LED灯板3固定盖设于凸台11上,优选的,LED灯板3通过螺钉固定于凸台11上,LED灯4电性连接于LED灯板3上,本实施例中,LED灯4数量优选三排,三排LED灯4间隔设置,控制板2位于灯座1的空腔底部并围绕凸台11设置,控制板2厚度小于凸台11高度,以便减薄灯座1的厚度,控制板2与LED灯板3之间电性连接,位于第一收容槽112内电源线7固定端的两条线芯向外延伸至控制板2后,分别反向折弯90度,最终焊接于控制板2上,外部电源与电源线7的接电端连接,控制板2通过LED灯板3控制LED灯4发光。
参照图1、图2和图6,所述格栅面盖6盖设于灯座1上,用于反射和遮挡LED灯4发出的光线,该格栅面盖6上设有透光孔62和反射弧面61,反射弧面61由格栅面盖6向外延伸而成并靠近透光孔62,本实施例中,同一反射弧面61和透光孔62均与同一排LED灯4对应,本实施例中,灯具固定在竖直的墙面上,设定灯具在此状态下,LED灯4的水平光轴为x1,LED灯4的竖直光轴为y1,与LED灯4对应的反射弧面61中心的水平轴为x2,其垂直轴为y2,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LED灯4的水平光轴x1与对应的反射弧面61中心的水平轴x2重合,以便反射弧面61与LED灯4配合达到最理想的反光和遮光作用,反射弧面61遮挡部分对应的透光孔62形成格栅出光口(未标示),LED灯4发射的光线经双面磨砂玻璃5折射,穿过透光孔62,经反射弧面61反射后,自格栅出光口射出。
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的装配过程为:
(1)、将控制板2安装于灯座1底部,使控制板2围绕凸台11,电源线7依次经第二收容槽13、穿线孔1122和第一收容槽112插入灯座1内,其两线芯反向折弯90度后焊接于控制板2上;
(2)、向内灌胶槽111注入胶水,胶水顺着凹槽1121流动,包覆电源线7的两侧及底部,将LED灯板3通过螺钉固定于凸台11上,LED灯板3下压电源线7并盖在内灌胶槽111上,将电源线7压紧,防止电源线7拉扯,胶水凝固后,电源线7两侧及底部与灯座1粘接并处于密封状态,电源线7裸露的部分与LED灯板3抵接密封,阻止外界的水从电源线7处进入灯具内,LED灯板3与灯座1之间通过内灌胶槽111内的胶水粘接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外界的水从穿线孔1122处进入灯具内,此时,电源线7与LED灯板3以及所灌的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电源线7防水目的;
(3)、向外灌胶槽14内注满胶水,放入双面磨砂玻璃5,盖上格栅面盖6,胶水凝固后,双面磨砂玻璃5粘接于灯座1上,同时灯座1与格栅面盖6之间固定密封,防止外界的水从灯座1与格栅面盖6的装配面处进入灯具内;
(4)、排气孔12内旋入止附螺丝,并在排气孔12内涂填防水胶。
本实用新型超薄防眩型灯具主要用于安装于垂直的墙壁上,适用于户外或室内的台阶、楼梯等照明应用场景,离地面0.5米内,灯具出光均匀,光线能均匀的照在墙壁下面的地面,且地面光照射区域均匀,光斑呈长方形扇状散开,灯具适合在墙面上多个排列,使地面光斑自然含接,避免暗区,单个LED灯的光强分布曲线图如图7所示,格栅面盖6遮挡LED灯4直接发光,由双面磨砂玻璃5对出光进行柔化,使出光更加均匀,无任何眩光产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LED灯4与格栅面盖6的高度调节,格栅的开口调节以及LED灯4与反射弧面61的相对位置调节,使出光光效提高,比一般的间接式出光效率高,达到15.88lm/W(一般间接式出光10lm/W左右),另外,通过对出光光线的调节,可使光线叠加区域光斑过渡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电源线7出线处防水采用双重防水保护,通过凹槽增加防水的可靠性,灌胶排气孔封胶处先用螺丝把孔堵上再点胶封堵,使灌胶排气孔不会因灯具内气压过大而失效,电源线与PCB板焊接时折成90度角以增加电源线的防拉效果,本实用新型将LED灯4位置与格栅出光口的配合做到了极致,通过调节LED灯4与格栅面盖6之间的高度间距以及LED灯的间隔位置,修改格栅出光口的形状,将光斑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出光效率明显提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包括一灯座和一格栅面盖,所述格栅面盖盖设于所述灯座上形成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收容有一PCB板组件,所述PCB板组件上电性连接有LED灯,所述格栅面盖上设有透光孔和反射弧面,所述反射弧面由所述格栅面盖向外延伸而成并靠近所述透光孔,所述反射弧面遮挡部分所述透光孔形成格栅出光口,所述反射弧面和透光孔均与至少一个所述LED灯对应;
所述LED灯发射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孔,经所述反射弧面反射后,自所述格栅出光口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与格栅面盖之间密封连接有一双面磨砂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的数量为多排,多排所述LED灯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反射弧面与同一排所述LED灯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的水平光轴x1与对应的所述反射弧面中心的水平轴x2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底部凸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灯座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组件包括一LED灯板和一控制板,所述LED灯板固定盖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空腔底部并围绕所述凸台设置,所述控制板厚度小于所述凸台高度,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LED灯板控制所述LED灯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底部和所述凸台上均设有收容槽,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底部设有一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将所有所述收容槽连通;
电源线接电端收容于所述灯座底部的收容槽内,其固定端穿过所述穿线孔,收容于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内并与所述PCB板组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两条线芯分别反向折弯90度后固定连接于所述PCB板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底部和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满胶水,将所述电源线与灯座之间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薄防眩型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有U形的内灌胶槽,所述内灌胶槽围绕所述凸台上的收容槽设置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内灌胶槽内填充满胶水,将所述PCB板组件与灯座之间密封。
CN202020334178.0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Active CN211475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4178.0U CN211475661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4178.0U CN211475661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5661U true CN211475661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4178.0U Active CN211475661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5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6444U (zh) 照明用led面光源
CN211475661U (zh)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CN113790403B (zh) 一种模拟自然光照的灯具
CN210372969U (zh) 一种侧向发光的线条灯
CN205026461U (zh) Led室外照明灯具
CN102620181B (zh) Led配光光源、制作方法及其采用的实心透镜体
CN217635420U (zh) 一种漫反射灯具
CN212584822U (zh) 一种吸顶灯
CN212776867U (zh) 一种led照明灯
CN21655689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风扇灯
CN218295589U (zh) 一种光线柔和的照明灯盘
CN212252251U (zh) 一种壁灯
CN216281063U (zh) 一种夜灯的出光结构及其夜灯
CN213019025U (zh) 一种灯具
CN212029271U (zh) 一种结构简洁的投光灯
CN216557003U (zh) 双方向光源的型材灯
CN217057308U (zh) 一种格栅天空灯发光装置
CN213777590U (zh) 一种裸眼3d尾灯
CN214369772U (zh) 一种装饰灯具
CN216383693U (zh) 一种野营灯
CN210319662U (zh) 一体化led间接照明灯具装置
CN212961213U (zh) 一种灯具
CN220208064U (zh) 一种直播补光灯
CN211289782U (zh) 一种防眩天花灯
CN116844429B (zh) 一种偏光led格栅屏模组、其安装方法及偏光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