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2848U -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72848U CN211472848U CN201920975876.6U CN201920975876U CN211472848U CN 211472848 U CN211472848 U CN 211472848U CN 201920975876 U CN201920975876 U CN 201920975876U CN 211472848 U CN211472848 U CN 2114728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ismic
- plate
- damper
- dampers
- colum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抗震板和两个第二抗震板,两个第一抗震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抗震板,且所述第一抗震板与所述第二抗震板形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心钢板。有益效果:在第一抗震板受到冲击的时候,通过设置的多组互成角度的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在中心钢板受到振动时,会产生与中心钢板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中心钢板上,使振动反应衰减;支撑平台会受到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作用力,促使支撑柱通过弹性柱对承压柱产生作用力,并配合卡接柱嵌入到卡接槽内,实现双重减震的作用;另外,在第二抗震板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三减震机构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减震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现有的钢结构在受到地震等影响时,抗震性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性能高的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通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设置的多个减震机构,提高了中心钢板的冲击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解决了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抗震性能高的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抗震板和两个第二抗震板,两个第一抗震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抗震板,且所述第一抗震板与所述第二抗震板形成长方体结构。
所述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心钢板,所述中心钢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呈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和所述第二阻尼器的顶端与所述中心钢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阻尼器和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底端与支撑平台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支撑平台的底端关于其对称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弹簧和承压台,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台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承压台与所述第一抗震板相连接,所述弹性柱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
所述中心钢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减震机构,所述第三减震机构包括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贯穿所述减震腔并与所述第二抗震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钢板的顶端通过一对连接钢板与所述第一抗震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二阻尼器之间存在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下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柱,所述承压台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柱相对应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减震腔内的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钢板的侧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抗震板受到冲击的时候,通过设置的多组互成角度的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在中心钢板受到振动时,会产生与中心钢板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中心钢板上,使振动反应衰减;支撑平台会受到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作用力,促使支撑柱通过弹性柱对承压柱产生作用力,并配合卡接柱嵌入到卡接槽内,实现双重减震的作用;另外,在第二抗震板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三减震机构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震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抗震板;2、第二抗震板;3、第三减震机构;4、移动板;5、挤压柱;6、第二阻尼器;7、第二减震机构;8、支撑柱;9、卡接柱;10、弹性柱;11、支撑平台;12、承压柱;13、第一弹簧;14、卡接槽;15、第一阻尼器;16、第一减震机构;17、中心钢板;18、第二弹簧;19、伸缩杆;20、减震腔;21、连接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参照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抗震板1和两个第二抗震板2,两个第一抗震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抗震板2,且所述第一抗震板1与所述第二抗震板2形成长方体结构。
所述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心钢板17,所述中心钢板1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16,所述第一减震机构16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呈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器15和第二阻尼器6,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顶端与所述中心钢板17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底端与支撑平台11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支撑平台11的底端关于其对称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7。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支撑柱8、第一弹簧13和承压台12,所述支撑柱8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平台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设置有弹性柱10,所述弹性柱10远离所述支撑柱8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台1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承压台12与所述第一抗震板1相连接,所述弹性柱10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13。
所述中心钢板17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减震机构3,所述第三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腔20,所述减震腔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远离所述移动板4的一端贯穿所述减震腔20并与所述第二抗震板2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钢板17的顶端通过一对连接钢板21与所述第一抗震板1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器15与所述第二阻尼器6之间存在夹角,通过将所述第一阻尼器15与所述第二阻尼器6之间设置夹角,可以使所述中心钢板17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推力,又能够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减震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8下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柱9,所述承压台12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柱9相对应的卡接槽14。通过设置的所述卡接柱9和所述卡接槽14,可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减震。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减震腔20内的所述伸缩杆19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4远离所述伸缩杆19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挤压柱5,所述挤压柱5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钢板17的侧面相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抗震板1受到冲击的时候,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16,其中,多组互成角度的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夹角为90度,当所述中心钢板17受到振动时,会产生与所述中心钢板17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所述中心钢板17上,使振动反应衰减;所述支撑平台11会受到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作用力,促使所述支撑柱8通过所述弹性柱10产生对所述承压柱12的作用力,并配合所述卡接柱9嵌入到所述卡接槽14内,实现双重减震的作用;另外,在所述第二抗震板2受到冲击时,通过所述第三减震机3构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震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抗震板(1)和两个第二抗震板(2),两个第一抗震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抗震板(2),且所述第一抗震板(1)与所述第二抗震板(2)形成长方体结构;
所述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中心钢板(17),所述中心钢板(17)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16),所述第一减震机构(16)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呈交替对称设置的第一阻尼器(15)和第二阻尼器(6),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顶端与所述中心钢板(17)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阻尼器(15)和所述第二阻尼器(6)的底端与支撑平台(11)的上表面铰接,所述支撑平台(11)的底端关于其对称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7);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支撑柱(8)、第一弹簧(13)和承压台(12),所述支撑柱(8)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平台(1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设置有弹性柱(10),所述弹性柱(10)远离所述支撑柱(8)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台(1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承压台(12)与所述第一抗震板(1)相连接,所述弹性柱(10)上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13);
所述中心钢板(17)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减震机构(3),所述第三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腔(20),所述减震腔(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远离所述移动板(4)的一端贯穿所述减震腔(20)并与所述第二抗震板(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钢板(17)的顶端通过一对连接钢板(21)与所述第一抗震板(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15)与所述第二阻尼器(6)之间存在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下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柱(9),所述承压台(12)上表面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柱(9)相对应的卡接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减震腔(20)内的所述伸缩杆(19)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远离所述伸缩杆(19)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挤压柱(5),所述挤压柱(5)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钢板(17)的侧面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5876.6U CN211472848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5876.6U CN211472848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72848U true CN211472848U (zh) | 2020-09-11 |
Family
ID=72374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75876.6U Active CN211472848U (zh) | 2019-06-24 | 2019-06-24 |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72848U (zh) |
-
2019
- 2019-06-24 CN CN201920975876.6U patent/CN2114728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72087B1 (ko) | 단위 모듈러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철골구조물 보강방법 | |
CN109629702B (zh) | 一种用于排架牛腿柱顶的易更换金属阻尼器及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1522851U (zh) | 一种桥梁抗震防落梁支座 | |
CN113123454B (zh) | 一种连柱式双耗能-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0238788U (zh) |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 |
CN211472848U (zh) | 一种高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 |
CN212956923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支撑装置 | |
CN113152534A (zh) |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抗震装置及方法 | |
CN209989940U (zh) | 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支撑梁 | |
CN211114952U (zh) |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设备 | |
CN211447999U (zh) | 一种抗震性好的建筑钢结构 | |
CN111173164A (zh) | 带可更换自复位及耗能装置摇摆式剪力墙 | |
CN213805952U (zh) | 一种钢结构用减震支座 | |
CN215165885U (zh) |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抗震装置 | |
CN210857529U (zh) | 一种建筑结构连接装置 | |
CN211622078U (zh) | 一种梁柱减震结构 | |
CN214461391U (zh) | 一种抗震型建筑结构 | |
CN214696180U (zh) |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缝构造 | |
CN214994630U (zh) | 具有抗震功能的钢结构方管柱 | |
CN211472847U (zh) | 一种减震型钢结构支架 | |
CN215803547U (zh) | 一种防震厂房钢结构 | |
CN211421397U (zh) | 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 | |
CN215949128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可拆卸的高强度安全立网 | |
CN214034066U (zh) | 一种建筑用钢构组件 | |
CN213143466U (zh) |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