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2792U - 一种排水口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口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2792U
CN211472792U CN201921932572.8U CN201921932572U CN211472792U CN 211472792 U CN211472792 U CN 211472792U CN 201921932572 U CN201921932572 U CN 201921932572U CN 211472792 U CN211472792 U CN 211472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 inlet
main body
water
drai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25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亮亮
高俊斌
颉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n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25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2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2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2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口组件,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排水主体;所述排水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主体上设置有截污件,所述截污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口外侧的沉淀凹槽,所述沉淀凹槽顶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截污件上的沉淀凹槽对雨水进行沉淀,降雨初期雨水的杂质部分会进行沉淀,并遗留在沉淀凹槽中,从而起到对降雨初期雨水进行沉淀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口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口组件。
背景技术
现如今雾霾严重,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颗粒物,通过雨水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若前期雨水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
目前虹吸排水系统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快速排雨水,排雨水效果极好,所以应用比较广泛,但因为要保证雨水更快的排入管网或河道,箅子和截污装置不宜做的太过密实,否则排水量会大大减少,从而一般只对较大的悬浮物及污染物进行过滤,不能对初期雨水过滤起较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对初期雨水进行沉淀的排水口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排水口组件,包括排水主体;所述排水主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主体上设置有截污件,所述截污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口外侧的沉淀凹槽,所述沉淀凹槽顶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沉淀凹槽顶面的高度从外至内逐级升高。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主体内具有用于将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主体上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滤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截污件可转动设置在排水主体上;所述截污件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随着所述截污件的转动与所述第一过滤孔重合或错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主体的外部设置有侧向凸起的支撑板,所述截污件的下端抵靠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进水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滤水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截污筐,所述截污筐上具有用于将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连通的第三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孔延伸至截污筐的上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截污件由若干个截污部拼接而成,各截污部上均设置有所述沉淀凹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凹槽呈环形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外。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于所述排水口处的雨水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截污件上的沉淀凹槽对雨水进行沉淀,降雨初期雨水的杂质部分会进行沉淀,并遗留在沉淀凹槽中,从而起到对降雨初期雨水进行沉淀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沉淀凹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几级,从而可以针对不同污染的雨水进行沉淀,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净化需求进行设置。
3、本实用新型的截污件可以是由几部分拼接而成,从而可以从排水主体上拆卸下来,便于清理维护。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主体上设置第一过滤孔,截污件上设置第二过滤孔,通过旋转截污件,使得第二过滤孔与第一过滤孔重合,从而可以让沥青层中的雨水通过该第二过滤孔与第一过滤孔进入排水口内排走,防止冬天沥青路面由于积水导致路面冻裂,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排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排水口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排水口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截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排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排水口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示:1、排水主体;11、第一过滤孔;12、支撑板;2、盖板;21、滤水孔;3、截污筐;31、第三过滤孔;4、雨水斗;5、截污件;51、截污部;52、沉淀凹槽;53、第二过滤孔;6、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7、楼或桥梁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排水口组件,包括排水主体1;排水主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排水口的下端与排水口组件外的排水管道连通;排水主体1上设置有截污件5,截污件5上设置有位于进水口外侧的沉淀凹槽52,沉淀凹槽52顶面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沉淀凹槽52,从而在降雨初期,地面或者桥梁或者楼顶的雨水先经过截污件5,并在沉淀凹槽52中沉降,从而雨水中的杂质部分会进行沉淀,并遗留在沉淀凹槽52中,从而起到对降雨初期雨水进行沉淀的作用,经截污件沉淀后的雨水漫延至进水口,进入排水主体上1内,最后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管道中被排走。本排水口组件能够提高对初期雨水的净化效果,减少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本实施例中,沉淀凹槽52为六个,六个沉淀凹槽52顶面的高度从外至内逐级升高。各沉淀凹槽52可以对雨水进行多级沉降,提高了对雨水的沉降效果;而且提高了处理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沉淀凹槽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选用一个、两个、三个等其他适宜的数量,各沉淀凹槽的高度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排水主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遮挡进水口的盖板2,盖板2上具有与进水口连通的滤水孔21,滤水孔21能够对进入排水主体1内的雨水进行过滤,由此能够滤除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漂浮物等,避免堵塞排水管道,在本实施例中,盖板 2可拆卸的安装在排水主体上,方便拆装更换和清理,实际应用中,盖板2也可固定在排水主体上,具体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排水主体1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截污筐3,截污筐3上具有用于连通滤水孔 21和排水口的第三过滤孔31,第三过滤孔延伸至截污筐的上部。第三过滤孔31 能够对进入排水主体1内的雨水再次进行过滤;采用凹槽形状的截污筐3,表面积大,不仅可以提高截污筐3对雨水中杂质的容纳量,而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截污筐3可拆卸的安装在排水主体1内,方便拆装更换和清理,实际应用中,截污筐3也可固定在排水主体上,具体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本实施例中,排水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于排水口处的雨水斗4,本实施例中雨水斗为现有技术,一般包括渗水头、安装座和导水管,其结构、原理以及安装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雨水斗具有整流作用,能够避免形成过大的旋涡,稳定斗前水位,减少掺气,并能有效阻挡较大杂物,避免杂物堵塞排水管道。在其他实施例中,雨水斗4可以为虹吸雨水斗,虹吸雨水斗具有极强的反涡流功能,能很好的防止空气通过雨水斗入口处的水流带入排水口组件,并在斗前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水封完全阻隔空气进入。虹吸雨水斗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其结构和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
排水主体1内具有用于将进水口与雨水斗4连通的排水通道13,排水主体1 上部外壁设置有与排水通道13连通的第一过滤孔11。本实施例的排水口组件在使用的时候,截污件5外侧一般是填充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为了使雨水能流向沉降凹槽52,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一般需要向沉降凹槽5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而使得沉降凹槽52与防水隔热层或沥青连接处形成凹陷,该凹陷处易产生积水;因此,在填充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时,截污件5外侧与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从而凹陷处的积水能够沿着该缝隙流向第一过滤孔11,并通过第一过滤孔11进入排水主体1内,经雨水斗排走,防止冬天沥青路面由于积水导致路面冻裂,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截污件5转动设置在排水主体1外侧;截污件5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53,第二过滤孔53能够随着截污件5的转动与第一过滤孔11对齐或错开,错开包括完全错开或者部分错开,完全错开则雨水不能通过第一过滤孔11 和第二过滤孔53进入排水主体1内;部分错开则雨水能通过第一过滤孔11和第二过滤孔53重合部分进入排水主体1内。截污件5的转动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排水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呈环形环绕设置在排水主体1外壁;截污件5的下端抵靠在支撑板12顶部,通过支撑板12起到截污件5定位支撑作用,从而截污件5能够沿着支撑板12进行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结构还可以是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转动等,具体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第二过滤孔53与第一过滤孔11对齐或者错开,能够调节第一过滤孔11开口的大小,从而可以根据地面或者桥梁或者楼顶所铺设的隔热层或沥青层中的沥青粒径大小,以及沉降凹槽52与防水隔热层或沥青连接处的积水情况,来调整第一过滤孔11开口的大小,以使沥青颗粒无法通过第一过滤孔11,因此不会随着雨水一起被排走;而积水可以快速通过被排走。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孔11和第二过滤孔53重合部分的宽度要小于安装时地面或者桥梁或者楼顶所铺设的隔热层或沥青层中的沥青粒径,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重合部分的宽度要小于或等于沥青粒径的2/3,从而减少沥青随着雨水一起被排走。
本实施例中,截污件5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由若干个截污部51拼接而成,截污部51上均设置有沉淀凹槽52。如图6所示,截污件5由4个形状大小均相等的截污部51拼接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截污部51可以是1个、2个、 3个、5个、6个或者更多,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截污件5 采用拼接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清理维护。
本实施例中,沉淀凹槽52是呈环形环绕设置在排水主体1外;也可以不呈环形,只部分环绕设置在排水主体1外。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合需求而定。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本实用新型排水口组件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排水主体1安装至楼板或桥面钢构预留的空中,深度定位至支撑板12处限位,然后进行防水隔热层或沥青层6的铺设;铺设完成后安装截污件5,并旋转截污件5使第二过滤孔53与排水主体1上的第一过滤孔11不重合;然后安装雨水斗4;安装完成后,旋转截污件5使第二过滤孔53与排水主体1上的第一过滤孔 11重合,即将截污件5旋至打开状态,最后安装截污筐3及盖板2。
在安装时,路面整体的高度会略低于盖板1的高度,当降雨初期时雨水通过路面结构凹陷进入截污件5的沉淀凹槽52区域,根据雨量雨水会逐级向上一级沉淀凹槽52攀登,在攀登的过程中初期雨水的杂质部分会进行沉淀,并遗留在沉淀凹槽52内,起到对初期雨水进行沉淀的作用,设置多级沉淀凹槽52可以保证初期雨水尽可能的沉淀,沉淀后的雨水攀登至盖板1,经盖板1、截污筐3进行过滤,并通过雨水斗4排入下水管道中。
在使用时,第二过滤孔53与第一过滤孔11为重合状态,即将截污件5为常开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沥青的粒径大小或者积水情况进行调整第二过滤孔53与第一过滤孔11的重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口组件适用于降雨初期雨水的沉淀,由于降雨初期雨量较小,从而可以通过截污件进行沉淀;当降雨量增多后,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也会变少,雨水则会较快的速度通过截污件,然后通过盖板进入排水口组件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主体(1);所述排水主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主体(1)上设置有截污件(5),所述截污件(5)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水口外侧的沉淀凹槽(52),所述沉淀凹槽(52)顶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凹槽(52)的数量为若干个,各所述沉淀凹槽(52)顶面的高度从外至内逐级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体(1)内具有用于将所述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连通的排水通道(13),所述排水主体(1)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13)连通的第一过滤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件(5)可转动设置在排水主体(1)上,截污件(5)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53),所述第二过滤孔(53)能够随着所述截污件(5)的转动与所述第一过滤孔(11)对齐或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侧向凸起的支撑板(12),所述截污件(5)的下端抵靠在所述支撑板(12)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进水口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滤水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体(1)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截污筐(3),所述截污筐(3)上具有用于将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连通的第三过滤孔(31),所述第三过滤孔(31)延伸至截污筐(3)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件(5)由若干个截污部(51)拼接而成,各截污部(51)上均设置有所述沉淀凹槽(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凹槽(52)呈环形并环绕在所述的进水口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于所述排水口处的雨水斗(4)。
CN201921932572.8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排水口组件 Active CN211472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572.8U CN211472792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排水口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572.8U CN211472792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排水口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2792U true CN211472792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2572.8U Active CN211472792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排水口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2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162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四川大学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以及道路雨水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7162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四川大学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以及道路雨水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5631A (zh) 具有消能功能的深层隧道排水竖井
CN211472792U (zh) 一种排水口组件
CN103334484A (zh) 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
CN105544345A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4631313A (zh) 高架雨水收集系统
CN111997169A (zh) 一种雨水井及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111255042A (zh) 浮子自动控制初期雨水弃流的生态树池及工作方法
KR100529500B1 (ko) 도로의 배수처리 방법
CN212271176U (zh) 一种雨水井及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108532711B (zh)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
CN112482533A (zh) 河道雨水排水口的设置方法和河道雨水排水系统
JP4618737B2 (ja) 路面排水処理槽
CN110644596B (zh) 一种智能雨水井系统
CN106049651A (zh) 城市水涝的一种防治方法
CN20908265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102677764A (zh) 一种针对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或传输过程调控的系统
CN211396823U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的防水建筑结构
CN213952443U (zh) 雨水回用池的初期雨水处理装置
KR101656668B1 (ko) 식생수로를 갖는 비점오염 저감 시설물
CN215888523U (zh) 一种水利设计用道路防积水排水结构
CN211973771U (zh) 一种道路排水装置
CN217923998U (zh) 一种混凝土三通雨水井
CN210947061U (zh) 一种花园道路排雨水系统
CN211230547U (zh) 多功能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竖井
CN219175686U (zh) 雨水落水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3 / F, building 7, 90 Shuangying West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aini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3 / F, building 7, 90 Shuangying West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delion S&I Rainwater Harvest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