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9176U -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69176U CN211469176U CN201921780607.0U CN201921780607U CN211469176U CN 211469176 U CN211469176 U CN 211469176U CN 201921780607 U CN201921780607 U CN 201921780607U CN 211469176 U CN211469176 U CN 2114691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transverse
- side plate
- plate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包括框架、隔离盒、限位架、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限位架连接卡扣、限位架连接凹槽、放置槽,所述框架的内部嵌入有限位架,所述隔离盒通过限位架嵌入在框架的内部,所述隔离盒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内部嵌入有限位架,隔离盒通过限位架嵌入在框架的内部,框架通过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相互锲合,连城整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装,适合不同的锂离子电芯,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安装有锂离子电芯,在锂离子电芯装篮搁置或运转时,电芯之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电芯短路,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包括框架、隔离盒、限位架、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限位架连接卡扣、限位架连接凹槽、放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嵌入有限位架,所述隔离盒通过限位架嵌入在框架的内部,所述隔离盒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框架包括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所述框架侧板的一端安装有横向连接卡扣,且另一端开设有侧板连接槽,所述侧板连接板通过侧板连接卡扣与框架侧板相连接,所述框架横向板的两端开设有横向连接凹槽,所述框架横向板通过横向连接卡扣和横向连接凹槽与框架侧板相连接,所述限位架包括限位架连接卡扣、限位架连接凹槽,所述限位架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架连接卡扣,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架连接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横向连接卡扣为“T”字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侧板连接卡扣为“工”字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框架通过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相互锲合,连城整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架为横向、纵向两个方向,且呈上、下布置,框架横向板开设有凹槽,且与限位架的两端相锲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内部嵌入有限位架,隔离盒通过限位架嵌入在框架的内部,框架通过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相互锲合,连城整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装,适合不同的锂离子电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侧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横向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架示意图。
图中:1、框架,2、隔离盒,3、限位架,4、框架侧板,5、横向连接卡扣,6、侧板连接板,7、侧板连接槽,8、侧板连接卡扣,9、框架横向板,10、横向连接凹槽,11、限位架连接卡扣,12、限位架连接凹槽,13、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包括:框架1、隔离盒2、限位架3、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限位架连接卡扣11、限位架连接凹槽12、放置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嵌入有限位架3,所述隔离盒2通过限位架3嵌入在框架1的内部,所述隔离盒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框架1包括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所述框架侧板4的一端安装有横向连接卡扣5,且另一端开设有侧板连接槽7,所述侧板连接板6通过侧板连接卡扣8与框架侧板4相连接,所述框架横向板9的两端开设有横向连接凹槽10,所述框架横向板9通过横向连接卡扣5和横向连接凹槽10与框架侧板4相连接,所述限位架3包括限位架连接卡扣11、限位架连接凹槽12,所述限位架3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架连接卡扣11,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架连接凹槽12,所述横向连接卡扣5为“T”字型,所述侧板连接卡扣8为“工”字型,所述框架1通过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相互锲合,连城整体,所述限位架3为横向、纵向两个方向,且呈上、下布置,框架横向板9开设有凹槽,且与限位架3的两端相锲合。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内部嵌入有限位架,隔离盒通过限位架嵌入在框架的内部,框架通过框架侧板、横向连接卡扣、侧板连接板、侧板连接槽、侧板连接卡扣、框架横向板、横向连接凹槽相互锲合,连城整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装,适合不同的锂离子电芯。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包括框架(1)、隔离盒(2)、限位架(3)、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限位架连接卡扣(11)、限位架连接凹槽(12)、放置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嵌入有限位架(3),所述隔离盒(2)通过限位架(3)嵌入在框架(1)的内部,所述隔离盒(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框架(1)包括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所述框架侧板(4)的一端安装有横向连接卡扣(5),且另一端开设有侧板连接槽(7),所述侧板连接板(6)通过侧板连接卡扣(8)与框架侧板(4)相连接,所述框架横向板(9)的两端开设有横向连接凹槽(10),所述框架横向板(9)通过横向连接卡扣(5)和横向连接凹槽(10)与框架侧板(4)相连接,所述限位架(3)包括限位架连接卡扣(11)、限位架连接凹槽(12),所述限位架(3)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架连接卡扣(11),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架连接凹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卡扣(5)为“T”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连接卡扣(8)为“工”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通过框架侧板(4)、横向连接卡扣(5)、侧板连接板(6)、侧板连接槽(7)、侧板连接卡扣(8)、框架横向板(9)、横向连接凹槽(10)相互锲合,连城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为横向、纵向两个方向,且呈上、下布置,框架横向板(9)开设有凹槽,且与限位架(3)的两端相锲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0607.0U CN211469176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0607.0U CN211469176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69176U true CN211469176U (zh) | 2020-09-11 |
Family
ID=7237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80607.0U Active CN211469176U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69176U (zh) |
-
2019
- 2019-10-23 CN CN201921780607.0U patent/CN2114691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48623B (zh) | 一种快速检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的方法 | |
CN211469176U (zh) | 一种锂离子电芯搁置隔离装置 | |
CN202309146U (zh) | 电池串并联自均衡装置 | |
CN210092144U (zh) | 一种带有压条的铅蓄电池上盖 | |
CN204793007U (zh) | 可拼接电池及其组成的电池模块 | |
CN210379191U (zh) | 一种锂离子电芯夹具 | |
CN204615463U (zh) | 一种动力电池主动均衡充电装置 | |
CN202503086U (zh) | 泄压式安全锂电池 | |
CN212085072U (zh) | 一种嵌入式太阳能路灯用锂电池组 | |
CN201673976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 | |
CN205385069U (zh) | 一种动力型铅酸蓄电池极板 | |
CN205178544U (zh) | 一种用于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的低功耗低电压关断电路 | |
CN204118192U (zh) | 双极耳蓄电池 | |
CN105222940B (zh) | 电池安装过程中的最佳扭力值大小的测试方法 | |
CN207199748U (zh) | 一种极群组及铅酸电池 | |
CN207117213U (zh) | 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 | |
CN201699102U (zh) | 新型万能充电器 | |
CN208819966U (zh) | 强度高的隔板 | |
CN204885351U (zh) | 一种电池组信号采样片 | |
CN203553285U (zh) | 一种大功率容量锂电池 | |
CN219998370U (zh) | 一种新型快速组装的锂电池 | |
CN204424362U (zh) | 接线电池 | |
CN217983535U (zh) | 一种便于后期维修用的锂电池箱 | |
CN202189855U (zh) | 一种便携式能量均衡蓄电池 | |
CN204257774U (zh) | 一种替代铅酸电池并联使用的模块化锂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6 Address after: 336000 Building 5,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ase, Yi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i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Room 203, unit 6, building 78, Olympic Garden, 2008 Jinsha Avenue,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 Longj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