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0019U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0019U
CN211460019U CN201922032100.3U CN201922032100U CN211460019U CN 211460019 U CN211460019 U CN 211460019U CN 201922032100 U CN201922032100 U CN 201922032100U CN 211460019 U CN211460019 U CN 211460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self
locking
stat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21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
陈闪毅
任敏
李锦坤
王德旭
黄月林
徐攀华
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0321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0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0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0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包括:主机及集尘件;自锁装置,装配于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一者上;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自锁装置,使所述自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上述吸尘器,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将集尘件装配于主机上或者将集尘件从主机上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集尘件与主机扣合固定的方式,方便了集尘件的拆装。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清洁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家庭清洁中,需要对住宅内部的脏污进行彻底的清洁,但是通过传统的方式不能够满足室内的干净度,而且费时费力,而吸尘器能够有效和快速的清洁室内的污渍和脏污,满足人们要求。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集尘件是吸尘器中用于收集灰尘的部件,当灰尘量达到集尘件的最大集尘容量以后,需要对集尘件进行清理。一般地,集尘件通过卡扣与主机连接,在需要清洗集尘件时,通过操作卡扣使集尘件与主机分离,在清洗完成后,通过再次操作卡扣使集尘件与主机扣合固定。上述方式,导致拆装集尘件的过程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吸尘器拆装集尘件的过程较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拆装集尘件的吸尘器。
一种吸尘器,包括:
主机及集尘件;
自锁装置,装配于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一者上;
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自锁装置,使所述自锁装置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
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上述吸尘器,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将集尘件装配于主机上或者将集尘件从主机上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集尘件与主机扣合固定的方式,方便了集尘件的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压机构及自锁机构,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按压机构,使所述自锁装置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主机及所述集尘件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
其中,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第一滑块,使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块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机构还包括拉钩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拉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滑块的按压方向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所述拉钩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并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
其中,当所述拉钩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第一滑块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拉钩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所述第一滑块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回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第二底座、自锁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主机及所述集尘件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自锁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自锁件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形变作用下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形变回复使所述自锁件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机构具有第一斜面及平面,所述自锁机构具有第二斜面,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平面抵接,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按压机构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装置具有卡勾,所述主机与所述集尘件中另一者具有第一配合部,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卡勾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卡勾分离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装置装配于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中一者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集尘件和/或所述主机上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有释放状态与限位状态;
其中,在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允许所述集尘件从所述主机上脱离,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限制所述集尘件从所述主机上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限制所述自锁装置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吸尘器通电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限位状态,在所述吸尘器断电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所述释放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滑块、第三弹性件及吸合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及所述吸合件与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吸尘器通电时,所述吸合件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吸引所述第二滑块,使所述第二滑块限制所述集尘件从所述主机上脱离;在所述吸尘器断电时,所述第三弹性件回复变形带动所述第二滑块运动使所述第二滑块允许所述集尘件与所述主机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装配于所述集尘件和/或所述主机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一截面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所示自锁装置的按压机构的装配图;
图4为图3中所示按压机构的第一滑块的结构图;
图5为图2中所示自锁装置的自锁机构的装配图;
图6为图2中所示自锁装置的装配图;
图7为图3中所示按压机构的拉钩限位限位于第一限位部时的结构图;
图8为图2中所示自锁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9为图3中所示按压机构的拉钩限位限位于第二限位部时的结构图;
图10为图2中所示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锁定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吸尘器的A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所示吸尘器的B处放大图;
图15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在未装配集尘件时的结构图;
图16为图15中所示吸尘器的C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中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限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18为图17中所示吸尘器的D处放大图;
图19为图1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0为图19中所示吸尘器的E处放大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锁定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限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2为图21中所示吸尘器的F处放大图;
图23为图21中所示吸尘器的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限位装置处于限位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24为图23中所示吸尘器的G处放大图。
吸尘器100 主机10 外壳11 集尘件20 第一配合部21 配合槽22 第二配合部23自锁装置30 按压机构31 第一底座311 第二滑槽3111 开口 3112 第一滑块312 第一滑槽3121 第一限位部3122 第二限位部3123 第一斜面3124 平面3125 拉钩313 第一弹性件314 自锁机构32 第二底座 321 自锁件322 第二斜面3221 卡勾3222 第二弹性件323 限位装置40 第二滑块41 吸合件42 第三弹性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100,包括主机10与集尘件20,集尘件20与主机10可拆卸连接,当集尘件20内收集的灰尘达到其最大集尘容量时,使用者可以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进行清理。
吸尘器100还包括自锁装置30,自锁装置30装配于主机10与集尘件20中一者上,主机10与集尘件20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自锁装置30,使自锁装置 30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定状态时,自锁装置30锁定集尘件 20与主机10,在解锁状态时,自锁装置30允许集尘件20与主机10分离。
如此,当自锁装置30处于锁定状态时,可以通过主机10或集尘件20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从而方便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 上拆卸;当需要将集尘件20装配于主机10上时,同样可以通过主机10或集尘件20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从而方便地将集尘件 20装配于主机10上。
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将集尘件20装配于主机10上或者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集尘件20与主机10扣合固定的方式,方便了集尘件20的拆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锁装置30装配于主机10上,当需要将集尘件20装配于主机10上时,通过集尘件20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从而将集尘件20与主机10锁定。当需要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时,通过集尘件20再次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从而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自锁装置30也可以装配于集尘件20上,当需要将集尘件20装配于主机10上时,主机10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从而将集尘件20与主机10锁定。当需要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时,主机10再次按压自锁装置30使其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从而将集尘件20从主机10上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吸尘器100产生更美的视觉效果,将自锁装置30 装配于主机10内部,具体地,主机10包括外壳11,自锁装置30装配于外壳 11的内部。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自锁装置30也可以装配于外壳 11的外部,且自锁装置30也不限于装配于主机10的外壳11上,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2,自锁装置30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压机构31及自锁机构32,集尘件20可受控地按压按压机构31,使自锁装置30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锁定状态时,自锁机构32与按压机构31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在解锁状态时,自锁机构32与按压机构31配合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
参阅图3,按压机构31包括第一底座311与第一滑块312,第一底座311 与外壳1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312滑动设于第一底座311上。集尘件20可受控地按压第一滑块312,使第一滑块3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在第二位置时,自锁机构32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
即为,当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一位置时,自锁装置30处于锁定状态,此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将集尘件20与外壳11锁定,在第二位置时,自锁装置3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 20与外壳11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二位置靠向外界设置。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也可以相对于第二位置远离外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2及图3,按压机构31还包括拉钩313及第一弹性件314,拉钩313 的一端与第一底座311活动连接,第一滑块312上设有第一滑槽3121,第一滑槽3121沿第一滑块312的按压方向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22与第二限位部3123(参阅图4),拉钩313的另一端可在第一滑槽3121内滑动并可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与第二限位部3123。
当拉钩313的另一端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时,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一位置,此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将集尘件20与外壳11锁定。当拉钩 313的另一端限位于第二限位部3123时,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二位置,此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其中,第一弹性件314用于提供第一滑块3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回复力。
参阅图2,具体地,第一底座31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111,第一滑块312 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槽3111内,第二滑槽3111的一端具有开口3112,拉钩313 的一端与第二滑槽3111正对开口3112的侧壁活动连接,拉钩313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一滑槽3121内,集尘件20从第二滑槽3111具有开口3112的一端按压第一滑块312。第一弹性件314设于与拉钩313连接的侧壁与第一滑块 312之间。
假设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一位置,拉钩313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此时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
当集尘件20按压第一滑块312时,第一滑块312在按压力的作用下在第二滑槽3111内滑动,第一弹性件314被压缩,在第一滑块312在第二滑槽3111 内滑动的同时,拉钩313的另一端在第一滑槽3121内滑动并最终限位至第二限位部3123,此时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二位置,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20外壳11分离。
当集尘件20再次按压第一滑块312时,拉钩313的另一端在第一滑槽3121 内滑动并最终限位至第一限位部3122,此时第一滑块312在第一弹性件314的回复力作用下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自锁机构3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滑槽3121各处的坡高不同,以使拉钩313只能沿单一方向在第一限位部3122与第二限位部3123之间循环运动。
参阅图5,自锁机构32包括第二底座321、自锁件322与第二弹性件323 (参阅图2),第二底座321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盖设于第一底座311上(参阅图6),自锁件322与第二底座321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件323设于自锁件 322与第二底座321之间。
在锁定状态时,自锁件322在第二弹性件323的形变作用下与第一滑块312 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在解锁状态下,第二弹性件323形变回复使自锁件32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
具体地,在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弹性件323被压缩,自锁件322在第二弹性件323的作用下与第一滑块312抵接固定,从而锁定集尘件 20与外壳11;在第一滑块31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弹性件323形变回复,自锁件32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
进一步,第一滑块312具有第一斜面3124及平面3125(参阅图2),自锁件322具有第二斜面3221。在锁定状态时,拉钩313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第二斜面3221与第一斜面3124抵接(参阅图7及图8),第二弹性件323被压缩,此时自锁件32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在解锁状态时,第二弹性件323回复带动自锁件322相对于第二底座321转动,拉钩313 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3,第二斜面3221与平面3125抵接(参阅图9及图10),自锁件322与第一滑块312配合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锁件322具有卡勾3222,集尘件20具有第一配合部 21,在锁定状态时,第一配合部21与卡勾3222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 (参阅图11及图12)。在解锁状态时,第一配合部21与卡勾3222分离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参阅图13及图14)。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自锁件322也可以省略卡勾3222,此时自锁件322通过摩擦力与第一配合部21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在此亦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尘器100还包括限位装置40,限位装置40装配于集尘件20和/或外壳11上,限位装置40具有限位状态与释放状态。在限位状态时,限位装置40限制集尘件20从外壳11上分离,在释放状态时,限位装置40允许集尘件20从外壳11上分离。
由于用户在使用吸尘器100时通常为来回推拉操作,在吸尘器100推拉过程中,其集尘件20容易误触到手臂或桌椅等导致自锁装置30解锁,此时集尘件20容易从外壳11上分离。通过设置限位装置40,可以防止集尘件20从外壳 11上分离。
为了使吸尘器100产生更美的视觉效果,限位装置40同样装配于外壳11 内,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装置40也可以装配于外壳11外,在此亦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吸尘器100通电时,限位装置40处于限位状态,在吸尘器100 断电时,限位装置40处于释放状态,即为此时限位装置40通过电力驱动。如此,可以避免吸尘器100在工作过程中,集尘件20从外壳11上分离,且当吸尘器100在非工作时,可以方便地将集尘件20从外壳11上拆卸。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装置40也可以采用机械驱动方式锁定,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更具体地,在限位状态时,限位装置40限制自锁装置30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即为,当集尘件20装配于外壳11上时,在限位装置40的作用下集尘件20相对于外壳11不可向前移动也不可向后移动。
参阅图15及图16,限位装置40包括第二滑块41、第三弹性件43及吸合件42(如磁铁),第三弹性件43的一端及吸合件42与外壳11固定连接,第三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41固定连接。
在吸尘器100通电时,吸合件42克服第三弹性件43的弹力吸引第二滑块 41,使第二滑块41限制集尘件20从外壳11上脱离(参阅图17及图18);在吸尘器100断电时,第三弹性件43回复变形带动第二滑块41运动,使第二滑块 41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参阅图19及图2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43、第二滑块41及吸合件42均装配于外壳11上。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整个限位装置40装配于集尘件20上,或者将限位装置40的部分装配于外壳11上,将限位装置40的剩余部分装配于集尘件20上。具体地,集尘件20上开设有配合槽22(参阅图 18),在吸尘器100通电时,第二滑块41伸入配合槽22内以限制自锁装置30 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限位状态时,限位装置40允许自锁装置 30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但是即使限位装置40切换至解锁状态后,集尘件20仍然不可从外壳11上脱离,即为此时集尘件20可相对于外壳11向前移动但是不可向后移动。如,集尘件20上具有第二配合部23,在吸尘器100通电时,第二滑块41与第二配合部23抵接(参阅图21及图22),允许自锁装置30 从锁定状态(参阅图22)切换至解锁状态(参阅图23及图24),但是仍然限制集尘件20从外壳11内拔出;在吸尘器100断电时,第二滑块41与第二配合部 23脱离,允许集尘件20从外壳11内拔出。
由于上述限位装置40是依据吸尘器100是否通断电来控制的,即主机10 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来控制的,而判断主机10工作状态的方式有多种,如检测主机10的启停开关,检测主机10所包括的气体动力装置的电流、电压、转速,或者检测吸尘器100的气流、气压等来控制限位装置40在限位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100的集尘件20的拆装原理如下:
集尘件20的安装:
集尘件20首先伸入外壳11的内腔内(参阅图15及图16),此时内腔内未装配集尘件20,拉钩313限位于第二限位部3123。当集尘件20伸入内腔一定距离后与第一滑块312的端面抵触(图13及图14),集尘件20继续向内移动并按压第一滑块312,此时拉钩313在第一滑槽3121内滑动,第一滑块312在第一弹性件314的回复力作用下在第二滑槽3111内滑动,最终拉钩313从限位于第二限位部3123切换至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此时第二弹性件323被压缩,第一斜面3124与第二斜面3221抵接,卡勾3222与集尘件20的第一配合部21 配合锁定集尘件20与外壳11(参阅图11及图12)。
且当吸尘器100通电时,第二滑块41限位于限位槽22内,限制集尘件20 从外壳11内脱离(参阅图17及图18)。
集尘件20的拆卸:
吸尘器100断电,第二滑块41从限位槽22内脱出,集尘件20可从外壳内脱离(参阅图19及图20)。
集尘件20按压第一滑块312,此时拉钩313在第二滑槽3111内沿同一方向滑动,第一弹性件314被压缩,第一滑块312在第二滑槽3111内滑动,最终拉钩313从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122切换至限位于第二限位部3123。第二弹性件 323回复形变,第二斜面3221与平面3124抵接,卡勾3222与第一配合部21分离,此时自锁件322允许集尘件20与外壳11分离(参阅图13及图1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0)及集尘件(20);
自锁装置(30),装配于所述主机(10)与所述集尘件(20)中一者上;
所述主机(10)与所述集尘件(20)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自锁装置(30),使所述自锁装置(30)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30)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
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自锁装置(30)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30)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压机构(31)及自锁机构(32),所述主机(10)与所述集尘件(20)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按压机构(31),使所述自锁装置(30)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31)包括第一底座(311)及第一滑块(312),所述第一底座(311)与所述主机(10)及所述集尘件(20)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12)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底座(311)上;
其中,所述主机(10)与所述集尘件(20)中另一者可受控地按压所述第一滑块(312),使所述第一滑块(3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第一滑块(312)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第一滑块(312)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31)还包括拉钩(313)及第一弹性件(314),所述拉钩(3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12)上设有第一滑槽(3121),所述第一滑槽(3121)沿所述第一滑块(312)的按压方向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22)与第二限位部(3123),所述拉钩(313)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第一滑槽(3121)内滑动并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1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123);
其中,当所述拉钩(313)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122)时,所述第一滑块(31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拉钩(313)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123)时,所述第一滑块(31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314)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滑块(312)在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回复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32)包括第二底座(321)、自锁件(322)及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二底座(321)与所述主机(10)及所述集尘件(20)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自锁件(322)与所述第二底座(3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23)设于所述自锁件(322)与所述第二底座(321)之间;
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自锁件(322)在所述第二弹性件(323)的形变作用下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323)形变回复使所述自锁件(322)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31)具有第一斜面(3124)及平面(3125),所述自锁机构(32)具有第二斜面(3221),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3221)与所述第一斜面(3124)抵接,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斜面(3221)与所述平面(3125)抵接,所述自锁机构(32)与所述按压机构(31)配合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30)具有卡勾(3222),所述主机(10)与所述集尘件(20)中另一者具有第一配合部(21),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21)与所述卡勾(3222)配合锁定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21)与所述卡勾(3222)分离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30)装配于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中一者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装配于所述集尘件(20)和/或所述主机(10)上的限位装置(40),所述限位装置(40)具有释放状态与限位状态;
其中,在所述释放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40)允许所述集尘件(20)从所述主机(10)上脱离,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40)限制所述集尘件(20)从所述主机(10)上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40)限制所述自锁装置(30)从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尘器通电时,所述限位装置(40)处于所述限位状态,在所述吸尘器断电时,所述限位装置(40)处于所述释放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0)包括第二滑块(41)、第三弹性件(43)及吸合件(42),所述第三弹性件(43)的一端及所述吸合件(42)与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中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41)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吸尘器通电时,所述吸合件(42)克服所述第三弹性件(43)的弹力吸引所述第二滑块(41),使所述第二滑块(41)限制所述集尘件(20)从所述主机(10)上脱离;在所述吸尘器断电时,所述第三弹性件(43)回复变形带动所述第二滑块(41)运动使所述第二滑块(41)允许所述集尘件(20)与所述主机(10)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0)装配于所述集尘件(20)和/或所述主机(10)内。
CN201922032100.3U 2019-11-21 2019-11-21 吸尘器 Active CN211460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2100.3U CN211460019U (zh) 2019-11-21 2019-11-21 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2100.3U CN211460019U (zh) 2019-11-21 2019-11-21 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0019U true CN211460019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2100.3U Active CN211460019U (zh) 2019-11-21 2019-11-21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0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7869A (zh) 一种吸尘器
EP4023126B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and hand-held and upright integrated vacuum cleaner
CN210204602U (zh) 地刷及清洁设备
CN111685641A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111184467A (zh) 一种吸尘器
CN112790664A (zh) 一种吸尘装置
CN111990923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1460019U (zh) 吸尘器
CN108542305B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2186365U (zh) 设有集尘袋的吸尘器
CN111759223A (zh) 地刷及清洁设备
CN110811409A (zh) 吸尘器
CN211384263U (zh) 一种高效防尘网络设备
CN114504281B (zh) 清洁系统及其清洁模块拆装组件
US9510717B2 (en) Self-moving dust suction apparatus to facalitate cleaning
CN212972851U (zh) 吸尘器刷头及带有该刷头的吸尘器
CN113842083B (zh) 滚刷组件、地刷及吸尘器
CN212015447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0989991U (zh) 一种吸尘设备
CN212234298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3345501U (zh) 一种具有筛网自清洁功能的尘杯及吸尘器
CN113769491B (zh) 净化器、带过滤装置的设备及家电设备
CN217244080U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12913059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8484454U (zh) 一种除螨仪的尘杯安装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