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4630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4630U
CN211454630U CN202020356247.8U CN202020356247U CN211454630U CN 211454630 U CN211454630 U CN 211454630U CN 202020356247 U CN202020356247 U CN 202020356247U CN 211454630 U CN211454630 U CN 211454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ver
fingerpri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enso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62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62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4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4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4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中框壳体以及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装配于所述中框壳体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所述中框壳体与所述电池盖板之间,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一侧与所述中框壳体连接,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盖板连接。本公开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设在中框壳体的背面,可以避免在显示屏上设置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由于指纹单体或者粉尘带来的拆机问题。同时避免了电池盖开孔导致静电、防尘和电池盖强度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OLED显示屏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通过利用OLED显示屏本身的透光性以及屏幕自身的光照射手指后检测指纹。
但是,如果在OLED屏下布放大面积光学指纹传感器,会出现组装指纹传感器时导致的中框的不良(含外观)、OLED的不良(含FPC撕裂)、指纹传感器的不良(含空气粉尘)等等,一旦指纹传感器故障(包括粉尘不良),都会涉及到拆屏问题,从而导致拆机问题,拆机成本将会大幅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屏下指纹识别容易导致拆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中框壳体以及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装配于所述中框壳体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所述中框壳体与所述电池盖板之间,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一侧与所述中框壳体连接,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盖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超声波的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超声波以生成指纹图像的接收模块,自所述发射模块发出的超声波传输至手指,经手指反射后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生成指纹图像。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玻璃盖板和电池盖膜片,所述电池盖膜片的一侧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池盖膜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玻璃盖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膜片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
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泡棉。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膜片沿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边缘四周环设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与所述中框壳体之间设有粘胶体。
可选地,所述粘胶体为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指纹识别区域,所述中框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位置对应的安装区域,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所述电池盖板靠近所述中框壳体顶部的位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设在电池盖板靠近中框壳体的内侧面,可以避免在显示屏上设置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由于指纹单体或者粉尘带来的拆机问题。同时避免了在电池盖板上开孔导致静电、防尘和电池盖强度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传感器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屏下指纹识别容易导致拆机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中框壳体20以及电池盖板30。所述电池盖板30装配于所述中框壳体20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设于所述中框壳体与所述电池盖板30之间,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一侧与所述中框壳体20连接,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盖板30连接。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框壳体20的正面可以设置显示屏。中框壳体20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摄像头40、闪光灯等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10设置于电池盖板30靠近中框壳体20的内侧面,可以设置在中框壳体20的B壳支架上。
本公开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设在电池盖板靠近中框壳体的内侧面,可以避免在显示屏上设置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由于指纹单体或者粉尘带来的拆机问题。同时避免了在电池盖板上开孔导致静电、防尘和电池盖强度等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超声波的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超声波以形成指纹图像的接收模块,自所述发射模块发出的超声波传输至手指,经手指反射后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生成指纹图像。可以理解的,当用户手指触碰到电池盖板30,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发射模块可以利用压电材料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手指表皮接触面反射,超声波传感器的接收模块利用反射的超声波生成指纹图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盖板30包括玻璃盖板31和电池盖膜片32,所述电池盖膜片32的一侧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连接,所述电池盖膜片32的另一侧与所述玻璃盖板31连接。可选地,玻璃盖板31可以是透明材质,增加产品的外观美观性。当用户触碰到电池盖板30,电池盖膜片32也可以接收到微弱的振动,提高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灵敏性。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盖膜片32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33,可以保证电池盖板30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0之间的密封性与连接牢固,可以理解的,电池盖板30与指纹识别传感器10之间可以通过密封结构相互固定与密封。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10采用密封泡棉,可以抵消振动带来的噪音,起到良好的静音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盖膜片32沿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边缘四周环设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密封结构33也可以沿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边缘四周环设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并且密封结构33的尺寸可以小于电池盖膜片32的尺寸。这样,可以在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中间部分留出用于超声波传播的空间,并且也可以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与电池盖板3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与所述中框壳体20之间设有粘胶体21。可以理解的,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与中框壳体20之间可以通过粘胶体21相互固定。可选地,所述粘胶体21采用双面胶。粘胶体21的尺寸可以大于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尺寸,以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10与中框壳体20之间的连接牢固。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盖板30上设有指纹识别区域34,所述中框壳体20上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位置对应的安装区域,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装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内。这样,当用户的手指触碰到指纹识别区域34范围内,指纹识别传感器10即可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进行指纹识别。由于电池盖板30不需要同显示屏一样实现显示功能,因此可以将指纹识别区域34的范围设置成较大的面积,相比于光学屏下指纹而言,指纹识别的灵敏性更好。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区域34位于所述电池盖板30靠近所述中框壳体20顶部的位置,更加符合用户握持手机的习惯,更便于用户进行指纹识别。
可以理解的,电池盖板30的中间主体部分可以包覆在指纹识别传感器10的外部,电池盖板30的边缘部分可以与中框壳体20的边缘位置相互卡合,从而实现将电池盖板30安装在中框壳体20的背面,并能使指纹识别传感器10位于中框壳体20和电池盖板30之间。指纹识别区域34位于电池盖板30的中间主体部分靠近中框壳体20顶部的位置,便于用户握持手机时进行触碰。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40位于指纹识别区域34相邻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中框壳体以及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装配于所述中框壳体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于所述中框壳体与所述电池盖板之间,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一侧与所述中框壳体连接,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盖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为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包括用于发射超声波的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超声波以生成指纹图像的接收模块,自所述发射模块发出的超声波传输至手指,经手指反射后传输至所述接收模块生成指纹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玻璃盖板和电池盖膜片,所述电池盖膜片的一侧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池盖膜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玻璃盖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膜片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膜片沿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边缘四周环设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与所述中框壳体之间设有粘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体为双面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指纹识别区域,所述中框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位置对应的安装区域,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所述电池盖板靠近所述中框壳体顶部的位置。
CN202020356247.8U 2020-03-19 2020-03-19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454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247.8U CN211454630U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247.8U CN211454630U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4630U true CN211454630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6247.8U Active CN211454630U (zh) 2020-03-19 2020-03-1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4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7892B (zh)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US119173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coustic module
KR20180052291A (ko) 사이드 스피커 홀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856646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05716B (zh) 一种oled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TW201516524A (zh) 顯示裝置
CN108322584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5575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out front case frame
WO2020259267A1 (zh) 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4082632A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4029372A (ja) 電子機器
US202203864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CN108989566A (zh)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989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damage to glass
CN211454630U (zh) 电子设备
CN20619576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20190094982A (ko) 전자 장치
KR20220043665A (ko)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743158A (zh) 屏下识别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1020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EP433697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EP43584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support structure
CN207251711U (zh) 用于终端的壳体组件和终端
CN10834752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94838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