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1244U - 蒸发式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蒸发式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1244U
CN211451244U CN202020137330.6U CN202020137330U CN211451244U CN 211451244 U CN211451244 U CN 211451244U CN 202020137330 U CN202020137330 U CN 202020137330U CN 211451244 U CN211451244 U CN 211451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receiving
wet curtain
cooling fan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73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康云
梁桂明
雷明静
张逸鸿
杨丽静
白建东
黄雪珍
杨德豪
冯政博
刘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01373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1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1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1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式冷风扇,包括:壳体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内适于装配湿帘;分水结构设于容置腔的上方;接水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置腔的内壁上,接水装置包括开口朝向分水结构的接水腔,接水腔具有在容置腔内未装配湿帘时,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的正下方的接水状态;以及在容置腔内装配湿帘时,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的斜下方的非接水状态。通过在容置腔内装配湿帘和接水装置,在用户不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或忘记安装湿帘时,接水腔能在外力的作用下设于分水结构的正下方,将分水结构的出水接住储存在接水腔内,防止未装配湿帘时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部溅射,避免了水溅射至电气部件产生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蒸发式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式冷风扇。
背景技术
蒸发式冷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在蒸发式冷风扇的进风口处加装湿帘,湿帘上方设置分水结构,分水结构底部具有出水孔,由出水孔向湿帘上输送水,湿帘能够吸水,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湿帘上的水的蒸发量,降低了从进风口进入的风的温度,以达到向周围环境输送温度相对较低的冷风的目的。
但是,由于湿帘是额外增加的功能部件,当用户在维修进行拆卸后,即使忘记安装湿帘,或者用户不需要温度较低的冷风、不想安装湿帘时,蒸发式冷风扇的风扇依然能够工作,并向周围环境送风。但是由于去除湿帘后,分水结构仍向湿帘所在的位置供水,导致蒸发式冷风扇内没有能够吸水的部件,滴落的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溅射,会溅射至其他电气部件上,产生电气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式冷风扇未装湿帘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未安装湿帘时仍能避免电气安全隐患的蒸发式冷风扇。
一种蒸发式冷风扇,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适于装配湿帘;
分水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上方;
接水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接水装置包括开口朝向所述分水结构的接水腔,所述接水腔具有在所述容置腔内未装配所述湿帘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分水结构的正下方的接水状态;以及在所述容置腔内装配所述湿帘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分水结构的斜下方的非接水状态。
所述接水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壁上。
还包括:
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接水装置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接水装置转动。
所述接水装置上设有配合空间,所述配合空间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还包括: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容置腔上,适于感应所述湿帘是否装配在所述容置腔上。
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开关,适于在所述湿帘装配至所述容置腔时挤压所述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断路。
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感应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适于在所述感应装置感应所述湿帘未装配在所述容置腔上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接水装置转动至所述接水状态。
所述接水装置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壁上。
所述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或旋转轴,所述接水装置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或旋转轴配合连接的旋转轴或定位孔。
至少一侧的所述旋转轴为弹性结构。
还包括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容置腔上,适于限制所述接水装置的旋转角度。
所述接水装置的底部设有排出口,适于将所述接水装置的水排出所述壳体外。
还包括:
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与所述排出口连通,适于将水引流至所述壳体外。
所述引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引流槽。
还包括:防尘网,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湿帘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容置腔,容置腔内装配湿帘和接水装置,在用户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湿帘工作时,湿帘位于分水结构的正下方,接水装置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的斜下方,接水装置和湿帘不会干涉,湿帘将空气降温后再供给用户,在用户不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或者忘记安装湿帘时,接水装置的接水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设于分水结构的正下方,将分水结构的出水接住并储存在接水腔内,防止未装配湿帘时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部溅射,避免了水溅射至电气部件时产生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了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部溅射引起的噪音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壳体上固定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接水装置转动,使得需要外力将接水装置运动时,用户不必手动操作,使得用户体验更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接水装置上设置配合空间,便于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进行装配。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容置腔上设置感应装置,能够自动感应湿帘是否装配在了容置腔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设置与感应装置、动力装置连接的控制器,在感应装置感应湿帘未装配在容置腔上时,能够自动控制动力装置驱动接水装置转动至接水状态,即湿帘是否装配在容置腔上的感应动作、接水装置的转动动作,全部都可以自动化的实现,用户无需任何手动操作,实现了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将接水装置的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在内壁上,使得接水装置的转动更加的平稳,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容置腔内壁的两侧以及接水装置上设置配合连接的定位孔和旋转轴,即可实现接水装置能够相对于容置腔进行转动,结构较简单。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将至少一侧的旋转轴设置为弹性结构,使得接水装置在安装时旋转轴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方便装配。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接水装置的旋转角度,防止接水装置旋转过度,影响接水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接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排出口,能够将接水腔的水排出壳体外,防止接水腔水满时水向壳体内部溢出,存在安全隐患。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设置引流结构,在将接水装置内的水向壳体外传输时,能够对水有较好的引流作用,提高了传输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将引流结构设置为设于壳体上的引流槽,使得结构较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小,使得蒸发式冷风扇的整体体积较小。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式冷风扇,通过在壳体上固定连接防尘网,并位于容置腔靠近湿帘的开口处,能够对进入湿帘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出风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式冷风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式冷风扇的部分结构装配完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式冷风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式冷风扇装配湿帘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式冷风扇未装配湿帘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容置腔;3-分水结构;4-接水装置;5-电机;6-配合孔;7-感应开关;8-定位孔;9-旋转轴;10-限位块;11-排出口;12-引流槽;13-风机;14-防尘网;15-湿帘;16-接水腔;17-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蒸发式冷风扇,包括:壳体1、分水结构3和接水装置4。
壳体1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2,容置腔2内适于装配湿帘15;分水结构3设于容置腔2的上方;接水装置4可活动地设置在容置腔2的内壁上,接水装置4包括开口朝向分水结构3的接水腔16,接水腔16具有在容置腔2内未装配湿帘15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3的正下方的接水状态;以及在容置腔2内装配湿帘15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3的斜下方的非接水状态。
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容置腔2,容置腔2内装配湿帘15和接水装置4,在用户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湿帘15工作时,湿帘15位于分水结构3的正下方,接水装置4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分水结构3的斜下方,接水装置4和湿帘15不会干涉,湿帘15将空气降温后再供给用户,在用户不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或者忘记安装湿帘15时,接水装置4的接水腔16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设于分水结构3的正下方,将分水结构3的出水接住并储存在接水腔16内,防止未装配湿帘15时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部溅射,避免了水溅射至电气部件时产生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了水在蒸发式冷风扇内部溅射引起的噪音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接水装置4可转动地连接在内壁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接水装置4可滑动地连接在内壁上,如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设于壳体1上,另一端连接接水装置4远离湿帘15的一侧,在弹性件处于非压缩状态时,接水装置4处于接水状态。通过设置弹性件,将接水装置4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进行伸缩实现接水状态和非接水状态,使得接水装置4实现滑动的结构较简单。为了便于装配弹性件,接水装置4上还设置有连接弹性件的连接柱。为了使得接水装置4的滑动更加平稳,可在内壁和接水装置4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滑道,内壁和接水装置4的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沿滑道运动的滑动轴,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滑道和滑动轴。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动力装置,固定在壳体1上,动力装置与接水装置4连接,适于驱动接水装置4转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为电机5。通过在壳体1上固定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接水装置4转动,使得需要外力将接水装置4运动时,用户不必手动操作,使得用户体验更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动力装置,用户手动旋转接水装置4。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的接水装置4上设有配合孔6,配合孔6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具体地,配合孔6为开设于接水装置4的旋转轴9端部的盲孔。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配合空间为配合槽。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感应装置,设于容置腔2上,适于感应湿帘15是否装配在容置腔2上。通过在容置腔2上设置感应装置,能够自动感应湿帘15是否装配在了容置腔2上,提高了用户体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感应装置为感应开关7,适于在湿帘15装配至容置腔2时挤压感应开关7,感应开关7断路,在湿帘15未装配至容置腔2时感应开关7无挤压力,感应开关7通路。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感应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控制器,与感应装置、动力装置连接,适于在感应装置感应湿帘15未装配在容置腔2上时,控制动力装置驱动接水装置4转动至接水状态。通过设置与感应装置、动力装置连接的控制器,在感应装置感应湿帘15未装配在容置腔2上时,能够自动控制动力装置驱动接水装置4转动至接水状态,即湿帘15是否装配在容置腔2上的感应动作、接水装置4的转动动作,全部都可以自动化的实现,用户无需任何手动操作,实现了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控制器,用户手动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接水装置4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内壁上。通过将接水装置4的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在内壁上,使得接水装置4的转动更加的平稳,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接水装置4采用强度较大的材质,使得接水装置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一侧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另一侧的内壁非连接设置。
为了实现接水装置4两端的稳定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孔8,接水装置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定位孔8配合连接的旋转轴9,本实施例中,对于旋转轴9的材质不进行过多限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轴9自身可以采用弹性结构,使得接水装置4在安装时旋转轴9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方便装配,具体地,旋转轴9自身可以采用橡胶材质。通过在容置腔2内壁的两侧以及接水装置4上设置配合连接的定位孔8和旋转轴9,即可实现接水装置4能够相对于容置腔2进行转动,结构较简单。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定位孔设于接水装置上,旋转轴设于内壁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定位孔8和旋转轴9设置为多个。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内壁和接水装置4直接铰接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两侧的旋转轴9均为弹性结构,或者是,两侧的旋转轴9均为非弹性结构。
为了便于对接水装置4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限位结构,设于容置腔2上,适于限制接水装置4的旋转角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为两个限位块10,设置在容置腔2的顶壁上,对接水装置4一侧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为一个,或者更多个。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设于壳体1的其他位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为限位柱,或者是其他形式的结构。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对接水装置4两侧的转动角度同时进行限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限位结构设于壳体1上,或者是,在壳体1上和容置腔2的内壁上均设置限位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水腔16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1,适于将接水腔16内的水排出壳体1外。通过在接水装置4的底部设置排出口11,能够将接水腔16的水排出壳体1外,防止接水腔16水满时水向壳体1内部溢出,存在安全隐患。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排出口11,而是定期将接水腔16的水手动排出壳体1外。
为了便于引流水,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引流结构,引流结构与排出口11连通,适于将水引流至壳体1外。通过设置引流结构,在将接水装置4内的水向壳体1外传输时,能够对水有较好的引流作用,提高了传输效果。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流结构为设于壳体1上的引流槽12。通过将引流结构设置为设于壳体1上的引流槽12,使得结构较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小,使得蒸发式冷风扇的整体体积较小。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引流结构为导水管,直接由接水装置4通往壳体1外。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式冷风扇还包括防尘网14,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位于容置腔2靠近湿帘15的开口处。通过在壳体1上固定连接防尘网14,并位于容置腔2靠近湿帘15的开口处,能够对进入湿帘15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出风的清洁度。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不设置防尘网14。
蒸发式冷风扇装配时,可以先将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在蒸发式冷风扇的风道上,再将顶盖17分别固定在风道和壳体1上,然后将电机5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一侧的定位孔8位置,接着将开设配合孔6的旋转轴9穿过定位孔8与电机5的输出轴配合固定,由于接水装置4的另一端为弹性结构,故可用力将接水装置4装配至后壳的另一侧定位孔8,在无其他外力的作用时,接水装置4的打开与闭合只能通过电机5控制,同时壳体1上设置有限位块10,确保接水装置4的旋转角度,然后感应开关7装配至容置腔2的底壁上,将湿帘15装配至容置腔2内,最后装配上防尘网14固定湿帘15,从而完成装配。
如图7所示,当用户需要温度较低的风时,水从顶盖17上的分水结构3流下,落到湿帘15时,将湿帘15淋湿,风道内的风机13工作将水蒸发带走;如图8所示,当用户不需要较低温度的风未装配湿帘15,或者是用户忘记装配湿帘15时,接水装置4在电机5的驱动下向外旋转至接水状态,水从顶盖17上的分水结构3流下,直接流到接水装置4的接水腔16内,然后水从接水腔16底部开设的出水口流出,同时壳体1上对应的位置设有引流槽12将引流向下,防止水流飞溅,避免了溅水和水飞入电机5的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上设有开口的容置腔(2),所述容置腔(2)内适于装配湿帘(15);
分水结构(3),设于所述容置腔(2)的上方;
接水装置(4),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2)的内壁上,所述接水装置(4)包括开口朝向所述分水结构(3)的接水腔(16),所述接水腔(16)具有在所述容置腔(2)内未装配所述湿帘(15)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分水结构(3)的正下方的接水状态;以及在所述容置腔(2)内装配所述湿帘(15)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分水结构(3)的斜下方的非接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装置(4)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接水装置(4)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接水装置(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装置(4)上设有配合空间,所述配合空间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容置腔(2)上,适于感应所述湿帘(15)是否装配在所述容置腔(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开关(7),适于在所述湿帘(15)装配至所述容置腔(2)时挤压所述感应开关(7),所述感应开关(7)断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感应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连接,适于在所述感应装置感应所述湿帘(15)未装配在所述容置腔(2)上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接水装置(4)转动至所述接水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装置(4)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8)或旋转轴,所述接水装置(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8)或旋转轴配合连接的旋转轴(9)或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的所述旋转轴(9)为弹性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壳体(1)和/或所述容置腔(2)上,适于限制所述接水装置(4)的旋转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装置(4)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1),适于将所述接水装置(4)的水排出所述壳体(1)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与所述排出口(11)连通,适于将水引流至所述壳体(1)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引流槽(12)。
15.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网(14),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上,位于所述容置腔(2)靠近所述湿帘(15)的开口处。
CN202020137330.6U 2020-01-20 2020-01-20 蒸发式冷风扇 Active CN211451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330.6U CN211451244U (zh) 2020-01-20 2020-01-20 蒸发式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7330.6U CN211451244U (zh) 2020-01-20 2020-01-20 蒸发式冷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1244U true CN211451244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7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7330.6U Active CN211451244U (zh) 2020-01-20 2020-01-20 蒸发式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1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7447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式冷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7447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式冷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3870B1 (ko) 냉풍기
EP2997312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3118534B1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CN211451244U (zh) 蒸发式冷风扇
CN111140972A (zh) 蒸发式冷风扇
CN111140971A (zh) 蒸发式冷风扇
CN211451242U (zh) 蒸发式冷风扇
CN111140962A (zh) 防护结构、壳体及冷风扇
CN211739372U (zh) 防护结构、壳体及冷风扇
CN100541038C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CN214655830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2360318U (zh) 新风部件及新风空调
CN204830176U (zh) 一种新型壁挂式空调器
CN211503103U (zh) 蒸发式冷风扇
CN112460709A (zh) 一种净化型空调扇
CN22008319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739375U (zh) 一种安装壳及冷风扇
KR10061132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0463237U (zh) 空调器
CN218936432U (zh) 一种可选排风的吸油烟机
CN213273168U (zh) 用于天花机的排水盒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8922501U (zh) 排风装置以及洗碗机
KR100591325B1 (ko) 제습기의 배수 구조
CN218379728U (zh) 风扇
CN219640380U (zh) 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