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7237U -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7237U
CN211447237U CN201921881974.XU CN201921881974U CN211447237U CN 211447237 U CN211447237 U CN 211447237U CN 201921881974 U CN201921881974 U CN 201921881974U CN 211447237 U CN211447237 U CN 211447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buffering
earthquake
steel shee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19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成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HUAYIXIN Constru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余成扬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余成扬 filed Critical 余成扬
Priority to CN2019218819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7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7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7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中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底部安装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耗能装置,所述缓冲耗能装置上表面与承载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上表面浇筑有支撑梁座;所述缓冲槽内壁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限位腔,所述承载钢板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限位腔内,所述限位腔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钢板和缓冲橡胶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吸能效果好,抗震效率高,且通过固定钢板与承载钢板之间的软钢片,软钢片在受到震动后弯曲屈服,进行耗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耗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特别是在山区发生地震,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所以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现有的建筑结构在抗震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1.现有的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时,往往会因为缓冲耗能效果较差,导致整体性倒塌。2.现有的现有的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时,也会因为摆动幅度过大而倾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通过缓冲钢板和缓冲橡胶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吸能效果好,抗震效率高,且通过固定钢板与承载钢板之间的软钢片,软钢片在受到震动后弯曲屈服,进行耗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耗能效果,通过缓冲槽内壁左右两侧的限位腔,可以避免承载钢板在受到震动后出现左右摆动现象,且通过减震弹簧,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抗震耗能效果,避免承载钢板上下位移过量,造成结构破坏,较为实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中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底部安装有固定钢板;
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耗能装置,所述缓冲耗能装置上表面与承载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上表面浇筑有支撑梁座;
所述缓冲槽内壁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限位腔,所述承载钢板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限位腔内,所述限位腔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顶部与承载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第一锚固螺钉,所述固定钢板通过第一锚固螺钉与混凝土基层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钢板下表面的设置有四组均匀排列的第二锚固螺钉,所述承载钢板通过第二锚固螺钉与支撑梁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耗能装置包括缓冲钢板和缓冲橡胶,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与承载钢板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缓冲钢板,两组所述缓冲钢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钢板与承载钢板之间垂直固定焊接有三组等距排列的软钢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通过缓冲钢板和缓冲橡胶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吸能效果好,抗震效率高,且通过固定钢板与承载钢板之间的软钢片,软钢片在受到震动后弯曲屈服,进行耗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耗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通过缓冲槽内壁左右两侧的限位腔,可以避免承载钢板在受到震动后出现左右摆动现象,且通过减震弹簧,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抗震耗能效果,避免承载钢板上下位移过量,造成结构破坏,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的缓冲耗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层,2缓冲槽,3减震弹簧,4限位腔,5支撑梁座,6承载钢板,7第二锚固螺钉,8第一锚固螺钉,9缓冲耗能装置,10固定钢板,11软钢片,12缓冲钢板,13缓冲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1,所述混凝土基层1中部开设有缓冲槽2,所述缓冲槽2内底部安装有固定钢板10;
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耗能装置9,所述缓冲耗能装置9上表面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6上表面浇筑有支撑梁座5;
所述缓冲槽2内壁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限位腔4,所述承载钢板6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限位腔4内,所述限位腔4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顶部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第一锚固螺钉8,所述固定钢板10通过第一锚固螺钉8与混凝土基层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承载钢板6下表面的设置有四组均匀排列的第二锚固螺钉7,所述承载钢板6通过第二锚固螺钉7与支撑梁座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缓冲耗能装置9包括缓冲钢板12和缓冲橡胶13,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缓冲钢板12,两组所述缓冲钢板12之间设置有缓冲橡胶13,通过缓冲钢板12和缓冲橡胶13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吸能效果好,抗震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固定钢板10与承载钢板6之间垂直固定焊接有三组等距排列的软钢片11,通过软钢片11在受到震动后弯曲屈服,进行耗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耗能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包括1混凝土基层,2缓冲槽,3减震弹簧,4限位腔,5支撑梁座,6承载钢板,7第二锚固螺钉,8第一锚固螺钉,9缓冲耗能装置,10固定钢板,11软钢片,12缓冲钢板,13缓冲橡胶,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使用的时候,通过缓冲钢板12和缓冲橡胶13,可以在受到震动时起到缓冲抗震的效果,吸能效果好,抗震效率高,通过固定钢板10与承载钢板6之间的软钢片11,软钢片11在受到震动后弯曲屈服,进行耗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耗能效果,通过缓冲槽2内壁左右两侧的限位腔4,可以避免承载钢板6在受到震动后出现左右摆动现象,且通过减震弹簧3,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抗震耗能效果,避免承载钢板6上下位移过量,造成结构破坏,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层(1)中部开设有缓冲槽(2),所述缓冲槽(2)内底部安装有固定钢板(10);
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耗能装置(9),所述缓冲耗能装置(9)上表面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钢板(6)上表面浇筑有支撑梁座(5);
所述缓冲槽(2)内壁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限位腔(4),所述承载钢板(6)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限位腔(4)内,所述限位腔(4)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3),所述减震弹簧(3)顶部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的四个棱角处均设置有第一锚固螺钉(8),所述固定钢板(10)通过第一锚固螺钉(8)与混凝土基层(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钢板(6)下表面的设置有四组均匀排列的第二锚固螺钉(7),所述承载钢板(6)通过第二锚固螺钉(7)与支撑梁座(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耗能装置(9)包括缓冲钢板(12)和缓冲橡胶(13),所述固定钢板(10)上表面与承载钢板(6)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缓冲钢板(12),两组所述缓冲钢板(12)之间设置有缓冲橡胶(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10)与承载钢板(6)之间垂直固定焊接有三组等距排列的软钢片(11)。
CN201921881974.X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Active CN211447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1974.XU CN21144723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1974.XU CN21144723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7237U true CN21144723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5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1974.XU Active CN211447237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7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664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212715645U (zh) 一种抗震钢梁结构
CN103821248B (zh) 限位连杆型低频隔震耗能支撑
CN214090598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玻璃
CN211447237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防地震建筑结构
CN213682200U (zh)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210947231U (zh) 一种建筑物用隔震设备
CN2103423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0827088U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
CN218494095U (zh) 悬索支撑柔性光伏支架
JP4468739B2 (ja) 構造物用防振架台
CN214833665U (zh) 一种用于民用建筑的抗震支撑结构
CN214738942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CN213508550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210684447U (zh) 一种u形sma肋减震支座
CN215406694U (zh) 一种稳固型土木工程用建筑抗震结构
CN218153078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振降噪平台
CN201232385Y (zh) 抗震房屋
CN213626138U (zh)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
CN112095830A (zh) 一种整体摇摆可控建筑结构
CN220486804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建筑结构
CN203049824U (zh)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CN215594372U (zh) 一种钢结构式抗震工业厂房顶棚结构
CN215977667U (zh) 一种房屋建筑的抗震组合梁
CN211897817U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抗震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0

Address after: Room 012, 17 / F, building 4, Hongxing international area a, Dengcheng Avenu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Jianx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6, Qingfeng Village, Dongpu street, Yuecheng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 Chengy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1709, 17 / F, A4 office building, Hongxing Macalline, fanwei Road, Xiangyang high tech Zone, Hubei Province, 441000

Patentee after: Xiangyang HUAYIXIN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4 room 012, 17 / F, building 4, Hongxing International Zone A, Dengcheng Avenu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Jianxi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