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9519U -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9519U
CN211439519U CN201922449287.7U CN201922449287U CN211439519U CN 211439519 U CN211439519 U CN 211439519U CN 201922449287 U CN201922449287 U CN 201922449287U CN 211439519 U CN211439519 U CN 211439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rod
backup pad
plate
feeding devic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92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erospace Graph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erospace Graph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erospace Graph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erospace Graph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92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9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9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9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应用在石墨芯棒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架、滑动连接在基架内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弧槽和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顶推气缸,顶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进支撑架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夹板,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板移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芯棒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模具行业飞速发展,石墨材料、新工艺和不断增加的模具工厂不断冲击着模具市场,石墨以其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模具制作的首选材料。现有的人造高纯石墨芯棒的机加工流程主要包括下料、外形精切、钻孔、磨孔,其中磨孔是通过车床来进行。
公告号为CN2088405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工件定位装置的车床,包括车床本体和三爪卡盘,车床本体外部设置有与三爪卡盘连接的主轴端面。三爪卡盘和主轴端面之间设置有圆台,圆台内嵌在主轴端面与车床本体连通的通道内。圆台内设置有与通道同轴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工件抵接的定位螺杆。
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将磨棒装夹在三爪卡盘上,利用三爪卡盘带动磨棒旋转,然后人工手持石墨芯棒靠近磨棒,使磨棒插入石墨芯棒的内孔中进行磨削,这种方式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在大批量加工时容易导致操作者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具有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包括基架、滑动连接在基架内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弧槽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顶推气缸,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进支撑架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夹板,所述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板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擦作者将芯棒放在弧槽内,启动顶推气缸,驱动夹板下降将芯棒压紧在支撑板上,驱动件启动,驱动支撑板向靠近三爪卡盘处移动,待磨棒穿过芯棒的内孔后驱动件控制支撑板回移至初始位置,操作者将芯棒取下并放上新的芯棒即可,方便快捷,缩减了操作者的工作量,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使得操作者与磨削过程分开,降低了磨削时产生的墨粉对操作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芯棒的自动进给还减小了人为因素对磨削质量的影响,利于提高芯棒磨削加工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和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基架内,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基架远离三爪卡盘的一端,且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螺杆同轴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面设有滑块,所述螺杆穿过滑块并与滑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螺杆转动,滑块在螺杆的驱动下带动支撑板移动,当伺服电机反转时,滑块便带动支撑板回移,实现了支撑板的往复移动,传动精度高,便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底面在滑块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套,两个所述导向套内穿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均与基架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套和导柱的配合对支撑板进行导向,提高了支撑板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板包括第一侧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柱,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腰型槽,所述调节柱穿过腰型槽,且调节柱在第二侧板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地面在车床的两侧均设有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上均设有对称分布的液压缸组,所述液压缸组的活塞杆通过承载板连接,所述基架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在承载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芯棒规格改变时,操作者移动两个第二侧板,调整两个第二侧板的间距以及第二侧板端部到第一侧板间的间距,调整结束后拧动调节螺母与第二侧板抵紧,保证夹板对芯棒的卡合;同时操作者启动液压缸组,驱动承载板相应的上升或下降,使得芯棒与磨棒保持同轴分布,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侧板抵触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限制了第二侧板的偏斜,提高了卡板对芯棒的固定精度以及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板和承载板上分别设有伸缩筒和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端插接在伸缩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板上升或下降时,伸缩柱沿伸缩筒移动,稳定了承载板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伺服气缸,所述伺服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推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推板部分插入的滑槽,所述滑槽与弧槽连通,地面上通过料架架设有倾斜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倾斜向上的一端与支撑板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削结束后伺服气缸启动,驱动推板前进,推板与芯棒抵触并将芯棒推出弧槽外,之后芯棒沿支撑板滚动至导料板上,再沿导料板滚落至收集处,无需操作者人工收集,进一步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推板远离伺服气缸的一端均设有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板推动芯棒时,导向斜面起到了对芯棒的一个斜向上的推力作用,利于芯棒移出弧槽时受到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输料装置实现了对芯棒的自动进给和卸料,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加快了芯棒的加工速度;
2.夹板的内部尺寸和基架的整体高度均可调整,使得装置可用于不同规格芯棒的磨削加工,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架;11、支撑板;12、弧槽;13、支撑架;14、顶推气缸;15、夹板;151、第一侧板;152、第二侧板;153、调节柱;154、腰型槽;155、调节螺母;156、挡块;2、驱动件;21、伺服电机;22、螺杆;23、滑块;24、导向套;25、导柱;3、基板;31、液压缸组;32、承载板;33、紧固螺钉;34、伸缩筒;35、伸缩柱;4、伺服气缸;41、推板;411、导向斜面;42、滑槽;43、料架;431、导料板;5、三爪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架1、滑动连接在基架1内的支撑板11、设置在支撑板11上的弧槽12和支撑架13,基架1支撑在地面上并架设在车床外,支撑板11呈水平分布且位于三爪卡盘5轴线的下方,同时支撑板11的长度不大于芯棒的长度,支撑架13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板11的顶推气缸14,顶推气缸14的活塞杆向下穿进支撑架13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与弧槽12相对分布,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板11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2。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2包括伺服电机21和螺杆22,螺杆22转动连接在基架1内且其轴向与三爪卡盘5轴线相平行,伺服电机21安装在基架1远离三爪卡盘5的一端,且伺服电机21的电机轴与螺杆22同轴连接,支撑板11底面设有滑块23,螺杆22穿过滑块23并与滑块23螺纹连接。基架1内还设有两个平行于螺杆22的导柱25,两个导柱25分布在螺杆22的两侧,支撑板11底面设有两个导向套24,两个导柱25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套24。
如图4所示,支撑板11上均设有伺服气缸4,伺服气缸4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相互平行的推板41,两个推板41远离伺服气缸4的一端均设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导向斜面411,推板41在伺服气缸4的驱动下沿垂直于弧槽12方向往复移动,支撑板11上开设有供两个推板41部分插入的滑槽42,且滑槽42穿过弧槽12,地面上通过料架43架设有倾斜的导料板431,导料板431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支撑板11处并与支撑板11上端面齐平。
工作过程:当支撑板11处于初始位置时,其位于远离三爪卡盘5的一端,操作者磨棒装夹在三爪卡盘5上并使磨棒伸出的长度大于待磨孔芯棒的长度,启动车床,三爪卡盘5带动磨棒旋转,操作者在导料板431下端放置一个收料箱。加工时,操作者将芯棒放在弧槽12内,顶推气缸14启动,驱动夹板15下移将芯棒压紧在支撑板11上,此时芯棒内的内孔与磨棒同轴分布;伺服电机21启动带动螺杆22转动,滑块23在螺杆22的驱动下带动支撑板11向磨棒处前进,从而使得磨棒逐渐穿进芯棒内的内孔中进行磨削,当磨棒穿过芯棒内的内孔后伺服电机21反转,驱动支撑板11回移至初始位置;顶推气缸14驱动夹板15上移与芯棒分离,伺服气缸4启动,带动两个推板41沿滑槽42前进推动芯棒,进而使得芯棒滚出弧槽12,芯棒继续沿支撑板11滚动至导料板431上,然后滚落至收料箱中,实现了对芯棒的自动进给磨孔以及自动卸料,方便快捷,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降低了操作经验、熟练程度等人为因素对芯棒加工的影响,利于加快芯棒的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4所示,夹板15包括第一侧板15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152,第一侧板151连接在顶推气缸14的活塞杆上并与支撑板11相平行,第一侧板151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柱153,两个第二侧板152分布在第一侧板151的两侧并与第一侧板151相垂直,两个第二侧板152上均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腰型槽154,两个调节柱153分别穿过两个腰型槽154,调节柱153在第二侧板15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55,通过两个调节螺母155夹紧第二侧板152从而将第二侧板152固定住;第一侧板151相背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侧板152抵触的挡块156,以限制第二侧板152的偏移,使得第二侧板152保持沿垂直于第一侧板151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地面在车床的两侧均固定有基板3,两个基板3上均设有对称分布的液压缸组31,两个液压缸组31的活塞杆均通过承载板32连接,基架1支撑在两个承载板32上并通过紧固螺钉33与承载板32相固定,基板3和承载板32上分别设有伸缩筒34(如图1)和伸缩柱35(如图1),伸缩柱35的一端插接在伸缩筒34内。
如图1和图4所示,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芯棒进行磨孔加工时,操作者先启动液压缸组31,推动承载板32向上或向下移动,调整支撑板11的相对高度,使得芯棒放在弧槽12内时与磨棒同轴分布,再沿调节柱153轴向移动两个第二侧板152,调整两个第二侧板152间的间距与芯棒的外径相配合,调整好后沿垂直于调节柱153轴线方向移动两个第二侧板152,调整第二侧板152端面与第一侧板151间的距离,使得夹板15下压芯棒时,保证第一侧板151和第二侧板152与芯棒的有效抵触,调整结束后拧紧调节螺母155,方便灵活,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此外,第一侧板151和两个第二侧板152呈U形,其开口轴线与三爪卡盘5同轴分布,在下压芯棒时还可起到对芯棒的定心作用,提高磨孔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滑动连接在基架(1)内的支撑板(11)、设置在支撑板(11)上的弧槽(12)和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上设有顶推气缸(14),所述顶推气缸(14)的活塞杆向下穿进支撑架(13)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夹板(15),所述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板(11)移动的驱动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包括伺服电机(21)和螺杆(22),所述螺杆(22)转动连接在基架(1)内,所述伺服电机(21)安装在基架(1)远离三爪卡盘(5)的一端,且伺服电机(21)的电机轴与螺杆(22)同轴连接,所述支撑板(11)底面设有滑块(23),所述螺杆(22)穿过滑块(23)并与滑块(2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底面在滑块(23)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套(24),两个所述导向套(24)内穿设有导柱(25),所述导柱(25)的两端均与基架(1)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5)包括第一侧板(15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152),所述第一侧板(151)的两端均设有调节柱(153),两个所述第二侧板(152)上均开设有腰型槽(154),所述调节柱(153)穿过腰型槽(154),且调节柱(153)在第二侧板(15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55);地面在车床的两侧均设有基板(3),两个所述基板(3)上均设有对称分布的液压缸组(31),所述液压缸组(31)的活塞杆通过承载板(32)连接,所述基架(1)通过紧固螺钉(33)连接在承载板(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51)相背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侧板(152)抵触的挡块(1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和承载板(32)上分别设有伸缩筒(34)和伸缩柱(35),所述伸缩柱(35)的一端插接在伸缩筒(3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伺服气缸(4),所述伺服气缸(4)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推板(41),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供推板(41)部分插入的滑槽(42),所述滑槽(42)与弧槽(12)连通,地面上通过料架(43)架设有倾斜的导料板(431),所述导料板(431)倾斜向上的一端与支撑板(11)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板(41)远离伺服气缸(4)的一端均设有导向斜面(411)。
CN201922449287.7U 2019-12-30 2019-12-30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Active CN211439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287.7U CN21143951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287.7U CN21143951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9519U true CN211439519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9287.7U Active CN21143951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9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7822B (zh) 自动打孔机
CN108480661B (zh) 自动上料的管件加工车床
CN101985205B (zh) 一种活塞环修口机
CN109128597B (zh) T型工件自动焊接机
CN109396494B (zh) 棒材端面双向自动钻孔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08856823B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曲柄连杆的铣削装置
CN112421349B (zh) 反应力锥切削装置
CN211439519U (zh) 石墨芯棒磨孔用车床的输料装置
CA1238169A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die, punch and core rod assembly for compacting powder material
CN210789339U (zh) 一种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
CN113290644A (zh) 一种木制产品全自动成型机
CN211889301U (zh) 一种全自动短管倒角设备
CN112139556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大型工件端面镗削装置
CN112077678A (zh) 一种刀片自动加工设备
CN107486721B (zh) 一种齿轮加工设备
CN206416344U (zh) 用于多线切割机晶托的安装装置
CN108856826A (zh) 用于曲柄连杆的双端面连续铣削机
CN211438255U (zh) 一种托辊轴双头数控铣扁机
CN211894816U (zh) 一种橡胶循环上料装置
CN210307097U (zh) 活塞环自动打磨装置
CN112548761A (zh) 摆动式球面滚子球基面磨削专用磨床及使用方法
CN104772684A (zh) 芯棒沟槽磨削机
CN104759965A (zh) 芯棒沟槽加工装置
CN104772669A (zh) 自适应芯棒沟槽磨削设备
CN108856825A (zh) 汽车零部件曲柄连杆的双端面连续铣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