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4802U -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4802U
CN211434802U CN201790001375.7U CN201790001375U CN211434802U CN 211434802 U CN211434802 U CN 211434802U CN 201790001375 U CN201790001375 U CN 201790001375U CN 211434802 U CN211434802 U CN 211434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blade
transmission
whee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3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IGITAL KNIFE MEDICAL CO LTD
Our Unite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IGITAL KNIFE MEDICAL CO LTD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IGITAL KNIFE MEDICAL CO LTD, Our United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DIGITAL KNIFE MED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4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4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1)、绳传动件(2)、传动绳(3)、转向件(4)、推块(5);绳传动件(2)与所述转动件(1)联接;转向件(4)通过传动绳(3)与绳传动件(2)联接,用于使传动绳(3)形成沿叶片(X)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301);同时与叶片传动段(301)和叶片(X)连接的推块(5)。该叶片驱动机构通过绳传动件(2)、传动绳(3)、转向件(4)的配合来驱动叶片(X)运动,不仅能提高叶片(X)的运动速度,且能确保叶片(X)的运动的可靠性和可控性。相对于螺杆螺母传动方式,该叶片驱动机构结构制作简单,制作精度可控,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简称MLC),是通过多个叶片的运动来产生适形辐射野的机械运动部件,其叶片的运动多采用叶片驱动机构来实现。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叶片驱动机构。
现有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包括:微型直流电机、与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螺杆、螺纹套装在螺杆上的螺母,其中,叶片与螺母连接,通过微型直流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进而驱动螺母带动叶片沿着螺杆的轴向运动。其中,为了避免多个叶片之间的运动干涉,螺杆的长径比则尽可能大; MLC为满足治疗时剂量实时调强的目的,一般采用2至4头的多头螺杆以提高叶片运动速度,且,MLC采用调强治疗后,单次治疗时的变形野次数明显增加,使得对螺杆及螺母的使用寿命要求达百万次的级别。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对螺杆及螺母的设计要求较高,造成加工制造困难,且制作精度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
与所述转动件联接的绳传动件;
通过传动绳与所述绳传动件联接的转向件,用于使所述传动绳形成沿叶片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
同时与所述叶片传动段和所述叶片连接的推块,用于驱动所述叶片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传动件包括:第一支撑件、驱动轮轴;
所述驱动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连接;
所述驱动轮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所述传动绳绕所述绳槽后与所述转向件联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传动件还包括:轮轴套;
所述轮轴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壳连接,所述轮轴套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
所述驱动轮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套内;
所述绳槽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开槽相对的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传动绳绕所述绳槽后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转向件联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轮轴包括顺次连接的小径段、大径段、连接段;
所述绳槽在所述小径段上设置成多圈螺纹槽结构;
所述大径段上设置有反向螺纹槽,所述反向螺纹槽与所述绳槽螺距相同,旋向相反;
所述大径段与所述轮轴套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开槽内设置有两个导向轮,用于对穿过所述开槽的所述传动绳进行导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向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一轮支座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端;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右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支座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的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轮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左部;
所述传动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且所述传动绳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之间的绳体作为所述叶片传动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松紧螺钉;
所述松紧螺钉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抵,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沿叶片运动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轮支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右端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左端设置有条形通孔;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紧固螺钉,用于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后与所述叶片箱体的顶部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推块包括:绳连接段、与所述绳连接段下端连接的叶片连接段;
所述绳连接段沿沿叶片运动方向开设有开口向下的过绳槽,用于容纳所述传动绳;
所述绳连接段上还设置有紧固件,用于使所述传动绳固定在所述过绳槽内;
所述叶片连接段用于与所述叶片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叶片的顶部设置有推块嵌槽,所述叶片连接段与所述推块嵌槽适配插接,用于驱动所述叶片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连接段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过绳槽的螺钉孔;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用于与所述螺钉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传动绳固定在所述过绳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螺钉孔和所述紧固件均设置为两个;
所述传动绳的接头被紧固在两个所述紧固件之间或所述传动绳的两端被两个所述紧固件紧固在过绳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动件为电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传动绳为钢丝。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叶片驱动机构;
且,每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个所述叶片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传动件包括:第一支撑件、驱动轮轴;
所述驱动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连接;
所述驱动轮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所述传动绳绕所述绳槽后与所述转向件联接;
多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和一个叶片箱体;
所述叶片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叶片容纳槽,用于容纳多个所述叶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的驱动轮轴长度不同,且分布在不同的竖直平面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传动件还包括:轮轴套;
所述轮轴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壳连接,所述轮轴套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
所述驱动轮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套内;
所述绳槽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开槽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传动绳绕所述绳槽后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转向件联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底板、与底板两侧垂直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错开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轮轴套;
且,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右侧板上的部分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
所述右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安放槽,所述左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槽,所述安放槽与所述支撑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安放槽用于安装一个所述第一轮支座每个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与其对应的所述安放槽中的所述第一轮支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绳传动件还包括:轮轴套;
所述轮轴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与所述转动件的外壳连接,所述轮轴套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
所述驱动轮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套内;
所述绳槽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轴与所述开槽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传动绳绕所述绳槽后穿过所述开槽与所述转向件联接;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安放槽,所述左侧板顶部的多个安放槽和右侧板顶部的多个安放槽彼此错开,每个所述安放槽用于安装一个所述第一轮支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应用时,通过使转动件转动,带动绳传动件转动,由于转向件通过传动绳与绳传动件联接,绳传动件将驱动力传递至传动绳上使其直线运动,并通过转向件使传动绳形成沿叶片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即,叶片传动段沿叶片运动方向直线运动。由于推块同时与叶片传动段和叶片连接,进而实现其驱动叶片沿期望的方向运动。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通过绳传动件、传动绳、转向件的配合来驱动叶片运动,不仅能容易地提高叶片的运动速度,且能确保叶片的运动的可靠性与可控性。并且,相对于螺杆螺母传动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结构及制作简单,制作精度可控,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传动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驱动轮轴、轮轴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轮轴、轮轴套、导向轮、传动绳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从第一视角获取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从第二视角获取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转动件;
2-绳传动件;
201-第一支撑件;
201a-底板;201b-左侧板;201c-右侧板;201d-安装孔;201e-安放槽;
201f-支撑槽;
202-驱动轮轴;2021-绳槽;
202a-小径段;202b-大径段;202b1-反向螺纹槽;202c-连接段;
203-轮轴套;2031-开槽;
204-导向轮;
3-传动绳;301-叶片传动段;
4-转向件;
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三传动轮;404-第二支撑件;
405-第一轮支座;406-第二轮支座;
5-推块;501-绳连接段;5011-过绳槽;502-叶片连接段;503-紧固件;
6-松紧螺钉;
7-紧固螺钉;
X-叶片;
M-叶片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左右、上下、前后”等用语,是以附图1-1所在方位为基准,以其前、后、左、右、上、下来定义,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该叶片驱动机构的结构,并不具备任何限定的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如附图1-1所示,该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1、绳传动件2、传动绳3、转向件4、推块5;
其中,绳传动件2与转动件1联接;
转向件4通过传动绳3与绳传动件2联接,用于使传动绳3形成沿叶片X 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301;
推块5同时与叶片传动段301和叶片X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应用时,通过使转动件1转动,带动绳传动件2转动,由于转向件4通过传动绳3与绳传动件2联接,绳传动件2将驱动力传递至传动绳3上使其直线运动,并通过转向件4使传动绳3形成沿叶片X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301,即,叶片传动段301沿叶片X运动方向直线运动。由于推块5同时与叶片传动段301和叶片X连接,进而实现其驱动叶片X沿期望的方向运动。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通过绳传动件2、传动绳3、转向件4的配合来驱动叶片X运动,不仅能容易地提高叶片X的运动速度,且能确保叶片X的运动的可靠性与可控性。并且,相对于螺杆螺母传动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结构制作简单,制作精度可控,使用寿命长。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分别进行阐述:
对于转动件1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转动件1来提供驱动力,考虑到电机作为常用的转动驱动设备,具有自动旋转、转速可控、精度高等优点,该转动件1可以为电机,当然,也不排除该转动件1为手动转动情况。
对于绳传动件2来说,其能够将转动件1的驱动力转化为传动绳3的直线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绳传动是靠紧绕在槽轮上的绳索与槽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基于该绳传动件2用于对多叶准直器的叶片进行传动,采用钢丝作为传动绳3即可实现叶片稳定可控地运动。
以下就绳传动件2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
如附图1-2以及附图2所示,该绳传动件2包括:第一支撑件201、驱动轮轴202;
驱动轮轴202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上,且驱动轮轴202与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驱动轮轴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2021,传动绳3绕绳槽2021后与转向件4联接。
应用时,转动件1的转轴带动驱动轮轴202转动,基于传动绳3与绳槽2021 的摩擦力,驱动轮轴202的转动能够转化成传动绳3的直线运动,并且该直线运动的传动绳3经绳槽2021后与转向件4联接,以改变其直线运动方向为叶片 X的运动方向。
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201来为该绳传动件2提供稳定支撑,考虑到该叶片驱动机构所应用对象为多叶准直器,其叶片X一般沿其纵向运动,该第一支撑件201可以设置成板状,叶片X沿垂直于第一支撑件201板面的方向运动(可参见附图1-2)。
可以理解的是,绳槽2021的结构与传动绳3的结构相适配,只要确保绳槽2021随驱动轮轴202转动时,其能够与传动绳3产生足够使传动绳3直线运动的摩擦力即可。
进一步地,如附图1-2以及附图2所示,该绳传动件2还包括:轮轴套203;
该轮轴套20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上,且与转动件1的外壳连接,如附图3所示,轮轴套203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2031;
驱动轮轴202与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且可转动地套设于轮轴套203内;
绳槽2021设置在驱动轮轴202与开槽2031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传动绳3绕绳槽2021后穿过开槽2031与转向件4联接。
通过在第一支撑件201上设置轮轴套203,不仅便于转动件1的安装,且能够对驱动轮轴202进行保护。其中,驱动轮轴202在轮轴套203内运动,并且,轮轴套203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使传动绳3穿出的开槽2031。
对于轮轴套203的安装方式,如附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支撑件201上开设与其相适配的通孔,使轮轴套203横向穿过并固定在该通孔内。同时,如附图3所示,该轮轴套203位于第一支撑件201右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耳板,而转动件1的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相对应的第二耳板,通过使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螺栓连接,就可实现轮轴套203与转动件1之间的连接。
而轮轴套203位于第一支撑件201左侧的套体的顶壁上开设开槽2031,该开槽2031沿横向具有与绳槽2021长度相对应的横向长度,沿周向可以设计成劣弧结构。
由于传动绳3的传动驱动力大小主要通过缠绕在驱动轮轴202上的传动绳 3与绳槽2021处产生的摩擦力来维持,为保证该摩擦力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绳传动件2的结构进行如下限定:
如附图4所示,该驱动轮轴202包括:顺次连接的小径段202a、大径段202b、连接段202c;
其中,绳槽2021在小径段202a上设置成多圈螺纹槽结构;
大径段202b上设置有反向螺纹槽202b1,反向螺纹槽202b1与绳槽2021 螺距相同,旋向相反;
大径段202b与轮轴套203螺纹连接;
连接段202c与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通过使绳槽2021在小径段202a上设置成多圈螺纹槽结构,以使传动绳3 在其上缠绕成互不影响的多圈,如此可显著提高传动绳3与绳槽2021处产生的摩擦力。为了传动稳定可控,该绳槽2021可以设计成2-5圈,例如2圈、3圈、 4圈、5圈。
为了使传动绳3在绳槽2021内往复运动时不会产生乱扣现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大径段202b上设置有反向螺纹槽202b1,反向螺纹槽202b1与绳槽2021螺距相同,旋向相反,并利用该反向螺纹槽202b1与轮轴套203螺纹连接(即轮轴套20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反向螺纹槽202b1相对应的内螺纹)。如此设置,当驱动轮轴202转动时,由于其还与轮轴套203螺纹连接,驱动轮轴202 同时还沿其轴向运动,由于反向螺纹槽202b1与绳槽2021螺距相同,旋向相反,则驱动轮轴202的轴向运动能够抵消传动绳3在绳槽2021内的轴向运动,最终确保传动绳3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或者变化,这样当传动绳3在绳槽2021内往复运动时不会出现乱扣现象。
连接段202c与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两者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联轴器实现连接,当两者直接连接时,如附图4所示,可以在连接段202c的端面上设置有线槽,而在转动件1的转轴的端面上设置与线槽相适配的插头,通过将插头适配插接于线槽内即可。
由上述可知,传动绳3经绳槽2021后沿竖直方向运动,为了确保传动绳3 的直线运动稳定可靠,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开槽2031内设置有两个导向轮204,用于对穿过开槽2031的传动绳3进行导向。
通过导向轮204对传动绳3在引出和引入时均进行导向,确保传动绳3经导向轮204后沿竖直方向运动,并且,当多个叶片驱动机构一同使用时,设置导向轮204还能够确保传动绳3的传动不会对相邻叶片的位置造成影响。
对于导向轮204的设置,以下给出一种示例:
可以在开槽2031内沿与轮轴套203轴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两根固定轴 (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在开槽2031的左右侧壁内),在每根固定轴上套设一个可转动的导向轮204,其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环形绳槽,通过使传动绳3 在驱动轮轴202上引出和引入时分别绕过一个导向轮204上的环形绳槽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转向件4来改变传动绳3的直线运动方向,最终使其上的叶片传动段301的运动方向与叶片X的运动方向一致。以下就转向件4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
如附图1-1及附图1-2所示,该转向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第二支撑件404;
第一传动轮401、第三传动轮403通过第一轮支座405上下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
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设置于第一轮支座405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 M的顶部;
第二传动轮402通过第二轮支座406设置在第二支撑件404的左部;
传动绳3依次绕过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且传动绳3位于第二传动轮402与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叶片传动段 301。
以叶片X的向右运动来举例说明该转向件4工作原理,传动绳3受绳传动件2的驱动后,其由开槽2031引出(同时还可以经导向轮204导向)向上运动,即传动绳3的传动方向依次经第一传动轮401改变为沿横向向左,随后,再经第二传动轮402改变为沿横向向右,随后,再经第三传动轮403改变为向下运动,直至传动绳3由开槽2031引入至绳传动件2的绳槽2021上。
由上述可知,此时传动绳3位于第二传动轮402与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叶片传动段301,通过将推块5设置在该叶片传动段301上能够带动叶片X向右运动。
其中,如附图1-1所示,第一传动轮401设置在第三传动轮403的上方,以确保传动绳3的不同传动方向段互不影响。基于同样的目的,第一传动轮401 与第三传动轮403在竖直方向的中轴线并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叶片传动段301的传动方向沿横向,第一传动轮 401和第二传动轮402的顶部绳槽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三转动轮403的顶部绳槽与第二传动轮402的底部绳槽也在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轮支座405用来将第一传动轮401、第三传动轮40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第二轮支座406用来将第二传动轮402固定在第二支撑件404 的左端,两个轮支座均用来对传动轮进行限位支撑,同时不影响各传动轮的转动。举例来说,各轮支座可以包括相对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将各个传动轮的中心轴固定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使各转动轮可转动地套装在各自的中心轴上,绕其转动即可。
为了便于调整各轮支座的位置或者对其进行更换,可以利用紧固螺钉将第一轮支座405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将第二轮支座406固定在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
上述提及,传动绳3的传动驱动力大小主要通过缠绕在驱动轮轴202上的传动绳3与绳槽2021处产生的摩擦力来维持,在传动绳3在绳槽2021上的缠绕圈数确定后,如何对上述摩擦力大小进行调节对于传动绳3的传动过程也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如附图1-1及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松紧螺钉6;该松紧螺钉6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第一支撑件201的顶端后与第二支撑件404相抵,以驱动第二支撑件404沿叶片X运动方向运动(即,沿左右方向运动)。
通过旋松或者拧紧松紧螺钉6来调节其伸入至第一支撑件201左侧的长度,进而驱动第二支撑件404左右运动,由于第二支撑件404与第二传动轮402相对固定,当第二支撑件404左右运动时,能带动第二传动轮402左右运动,使第二传动轮402与第一传动轮401和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距离可调,进而调整传动绳3的张紧度,即使传动绳3与绳槽2021处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可调。
由上述可知,要求第二支撑件404可以左右运动,但是在驱动机构应用时,该第二支撑件404的位置稳定不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轮支座 405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嵌入限位槽内;
如附图1-1及附图1-2所示,在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设置有条形通孔;
驱动机构还包括:紧固螺钉7,用于穿过条形通孔后与叶片箱体M的顶部螺纹连接。
通过将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嵌入第一轮支座405顶部的限位槽内,使其可沿着限位槽左右移动。通过在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设置有条形通孔,待第二支撑件404左右移动后,该条形通孔仍然可以与叶片箱体M顶部的螺纹孔相对,此时,通过紧固螺钉7穿过条形通孔后与叶片箱体M的顶部螺纹连接,即可将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固定在叶片箱体M的顶部。
其中,该条形通孔的长度可以为叶片箱体M顶部的螺纹孔直径的2-5倍,以使第二支撑件404的运动距离可调。另外,关于第一轮支座405顶部的限位槽,其存在并不会对各传动轮的运行有任何影响,仅仅用来支撑第二支撑件404 的右端部,同时使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部可以沿其左右移动即可。
举例来说,当第一轮支座405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时,可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的上部设置一个支撑板,该支撑板、前侧板的上部、后侧板的上部配合构成沿左右方向,且向上开口的通槽,该通槽即可作为限位槽。
或者,当第一轮支座405的顶部封闭时,该限位槽可以通过在第一轮支座 405的顶部沿左右方向开设一个向上开口的通槽来获得。可以理解的是,该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支撑件404右端部的宽度相适配,以对其进行稳定支撑。
叶片箱体M为多叶准直器系统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不仅仅用来容纳叶片,还可用来支撑第二支撑件40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件404 的左端可以单独设计成台阶状耳板,使其既能实现可沿着叶片箱体M顶部左右移动,同时还不影响叶片箱体M内叶片X的左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推块5来使传动绳3与叶片X之间构成联接,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6-1及附图6-2所示,该推块5包括:绳连接段501、与绳连接段501下端连接的叶片连接段502;
绳连接段501沿叶片X运动方向(即,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开口向下的过绳槽5011,用于容纳传动绳3;
绳连接段501上还设置有紧固件503,用于使传动绳3固定在过绳槽5011 内;
叶片连接段502用于与叶片X连接。
通过在绳连接段501上设置过绳槽5011,以便于使传动绳3容纳于其中,通过设置紧固件503,以将位于过绳槽5011内的传动绳3固定在其中,如此,传动绳3运动时,能使推块5的叶片连接段502驱动叶片X运动。
该紧固件503可以螺钉件、螺栓件、胶结件、卡接件,考虑到连接紧固,且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采用螺钉件。此时,如附图6-1及附图6-2 所示,绳连接段501上设置有穿过过绳槽5011的螺钉孔;紧固件503为紧固螺钉,用于与螺钉孔螺纹连接,以将传动绳3固定在过绳槽5011内。
当紧固件503,即紧固螺钉穿过螺钉孔时,传动绳3同时穿过过绳槽5011 时,由于螺钉孔穿过过绳槽5011,此时,传动绳3将位于紧固螺钉的特定螺纹槽内,此时,通过使紧固螺钉与螺钉孔紧固地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将传动绳3 固定在过绳槽5011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螺钉孔包括设置在过绳槽5011的前侧壁上的前半段以及设置在过绳槽5011后侧壁上的后半段,即,该螺钉孔穿过过绳槽5011。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绳3可以通过将预定长度的绳体的两端对接获得,该对接处必定形成接头,为了防止该接头参与各个传动轮和驱动轮轴202的运动,可以将该接头或传动绳3的两端设于过绳槽5011内,并通过紧固件503紧固。作为一种示例,螺钉孔和紧固件503均设置为两个;传动绳3的接头被紧固在两个紧固件503之间,或传动绳3的两端被两个紧固件503紧固在过绳槽5011 内。
基于上述,叶片连接段502用来带动叶片X在左右方向上运动,在实现该功能的基础上,为了便于两者之间的拆卸,两者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举例来说,可以在叶片X的顶部设置有推块嵌槽,叶片连接段502 与推块嵌槽适配插接,用于驱动所述叶片X运动,如此,在叶片连接段502左右运动时,即可推动叶片X左右运动,而需要拆卸时,只需简单地向上拔出叶片连接段502即可。
综上所述,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叶片X的运动速度可表示如下:
Figure DEST_PATH_RE-GDA0002044989140000131
其中,d为绳槽中径,n为驱动轮轴202的转速;
举例来说,当d=5mm时,V要达到20mm/s的速度要求,此时,n=76.4r/min,即,驱动轮轴202的转速为77r/min时就可达到叶片X需要的运动速度。
以现有的螺杆螺母驱动机构进行比较,其对应的叶片X的运动速度可表示如下:
Figure DEST_PATH_RE-GDA0002044989140000132
其中,p为螺杆的节距,n为螺杆转速;
当V要达到20mm/s的速度要求时,则n=2400r/min,即,螺杆转速需达到2400r/min才能达到叶片X需要的速度。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使叶片X更容易达到所需的速度要求,减小由于高速造成的振动及噪音。同时,传动绳3(钢丝)的传动在转动件1(电机)与驱动轮轴202之间可采用更大的传动比,从而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更易保证叶片X的可靠运动。另外,由于传动绳3与驱动轮轴2之间的传动比较大,如此,当叶片X处于竖直状态时,较采用螺杆螺母传动更易保持叶片X的平衡。而螺杆螺母传动在采用多头螺纹时,由于螺杆没有自锁能力,使得叶片X在自重情况下容易产生自行运动,需在控制电路上增加控制程序加以克服,这就增加了操作难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基于钢丝传动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这就使得其加工精度得以明显提高,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能够显著提高叶片 X运动时的可靠性和运动速度,这就使得当叶片X的宽度更小(也可理解为更薄)的情况下,为多片相邻的叶片X提供稳定可靠的传动。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驱动机构用于多叶准直器时,由于多叶准直器具有多个叶片X,此时可以使用多个叶片驱动机构,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叶片驱动系统,如附图7所示,其包括上述的任一项叶片驱动机构;且,每个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个叶片X运动。
应用时,每个叶片驱动机构单独作业,互不影响,分别对各自对应的叶片 X进行驱动,从而使多个叶片X的运动达到期望的适形精度。
示例地,绳传动件2包括:第一支撑件201、驱动轮轴202;
驱动轮轴202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上,且驱动轮轴202与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驱动轮轴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2021,传动绳3绕绳槽2021后与转向件4联接。
绳传动件2还包括:轮轴套203;
轮轴套203固定在第一支撑件201上,且与转动件1的外壳连接,轮轴套203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2031;
驱动轮轴202可转动地套设于轮轴套203内;
绳槽2021设置在驱动轮轴202与开槽2031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传动绳3绕绳槽2021后穿过开槽2031与转向件4联接。
示例地,转向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 403、第二支撑件404;
第一传动轮401、第三传动轮403通过第一轮支座405上下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
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设置于第一轮支座405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 M的顶部;
第二传动轮402通过第二轮支座406设置在第二支撑件404的左部;
传动绳3依次绕过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且传动绳3位于第二传动轮402与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叶片传动段301。
为了简化该叶片驱动系统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多个叶片驱动机构共用一个第一支撑件201和一个叶片箱体M;
叶片箱体M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叶片容纳槽,用于容纳多个叶片X。
通过设置一个第一支撑件201来为多个叶片驱动机构的绳传动件2和第一传动轮401、第三传动轮403同时提供支撑,如此不仅便于简化该叶片驱动系统的结构,还便于使多个绳传动件2间隔或者交错分布,以避免影响彼此,从源头上避免叶片X的传动干涉问题。
其中,利用一个叶片箱体M同时放置多片叶片X,在叶片箱体M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叶片容纳槽,每个叶片容纳槽内容纳有一个叶片X,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具体地,该叶片箱体M的底壁上沿横向设置多个平行的盲槽,用于容纳叶片X的下端,并使叶片X沿其横向运动(即左右运动);在该叶片箱体M的顶壁上沿横向设置多个平行的通槽,用于使叶片X的上端穿过,并使叶片X可以沿其横向运动。此外,该叶片箱体M的左端顶壁向上延伸,形成上台阶,以用来与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连接(参见附图7)。
当该叶片驱动系统用于多片彼此相邻的叶片X的驱动时,为了避免相邻叶片X间发生传动干涉,一方面,可以使多个叶片驱动机构的驱动轮轴202长度不同,另一方面,可以使多个驱动轮轴202分布在不同的竖直平面内,即:至少存在部分驱动轮轴202与其它驱动轮轴202分布在不同的竖直平面内(附图 7给出了一种实施例)。如此设置,能够使多个绳传动件2交错布置,在空间上彼此错开,有效避免相邻叶片X间发生传动干涉。
当该叶片驱动系统为一个第一支撑件201时,为了实现多个驱动轮轴202 长度不同以及分布在不同的竖直平面内,此时,第一支撑件201可以设置成箱体结构,如附图8所示,该第一支撑件201包括底板201a、与底板201a两侧垂直连接的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
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上均设置有多个错开的安装孔201d,用于安装轮轴套203;
左侧板201b上的安装孔201d与右侧板201c上的部分安装孔201d对应连通。
其中,对于位于同一侧板上的多个安装孔201d来说,它们彼此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错开,以避免相邻叶片X间发生传动干涉。
通过使左侧板201b上的安装孔201d与右侧板201c上的部分安装孔201d 对应连通,以方便轮轴套203同时穿过并固定在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上,使得该第一支撑件201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驱动轮轴202。
举例来说,当采用四个驱动轮轴202,且两两长度相同时,如附图8所示,在左侧板201b上设置两个错开的安装孔201d,而在右侧板201c上设置四个错开的安装孔201d,其中,这四个中有两个与左侧板201b上的两个安装孔201d 对应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两个轮轴套203仅仅横向穿过右侧板201c上的安装孔201d,使其中两个驱动轮轴202上的绳槽2021位于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 201c之间,而使另外两个轮轴套203同时横向穿过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 上的安装孔201d,使另外两个驱动轮轴202上的绳槽2021位于左侧板201b左侧。
考虑到对于不同的叶片驱动机构,可以单独对其传动绳3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此时,针对不同的叶片驱动机构须设置不同的第一轮支座405,如附图8 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右侧板201c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安放槽201e,对应地,在左侧板201b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槽201f,安放槽201e与支撑槽201f 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安放槽201e用于安装一个第一轮支座405,第一轮支座405 的右端安装在安放槽201e中,左端穿过支撑槽201f,支撑槽201f对第一轮支座405的左端进行支撑,如此安装多个第一轮支座405,在每一个第一轮支座 405的顶部的限位槽内嵌入一个第二支撑件404。
另外,考虑到需要在第一支撑件201的顶部设置松紧螺钉6,便于对多个传动绳3的张紧度进行调整,可以在右侧板201c的顶部设置板体,该板体上沿前后方向设置多个螺钉孔,以使多个松紧螺钉6穿过后与各自对应的第二支撑件404相抵。此时,左侧板201b上的安放槽201e可以设置成具有向上的开口的左右通槽,而右侧板201c上的安放槽201e顶部由于被上述板体所封堵,其仅仅是左右通槽,而不具有向上的开口。
为了使多个第一轮支座405之间互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左侧板 201b和右侧板201c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安放槽201e,且左侧板201b上的多个安放槽201e和右侧板201c上的多个安放槽201e彼此错开,每个安放槽201e 用于安装一个第一轮支座405,如此即可使多个第一轮支座405互不影响,在每一个第一轮支座405的顶部的限位槽内嵌入一个第二支撑件404。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左侧板201b上的多个安放槽201e和右侧板201c上的多个安放槽201e彼此错开是指在安放槽201e排列方向上的彼此错开,举例来说,自前而后,可以在左侧板201b上设置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安放槽201e,而在右侧板201c上设置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安放槽201e。
另外,考虑到需要在第一支撑件201的顶部设置松紧螺钉6,便于对多个传动绳3的张紧度进行调整,在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的顶部设置板体,该板体上沿前后方向设置多个螺钉孔,以使多个松紧螺钉6穿过后与各自对应的第二支撑件404相抵。此时,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上的安放槽201e顶部由于被上述板体所封堵,其仅仅是左右通槽,而不具有向上的开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1);
与所述转动件(1)联接的绳传动件(2);
通过传动绳(3)与所述绳传动件(2)联接的转向件(4),用于使所述传动绳(3)形成沿叶片(X)运动方向的叶片传动段(301);
同时与所述叶片传动段(301)和所述叶片(X)连接的推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传动件(2)包括:第一支撑件(201)、驱动轮轴(202);
所述驱动轮轴(20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上,且所述驱动轮轴(202)与所述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所述驱动轮轴(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2021),所述传动绳(3)绕所述绳槽(2021)后与所述转向件(4)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传动件(2)还包括:轮轴套(203);
所述轮轴套(203)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上,且与所述转动件(1)的外壳连接,所述轮轴套(203)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2031);
所述驱动轮轴(20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套(203)内;
所述绳槽(2021)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轴(202)与所述开槽(2031)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传动绳(3)绕所述绳槽(2021)后穿过所述开槽(2031)与所述转向件(4)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轴(202)包括:顺次连接的小径段(202a)、大径段(202b)、连接段(202c);
所述绳槽(2021)在所述小径段(202a)上设置成多圈螺纹槽结构;
所述大径段(202b)上设置有反向螺纹槽(202b1),所述反向螺纹槽(202b1)与所述绳槽(2021)螺距相同,旋向相反;
所述大径段(202b)与所述轮轴套(203)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段(202c)与所述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2031)内设置有两个导向轮(204),用于对穿过所述开槽(2031)的所述传动绳(3)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第二支撑件(404);
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三传动轮(403)通过第一轮支座(405)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
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支座(405)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M)的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轮(402)通过第二轮支座(40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左部;
所述传动绳(3)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二传动轮(402)、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且所述传动绳(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402)与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所述叶片传动段(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松紧螺钉(6);
所述松紧螺钉(6)以螺纹连接方式穿过所述第一支撑件(201)的顶端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相抵,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404)沿所述叶片(X)运动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支座(405)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左端设置有条形通孔;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紧固螺钉(7),用于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后与所述叶片箱体(M)的顶部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5)包括:绳连接段(501)、与所述绳连接段(501)下端连接的叶片连接段(502);
所述绳连接段(501)沿所述叶片(X)运动方向开设有开口向下的过绳槽(5011),用于容纳所述传动绳(3);
所述绳连接段(501)上还设置有紧固件(503),用于使所述传动绳(3)固定在所述过绳槽(5011)内;
所述叶片连接段(502)用于与所述叶片(X)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X)的顶部设置有推块嵌槽,所述叶片连接段(502)与所述推块嵌槽适配插接,用于驱动所述叶片(X)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连接段(50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过绳槽(5011)的螺钉孔;
所述紧固件(503)为紧固螺钉,用于与所述螺钉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传动绳(3)固定在所述过绳槽(501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和所述紧固件(503)均设置为两个;
所述传动绳(3)的接头被紧固在两个所述紧固件(503)之间或所述传动绳(3)的两端被两个所述紧固件(503)紧固在过绳槽(50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为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3)为钢丝。
15.一种叶片驱动系统,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叶片驱动机构;
且,每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一个所述叶片(X)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叶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传动件(2)包括:第一支撑件(201)、驱动轮轴(202);
所述驱动轮轴(20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上,且所述驱动轮轴(202)与所述转动件(1)的转轴连接;
所述驱动轮轴(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绳槽(2021),所述传动绳(3)绕所述绳槽(2021)后与所述转向件(4)联接;
多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件(201)和一个叶片箱体(M);
所述叶片箱体(M)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叶片容纳槽,用于容纳多个所述叶片(X)。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叶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驱动机构的驱动轮轴(202)长度不同,且分布在不同的竖直平面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17任一项所述的叶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传动件(2)还包括:轮轴套(203);
所述轮轴套(203)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上,且与所述转动件(1)的外壳连接,所述轮轴套(203)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开槽(2031);
所述驱动轮轴(20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套(203)内;
所述绳槽(2021)设置在所述驱动轮轴(202)与所述开槽(2031)相对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传动绳(3)绕所述绳槽(2021)后穿过所述开槽(2031)与所述转向件(4)联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201)包括:底板(201a)、与底板(201a)两侧垂直连接的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
所述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上均设置有多个错开的安装孔(201d),用于安装所述轮轴套(203);
且,所述左侧板(201b)上的所述安装孔(201d)与所述右侧板(201c)上的部分所述安装孔(201d)对应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叶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第二支撑件(404);
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三传动轮(403)通过第一轮支座(405)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
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支座(405)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M)的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轮(402)通过第二轮支座(40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左部;
所述传动绳(3)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二传动轮(402)、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且所述传动绳(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402)与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所述叶片传动段(301);
所述右侧板(201c)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安放槽(201e),所述左侧板(201b)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槽(201f),所述安放槽(201e)与所述支撑槽(201f)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安放槽(201e)用于安装一个所述第一轮支座(405),每个所述支撑槽(201f)用于支撑与其对应的所述安放槽(201e)中的所述第一轮支座(405)。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叶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三传动轮(403)、第二支撑件(404);
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三传动轮(403)通过第一轮支座(405)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201)的上端;
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右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支座(405)顶部,左端设置于叶片箱体(M)的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轮(402)通过第二轮支座(40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4)的左部;
所述传动绳(3)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传动轮(401)、所述第二传动轮(402)、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且所述传动绳(3)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402)与所述第三传动轮(403)之间的绳体作为所述叶片传动段(301);
所述左侧板(201b)和右侧板(201c)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安放槽(201e),所述左侧板顶部的多个安放槽(201e)和右侧板顶部的多个安放槽(201e)彼此错开,每个所述安放槽(201e)用于安装一个所述第一轮支座(405)。
CN201790001375.7U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Active CN2114348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0713 WO2019047061A1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4802U true CN211434802U (zh) 2020-09-08

Family

ID=6563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375.7U Active CN211434802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4802U (zh)
WO (1) WO20190470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9214A (ja) * 2002-08-29 2004-03-25 Natl Inst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空気シリンダー駆動マルチリーフコリメータ
JP4602366B2 (ja) * 2007-02-23 2010-1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リーフコリメータ
US8938051B2 (en) * 2008-04-21 2015-01-20 Elekta Ab (Publ) Multi-leaf collimators
CN204106032U (zh) * 2014-10-13 2015-01-21 沈阳峰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医用x射线限束器的叶片运动装置
CN105233426B (zh) * 2015-10-12 2017-11-2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光栅装置及叶片驱动方法
CN106139425A (zh) * 2016-08-11 2016-11-23 深圳市奥沃医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叶准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7061A1 (zh)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6047B1 (en) Gearing and drive mechanism for construction toy system
CN211434802U (zh) 一种叶片驱动机构及系统
KR101573807B1 (ko) 맞물림 체인 유닛
JP2014169075A (ja) 自転車用ハブ
CN202472060U (zh) 一种新型sc光纤连接器
US5423707A (en) Motor installation for construction toy system
PT2187097E (pt) Sistema de accionamento linear
JP2009264019A (ja) 建築用開閉装置における巻取り装置
CN110575114A (zh) 弯曲机构、弯曲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US20220193481A1 (en) Dumbbell
KR101694541B1 (ko) 리니어 스텝 모터
CN210902908U (zh) 弯曲机构、弯曲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CN211901470U (zh) 自动调节中心距的离合结构及减速器
CN220271632U (zh)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CN108263554B (zh) 轮毂内变速器操纵机构
KR100435905B1 (ko) 조립식 전동커텐
JP5624182B2 (ja) 建築用開閉装置における巻取り装置
CN102200175B (zh) 一种双向弹簧刹车器和电器设备
CN108063519B (zh) 无槽电机及驱动装置
CN220726934U (zh) 一种电缆盘阻尼器
US20070296284A1 (en) Magnetic Motor
CN208221554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钻孔设备的传动结构
CN218241241U (zh) 箱体组件及显示屏
KR101473722B1 (ko) 풍력발전장치
CN215443502U (zh) 门把手装置及门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