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3175U -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 Google Patents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3175U
CN211433175U CN201921986490.1U CN201921986490U CN211433175U CN 211433175 U CN211433175 U CN 211433175U CN 201921986490 U CN201921986490 U CN 201921986490U CN 211433175 U CN211433175 U CN 211433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pipe
outer sleeve
liqui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64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东林
鲍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uh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zhou Cn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uh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zhou C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uh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zhou Cn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uho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Changzhou Cn
Priority to CN2019219864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3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3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3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包括设有注液口的外套管、设有电极插头的控制手柄,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连接设置在外套管内的内部轴向开设第一通孔的注液刀头、侧壁上开设注液入口的注液连接管及拉索;注液刀头和注液连接管通过拉索与电极插头电性连接;控制手柄可控制拉索将注液刀头向后收入或向前推出外套管;注液口、拉索与外套管之间的间隙、注液入口、注液连接管的内部及第一通孔依次连通并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刀头的前部与外套管之间设有封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注水式黏膜切开刀采用的为单腔结构外管,其内部结构简单,注液速度更快,使手术更高效更安全。

Description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术切开刀,具体提供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背景技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重要手术器具为黏膜切开刀。市场上常见的用于早癌剥离的切开刀有针刀、IT刀(带陶瓷头)、钩刀、三角刀、 Flush刀(刀头中设有冲水孔)、啄木鸟刀等。
作为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过程中,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造成穿孔,常常会先采用黏膜切开刀对病灶部位进行标记,再更换注射针进行黏膜下生理盐水的注射来抬高病灶的位置,再更换黏膜切开刀对病灶进行剥离。所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会频繁更换手术器械,以满足各个手术的不同需要。但是,频繁的手术器械更换,既繁琐又耗时,不利于病人手术,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随着手术时间而流失,需要重新注射生理盐水这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会增加由于手术中生理盐水流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增加了手术中穿孔的风险及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
为了减少标识、注射、剥离时更换器械的时间,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520476031.4)公开了一种经内镜可黏膜下注射的剥离切开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设空腔的针刀、内部形成第一连接通道的牵引导丝、内部形成第二连接通道的控制杆及内部形成第三连接通道的活动手柄,该切开刀的注射液依次经由第三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及第一连接通道流入针刀的内腔,再经由针刀注入黏膜下层。因牵引导丝需进行较长距离的推送工作,以使针刀顺利伸出弹性部件并进行手术操作,因此对牵引导丝的机械强度要求较高,但该专利中的牵引导丝内设第一连接通道,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机械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铥刀头部可实现对病灶部位进行标记、注射、切开/剥离的功能,在临床上实现了减少标识、注射、剥离时更换器械的时间,而且实用性更强,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漏液。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包括外套管、与外套管的后端连接的控制手柄,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连接设置在外套管内的注液刀头、注液连接管及拉索;外套管或控制手柄上设有注液口,控制手柄上设有电极插头,注液刀头内开设有轴向的第一通孔,注液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入口,拉索的后部与电极插头连接,注液刀头和注液连接管通过拉索与电极插头电性连接;
控制手柄可控制拉索将注液刀头向后收入或向前推出外套管;注液口、拉索与外套管之间的间隙、注液入口、注液连接管的内部及第一通孔依次连通并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刀头的前部与外套管之间设有封堵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绝缘套,绝缘套的外壁的前端周向设有环形凸台,绝缘套的外壁后部设有第一单向倒齿;绝缘套的内壁与注液刀头间隙配合,外套管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单向倒齿配合并用于第一单向倒齿限位的第二单向倒齿,所述环形凸台的后端端面与外套管的前端端面抵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等于外套管的外径,且环形凸台的前端端面与侧壁圆弧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注液刀头上且位于绝缘套后端的连接套,绝缘套和连接套之间设有密封圈,用于防止液体经由注液刀头的外部流出外套管。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套位于环形槽内,且由环形槽轴向限位。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前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所述密封圈由绝缘套的后端顶紧在环形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包括芯杆和可前后滑动的设置在芯杆上的滑环,所述电极插头设置在滑环上;所述芯杆的前端与外套管连接,芯杆的前端内侧沿轴向设有芯杆孔,芯杆的后部设有用于与滑环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芯杆孔与滑槽连通,拉索的后部经由芯杆孔伸入滑槽并与电极插头连接。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注液三通管,所述注液三通管包括横管和连接在横管侧壁上且与横管内部连通的侧管,所述侧管远离横管的一端用作所述注液口,横管的前端与外套管的后端连接,横管的后端与芯杆的前端连接,所述拉索的外壁与横管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管后端与拉索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用于防止液体从横管的后端流出。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拉索的后部套设有助推管,所述助推管的后部与电极插头连接,助推管的前端向前至少延伸至密封组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实现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前及手术中组织的剥离及注水,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避免因水分流失造成组织过切和穿孔的情况,可实现标识、注射、切开/剥离的功能,减少了手术器械更换的时间,节省医生手术精力与时间,同时采用的为单腔结构外管,其内部结构简单,注液速度更快,使手术更高效更安全,同时,减少和避免刀头漏液,保证注液和手术效果,使手术更高效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电极插头、固定座及螺钉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的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其中一种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管,2.注液刀头,3.注液连接管,4.拉索,5.注液口,6.电极插头,7.第一通孔,8.注液入口,9.绝缘套,901.环形凸台,902.第一单向倒齿,10.连接套,1001.环形缺口,11.密封圈,12.芯杆,1201.芯杆孔,1202. 滑槽,13.滑环,14.注液三通管,1401.横管,1402.侧管,15.助推管,16.外管固定件,17.防护管,18.锁紧件,19.密封圈,20.固定座,2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包括外套管1、与外套管1的后端连接的控制手柄,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连接设置在外套管1 内的注液刀头2、注液连接管3及拉索4。外套管1或者控制手柄上设有注液口 5,控制手柄上设有电极插头6,注液刀头2内开设有轴向的第一通孔7,注液连接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入口8,拉索4的后部与电极插头6连接,注液刀头2和注液连接管3通过拉索4与电极插头6电性连接。
控制拉索4与注液连接管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注液连接管3 与注液刀头2之间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控制手柄可控制拉索4 将注液刀头2向后收入或向前推出外套管1;注液口5、拉索4与外套管1之间的间隙、注液入口8、注液连接管3的内部及第一通孔7依次连通并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刀头2的前部与外套管1之间设有封堵装置。
控制手柄包括芯杆12和可前后滑动的设置在芯杆12上的滑环13,电极插头6设置在滑环13上;芯杆12的前端与外套管1连接,芯杆12的前部沿轴向开设有芯杆孔1201,芯杆12的后部设有用于与滑环13滑动配合的滑槽1202,芯杆孔1201与滑槽1202连通,拉索4的后部经由芯杆孔1201伸入滑槽1202 并与电极插头6连接。
还包括注液三通管14,注液三通管14包括横管1401和连接在横管1401侧壁上且与横管1401内部连通的侧管1402,所述侧管1402远离横管1401的一端用作所述注液口5,横管1401的前端与外套管1的后端连接,横管1401的后端与芯杆12的前端连接,拉索4的外壁与横管1401的内壁间隙配合;横管1401 的后端与拉索4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用于防止液体从横管1401的后端流出。
外套管1的后端通过外管固定件16与横管1401的前端连接。具体的,外管固定件16为管状连接件且其内径大于拉索4的外径(拉索的截面圆直径),外管固定件16的前端外侧壁沿轴向设有两排向后倾斜的单向倒齿,每排单向倒齿有两个且围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外管固定件16的后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在单向倒齿和外螺纹之间还设有环形限位面,环形限位面向后上方倾斜且整体成锥形,外套管1的后端内侧壁设有与环形限位面相配合的斜面。外套管1的后端套设在外管固定件16的前端,其内侧壁与单向倒齿配合的部位设有用于单向倒齿扣入并限位的盲孔,其后端面由外管固定件16的环形限位面限位。注液三通管14的横管1401的前端套设在外管固定件16的后端,横管1401的内侧壁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时,可将外套管1套设在外管固定件16 的前端,当外套管1后端面与外管固定件16上的限位面后端抵接时,旋转外套管1或外管固定件16,使外管固定件16上的倒齿进入盲孔,通过盲孔对倒齿在轴向上的限位作用使的外套管1与外管固定件16固定连接。拆卸时,可再次使外套管1和外管固定件16相对旋转,使倒齿滑出盲孔,进而消除盲孔对倒齿的轴向限位作用,即完成外套管与外管固定件的拆卸。
还包防护管17,防护管17的前端套设在外套管1的外部,其后端紧密套设在横管1401的前端。横管1401的前端外侧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防护管17为弹性管,且其前端越过环形凸缘并与环形凸缘右侧的注液三通管14外侧壁紧密贴合。
注液三通管14的后端内侧设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上述密封组件包括锁紧件18和设于锁紧件前端的密封圈19,具体的锁紧件18 的外外侧壁上设有与右侧孔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件18旋入环形缺口内,并将密封圈19顶紧在环形缺口内,进而有效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密封。
芯杆12的前端与横管1401的后端连接,拉索4的后部套设有助推管15,助推管15与拉索4均电极插头连接,且助推管的前端先前经由芯杆孔1201伸出,并向前依次穿过锁紧件18和密封圈19,当推送滑环沿滑槽前后移动时,助推管与拉索同步运动,且通过助推管可使拉索运行更顺畅。
滑环13上设有滑环孔,滑环孔内设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内设有电极插孔,电极插孔内设有螺钉21,螺钉21与电极插孔螺纹连接;电极插孔的底部侧壁上开设两个通孔,通孔相对设置且与芯杆孔同轴。助推管15和拉索4的后部穿设在两个通孔内,且通过设于电极插孔内的螺钉21锁紧并固定在固定座内;使用时,电极插头6插入电极插孔内,电可经由电极插头6依次通过固定座、螺钉、助推管、拉索、注液连接管及导电注液刀头。
导电注液刀头的前端可以为铥刀,本实施例的导电注液刀头的前端外侧设有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的外径大于外套管的内径。通过环形凸缘的限位作用,避免导电注液刀头过多进入外套管内。
基于本实施例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在使用时,首先,可将沿芯杆12向后推动滑环13,进而滑环13牵动拉索4带动注液刀头2沿轴向向后运动,并使注液刀头2收入外套管1;然后经由内窥镜钳道孔,将本实施例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送入病灶处,通过注液刀头2对病灶部位进行标记;然后,在电极通电状态下,通过注液口5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外套管内腔与拉索之间的间隙流到注液连接管,并通过注液连接管的注液入口流入导电注液刀头,液体从导电注液刀头的头部流出从而实现对病灶部位实现隆起的功能;再然后在电极通电状态下,将注液刀头2推出,并采用注液刀头2的刀头部位对沿病灶边缘切开,实现黏膜切开/剥离的功能。
见图6至图8,为封堵装置的三种示意图,见图8为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封堵装置包括绝缘套9,绝缘套9的外壁的前端周向设有环形凸台901,绝缘套9的外壁后部设有第一单向倒齿901。绝缘套9的内壁与注液刀头2间隙配合,外套管1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单向倒齿902配合并用于第一单向倒齿902限位的第二单向倒齿,所述环形凸台901的后端端面与外套管1的前端端面抵接。环形凸台901的外径等于外套管1的外径,且环形凸台901的前端端面与侧壁圆弧过渡连接。
见图7,为另一种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即为了增加封堵效果,防止液体经由注液刀头2的外部流出外套管1,进而避免影响注液效果,在图8所示的封堵装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套设在注液刀头2上且位于绝缘套9后端的环形连接套10,绝缘套9和连接套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用于。外套管1的内壁周向设有环形槽102,连接套10位于环形槽102内,且由环形槽102轴向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封堵装置见图2和图6,为增强封堵效果,在图7所示封堵装置的基础上,在连接套10的前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1001,密封圈11由绝缘套9的后端顶紧在环形缺口1001内,连接套10与外套管1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注液连接管3、拉索4、外管固定件16、锁紧件18及助推管15的材质均为满足医疗、卫生等常规需求的金属件,外套管1、绝缘套9、连接套10、注液三通管14、防护管17、密封圈11和密封圈19、滑环13及芯杆12的材质均为满足医疗、卫生等常规需求的高分子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与外套管(1)的后端连接的控制手柄,及沿轴向从前向后依次连接设置在外套管(1)内的注液刀头(2)、注液连接管(3)及拉索(4);外套管(1)或控制手柄上设有注液口(5),控制手柄上设有电极插头(6),注液刀头(2)内开设有轴向的第一通孔(7),注液连接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入口(8),拉索(4)的后部与电极插头(6)连接,注液刀头(2)和注液连接管(3)通过拉索(4)与电极插头(6)电性连接;
控制手柄可控制拉索(4)将注液刀头(2)向后收入或向前推出外套管(1);注液口(5)、拉索(4)与外套管(1)之间的间隙、注液入口(8)、注液连接管(3)的内部及第一通孔(7)依次连通并形成注液通道;所述注液刀头(2)的前部与外套管(1)之间设有封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绝缘套(9),绝缘套(9)的外壁的前端周向设有环形凸台(901),绝缘套(9)的外壁后部设有第一单向倒齿(902);绝缘套(9)的内壁与注液刀头(2)间隙配合,外套管(1)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单向倒齿(902)配合并用于第一单向倒齿(902)限位的第二单向倒齿,所述环形凸台(901)的后端端面与外套管(1)的前端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901)的外径等于外套管(1)的外径,且环形凸台(901)的前端端面与侧壁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注液刀头(2)上且位于绝缘套(9)后端的连接套(10),绝缘套(9)和连接套(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用于防止液体经由注液刀头(2)的外部流出外套管(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内壁周向设有环形槽(102),所述连接套(10)位于环形槽(102)内,且由环形槽(102)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0)的前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1001),所述密封圈(11)由绝缘套(9)的后端顶紧在环形缺口(1001)内,连接套(10)与外套管(1)之间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芯杆(12)和可前后滑动的设置在芯杆(12)上的滑环(13),所述电极插头(6)设置在滑环(13)上;所述芯杆(12)的前端与外套管(1)连接,芯杆(12)的前部沿轴向开设有芯杆孔(1201),芯杆(12)的后部设有用于与滑环(13)滑动配合的滑槽(1202),所述芯杆孔(1201)与滑槽(1202)连通,拉索(4)的后部经由芯杆孔(1201)伸入滑槽(1202)并与电极插头(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液三通管(14),所述注液三通管(14)包括横管(1401)和连接在横管(1401)侧壁上且与横管(1401)内部连通的侧管(1402),所述侧管(1402)远离横管的一端用作所述注液口(5),横管(1401)的前端与外套管(1)的后端连接,横管(1401)的后端与芯杆(12)的前端连接,所述拉索(4)的外壁与横管(140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管(1401)的后端与拉索(4)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用于防止液体从横管(1401)的后端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4)的后部套设有助推管(15),所述助推管(15)的后部与电极插头(6)连接,助推管(15)的前端向前至少延伸至密封组件的前端。
CN201921986490.1U 2019-11-18 2019-11-18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Active CN211433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490.1U CN211433175U (zh) 2019-11-18 2019-11-18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490.1U CN211433175U (zh) 2019-11-18 2019-11-18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3175U true CN211433175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6490.1U Active CN211433175U (zh) 2019-11-18 2019-11-18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31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856A (zh) * 2021-01-18 2021-05-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CN113679431A (zh) * 2021-08-30 2021-11-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且带注水管的热活检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0856A (zh) * 2021-01-18 2021-05-1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CN112790856B (zh) * 2021-01-18 2022-04-05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CN113679431A (zh) * 2021-08-30 2021-11-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且带注水管的热活检钳
CN113679431B (zh) * 2021-08-30 2023-08-29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且带注水管的热活检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33175U (zh) 可注水式黏膜切开刀
US8372071B2 (e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tool
US9610120B2 (e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9112788A (ja) 高周波処置具
JP2007044393A (ja) 高周波処置具
CN111658128B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高频刀具
JP2009240380A (ja) 高周波ナイフおよび高周波ナイフシステム
WO2022007733A1 (zh)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108523986B (zh) 一种内窥镜用带注射针的高频刀具
CN207613865U (zh) 内镜下多功能高频电刀
CN213406254U (zh) 一种内窥镜用多功能高频刀具
CN113081245A (zh) 一种多功能切开刀
WO2021063139A1 (zh) 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刀
CN202207205U (zh) 防缠绕型多功能内窥镜高频切开刀
CN210056209U (zh) 多功能切开刀
CN219000541U (zh) 一种新型等离子双极黏膜切开刀
CN111227928A (zh) 注射装置、圈套器及医疗设备
CN109771027A (zh) 多功能切开刀
CN108814711A (zh) 一种新型黏膜切开刀
CN210044113U (zh) 高频复合电刀
CN112790856B (zh)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CN209074869U (zh) 一种新型黏膜切开刀
CN214908014U (zh) 一种一体式切除器套件
CN202515776U (zh) 刀头精确定长内窥镜高频切开刀
WO2022007734A1 (zh)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高频电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