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8182U -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8182U
CN211428182U CN202020357746.9U CN202020357746U CN211428182U CN 211428182 U CN211428182 U CN 211428182U CN 202020357746 U CN202020357746 U CN 202020357746U CN 211428182 U CN211428182 U CN 211428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ttery assembly
series
eva
aluminum f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77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勋
庄浩
姜亚帅
周肃
黄国平
李菁楠
曹华斌
姜利凯
杨忠绪
勾宪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77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8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背板层、第一EVA胶膜层、铝箔层、第二EVA胶膜层、电池片层、第三EVA胶膜层以及玻璃层;所述电池片层包括N个并联单元,每个并联单元为多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的串联结构电池串,其中N=3或4。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单元组合一体化设计,较常规整片组件具有更高的功率增益、更加优异的导热效果及更低的工作温度,综合以上结构设计再加上组件内铝箔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组件功率及抗热斑、导热、阻水能力,进一步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和抗老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新型光伏产品需具有低成本、高功率、高可靠性等特点,半片组件由于具有低成本、高功率增益、低工作温度等得到广大光伏组件厂家的推广应用。
传统半片组件是由上、下两个串联结构的1/2切电池片单元进行并联组成,上、下串联的两个部分各自独立是一个完整的串联发电单元。它们在组件内呈现对向排布,在组件中间共用一根汇流条,并从此处汇流条引出接线;内部材料结构上采用EVA材料+背板作为封装材料。这种半切片结构组件较常规组件具有低内部电阻损耗和良好的工作温度及抗热斑影响的优点,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
首先,由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生电流与电池片面积呈正比,传统1/2切片的组件内部电流可降低一半,根据公式W=I2RT内部功率损耗可降低为原来的1/4,因此这种半切片结构组件较常规整片组件具有低内部电阻损耗和良好的工作温度及抗热斑效应的优点,但是随着电池片尺寸越来越大及效率不断提升,带来的工作电流也越来越大增大及如何进一步降低工作温度成为未来的方向,同时传统半片组件需要从组件背部中间穿出引出线,带来作业不便的问题。
其次传统1/2切片组件均采用:玻璃/EVA/电池片/EVA(或白色EVA)/背板结构进行层压封装,存在以下缺点:1/2切片后电池片片间隙增多,按此常规材料结构组合方式对间隙光的反射利用不高。
尽管采用1/2切片结构工作温度有所降低,但仍然采用传统封装材料及结构,组件自身热传导等效果一般,存在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具有更高的功率增益,更加优异的导热效果及更低的工作温度。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背板层、第一EVA胶膜层、铝箔层、第二EVA胶膜层、电池片层、第三EVA胶膜层以及玻璃层;所述电池片层包括N个并联单元,每个并联单元为多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的串联结构电池串,其中N=3或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箔层为高反铝箔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箔层为铝箔夹层EVA,具体为两层EVA材料中间夹层为铝箔的结构。
封装结构摒弃传统的背板层、EVA胶膜层、电池片层、EVA胶膜层、玻璃层构成的层压结构,引入铝箔层与1/N切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进行结合,增加对间隙光的利用,同时铝箔层可有效增加组件内部导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组件工作温度、提高阻水性。
更为优选的,所述1/N切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极、电池片负极,镀锡铜带。
多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池片正极、电池片负极通过镀锡铜带连接形成串联结构电池串。与现有的半切片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相比,可有效降低组件内部工作电流,从而降低内部电阻带来的功率损失。
更为优选的,所述背板层上设有接线盒正极以及接线盒负极;所述并联单元上设有引出线正极和引出线负极。
更进一步的,所述N个并联单元通过引出线正极与接线盒正极连接,引出线负极与接线盒负极连接;从而将电池片层与整个电池组件进行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N个并联单元排布方式为垂直于玻璃层的长边纵向排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串联结构电池串按同极性用汇流条并联起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若干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串并联新型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组件内部工作电流,从而有效降低内部电阻带来的功率损失;
(2)引入铝箔层增加对间隙光的利用,同时铝箔层可有效增加组件内部导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组件工作温度、提高阻水性;
(3)最后采用并联单元组合一体化设计,较常规整片组件具有更高的功率增益、更加优异的导热效果及更低的工作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切片电池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1/3切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串联结构电池串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背板层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片电池组件,纵向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背板层1、第一EVA胶膜层2、铝箔层3、第二EVA胶膜层4、电池片层5、第三EVA胶膜层6以及玻璃层7;所述电池片层5包括3个并联单元,每个并联单元为多个1/3切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的串联结构电池串;铝箔层3具体为高反铝箔层。
封装结构摒弃传统的背板层、EVA胶膜层、电池片层、EVA胶膜层、玻璃层构成的层压结构,引入高反铝箔层与1/3切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进行结合,增加对间隙光的利用,同时高反铝箔层可有效增加组件内部导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组件工作温度、提高阻水性。
所述1/3切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极51、电池片负极52,镀锡铜带53;多个1/3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池片正极51、电池片负极52通过镀锡铜带53连接形成串联结构电池串,若干个1/3切太阳能电池片相互之间串联焊接。与现有的半切片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相比,可有效降低组件内部工作电流,从而降低内部电阻带来的功率损失。
所述背板层1上设有接线盒正极11以及接线盒负极12;所述并联单元上设有引出线正极54和引出线负极55;3个并联单元通过引出线正极54与接线盒正极11连接,引出线负极55与接线盒负极12连接;从而将电池片层与整个电池组件进行连通;所述3个并联单元排布方式为垂直于玻璃层7的长边;所述串联结构电池串按同极性用汇流条并联起来。
整体连接方式如下:
使用的电池片为1/3切太阳能电池片,多个1/3切太阳能电池片按照串联焊接组成串联结构电池串,串联结构电池串按照若干串进行并联方式组成并联单元,单元内的串联结构电池串按照同极性排布,并联单元按照垂直于玻璃长边的方向进行纵向排布,请参考图2所示,其中第一并联单元5-1和第二并联单元5-2之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设于接线盒内,未图示),第二并联单元5-2和第三并联单元5-3之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三个并联单元之间按照正、负极首尾用汇流条串联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并联单元的负极连接至引出线负极,引出线负极与背板层上的接线盒负极连接,并联单元的正极连接至引出线正极,引出线正极与背板层上的接线盒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切片电池组件,组件内部有三个串联的板块单元,由于内部电池片为1/3切电池片,因此内部工作电流较半切片进一步得到降低,同时三个单元各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任一串单元受遮挡或热斑效应影响遭屏蔽时,剩余一个单元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发电,较常规整片受热斑影响情况下,依然有1/3功率输出,较半切片组件,工作电流进一步降低且由于引出线不在背板中部,操作简便。
同时结合此种组件材料结构设计,由于铝箔具有很好的反射性、导热及阻水性,加入高反铝箔层增加对间隙光的利用,从而提高组件的功率,也可有效增加组件内部导热效率,进一步降低组件工作温度及提高阻水性。
综合以上结构设计再加上组件内铝箔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组件功率及抗热斑、导热、阻水能力,进一步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和抗老化性能。

Claims (9)

1.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背板层(1)、第一EVA胶膜层(2)、铝箔层(3)、第二EVA胶膜层(4)、电池片层(5)、第三EVA胶膜层(6)以及玻璃层(7);所述电池片层(5)包括N个并联单元,每个并联单元为多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组成的串联结构电池串,其中N=3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3)为高反铝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3)为铝箔夹层EVA,具体为两层EVA材料中间夹层为铝箔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1/N切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极(51)、电池片负极(52),镀锡铜带(5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1/N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池片正极(51)、电池片负极(52)通过镀锡铜带(53)连接形成串联结构电池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层(1)上设有接线盒正极(11)以及接线盒负极(12);所述并联单元上设有引出线正极(54)和引出线负极(5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并联单元通过引出线正极(54)与接线盒正极(11)连接,引出线负极(55)与接线盒负极(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并联单元排布方式为垂直于玻璃层(7)的长边纵向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结构电池串按同极性用汇流条并联起来。
CN202020357746.9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Active CN211428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7746.9U CN211428182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7746.9U CN211428182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8182U true CN211428182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7746.9U Active CN211428182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81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647B (zh) * 2020-10-23 2022-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模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647B (zh) * 2020-10-23 2022-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14627A1 (zh) 太阳能电池串、串组、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9359A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JP3219129U (ja) 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
CN114388636A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串、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背接触电池系统
CN210120144U (zh) 一种叠瓦光伏组件
CN211428182U (zh) 一种切片电池组件
CN111106194B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06711259A (zh) 一种切片电池光伏组件
CN206480635U (zh) 一种切片电池光伏组件
CN108428767A (zh) 一种多主栅半片叠片组件排串方法
CN210866208U (zh) 一种减少层压件电学损失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6719962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串、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背接触电池系统
CN214068739U (zh) 一种电池串直接并联的叠瓦光伏组件
CN111354809A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CN108258076A (zh) 一种采用异形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0156389U (zh) 一种二分之一串并联背接触光伏组件
CN211480061U (zh) 光伏组件
CN209822663U (zh) 一种抗热斑单板块光伏组件
CN216902972U (zh) 一种单面二分片光伏组件
CN208315570U (zh) 一种采用异形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
CN208189602U (zh) 兼容接线盒遮挡的双面光伏叠片组件
CN114927591A (zh) 光伏组件
CN110620162A (zh) 一种新型晶硅电池组件及太阳能电池板
KR20210149378A (ko) 실리콘 기반 창호형 반투명 유연태양광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0379067U (zh) 一种叠片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No.9, Beishan Road,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Beishan Road,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ecep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