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7879U - 一种屏蔽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7879U
CN211427879U CN201922497503.5U CN201922497503U CN211427879U CN 211427879 U CN211427879 U CN 211427879U CN 201922497503 U CN201922497503 U CN 201922497503U CN 211427879 U CN211427879 U CN 21142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ielding layer
shielded wire
met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7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han Der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7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屏蔽线,所述屏蔽线包括绝缘层、金属导线、屏蔽层以及隔离层。所述绝缘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一表面,所述屏蔽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表面,所述金属导线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所述隔离层贴设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面,其中,所述隔离层用于束线时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屏蔽层。通过以上设置,可降低屏蔽层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产生的影响,减少屏蔽线的内部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信号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蔽线。
背景技术
屏蔽线是为减少外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的影响而专门采用的一种带金属外层的导线。
目前,屏蔽线在束线之后,其屏蔽层会对非屏蔽层的特性阻抗、眼图、衰减、串音等高频性能产生影响,造成屏蔽线的内部干扰,例如,FFC、LVDS线缆。因此需设计一种能够减少屏蔽线的内部干扰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内部干扰的屏蔽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节驱动装置,该调节驱动装置包括:
绝缘层、金属导线、屏蔽层以及隔离层;
所述绝缘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一表面,所述屏蔽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表面,所述金属导线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所述隔离层贴设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面,其中,所述隔离层用于束线时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屏蔽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金属导线并列排布,所有所述金属导线均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线为圆柱状或扁平状或双绞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包括覆膜层和金属防护层,所述金属防护层通过所述覆膜层贴覆于所述金属导线,所述金属防护层的材质为铝箔或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为低介电常数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为泡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屏蔽层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盖合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绝缘层、金属导线和屏蔽层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滑动结构滑动插入所述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可沿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往预设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可与所述第一滑动结构相互扣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不能继续往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抵接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卡扣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抵接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不能往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允许所述卡扣发生弯折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线包括绝缘层、金属导线、屏蔽层以及隔离层。所述绝缘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一表面,所述屏蔽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表面,所述金属导线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所述隔离层贴设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面,其中,所述隔离层用于束线时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屏蔽层,可降低屏蔽层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产生的影响,减少屏蔽线的内部干扰。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屏蔽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屏蔽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线100,该屏蔽线100可应用于信号线中,例如,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LVDS(Low-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等。屏蔽线100包括绝缘层10、金属导线20、屏蔽层30以及隔离层40。绝缘层10贴设于金属导线20的一表面,屏蔽层30贴设于金属导线20的另一表面,金属导线20包裹于绝缘层10和屏蔽层30之间,隔离层40贴设于屏蔽层30远离绝缘层10的一面,也即,绝缘层10、金属导线20、屏蔽层30以及隔离层40依次层叠设置,并且相邻之间彼此贴合形成屏线本体101。其中,绝缘层10用于起绝缘作用,金属导线20用于传输信号,屏蔽层30用于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同时屏蔽层30还可防止线路向外辐射电磁能,隔离层40用于束线时隔离绝缘层10和屏蔽层30。
可以理解的是,屏蔽线100在束线之后,屏蔽层30会对非屏蔽层(也即绝缘层10一侧)的特性阻抗、眼图、衰减、串音等高频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将屏蔽层30与非屏蔽层隔离。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层30远离绝缘层10的一面设置有隔离层40,实现了对屏蔽层30与非屏蔽层的有效隔离,避免了屏蔽线100在束线之后屏蔽层30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产生影响。其中,若将隔离层40贴设于绝缘层10远离屏蔽层30的一面,则会在观察金属导线20是否有割断现象时造成视觉干扰,让人难以判定屏蔽线100在分条后线材边是否有割断现象;此外,一般的隔离层40的介电常数较高,将隔离层40贴设于绝缘层10时,仍会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产生影响。
屏蔽线100的束线区域位于屏蔽线100的中间段,隔离层40位于该束线区域,屏蔽线100在束线区域内被进行束线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金属导线20并列排布,所有金属导线20均包裹于绝缘层10和屏蔽层30之间。其中,金属导线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6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导线20为圆柱状或扁平状或双绞状。其中,金属导线20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导线20的材质可以是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30包括覆膜层31和金属防护层32,金属防护层32通过覆膜层31贴覆于金属导线20,金属防护层32具有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金属防护层32用于实现防电磁干扰及防电磁辐射的功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防护层32的材质为铝箔或铜,优选的,金属防护层32的材质为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层40为低介电常数材料,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隔离层40选用低介电常数材料有利于降低屏蔽线100在束线之后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层40为泡棉,泡棉的介电常数较低,可大大减少屏蔽线100在束线之后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的影响。其中,泡棉可以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隔离层40采用密度较小的泡棉,大大减少屏蔽线100在束线之后隔离层40与绝缘层10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屏蔽层30对非屏蔽层的高频性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线100还包括加强板50,两个加强板50分别固定于屏蔽层30的两端,并且加强板50位于屏蔽层30远离绝缘层10的一面,所有金属导线20均与加强板50连接,加强板50用于加强多个金属导线20之间的连接。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线100还包括固定装置60,固定装置60连接于屏线本体101的端部,固定装置60用于防止金属导线20的末端与外部接头连接时出现易折断的情形。两个固定装置60分别连接于屏线本体101的两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60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请参阅图3,固定装置60包括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2,第一固定板61盖合于第二固定板62,并且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2之间设置有容置腔(图未标示),屏线本体101的端部穿入容置腔,也即绝缘层10、金属导线20和屏蔽层30的一端穿入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2之间,第一固定板61盖合于第二固定板62并将屏线本体101的端部固定。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61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611,第二固定板62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621,第一滑动结构611和第二滑动结构621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滑动结构621滑动插入第一滑动结构611,第二滑动结构621可沿第一滑动结构611往预设方向运动,并且第二滑动结构621可与第一滑动结构611相互扣接。预设方向即为第一滑动结构611或第二滑动结构621的长度方向。具体地,第一滑动结构611和第二滑动结构621均为L形状,并且第一滑动结构611和第二滑动结构621相互反转180°设置。
第一固定板61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612,第二固定板62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622,第一抵接结构612可抵接于第二抵接结构622,以使得第一固定板61不能继续往预设方向运动。第二抵接结构622的端部设置有卡扣6221,卡扣6221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卡扣6221用于卡接于第一抵接结构612,以使得第一固定板61不能往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板61相对第二固定板62固定。其中,卡扣6221可抵接于第二抵接结构622并沿部分第二抵接结构622运动而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卡扣6221脱离第二抵接结构622时恢复弹性形变并扣接于第二抵接结构622,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62固定于第一固定板61。具体地,第一抵接结构612和第二抵接结构622均为L形状,并且第一抵接结构612和第二抵接结构622相互反转180°设置,并且第一抵接结构612和第二抵接结构622均呈八字形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2。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卡扣6221设置有凹槽6222,凹槽6222用于允许卡扣6221发生弯折形变,以避免卡扣6221卡死于第二抵接结构6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屏蔽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层、金属导线、屏蔽层以及隔离层;
所述绝缘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一表面,所述屏蔽层贴设于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表面,所述金属导线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所述隔离层贴设于所述屏蔽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面,其中,所述隔离层用于束线时隔离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金属导线并列排布,所有所述金属导线均包裹于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导线为圆柱状或扁平状或双绞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层包括覆膜层和金属防护层,所述金属防护层通过所述覆膜层贴覆于所述金属导线,所述金属防护层的材质为铝箔或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层为低介电常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一项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层为泡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屏蔽层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盖合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绝缘层、金属导线和屏蔽层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滑动结构滑动插入所述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可沿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往预设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可与所述第一滑动结构相互扣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抵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不能继续往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抵接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所述卡扣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抵接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不能往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允许所述卡扣发生弯折形变。
CN201922497503.5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屏蔽线 Active CN21142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503.5U CN211427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屏蔽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503.5U CN211427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屏蔽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7879U true CN211427879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7503.5U Active CN21142787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屏蔽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7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416A (zh) * 2021-03-12 2021-06-15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组件和线缆组件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416A (zh) * 2021-03-12 2021-06-15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组件和线缆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2968416B (zh) * 2021-03-12 2023-11-24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组件和线缆组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7751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US8981216B2 (en) Cable assembly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over multiple conductors
CN209980821U (zh) 扁平数据传输线缆
US20130307645A1 (en) Waveguide and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286480A (ja) 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US20110048764A1 (en) High frequency extrafine pair cab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S61148709A (ja) リボン形同軸ケーブル
CN101540217A (zh) 屏蔽扁平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268965A1 (en) Data cable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ata cable
JP2010211937A (ja) コネクタ付き伝送ケーブル
CN211427879U (zh) 一种屏蔽线
CN209747165U (zh) 扁平数据传输线缆
US6739144B2 (en) EMI reducing structure in refrigerator
CN213519296U (zh) 电缆
US8809683B2 (en) Leaky coaxial cable
JP6279805B2 (ja) 漏洩同軸ケーブル
CN210052542U (zh) 扁平数据线
CN209822367U (zh) 对称式高频线材
EP3594970B1 (en) Routing structure of two-core parallel shielded electric wire
TWI778246B (zh) 扁平數據傳輸線纜
JPH11185542A (ja) 薄膜磁性体シ−ルド付きケ−ブル
CN220651712U (zh) 一种pcie延长线
CN217690612U (zh) 一种射频线材内导体结构
CN210722515U (zh) 柔软高速传输电线及扁平排线
CN217061503U (zh) 一种抗干扰低损耗微波同轴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