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4399U -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4399U
CN211424399U CN202020014907.4U CN202020014907U CN211424399U CN 211424399 U CN211424399 U CN 211424399U CN 202020014907 U CN202020014907 U CN 202020014907U CN 211424399 U CN211424399 U CN 211424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nerator
communicated
oil
self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49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福仁
刘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West Environmen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Baoshe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Baoshe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Baoshe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49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4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4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4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1)、集尘箱(2)、可移动式出渣槽(3)和设于焚烧炉(1)外侧的安装架(4),所述焚烧炉(1)顶部设有与焚烧炉(1)内部连通的集尘箱(2)和带上盖的料斗(5),且生活垃圾由料斗(5)口装入焚烧炉(1)内,所述出渣槽(3)设于焚烧炉(1)下方,设于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装置位于出渣槽(3)上方并与焚烧炉(1)外部的空压机连接,所述焚烧炉(1)顶部内壁上设有用于监测内部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13),且焚烧炉(1)内部和外壁上均设有净化喷淋装置(12)。该处理装置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尤其是适合处置各种高水分、高有机物的固体垃圾,而焚烧灰烬可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生活垃圾,具有含水率高(高达70%)、生活垃圾中厨余和餐饮等有机废物比例大、成分混杂、混合收集等特点,因此,国内专利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大多先用垃圾分拣、脱水、破碎、粉碎等工艺,上述工艺存在以下缺陷:生活垃圾焚烧工艺复杂、处理环节多,容易造成生活垃圾污染区域扩大,处理设备结构复杂、易发生设备故障、处置成本高等问题。在焚烧过程时多采用链排炉、水泥窑协同处理、气化炉、碳化炉等大型大中型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造价高、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尤其是尾气处理效果不佳,达到排放标准则代价高昂,且尾气处理液和产生固废难以处理等问题,存在未充分利用生活垃圾固有特点、能耗高、尾气处理不完善和处理难以达标、焚烧速度慢、垃圾受热固结堵塞等问题。此外,还有的焚烧炉对高水分含量的生活垃圾难以适应,况且国内生活垃圾为集中收集,干湿垃圾混合,况且随着季节、天气、生活饮食的变化,其含水率随之变化,则要求垃圾焚烧炉对生活垃圾中含水率要求很宽泛,如5-85wt%,目前多数垃圾焚烧炉难以做到,必须对生活垃圾烘干、对垃圾热值要求高、需要添加其他燃料进行补充热值、成本高等等,生活垃圾自身具有热值不稳定的特性,在目前生活垃圾“围城、乡村漂白”严重状况下,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生活垃圾热值不稳定、含水率不稳定,无需破碎、无害化、节能环保处置结构,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充分利用生活垃圾所具有的疏松、多空且含有热值、水分及灰渣多为强碱性的特点,用于对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无须对生活垃圾分拣便可实现生活垃圾的自我焚烧、脱毒净化以及洁净排放,达到无需破碎,彻底无害化、节能环保目标的处置工艺技术,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尤其是适合处置各种高水分、高有机物的固体垃圾,而焚烧灰烬可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集尘箱、可移动式出渣槽和设于焚烧炉外侧的安装架,所述焚烧炉顶部设有与焚烧炉内部连通的集尘箱和带上盖的料斗,且生活垃圾由料斗口装入焚烧炉内,所述出渣槽设于焚烧炉下方,设于焚烧炉内的供氧增压装置位于出渣槽上方并与焚烧炉外部的空压机连接,所述焚烧炉顶部内壁上设有用于监测内部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且焚烧炉内部和外壁上均设有净化喷淋装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级烟气过滤装置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且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连通后由油水处理循环结构对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中的油液集中收集处理,所述焚烧炉内的烟气通过固连于焚烧炉上端的导流管导入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中,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上端通过冷凝器与设于安装架上端的烟囱连通,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通过管道与集尘箱和焚烧炉连通后将处理后的油液送入集尘箱和焚烧炉内实现油水的循环处理。
其中,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添加剂淋滤室和多个首尾连通的碱性淋滤室以及搅拌箱,且上下相邻的添加剂淋滤室与碱性淋滤室连通,所述搅拌箱通过连接管与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连通,且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与导流管端部固连,所述导流管内部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所述安装架上固连有沉淀箱且底部的添加剂淋滤室伸入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上端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连通,多个所述碱性淋滤室内部的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的碱性液供给泵连接,且顶部的碱性淋滤室上端通过冷凝器与烟囱连通,顶部的碱性淋滤室上端与冷凝器连接的管壁上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
进一步地,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包括装于安装架上的冷却箱、油水分离器和离心泵,所述冷却箱与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中的沉淀箱上端连通,且冷却箱与其下方的油水分离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下端出口与离心泵连通,且离心泵通过管道与集尘箱和焚烧炉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增压装置为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并伸入焚烧炉内的供氧增压管,所述供氧增压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净化喷淋装置为与水泵连通的喷嘴;所述监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烟囱下端口与固定于安装架上的等离子除臭气的进气口连通且等离子除臭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烟囱连通;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与冷凝器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中的冷却箱连接的制冷机。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垃圾焚烧炉顶部料斗的上盖,采用自动供料机或人工将生活垃圾经料斗装入焚烧炉内,装入厚度为0.5~1.8m的生活垃圾后,采用拨杆和压板将垃圾焚烧炉内的生活垃圾拨压均匀;
2)点燃焚烧炉内的生活垃圾的同时,开启焚烧炉外部的净化喷淋装置,防止有味气体从焚烧炉上端溢出,焚烧炉内的生活垃圾燃烧后,开启焚烧炉顶部的监测装置和焚烧炉内部的净化喷淋装置;
3)开启通入焚烧炉内部的供氧增压装置,从而使焚烧炉内的生活垃圾充分燃烧后,焚烧炉内的生活垃圾焚烧0.5-2h后,在焚烧炉内由上至下形成湿雾沉降凝结空间、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碳化过滤层、高温焚烧层、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焚烧渣二次复烧层、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根据焚烧炉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由供氧增压装置对通入焚烧炉内部的供风量进行调节;
4)焚烧炉内的焚烧烟气经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的复烧和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碳化过滤层的层层过滤后,进入焚烧炉顶部的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在湿雾沉降凝结空间中的低温高湿条件下,焚烧烟气中微量的颗粒物质、酸性物质、焦油再次沉降和絮凝在垃圾上层,随着新的生活垃圾的加入及下层垃圾的焚烧下沉,依次进入高温焚烧层进行高温焚烧脱毒;
5)焚烧炉内的胶结封闭过滤层和碳化过滤层较为致密,烟气欲穿过干燥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和高湿过滤层阻力大,因此,高温焚烧层焚烧产生回旋的高温烟气,进入烟气循环复烧空间与通入焚烧炉内的氧气进行二次燃烧反应,从而消除了碳氢化合物以及防止了二恶英的产生,并且与正在冷却的焚烧渣反应被迅速冷却后防止二恶英的产生;
6)焚烧炉中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内的粘稠气体经导流管导入安装架上的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中进行多级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经冷凝器降温冷却送入烟囱直接或处理后排出;
7)经多级烟气过滤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淋滤液由设于安装架上的油水处理循环结构收集处理后经管道送至焚烧炉和设于焚烧炉顶部的集尘箱内进行油水的循环处理;
8)对出渣槽中的焚烧灰烬分选后回收利用。
上述步骤2)中,所述净化喷淋装置为与水泵连通的喷嘴;所述监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上述步骤3)中,所述供氧增压装置为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并伸入焚烧炉内的供氧增压管,所述供氧增压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气孔;
所述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内的温度为50~80℃,且湿雾沉降凝结空间的湿度>90%、压力>50Pa,所述高湿过滤层的温度为80~100℃,所述低湿过滤层的温度为100~130℃,所述干燥过滤层的温度为120~250℃,所述胶结封闭过滤层的温度为250~450℃,所述碳化过滤层的温度为450~600℃,所述高温焚烧层的温度为600~1000℃,所述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的温度为600~ 1100℃,所述焚烧渣二次复烧层的温度为100~600℃,所述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的温度为25~100℃。
上述步骤6)中,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添加剂淋滤室和多个首尾连通的碱性淋滤室以及搅拌箱,且上下相邻的添加剂淋滤室与碱性淋滤室连通,所述搅拌箱通过连接管与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连通,且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与导流管端部固连,所述导流管内部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所述安装架上固连有沉淀箱且底部的添加剂淋滤室伸入沉淀箱内,所述沉淀箱上端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连通,多个所述碱性淋滤室内部的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的碱性液供给泵连接,且顶部的碱性淋滤室上端通过冷凝器与烟囱连通,顶部的碱性淋滤室上端与冷凝器连接的管壁上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
所述烟囱下端口与固定于安装架上的等离子除臭气的进气口连通且等离子除臭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烟囱连通;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与冷凝器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中的冷却箱连接的制冷机。
上述步骤7)中,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包括装于安装架上的冷却箱、油水分离器和离心泵,所述冷却箱与多级烟气过滤装置中的沉淀箱上端连通,且冷却箱与其下方的油水分离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下端出口与离心泵连通,且离心泵通过管道与集尘箱和焚烧炉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生活垃圾所具有的疏松、多空且含有热值、水分及灰渣多为强碱性的特点,设计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可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且设备操作简单、故障率低、能耗低、尾气和灰渣排放无毒无害;
2、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焚烧炉内外设置净化喷淋装置,可对焚烧炉内湿度进行控制,对烟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焚烧处理,减少炉内粉尘量,同时,有效降低燃烧气体的溢出;
3、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的特点,用于对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无须对生活垃圾分拣便可实现生活垃圾的自我焚烧、脱毒净化以及洁净排放,达到无需破碎,彻底无害化、节能环保目标的处置工艺技术,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
4、本技术方案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粘稠气体经多级过滤处理后的气体由冷凝器降温冷却送入烟囱直接或处理后排出,而多级过滤处理时产生的淋滤液由油水处理循环结构收集处理后经管道送至焚烧炉和设于焚烧炉顶部的集尘箱内进行油水的循环处理,从而达到焚烧炉尾气的无公害排放标准;
5、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生活垃圾自我梯度逐层焚烧、烟气与有毒物质逐层过滤和循环焚烧,达到节约能源、降低处置成本的目标,尤其适合处置各种高水分、高有机物的固体垃圾,而焚烧灰烬可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6、本技术方案利用生活垃圾自身所含热值进行自焚烧,生活垃圾自焚烧在焚烧炉内由上至下形成湿雾沉降凝结空间、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碳化过滤层、高温焚烧层、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焚烧渣二次复烧层、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一方面对炉内烟气进行层层过滤,达到自洁净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对焚烧烟气中微量的颗粒物质、酸性物质、焦油以及循环进入焚烧炉内的油水进行高温焚烧脱毒,从而达到焚烧炉内生活垃圾的自洁净自焚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安装架时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1、集尘箱2、可移动式出渣槽3和设于焚烧炉1外侧的安装架4,所述焚烧炉1顶部设有与焚烧炉1内部连通的集尘箱2和带上盖的料斗5,且生活垃圾由料斗5口装入焚烧炉1内,所述出渣槽3设于焚烧炉1下方,设于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装置位于出渣槽3上方并与焚烧炉1外部的空压机连接,所述焚烧炉1顶部内壁上设有用于监测内部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13,且焚烧炉1内部和外壁上均设有净化喷淋装置12;所述安装架4上设有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且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连通后由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对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的油液集中收集处理,所述焚烧炉1内的烟气通过固连于焚烧炉1上端的导流管8导入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上端通过冷凝器9与设于安装架4上端的烟囱10连通,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通过管道11与集尘箱2和焚烧炉1连通后将处理后的油液送入集尘箱2和焚烧炉1内实现油水的循环处理;具体的,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添加剂淋滤室6-1和多个首尾连通的碱性淋滤室6-2以及搅拌箱6-3,且上下相邻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碱性淋滤室 6-2连通,所述搅拌箱6-3通过连接管与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连通,且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导流管8端部固连,所述导流管8内部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所述安装架4上固连有沉淀箱6-4且底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伸入沉淀箱6-4内,所述沉淀箱6-4上端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连通,多个所述碱性淋滤室6-2内部的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的碱性液供给泵连接,且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通过冷凝器9与烟囱10连通,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与冷凝器9连接的管壁上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具体的,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包括装于安装架4上的冷却箱7-1、油水分离器7-2和离心泵7-3,所述冷却箱7-1与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的沉淀箱6-4上端连通,且冷却箱7-1与其下方的油水分离器7-2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7-2下端出口与离心泵7-3连通,且离心泵7-3通过管道11与集尘箱2 和焚烧炉1连通;具体的,所述供氧增压装置为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并伸入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管14,所述供氧增压管14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净化喷淋装置12为与水泵连通的喷嘴;所述监测装置13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具体的,所述烟囱10下端口与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等离子除臭气15的进气口连通且等离子除臭气1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烟囱10连通;所述安装架4上固定有与冷凝器9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中的冷却箱7-1连接的制冷机16。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垃圾焚烧炉1顶部料斗5的上盖,采用自动供料机或人工将生活垃圾经料斗5装入焚烧炉1内,装入厚度为0.5~1.8m的生活垃圾后,采用拨杆和压板将垃圾焚烧炉1内的生活垃圾拨压均匀;采用自动供料机上料时,在上料过程中料斗5的上盖与自动供料机形成联动结构,当自动供料机带动垃圾桶上升至触动微动开关时,动力单元拉动料斗5的上盖打开,当垃圾桶下降时再次冲动微动开关时,动力单元将料斗5的上盖放下后盖合,采用自动供料机供料,可提高上料速度,降低劳动强度;
2)点燃焚烧炉1内的生活垃圾的同时,开启焚烧炉1外部的净化喷淋装置12,防止有味气体从焚烧炉1上端溢出,焚烧炉1内的生活垃圾燃烧后,开启焚烧炉1顶部的监测装置13和焚烧炉1内部的净化喷淋装置12;具体的,所述净化喷淋装置12为与水泵连通的喷嘴;所述监测装置13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根据焚烧炉1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控制焚烧炉内部的净化喷淋装置12以及供氧增压装置开启或关闭,从而确保焚烧炉1内必要的参数值;
3)开启通入焚烧炉1内部的供氧增压装置,从而使焚烧炉1内的生活垃圾充分燃烧后,焚烧炉1内的生活垃圾焚烧0.5-2h后,生活垃圾的焚烧时间根据生活垃圾的不同情况而定,在焚烧炉1内由上至下形成湿雾沉降凝结空间、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由塑料、橡胶类物质受热熔化交联形成)、碳化过滤层、高温焚烧层、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焚烧渣二次复烧层、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根据焚烧炉1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由供氧增压装置对通入焚烧炉1内部的供风量进行调节;具体的,所述供氧增压装置为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并伸入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管14,所述供氧增压管14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气孔,具体的,供氧增压装置的供氧方式为空气助氧增压或制氧机供氧增压方式,助氧空气或供氧气体经焚烧垃圾产生热量进行自加热,可使焚烧温度提高到较高的数值,如1100℃,甚至可达1200℃;
所述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内的温度为50~80℃,且湿雾沉降凝结空间的湿度>90%、压力>50Pa,所述高湿过滤层的温度为80~100℃,所述低湿过滤层的温度为100~130℃,所述干燥过滤层的温度为120~250℃,所述胶结封闭过滤层的温度为250~450℃,所述碳化过滤层的温度为450~600℃,所述高温焚烧层的温度为600~1000℃,所述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的温度为600~ 1100℃,所述焚烧渣二次复烧层的温度为100~600℃,所述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的温度为25~100℃;
4)焚烧炉1内的焚烧烟气经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的复烧和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碳化过滤层的层层过滤后,进入焚烧炉1顶部的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在湿雾沉降凝结空间中的低温高湿条件下,焚烧烟气中微量的颗粒物质、酸性物质、焦油再次沉降和絮凝在垃圾上层,随着新的生活垃圾的加入及下层垃圾的焚烧下沉(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以及碳化过滤层),依次进入高温焚烧层进行高温焚烧脱毒;
5)焚烧炉1内的胶结封闭过滤层和碳化过滤层较为致密,烟气欲穿过干燥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和高湿过滤层阻力大,因此,高温焚烧层焚烧产生回旋的高温烟气,进入烟气循环复烧空间与通入焚烧炉内的氧气进行二次燃烧反应,从而消除了碳氢化合物以及防止了二恶英的产生,并且与正在冷却的焚烧渣(灰渣)反应(脱酸,形成硫酸盐、氟酸盐、氯酸盐等)被迅速冷却后防止二恶英的产生(被迅速冷却至室温,从而防止冷却过程产生二恶英);
6)焚烧炉1中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内的粘稠气体经导流管8导入安装架4 上的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进行多级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经冷凝器9降温冷却送入烟囱10直接或处理后排出;上述粘稠气体60vol%以上为水汽,其余为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其它物质(微量的固体颗粒、醋酸、焦油、甲烷、氨气等);具体的,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添加剂淋滤室6-1和多个首尾连通的碱性淋滤室6-2以及搅拌箱6-3,且上下相邻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碱性淋滤室6-2连通,所述搅拌箱6-3通过连接管与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连通,且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导流管8端部固连,所述导流管8内部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此处的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根据两侧压差更换,更换后的板材送入焚烧室中焚烧,过滤颗粒物质和金属离子以及焦油等物质的脱除;所述安装架4上固连有沉淀箱 6-4且底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伸入沉淀箱6-4内,所述沉淀箱6-4上端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连通,多个所述碱性淋滤室6-2内部的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的碱性液供给泵连接,且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通过冷凝器9与烟囱10连通,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与冷凝器9连接的管壁上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完成脱雾、脱白,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根据过滤情况进行更换;所述烟囱10下端口与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等离子除臭气15的进气口连通且等离子除臭气1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烟囱10连通;所述安装架4上固定有与冷凝器9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中的冷却箱7-1连接的制冷机16,本实施例中,碱性淋滤室6-2为两个,添加剂淋滤室6-1为三个,由上下开口且首尾相接的管状结构固连而成;由冷凝器9进入烟囱10中的气体,质量较沉的进入等离子除臭气15,即对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进行有效的清除,清除后的气体在排至烟囱10中排出,排出气体温度为20-40℃,主要成分为水气、氮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7)经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处理后产生的淋滤液由设于安装架4上的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收集处理后经管道11送至焚烧炉1和设于焚烧炉1顶部的集尘箱2内进行油水的循环处理;具体的,上述步骤7中,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包括装于安装架4上的冷却箱7-1、油水分离器7-2和离心泵7-3,所述冷却箱7-1与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的沉淀箱6-4上端连通,且冷却箱7-1 与其下方的油水分离器7-2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7-2下端出口与离心泵7-3连通,且离心泵7-3通过管道11与集尘箱2和焚烧炉1连通;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收集处理后经管道11喷洒于焚烧炉1和设于焚烧炉1顶部的集尘箱2内的垃圾中进行油水的循环处理,达到固化稳定硫、氮、氯、氟及各种有毒离子,用以控制和调节湿雾沉降凝结空间和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的温度、湿度等焚烧气氛;有毒成分如二恶英(熔点≥200℃)呈固态粘附于垃圾的高湿、低湿、干燥过滤层中,或会沉积湿雾沉降凝结空间附着在高湿过滤层表面,极其微量的沉积在于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或尾气喷淋液中(喷淋废液和垃圾渗滤液,随后喷入干垃圾中),最终被高温焚烧杀菌、脱毒、焚化、汽化。
8)对出渣槽3中的焚烧灰烬分选后回收利用,分选后的金属可回收利用,而其它灰烬可用于建筑垃圾使用,出渣槽3底部设有滚轮,便于出渣槽3移动,有利于后期对出渣槽3内的焚烧灰烬处理。
上述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方法,使得生活垃圾经干燥、胶(焦)化(大量塑料、橡胶等白色垃圾)、碳化、高温焚烧,逐渐沉降整体下移到焚烧炉1 底部的焚烧渣二次复烧层复烧,与过量的氧气或空气相遇,进行复烧,同时加热氧气或空气,也同时迅速冷却固体灰烬(焚烧渣),防止二恶英的产生,降低灰烬的灼减率(<0.5%,800℃)。本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生活垃圾所具有的疏松、多空且含有热值、水分及灰渣多为强碱性的特点,设计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可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且设备操作简单、故障率低、能耗低、尾气和灰渣排放无毒无害,通过在焚烧炉1内外设置净化喷淋装置12,可对焚烧炉1内湿度进行控制,对烟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焚烧处理,减少炉内粉尘量,同时,有效降低燃烧气体的溢出,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的特点,用于对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无须对生活垃圾分拣便可实现生活垃圾的自我焚烧、脱毒净化以及洁净排放,达到无需破碎,彻底无害化、节能环保目标的处置工艺技术,实现垃圾的就地焚烧、避免垃圾二次收运造成的污染,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粘稠气体经多级过滤处理后的气体由冷凝器9降温冷却送入烟囱10直接或处理后排出,而多级过滤处理时产生的淋滤液由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收集处理后经管道11 送至焚烧炉1和设于焚烧炉1顶部的集尘箱2内进行油水的循环处理,从而达到焚烧炉1尾气的无公害排放标准,可实现生活垃圾自我梯度逐层焚烧、烟气与有毒物质逐层过滤和循环焚烧,达到节约能源、降低处置成本的目标,尤其适合处置各种高水分、高有机物的固体垃圾,而焚烧灰烬可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利用生活垃圾自身所含热值进行自焚烧,生活垃圾自焚烧在焚烧炉1内由上至下形成湿雾沉降凝结空间、高湿过滤层、低湿过滤层、干燥过滤层、胶结封闭过滤层、碳化过滤层、高温焚烧层、烟气循环复烧空间、焚烧渣二次复烧层、助氧及助氧空气加热区,一方面对炉内烟气进行层层过滤,达到自洁净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对焚烧烟气中微量的颗粒物质、酸性物质、焦油以及循环进入焚烧炉1内的油水进行高温焚烧脱毒,从而达到焚烧炉1内生活垃圾的自洁净自焚化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集尘箱(2)、可移动式出渣槽(3)和设于焚烧炉(1)外侧的安装架(4),所述焚烧炉(1)顶部设有与焚烧炉(1)内部连通的集尘箱(2)和带上盖的料斗(5),且生活垃圾由料斗(5)口装入焚烧炉(1)内,所述出渣槽(3)设于焚烧炉(1)下方,设于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装置位于出渣槽(3)上方并与焚烧炉(1)外部的空压机连接,所述焚烧炉(1)顶部内壁上设有用于监测内部环境参数的监测装置(13),且焚烧炉(1)内部和外壁上均设有净化喷淋装置(12);所述安装架(4)上设有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且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连通后由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对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的油液集中收集处理,所述焚烧炉(1)内的烟气通过固连于焚烧炉(1)上端的导流管(8)导入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上端通过冷凝器(9)与设于安装架(4)上端的烟囱(10)连通,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通过管道(11)与集尘箱(2)和焚烧炉(1)连通后将处理后的油液送入集尘箱(2)和焚烧炉(1)内实现油水的循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包括多个首尾连通的添加剂淋滤室(6-1)和多个首尾连通的碱性淋滤室(6-2)以及搅拌箱(6-3),且上下相邻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碱性淋滤室(6-2)连通,所述搅拌箱(6-3)通过连接管与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连通,且顶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与导流管(8)端部固连,所述导流管(8)内部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所述安装架(4)上固连有沉淀箱(6-4)且底部的添加剂淋滤室(6-1)伸入沉淀箱(6-4)内,所述沉淀箱(6-4)上端与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连通,多个所述碱性淋滤室(6-2)内部的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的碱性液供给泵连接,且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通过冷凝器(9)与烟囱(10)连通,顶部的碱性淋滤室(6-2)上端与冷凝器(9)连接的管壁上设有有机多孔薄膜过滤板层(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包括装于安装架(4)上的冷却箱(7-1)、油水分离器(7-2)和离心泵(7-3),所述冷却箱(7-1)与多级烟气过滤装置(6)中的沉淀箱(6-4)上端连通,且冷却箱(7-1)与其下方的油水分离器(7-2)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器(7-2)下端出口与离心泵(7-3)连通,且离心泵(7-3)通过管道(11)与集尘箱(2)和焚烧炉(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增压装置为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并伸入焚烧炉(1)内的供氧增压管(14),所述供氧增压管(14)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净化喷淋装置(12)为与水泵连通的喷嘴;所述监测装置(13)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10)下端口与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等离子除臭气(15)的进气口连通且等离子除臭气(1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烟囱(10)连通;所述安装架(4)上固定有与冷凝器(9)和油水处理循环结构(7)中的冷却箱(7-1)连接的制冷机(16)。
CN202020014907.4U 2020-01-06 2020-01-06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424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4907.4U CN211424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4907.4U CN211424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4399U true CN211424399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4907.4U Active CN21142439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4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1009U (zh)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系统
CN102145343B (zh) 一种有效遏制二恶英的垃圾综合处理和利用方法
CN102042601A (zh)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WO2001011289A1 (fr)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multifonctions
CN109679672A (zh) 一种催化热解有机固体废弃物制取气体燃料的反应系统及其方法
WO2008014645A1 (fr) Équipement de traitement de déchets de type à protection de l&#39;environnement et à récupération de source d&#39;énergie
CN101382287B (zh)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KR101309000B1 (ko) 가연성 폐기물을 연료로 이용하는 가열로와 열교환기를 연계한 에너지 절약형의 친환경 폐기물 자원화 장치
CN105757677A (zh) 一种具有多重气体循环的智能垃圾处理系统
CN201662068U (zh)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CN109609145A (zh) 一种生活垃圾快速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1255815U (zh) 一种小柜式垃圾低温热解系统
CN108105777A (zh) 一种小型连续式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02390300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201670798U (zh) 污泥干燥焚烧系统
CN104329676B (zh) 流化床污泥焚烧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1424399U (zh)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
CN209024387U (zh) 一种间接传热式污泥热解碳化装置及污泥热解碳化系统
CN201145280Y (zh) 含油浮渣焚烧处理装置
CN206637620U (zh) 一种热解焚烧炉
CN101516536B (zh) 堆积工业废物的热分解设备以及利用该设备的分解方法
CN111089291A (zh) 环保型生活垃圾自洁净自焚化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10921409U (zh) 生活垃圾低温热解隔氧碳化和二次燃烧一体装置
CN110397925B (zh) 一种小柜式垃圾低温热解系统及其工艺
CN108826307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垃圾焚烧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No.18 meiyang street, Meixian County,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langtian Jingfang environmental clean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22300 Baoji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lluxe Street No. 22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BAOSHEN MACHINE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721000 room 1701, block a, Guojin center, No. 66, Jintai Avenue, Jintai District,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West Environmen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8 meiyang street, Meixian County,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langtian Jingfang environmental clean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