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3424U -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3424U
CN211423424U CN201922089897.0U CN201922089897U CN211423424U CN 211423424 U CN211423424 U CN 211423424U CN 201922089897 U CN201922089897 U CN 201922089897U CN 211423424 U CN211423424 U CN 21142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rod
pneumatic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98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奔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shi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ier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ier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ier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98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阀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包括管体,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管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体,阀体的顶端贯穿连接有阀杆,阀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板,阀体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阀杆,使得底端的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三齿轮的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了第一转轮的转动,第一转轮转动将拉绳卷起,带动了上阀板向上拉升,从而起到了开启和关闭阀板的效果,关闭也是同理,再通过上阀板与下阀板的闭合使得密封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gate valve)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通过阀座和闸板接触进行密封,通常密封面会堆焊金属材料以增加耐磨性,如堆焊1Cr13、STL6、不锈钢等。闸板有刚性闸板和弹性闸板,根据闸板的不同,闸阀分为刚性闸阀和弹性闸阀,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板有两个密封面,最常用的模式闸板阀的两个密封面形成楔形、楔形角随阀门参数而异,通常为5°,介质温度不高时为2°52'。楔式闸阀的闸板可以做成一个整体,叫做刚性闸板;也可以做成能产生微量变形的闸板,以改善其工艺性,弥补密封面角度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这种闸板叫做弹性闸板。闸阀关闭时,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即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闸阀的闸板随阀杆一起作直线运动的,叫升降杆闸阀,亦叫明杆闸阀。通常在升降杆上有梯形螺纹,通过阀门顶端的螺母以及阀体上的导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也就是将操作转矩变为操作推力。开启阀门时,当闸板提升高度等于阀门通径的1:1倍时,流体的通道完全畅通,但在运行时,此位置是无法监视的。实际使用时,是以阀杆的顶点作为标志,即开不动的位置,作为它的全开位置。为考虑温度变化出现锁死现象,通常在开到顶点位置上,再倒回1/2-1圈,作为全开阀门的位置。因此,阀门的全开位置,按闸板的位置即行程来确定。有的闸阀,阀杆螺母设在闸板上,手轮转动带动阀杆转动,而使闸板提升,这种阀门叫做旋转杆闸阀,或叫暗杆闸阀。
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甲阀都是一个阀板,使用者无法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解决了单个阀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管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体,所述阀体的顶端贯穿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阀体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阀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杆,所述连接侧杆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侧杆的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条轴,所述连接侧杆条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贯穿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的表面连接有拉绳,所述插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阀板,所述上阀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阀体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阀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阀板、固定杆和下阀板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上阀板、固定杆和下阀板以管体的水平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圆柱长条状,且连接杆的表面为光滑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呈啮合连接,第二组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呈啮合连接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绳材料为皮革材料制成,且第二转轮与第一转轮通过拉绳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块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密封块呈直线等距分布,且密封块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且阀体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与阀杆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双阀板闸阀,通过设置阀杆,当使用者需要关闭双阀板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转柄带动阀杆的转动,通过阀杆的转动带动了转板的转动,通过转板的转动传动到第一齿轮上,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了转动轴的转动,使得底端的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三齿轮的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了第一转轮的转动,第一转轮转动将拉绳卷起,带动了上阀板向上拉升,从而起到了开启和关闭阀板的效果,关闭也是同理,再通过上阀板与下阀板的闭合使得密封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管体;2、连接口;3、阀体;4、阀杆;5、转柄;6、转板;7、连接杆;8、转动轴;9、第一齿轮;10、连接侧杆;11、第二齿轮;12、第一转轮;13、第三齿轮;14、插杆;15、第二转轮;16、拉绳;17、上阀板;18、固定杆;19、下阀板;20、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2,管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体3,阀体3的顶端贯穿连接有阀杆4,阀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5,阀杆4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板6,阀体3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 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阀体 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杆10,连接侧杆10的外壁开设有凹槽,连接侧杆10的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条轴,连接侧杆10条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阀体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2,第一转轮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阀体3的外壁上贯穿连接有插杆14,插杆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5,第二转轮15和第一转轮12的表面连接有拉绳16,插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阀板17,上阀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0,阀体3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阀板19。
本实施例中,上阀板17、固定杆18和下阀板19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上阀板17、固定杆18和下阀板19以管体1的水平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连接杆7的形状为圆柱长条状,且连接杆7的表面为光滑曲面,第一齿轮9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组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1呈啮合连接,第二组第一齿轮9与第三齿轮13呈啮合连接方式连接,拉绳16材料为皮革材料制成,且第二转轮15与第一转轮12通过拉绳16传动连接,密封块2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密封块20呈直线等距分布,且密封块20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制成,阀杆4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且阀体3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与阀杆4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当使用者需要关闭双阀板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转柄5带动阀杆4的转动,通过阀杆4的转动带动了转板6的转动,通过转板6的转动传动到第一齿轮9上,通过第一齿轮9的转动带动了转动轴8的转动,使得底端的第一齿轮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三齿轮13的转动,第三齿轮13转动带动了第一转轮12的转动,第一转轮12转动将拉绳16卷起,带动了上阀板17向上拉升,从而起到了开启和关闭阀板的效果,关闭也是同理,再通过上阀板17与下阀板19的闭合使得密封的效果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2),所述管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体(3),所述阀体(3)的顶端贯穿连接有阀杆(4),所述阀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5),所述阀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板(6),所述阀体(3)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阀体(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杆(10),所述连接侧杆(10)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侧杆(10)的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条轴,所述连接侧杆(10)条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阀体(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2),所述第一转轮(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3),所述阀体(3)的外壁上贯穿连接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5),所述第二转轮(15)和第一转轮(12)的表面连接有拉绳(16),所述插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阀板(17),所述上阀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0),所述阀体(3)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阀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板(17)、固定杆(18)和下阀板(19)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上阀板(17)、固定杆(18)和下阀板(19)以管体(1)的水平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形状为圆柱长条状,且连接杆(7)的表面为光滑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9)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一组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1)呈啮合连接,第二组第一齿轮(9)与第三齿轮(13)呈啮合连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6)材料为皮革材料制成,且第二转轮(15)与第一转轮(12)通过拉绳(16)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20)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密封块(20)呈直线等距分布,且密封块(20)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且阀体(3)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与阀杆(4)相适配。
CN201922089897.0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Active CN21142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897.0U CN21142342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897.0U CN21142342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3424U true CN211423424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9897.0U Active CN211423424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3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3424U (zh)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双阀板闸阀
CN213271297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误碰手轮的闸阀
CN213575653U (zh) 一种楔式双闸板闸阀
CN107461509A (zh) 一种高可靠性弹性软密封闸阀
CN210510329U (zh) 一种用于输水管道的闸板式阀门装置
CN208565603U (zh) 一种人防管道不生锈铜芯闸阀
CN208816715U (zh) 一种新型抗生素截止阀
CN208619689U (zh) 一种调节式蝶阀
CN203176423U (zh) 一种新型撑开式球阀
CN202946746U (zh) 快开阀式浮球水位控制器
CN202360791U (zh) 新型弧式闭节阀
CN206555470U (zh) 一种快速启闭的明杆闸阀
CN206802328U (zh) 一种气动对夹软密封蝶阀
CN206290817U (zh) 双向自密封阀门
CN205938149U (zh) 一种暗杆闸阀启闭程度的显示装置
CN210014081U (zh) 一种活塞式调流阀门
CN115875467A (zh) 一种附带先导分体闸板的稳压式胶刀闸阀
CN204312711U (zh) 一种截止阀
CN219366926U (zh) 具有排渣功能的泥浆闸阀
CN214617927U (zh) 上置导流孔式暗杆平板闸阀
CN209340541U (zh) 不锈钢软密封闸阀
CN216767350U (zh) 一种省力的采油井口胶皮闸阀
CN212273094U (zh) 磁力阀门
CN218670660U (zh) 一种全通径直流式截止阀
CN216143209U (zh) 一种高性能高压力平板式闸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086 floor 3, building 2, No. 8, Gaoxiang Road, Donggang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enshi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Furong 2nd Road,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leierda Pneumat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