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1638U -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1638U
CN211421638U CN201921900676.0U CN201921900676U CN211421638U CN 211421638 U CN211421638 U CN 211421638U CN 201921900676 U CN201921900676 U CN 201921900676U CN 211421638 U CN211421638 U CN 211421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tter
plate
fixed
bottom plate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06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s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s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s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erts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06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1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1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1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包括天沟槽体以及落水组件;所述天沟槽体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固定半槽体和适配半槽体,所述适配半槽体通过翻转使得两者上表面的衔接处形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固定半槽体与适配半槽体共同围合成内部的沟槽空间;所述落水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固定半槽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固定半槽体与所述适配半槽体衔接的边缘区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天沟不能适应钢梁顶板的倾斜坡度的问题,其能够适应不同钢梁顶板的斜面坡度,且不易造成天沟槽内的积水,延长了天沟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背景技术
天沟指建筑物屋面两胯间的下凹部分。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连接在天沟底部的落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在钢结构建筑或者钢结构厂房的建造中,一般需要在厂房屋面板的两侧各设置一条位于女儿墙以内的天沟,且该天沟一般采用白铁皮制成。由于钢结构厂房的钢梁顶板及其与钢柱的连接节点顶部均为斜面,因此配合铺设在钢梁顶板上的天沟底面形成单侧倾斜,导致天沟槽内的外边缘区域极易积水,难以完全排出,影响天沟的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屋面天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解决了现有天沟不能适应钢梁顶板的倾斜坡度,且容易导致内部积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包括:天沟槽体,其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固定半槽体和适配半槽体,所述适配半槽体通过翻转使得两者上表面的衔接处形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固定半槽体与适配半槽体共同围合成内部的沟槽空间;以及,落水组件,其连接在所述固定半槽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固定半槽体与所述适配半槽体衔接的边缘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半槽体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所述适配半槽体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所述固定半槽体通过其第一底板与所述适配半槽体的第二底板进行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底板的衔接处、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的衔接处、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衔接处均采用弹性密封胶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边上具有开口向外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侧板的横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于屋顶侧面上,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女儿墙的内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屋顶檩条外侧面上的安装板以及将所述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女儿墙上的横杆以及将所述第二侧板固定于所述横杆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开口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边上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落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与所述沟槽空间连通的泄水口、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泄水口下部的泄水管,以及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泄水口内的过滤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泄水口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衔接的第一环形坡面、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坡面内圈的第二环形坡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坡面内圈且向下延伸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泄水管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筒外侧壁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筒内侧壁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筒包括与所述连接筒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的滤桶壁、设置于所述滤桶壁底部的滤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滤桶壁顶部外围的挤压环;所述第二环形坡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所述挤压环外缘能够与所述密封圈接触并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天沟不能适应钢梁顶板的倾斜坡度的问题,其能够适应不同钢梁顶板的斜面坡度,且不易造成天沟槽内的积水,延长了天沟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内侧视角结构图。
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内侧视角结构图。
图5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爆炸图。
图6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落水组件内部结构图及其局部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能够适应不同钢梁顶板的斜面坡度,且不易造成天沟槽内的积水。
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包括天沟槽体100以及设置于天沟槽体100底部的落水组件200。天沟槽体100用于汇集来自屋面板顶部顺下的雨水,并通过落水组件 200排出,最终集中引至地面以下铺设的雨水管内。
天沟槽体100为用于汇集雨水的主体构件,其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固定半槽体101和适配半槽体102,固定半槽体101与适配半槽体 102能够共同围合成内部的沟槽空间103。落水组件200连接在固定半槽体101的底部,并位于固定半槽体101与适配半槽体102衔接的边缘区域,有利于雨水的排出。落水组件200可以为固定半槽体101的底部且向下延伸的管状结构,也可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落水管。
具体的,固定半槽体101可以弯折成包括一侧板与一底板的L形折板,其弯折形成的侧板固定于屋顶的外侧面上;且其弯折形成的底板与倾斜的钢梁顶板贴合(或“虽与钢梁顶板隔开,但适应其坡面倾斜设置”)。同样的,适配半槽体102也可以弯折成包括一侧板与一底板的L形折板,其弯折形成的侧板固定于女儿墙的内侧面上;且其弯折形成的底板与钢梁顶板形成隔空,并与固定半槽体101的底板衔接。因此,在固定半槽体101安装就位、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翻转并弯折适配半槽体102,能够使其找到并确定一种适配状态,在该状态下:既能够使得适配半槽体102弯折后的侧板与女儿墙内侧面固定,也能够使其弯折后的底板与固定半槽体101的底板衔接处形成小于180°的夹角。如此,固定半槽体101与适配半槽体102的衔接处所形成的夹角能够起到汇集雨水的作用,使得雨水全部汇于两者衔接处的底部,并从位于衔接处边缘上的落水组件200排出。由此可见,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即使钢梁顶板为单侧倾斜,但安装于其上的天沟内不会出现积水现象。
较佳的,在该实施例中,固定半槽体101与适配半槽体102的边缘通过采用弹性密封胶(如聚氨酯密封胶)进行衔接,形成具有弹性且能够适应翻转变形的节点,且能够保证防水防漏效果。
参照图3~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之处在于:固定半槽体101以及适配半槽体102本身也能够进行翻转,并通过翻转形成L形折板。固定半槽体101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一侧板101a和第一底板101b;适配半槽体102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二侧板102a和第二底板102b;固定半槽体101通过其第一底板101b与适配半槽体102的第二底板102b进行衔接。
较佳的,第一侧板101a与第一底板101b的衔接处、第二侧板102a与第二底板102b的衔接处、第一底板101b与第二底板102b的衔接处均采用弹性密封胶进行连接,使得天沟槽体100整体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更加易于变化结构、更加便于适应各种倾斜角度的钢梁顶板。在实际安装中,首先使得第一底板 101b贴合于钢梁顶板,然后固定第一侧板101a,最后拨动第二侧板102a与第二底板102b,使得:第二侧板102a固定在女儿墙上时,第二底板102b与第一底板101b的夹角小于180°即可。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102a的外侧边上具有开口向外的开口槽102a-1,用于第二侧板102a在女儿墙上的安装和适当调节,开口槽102a-1的延伸方向为第二侧板102a的横向。如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开口槽102a-1,将其固定于女儿墙上,此时开口槽102a-1朝上。当需要适当向下或向上移动第二侧板 102a时,可以松开固定的螺钉,经调节后继续旋转固定。天沟槽体100本身需具备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如可以采用不锈钢薄板或铁皮。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屋面天沟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00和第二固定组件400。第一侧板101a通过第一固定组件300固定于屋顶侧面上,第二侧板102a 通过第二固定组件400固定于女儿墙的内侧面上。
具体的,第一固定组件300包括固定于屋顶檩条外侧面上的安装板301以及将第一侧板101a固定于安装板301上的第一连接件302。安装板301通过螺栓固定于檩条外侧面上,其为纵向延伸的板状;第一连接件302采用自攻螺钉。第二固定组件400包括固定于女儿墙上的横杆401以及将第二侧板102a固定于横杆401上的第二连接件402。横杆401可以是设置于女儿墙上的槽钢或者其他横向固定杆件;第二连接件402采用自攻螺钉。第二连接件402穿过开口槽 102a-1,并能够在开口槽102a-1发生相对的滑动。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101a的外侧边上设置有折板101a-1,折板101a-1通过第一连接件302固定于安装板301上。例如:折板101a-1可以向内弯折,而安装板301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悬挑板,折板101a-1贴合在该悬挑板的下表面,最后通过第一连接件302进行旋转扭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落水组件200可以是一种能够便于拆卸、组装,且能够防止阻塞的落水机构,其包括一体成型于第一底板101b上并与沟槽空间103连通的泄水口201、可拆卸式连接在泄水口201下部的泄水管202,以及可拆卸式设置于泄水口201内的过滤筒203。
具体的,泄水口201包括与第一底板101b衔接的第一环形坡面201a、位于第一环形坡面201a内圈的第二环形坡面201b以及位于第二环形坡面201b 内圈且向下延伸的连接筒201c。其中,第一环形坡面201a与第二环形坡面201b 均为环形的斗状坡面、第二环形坡面201b的坡度可以大于第一环形坡面201a;连接筒201c为上下通透的筒状体。连接筒201c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筒201c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泄水管202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筒201c外侧壁配合的内螺纹,其上端能够通过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在连接筒201c外部。此外,过滤筒2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筒201c内侧壁配合的外螺纹,其能够通过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式固定在连接筒201c内。
进一步的,过滤筒203包括与连接筒201c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的滤桶壁 203a、设置于滤桶壁203a底部的滤板203b,以及设置于滤桶壁203a顶部外围的挤压环203c。挤压环203c为一体成型于滤桶壁203a顶部外围的环形外缘,此外,第二环形坡面201b的外表面上贴合设置有一圈密封圈201d(优选橡胶涂层),当旋转过滤筒203使其固定于连接筒201c内时,挤压环203c能够向下运动,且挤压环203c的外缘能够与密封圈201d接触并挤压,实现密封,保证来自天沟槽体100底部衔接处的雨水只能先从过滤筒203流过,然后才能够进入到泄水管202内,排出雨水。如此,使得雨水经过过滤后方可排泄,避免了落水组件200长期使用后的阻塞,过滤筒203可拆卸清洗,其他部件即可拆卸更换,便于现场安装和后期维护。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沟槽体(100),其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固定半槽体(101)和适配半槽体(102),所述适配半槽体(102)通过翻转使得两者上表面的衔接处形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固定半槽体(101)与适配半槽体(102)共同围合成内部的沟槽空间(103);以及,
落水组件(200),其连接在所述固定半槽体(10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固定半槽体(101)与所述适配半槽体(102)衔接的边缘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槽体(101)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一侧板(101a)和第一底板(101b);所述适配半槽体(102)包括互相衔接并能够在衔接处进行相对翻转的第二侧板(102a)和第二底板(102b);
所述固定半槽体(101)通过其第一底板(101b)与所述适配半槽体(102)的第二底板(102b)进行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1a)与第一底板(101b)的衔接处、所述第二侧板(102a)与第二底板(102b)的衔接处、所述第一底板(101b)与第二底板(102b)的衔接处均采用弹性密封胶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02a)的外侧边上具有开口向外的开口槽(102a-1),所述开口槽(102a-1)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侧板(102a)的横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300)和第二固定组件(400);
所述第一侧板(101a)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00)固定于屋顶侧面上,所述第二侧板(102a)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00)固定于女儿墙的内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300)包括固定于屋顶檩条外侧面上的安装板(301)以及将所述第一侧板(101a)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01)上的第一连接件(302);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400)包括固定于所述女儿墙上的横杆(401)以及将所述第二侧板(102a)固定于所述横杆(401)上的第二连接件(402),所述第二连接件(402)穿过所述开口槽(102a-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1a)的外侧边上设置有折板(101a-1),所述折板(101a-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02)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01)上。
8.如权利要求2、3或5~7任一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01b)上并与所述沟槽空间(103)连通的泄水口(201)、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泄水口(201)下部的泄水管(202),以及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泄水口(201)内的过滤筒(20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201)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101b)衔接的第一环形坡面(201a)、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坡面(201a)内圈的第二环形坡面(201b)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坡面(201b)内圈且向下延伸的连接筒(201c);
所述连接筒(201c)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201c)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泄水管(202)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筒(201c)外侧壁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过滤筒(2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筒(201c)内侧壁配合的外螺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屋面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03)包括与所述连接筒(201c)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的滤桶壁(203a)、设置于所述滤桶壁(203a)底部的滤板(203b),以及设置于所述滤桶壁(203a)顶部外围的挤压环(203c);
所述第二环形坡面(201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201d),所述挤压环(203c)外缘能够与所述密封圈(201d)接触并挤压。
CN201921900676.0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Active CN211421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0676.0U CN21142163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0676.0U CN21142163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1638U true CN211421638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0676.0U Active CN21142163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1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6530A (zh) * 2021-05-27 2021-08-06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屋面系统的天沟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6530A (zh) * 2021-05-27 2021-08-06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屋面系统的天沟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1638U (zh) 一种新型屋面天沟结构
US20160017610A1 (en) System of Components Which, Assembled, Form a Rainwater Separator for a Downpipe
CN211007363U (zh) 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5100441U (zh) 一种内排水采光顶幕墙系统
JP2020029758A (ja) 樋排水システム及びオーバーフロー樋
CN218149309U (zh) 一种檐沟系统
GB2475924A (en) A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
CN210737937U (zh) 一种紧急式重力排水器
CN205531037U (zh) 一种带拆卸式联用雨水斗的屋面板
CN213741953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6128474U (zh) 钢结构天沟落水管组件
CN207739526U (zh) 一种屋面天沟与屋面板防水连接系统
CN21661660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结构
CN215406994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9975899U (zh) 一种新旧建筑屋面的防水结构
CN216276527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11058157U (zh) 一种弧形屋面采光板
CN210899004U (zh) 结构防水的bipv组件支架
CN218406108U (zh) 光伏阳光棚排水结构
CN219327249U (zh)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CN216616048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节水装置
CN20542173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带插接式排水管的屋面板
CN2711266Y (zh) 一种洗衣机专用地漏
CN2778949Y (zh) 一种竖式组合雨水斗
CN219808602U (zh) 一种建筑排水檐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