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0055U -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0055U
CN211420055U CN201922266752.3U CN201922266752U CN211420055U CN 211420055 U CN211420055 U CN 211420055U CN 201922266752 U CN201922266752 U CN 201922266752U CN 211420055 U CN211420055 U CN 211420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all
dust removing
air duct
dust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67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宁
赵殿辉
胡昌来
李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re Coking and Refracto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MCC
Original Assignee
Acre Coking and Refracto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re Coking and Refracto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MCC filed Critical Acre Coking and Refracto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 MCC
Priority to CN2019222667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0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0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0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包括设于环形风道外侧的环形除尘腔,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内的多道折流墙;环形风道的外墙一侧开设环形风道出口与环形除尘腔连通,环形除尘腔内沿横向设置中心隔墙,将环形除尘腔分隔为2个独立空间;与环形风道出口相对的环形除尘腔外侧设干熄炉烟气出口,干熄炉烟气出口与中心隔墙两侧的环形风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相连;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沿烟气流方向分别设多道折流墙;环形除尘腔的底部设集尘室。自环形风道流出的循环气体在环形除尘腔内沿蛇形通道流动,循环气体夹带的大直径颗粒物因惯性撞击折流墙停止运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经下部集尘室排出,实现除尘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炉顶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焦冷却室的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后,途经斜道和环形风道至锅炉区换热产生蒸汽。低温气体经过干熄炉内的焦炭层时,会夹带大量颗粒物,在进入锅炉区之前需要在一次除尘器中去除大直径颗粒物。
现有除尘方式可以分为重力沉降除尘、惯性除尘和旋风除尘。现有干熄焦系统的一次除尘器通常采用重力沉降除尘或惯性除尘,二次除尘器通常采用旋风除尘。重力沉降式的一次除尘器是利用粉尘自身重力沉降的方式去除大直径颗粒物,但设备所占空间较大;惯性除尘式的一次除尘器是在腔体内设置挡墙,从干熄炉出来的夹带着大量颗粒物的高温气体进入腔体后因惯性撞击挡墙,气体改变流动方向,使颗粒物掉入底部集尘室中;但挡墙长期受热膨胀后,容易变形掉砖倒塌,掉落的砖块会堵塞粉尘排出口,严重时影响干熄焦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在干熄炉的环形风道外部设置环形除尘腔,环形除尘腔的内部设折流墙,使自环形风道流出的循环气体在环形除尘腔内沿蛇形通道流动,循环气体夹带的大直径颗粒物因惯性撞击折流墙停止运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经下部集尘室排出,实现除尘目的;其占用空间小,可替代现有的一次除尘器,并且有利于增强干熄炉炉体结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包括设于环形风道外侧的环形除尘腔,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内的多道折流墙;所述环形风道的外墙一侧开设环形风道出口与环形除尘腔连通,位于环形风道出口中部的环形除尘腔内沿横向设置中心隔墙,将环形除尘腔分隔为2个独立空间;与环形风道出口相对的环形除尘腔外侧设干熄炉烟气出口,干熄炉烟气出口与中心隔墙两侧的环形风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相连;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沿烟气流方向分别设多道折流墙;环形除尘腔的底部设集尘室。
所述折流墙由设于环形风道外墙外侧的多个内折流墙,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外墙内侧的多个外折流墙组成;沿烟气流动方向,内折流墙、外折流墙间隔设置;其中,内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固定连接,内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外墙的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外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外墙固定连接,外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外壁之间留有距离;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均是由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形成的蛇形除尘通道。
所述折流墙为耐火砖砌体、浇注料砌体或金属构件。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向对应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除尘腔内部宽度的1/2。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沿干熄炉径向设置,即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水平倾斜设置,其设置方向与干熄炉径向具有一个夹角,且朝向烟气流动方向。
所述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的折流墙数量相同或者不相同。
所述环形除尘腔的顶部设有空气导入口和循环气体导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环形除尘腔设于干熄炉炉体外侧,其作用与一次除尘器的作用相当,与现有的外置一次除尘器相比,大大节约了空间和设备投资;
2)环形除尘腔及其中的折流墙有增加炉体结构强度的作用,能够防止环形风道外墙鼓包倒塌,保证干熄炉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干熄炉烟气出口 2.干熄炉 3.环形风道外墙 4.折流墙 5.中心隔墙 6.环形风道出口 7.斜道牛腿 8.斜道气体出口 9.环形除尘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包括设于环形风道外侧的环形除尘腔9,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9内的多道折流墙4;所述环形风道的外墙3一侧开设环形风道出口6与环形除尘腔9连通,位于环形风道出口6中部的环形除尘腔9内沿横向设置中心隔墙5,将环形除尘腔9分隔为2个独立空间;与环形风道出口6相对的环形除尘腔9外侧设干熄炉烟气出口1,干熄炉烟气出口1与中心隔墙5两侧的环形风道出口6分别通过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相连;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沿烟气流方向分别设多道折流墙4;环形除尘腔9的底部设集尘室。
所述折流墙4由设于环形风道外墙3外侧的多个内折流墙,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9外墙内侧的多个外折流墙组成;沿烟气流动方向,内折流墙、外折流墙间隔设置;其中,内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3固定连接,内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9外墙的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外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外墙9固定连接,外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3外壁之间留有距离;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均是由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形成的蛇形除尘通道。
所述折流墙4为耐火砖砌体、浇注料砌体或金属构件。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向对应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除尘腔9内部宽度的1/2。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沿干熄炉2径向设置,即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
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水平倾斜设置,其设置方向与干熄炉2径向具有一个夹角,且朝向烟气流动方向。
所述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的折流墙4数量相同或者不相同。
所述环形除尘腔9的顶部设有空气导入口和循环气体导入口。
常规干熄炉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红焦入口、预存室、循环气体冷却室及焦炭出口,预存室的外侧设环形风道,预存室的下口与环形风道之间通过斜道区连接,斜道区沿环向间隔地设有多个斜道牛腿作为支撑,斜道牛腿间为斜道气体出口;环形风道的一侧设环形风道出口,通常是连接外部的一次除尘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环形风道的外侧设环形除尘腔9,取消了外部的一次除尘器;环形除尘腔9中由多个折流墙4形成蛇形的气体通道,环形除尘腔9的作用相当于惯性除尘器。循环气体从斜道牛腿7之间的斜道气体出口8汇总后,从环形风道出口6进入环形除尘腔9内,经惯性除尘后,从干熄炉烟气出口1直接进入后续的锅炉区进行换热。
环形除尘腔的顶部可以加设空气导入口,用于稳定可燃气体含量,也可以加设循环气体导入口,用于稳定内部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环形风道外侧的环形除尘腔,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内的多道折流墙;所述环形风道的外墙一侧开设环形风道出口与环形除尘腔连通,位于环形风道出口中部的环形除尘腔内沿横向设置中心隔墙,将环形除尘腔分隔为2个独立空间;与环形风道出口相对的环形除尘腔外侧设干熄炉烟气出口,干熄炉烟气出口与中心隔墙两侧的环形风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相连;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沿烟气流方向分别设多道折流墙;环形除尘腔的底部设集尘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墙由设于环形风道外墙外侧的多个内折流墙,以及设于环形除尘腔外墙内侧的多个外折流墙组成;沿烟气流动方向,内折流墙、外折流墙间隔设置;其中,内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固定连接,内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外墙的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外折流墙的外端与环形除尘腔外墙固定连接,外折流墙的内端与环形风道外墙外壁之间留有距离;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均是由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形成的蛇形除尘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墙为耐火砖砌体、浇注料砌体或金属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向对应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延伸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除尘腔内部宽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沿干熄炉径向设置,即垂直于烟气流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流墙、外折流墙均水平倾斜设置,其设置方向与干熄炉径向具有一个夹角,且朝向烟气流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通道、第二除尘通道内的折流墙数量相同或者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除尘腔的顶部设有空气导入口和循环气体导入口。
CN201922266752.3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Active CN211420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752.3U CN21142005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752.3U CN21142005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0055U true CN211420055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6752.3U Active CN21142005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0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2751B1 (ja)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
CN204986938U (zh) 节能除尘硫铁矿余热锅炉
CN212293640U (zh) 一种炼钢转炉烟气的无害化处理系统
CN110819362A (zh)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CN211420055U (zh)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CN108546796B (zh)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13769487B (zh) 一种干熄炉除尘结构
CN106989405A (zh) 含钠盐有机废液焚烧炉及焚烧工艺方法
CN206817488U (zh) 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排烟装置
CN206112887U (zh) 节能除尘卧式回转窑余热锅炉
CN106287631B (zh) 节能除尘卧式回转窑余热锅炉
JP3230566U (ja) 対流加熱面の汚れやスラッギングを防止可能な微粉炭ボイラー
JP4137676B2 (ja)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のガス出口フリュー部構造
CN210699161U (zh) 一种火星粉尘捕捉塔
CN209493320U (zh) 活性炭再生系统
CN207231253U (zh) 一种清洁换热式烟气冷却装置
CN208765518U (zh) 一种烟气空冷热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CN206168090U (zh) 一种高效烟尘分离冷却装置
CN207074021U (zh) 一种自洁式高效强制吹风冷却装置
JP4331884B2 (ja)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における除塵器の衝突壁の構造
CN207922267U (zh) 一种单锅炉横置式链条炉排喷淋脱硝角管锅炉
CN205482395U (zh) 一种烟道冶炼氧化余热锅炉
CN109708097A (zh) 一种自清灰防堵飞灰分离结构
CN201150825Y (zh) 热风炉烟气重力除尘换能器
CN106433698B (zh) 干熄焦炉一次除尘系统及其挂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