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9577U -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9577U
CN211419577U CN201922209991.5U CN201922209991U CN211419577U CN 211419577 U CN211419577 U CN 211419577U CN 201922209991 U CN201922209991 U CN 201922209991U CN 211419577 U CN211419577 U CN 211419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recovery
acid mist
acid
sulfu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99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小祥
贾婧
陈育川
宋朝辉
关国锋
郭亚举
田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099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9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9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9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包括循环槽,循环槽内部被两个挡板分隔为回流槽、稀释槽和成品槽,所述挡板呈圆形,挡板的顶部设有转轴,转轴与挡板的中轴线共线,转轴与循环槽上部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能够使挡板绕其中轴线旋转。稀释槽的顶部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波形的三角凸起,凸起部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并与回收罐底部连接,回收罐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吸收室和第二填料层,所述吸收室内设有喷淋管,回收罐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进气端连接。能够将稀释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净化,使部分酸雾冷凝后回到循环槽,另外一部分干燥后进入吸收塔,再次转化为硫酸,实现酸雾的回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浓硫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背景技术:
在硫酸生产制酸过程中,吸收塔采用98%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制取硫酸,循环酸在吸收三氧化硫后硫酸浓度会升高,为控制循环酸浓度,制取符合要求浓度的产品硫酸,需要向吸收塔的循环槽加水,以稀释并控制循环槽中硫酸浓度,但是在浓酸中加水稀释,会产生大量的酸雾,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循环槽内发生飞溅现象,现有的循环槽中并没有对此中情况进行处理,而是将废气直接排放在大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包括循环槽,循环槽内部被两个挡板分隔为回流槽、稀释槽和成品槽,所述挡板呈圆形,挡板的顶部设有转轴,转轴与挡板的中轴线共线,转轴与循环槽上部的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能够使挡板绕其中轴线旋转。稀释槽的顶部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波形的三角凸起,凸起部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并与回收罐底部连接,回收罐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吸收室和第二填料层,所述吸收室内设有喷淋管,喷淋管通过连接管道与从成品槽伸出的冷酸管连接,回收罐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进气端连接。
驱动装置能够使挡板绕其中轴线单侧旋转0-40度。
所述稀释槽的中部设有呈倒T型的加水管,出水口位于T型的加水管水平部分的两端,加水管的竖直部分经第一格栅进入回收罐,随后从回收罐的侧壁伸出。
所述加水管的材质为碳钢衬四氟加水套管。
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内的填充物均为陶瓷片,第一填料层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二格栅上,第二填料层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三格栅上。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能够将稀释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净化,使部分酸雾冷凝后回到循环槽,另外一部分干燥后进入吸收塔,再次转化为硫酸,实现酸雾的回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板转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循环槽;2、回流槽;3、稀释槽;4、成品槽;5、挡板;6、回收罐;7、凸起部;8、凸起;9、加水管;10、第一格栅;11、第一填料层;12、第二格栅;13、吸收室;14、喷淋管;15、第二填料层;16、第三格栅;17、冷酸管;18、驱动装置;19、吸收塔;20、回流管;21、转轴;22、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述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包括循环槽1,循环槽1内部被两个挡板5分隔为回流槽2、稀释槽3和成品槽4,回流槽2上还设有回流管20,与吸收塔19的出口端连接,用于回流在吸收塔19内吸收三氧化硫后的高浓度硫酸,稀释槽3主要用于对回流槽2内的高浓度硫酸进行加水稀释,稀释到符合工艺要求的硫酸浓度,成品槽4中的硫酸为符合工艺要求的硫酸,挡板5能够保证在加水稀释时,酸雾仅仅在稀释槽3中形成,同时,不会流窜到回流槽2和成品槽4中,所述挡板5呈圆形,挡板5的直径略小于循环槽1的内径,挡板5的顶部设有转轴21,转轴21与挡板5的中轴线共线,转轴21与循环槽1上部的驱动装置18连接,驱动装置18能够使挡板5绕其中轴线转动,驱动装置18可以包括电机、减速装置和行程开关,用于限定挡板5在循环槽1中的旋转角度,优选的,驱动装置18能够使挡板5绕其中轴线单侧旋转角度a为0-40度。如图3所示,挡板5可以绕其中轴线两侧旋转,单侧旋转最大角度a为40度,旋转后的挡板5的端部会与循环槽1的内壁形成空隙22,这样便于回流槽2中的浓酸通过空隙22进入稀释槽3中,或者稀释槽3中的酸进入到成品槽4中。
稀释槽3的顶部设有凸起部7,凸起部7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波形的三角凸起8,凸起部7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10,并与回收罐6底部连接,回收罐6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11、吸收室13和第二填料层15,回收罐6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19进气端连接。所述吸收室13内设有喷淋管14,喷淋管14通过连接管道与从成品槽4伸出的冷酸管17连接。所述第一填料层11和第二填料层15内的填充物均为陶瓷片,第一填料层11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二格栅12上,第二填料层15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三格栅16上。
在回收罐6的顶部可以设置一个耐酸风机,使回收罐6内形成微负压,稀释过程中,酸雾形成后会由于回收罐6中的负压而向上行走,一部分酸雾经过多次碰撞波形的三角凸起8而冷凝,最后由于重力作用,滴进稀释槽3中,未冷凝的酸雾经第一格栅10时,又会有一部分冷凝,逐渐形成酸滴,最后由于重力作用滴入稀释槽3中,剩下的酸雾进入回收罐6的第一填料层11,填料层11中的碎瓷片能够降低酸雾的温度,再次冷凝,剩余的酸雾进入吸收室13,吸收室13中的喷淋管14喷出的为98%的浓硫酸,一方面对酸雾进行干燥,另一方面还能将部分干燥后的酸雾再次吸收,经过干燥的酸雾再次经过第二填料层15的降温后,进入吸收塔19。
第一格栅10、第二格栅12、第三格栅16和喷淋管14均由耐强酸材料制成。
所述稀释槽3的中部设有呈倒T型的加水管9,出水口位于T型的加水管9水平部分的两端,这样便于形成的酸雾尽可能从波形的三角凸起8的底部升起,增强波形的三角凸起8的冷凝效果,加水管9的竖直部分经第一格栅10进入回收罐6,随后从回收罐6的侧壁伸出。所述加水管9的材质为碳钢衬四氟加水套管。
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

Claims (5)

1.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槽(1),循环槽(1)内部被两个挡板(5)分隔为回流槽(2)、稀释槽(3)和成品槽(4),所述挡板(5)呈圆形,挡板(5)的顶部设有转轴(21),转轴(21)与挡板(5)的中轴线共线,转轴(21)与循环槽(1)上部的驱动装置(18)连接,驱动装置(18)能够使挡板(5)绕其中轴线转动,稀释槽(3)的顶部设有凸起部(7),凸起部(7)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呈波形的三角凸起(8),凸起部(7)的出口处设有第一格栅(10),并与回收罐(6)底部连接,回收罐(6)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11)、吸收室(13)和第二填料层(15),所述吸收室(13)内设有喷淋管(14),喷淋管(14)通过连接管道与从成品槽(4)伸出的冷酸管(17)连接,回收罐(6)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19)进气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8)能够使挡板(5)绕其中轴线单侧旋转0-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槽(3)的中部设有呈倒T型的加水管(9),出水口位于T型的加水管(9)水平部分的两端,加水管(9)的竖直部分经第一格栅(10)进入回收罐(6),随后从回收罐(6)的侧壁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9)的材质为碳钢衬四氟加水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11)和第二填料层(15)内的填充物均为陶瓷片,第一填料层(11)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二格栅(12)上,第二填料层(15)的陶瓷片放置在第三格栅(16)上。
CN201922209991.5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Active CN211419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9991.5U CN21141957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9991.5U CN21141957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9577U true CN211419577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9991.5U Active CN211419577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9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0030A1 (zh) 旋汇耦合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及其脱硫除尘方法
CN206414960U (zh) 旋流板废气净化塔
CN106693657B (zh) 一种单塔双循环脱硫除尘装置及工艺
CN108786398B (zh) 烟气脱硫再生一体塔及可再生湿法烟气脱硫方法
CN102847422A (zh) 一种氨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06587499U (zh) 一种除雾器
CN205308119U (zh) 一种酸雾吸收塔
CN211419577U (zh) 一种带酸雾回收的硫酸循环槽
CN1478587A (zh) 高效泡沫式两级废气净化装置
CN206881311U (zh) 除雾分离装置
CN205760344U (zh) 一种换热型除雾器
CN209917597U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传质的嵌入式组合顺流吸收塔
CN104289069A (zh) 一种高强度钢制玻璃鳞片防腐折板型脱硫除雾器
CN108404609B (zh) 一种硫酸废气脱硫系统
CN106943850A (zh)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
CN208018398U (zh) 一种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CN206809915U (zh) 一种平板气动组合式除雾分离装置
CN108325368A (zh) 一种循环式脱硫装置
CN202263505U (zh) 一种湿式气体净化装置
CN105797554B (zh) 一种复式节能高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塔
CN107126769A (zh) 一种平板气动组合式除雾分离装置
CN107008063A (zh) 一种平板气动组合式除雾分离装置
CN206881310U (zh) 一种平板气动组合式除雾分离装置
CN206295796U (zh) 一种带新型螺旋叶片塔盘的湿法脱硫装置
CN206809923U (zh) 一种平板气动组合式除雾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