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1150U -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1150U
CN211411150U CN201921714452.0U CN201921714452U CN211411150U CN 211411150 U CN211411150 U CN 211411150U CN 201921714452 U CN201921714452 U CN 201921714452U CN 211411150 U CN211411150 U CN 21141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r
pipe
coal ta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44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顺娟
张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anghui Ceram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ianghui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ianghui Ceram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ianghui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44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1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包括有包括电捕轻油器、排油管、过滤地池、第一供油泵、焦油池、第二供油泵、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三供油泵及焦油罐,通过电捕轻油器捕捉煤气炉产生的煤焦油,然后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能够过滤掉煤焦油中的大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地池、焦油池及焦油罐的经过多级储存、过滤和沉淀,提高了煤焦油品质;排油管和第一油管设有保温层,焦油池和焦油罐中设置加热管,能够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设置合理,运行过程无污染物泄漏,煤焦油回收重新燃烧,解决了煤焦油出路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废弃物处理成本,减轻生态环境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陶瓷行业历经多年清洁能源改革之路,煤气和天然气是诸多陶瓷厂今天的选择,相较于供给困难、资源不稳定的天然气,自己用煤制煤气更为简便实用。煤焦油,就是煤制气过程中干馏和气化的产物,陶瓷行业煤制气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已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HW11类“精蒸馏残渣”的危险废物。随着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对煤焦油的治理逐步加大,现有技术煤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很难及时利用和处理。
因此,如何收集和处理煤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通过电捕轻油器捕捉煤气炉产生的煤焦油,然后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煤焦油抽入焦油池中进行储存备用,焦油池中安装了加热管,对池内焦油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加温,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焦油池内的煤焦油可直接输送至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进行燃烧,可以经过沉淀后再送入焦油罐内进行多次沉淀,再加热备用,可以对煤焦油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包括有煤气发生炉,
还包括电捕轻油器、排油管、过滤地池、第一供油泵、焦油池、第二供油泵、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三供油泵及焦油罐;所述电捕轻油器设置有两台,所述电捕轻油器的一端连接煤气站内的煤气发生炉,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过滤地池;所述过滤地池设于地下,池体的中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分别为进油区和出油区;所述排油管连接在所述进油区的上方;所述焦油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油区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第一供油泵;所述焦油池外设有所述第二供油泵,所述第二供油泵的出口连接在三通管上,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及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用于将煤焦油输送至原料车间进行燃烧,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焦油罐的进口;于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及所述第三油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供油泵的出油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油管且其连接位置处于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油管的出油口之间;所述第三供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焦油罐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焦油池及所述焦油罐内均设有加热管;所述排油管及所述第一油管外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焦油罐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由三个过滤罐串联组成,所述过滤罐内设有筛网,三个所述过滤罐内的筛网的孔径沿着所述煤焦油流动方向依次缩小。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蒸汽式加热管,两端分别输入蒸汽及输出蒸汽;所述加热管为多层盘旋结构。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矿物纤维棉保温层或者高密度聚氨酯保温层,其厚度不小于为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网上的刮渣装置,所述刮渣装置位于所述进油区一侧。
优选地,所述刮渣装置由导轨架、刮板、丝杆螺母、丝杆及电机组成;所述导轨架的两侧设于所述滤网的底部及顶部,所述刮板设于所述导轨架上并可沿着所述导轨架来回移动,所述丝杆螺母设与所述刮板的顶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滤网顶部并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配合连接。
通过上述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捕轻油器捕捉煤气炉产生的煤焦油,然后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能够过滤掉煤焦油中的大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地池、焦油池及焦油罐的经过多级储存、过滤和沉淀,提高了煤焦油品质;排油管和第一油管设有保温层,焦油池和焦油罐中设置加热管,能够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设置合理,运行过程无污染物泄漏,煤焦油回收重新燃烧,解决了煤焦油出路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废弃物处理成本,减轻生态环境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通过电捕轻油器捕捉煤气炉产生的煤焦油,然后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煤焦油抽入焦油池中进行储存备用,焦油池中安装了加热管,对池内焦油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加温,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焦油池内的煤焦油可直接输送至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进行燃烧,可以经过沉淀后再送入焦油罐内进行多次沉淀,再加热备用,可以对煤焦油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包括有煤气发生炉,
还包括电捕轻油器1、排油管2、过滤地池3、第一供油泵5、焦油池6、第二供油泵7、第一油管8、第二油管9、第三油管10、第三供油泵11及焦油罐12;所述电捕轻油器1设置有两台,所述电捕轻油器1的一端连接煤气站内的煤气发生炉,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油管2连接至所述过滤地池3;所述过滤地池3设于地下,池体的中部设有滤网4,所述滤网4的两侧分别为进油区和出油区;所述排油管1连接在所述进油区的上方;所述焦油池6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油区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第一供油泵5;所述焦油池6外设有所述第二供油泵7,所述第二供油泵7的出口连接在三通管上,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8及第二油管9,所述第一油管8用于将煤焦油输送至原料车间进行燃烧,所述第二油管8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焦油罐12的进口;于所述第一油管8、所述第二油管9及所述第三油管10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油管10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供油泵11的出油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油管8且其连接位置处于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油管的出油口之间;所述第三供油泵11的进油口与所述焦油罐1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焦油池6及所述焦油罐11内均设有加热管13;所述排油管及所述第一油管外设有保温层1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工作时,两台电捕轻油器1对煤气站内的煤气发生炉制备煤气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进行捕捉,然后两台电捕轻油器1分别通过排油管2将煤焦油输送到过滤地池3,并从过滤地池3的侧壁的上方输送进去。过滤地池3采用地下池设计,池体的中央设有滤网4,一侧的进油区负责存放排油管2送进来的煤焦油,另一侧的出油区连接第一供油泵,并有第一供油泵5将过滤后的煤焦油送进焦油池6,煤焦油就在这种液位差下从进油区流动至出油区,杂质就被滤网4挡下来,留在出油区一侧;煤焦油进入焦油池6后,由加热管24进行加热保温,焦油池6的出油处连接有第二供油泵7,第二供油泵7负责将焦油池6中的煤焦油抽走,而第二供油泵7的出油口上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连接到第一油管8及第二油管9,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调节第二供油泵7的排油路线,当打开第一阀门和关闭第二阀门时,第二供油泵7就会将煤焦油送进第一油管8;当关闭第一阀门和打开第二阀门时,煤焦油就会经由第二油管9进入焦油罐12中;在焦油罐12的出油口上连接第三油管10,第三油管10上的第三阀门配合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进行联动;当需要直接用油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及第三阀门关闭,此时煤焦油就从焦油池6中抽出并送进第一油管,直接供应至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进行燃烧;当需要经过焦油罐12来储存和沉淀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此时煤焦油从焦油池6中抽出并经由第二油管9进入焦油罐12,第三供油泵11将煤焦油抽出,煤焦油经第三油管10进入第一油管8,再经过第一油管8进入原料车间喷雾干燥塔进行燃烧;在输送过程中,为了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针对排油管2和第一油管8这类输送距离长的管道,本实施例中设置保温层,并且在焦油池6和焦油罐12中设置加热管,对煤焦油进行保温加热,使得煤焦油流动顺畅,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管9与所述焦油罐12之间设有过滤装置,通过增设过滤装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煤焦油的过滤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由三个过滤罐串联组成,所述过滤罐内设有筛网,三个所述过滤罐内的筛网的孔径沿着所述煤焦油流动方向依次缩小。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13为蒸汽式加热管,两端分别输入蒸汽及输出蒸汽;所述加热管为多层盘旋结构,加热管为中空管道,内部通过蒸汽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14为矿物纤维棉保温层或者高密度聚氨酯保温层,其厚度不小于为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连接的控制器,通过设置控制器和电磁阀,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切换输送模式。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网4上的刮渣装置,所述刮渣装置位于所述进油区一侧。
优选地,所述刮渣装置由导轨架、刮板、丝杆螺母、丝杆及电机组成;所述导轨架的两侧设于所述滤网4的底部及顶部,所述刮板设于所述导轨架上并可沿着所述导轨架来回移动,所述丝杆螺母设与所述刮板的顶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滤网顶部并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配合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滤网4上设置刮渣装置,能够及时清除滤网4上的杂质,避免杂质过多影响煤焦油的流动,降低过滤效率。工作时,通过电机带动丝杆,驱动刮板在导轨架上来回移动,将粘在滤网4上的杂质刮除。
本实用新型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捕轻油器捕捉煤气炉产生的煤焦油,然后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能够过滤掉煤焦油中的大部分杂质;经过过滤地池、焦油池及焦油罐的经过多级储存、过滤和沉淀,提高了煤焦油品质;排油管和第一油管设有保温层,焦油池和焦油罐中设置加热管,能够保证焦油保持良好的液化状态和较好的流动性。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设置合理,运行过程无污染物泄漏,煤焦油回收重新燃烧,解决了煤焦油出路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废弃物处理成本,减轻生态环境负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包括有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捕轻油器、排油管、过滤地池、第一供油泵、焦油池、第二供油泵、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三供油泵及焦油罐;所述电捕轻油器设置有两台,所述电捕轻油器的一端连接煤气站内的煤气发生炉,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过滤地池;所述过滤地池设于地下,池体的中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分别为进油区和出油区;所述排油管连接在所述进油区的上方;所述焦油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出油区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第一供油泵;所述焦油池外设有所述第二供油泵,所述第二供油泵的出口连接在三通管上,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及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用于将煤焦油输送至原料车间进行燃烧,所述第二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焦油罐的进口;于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及所述第三油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供油泵的出油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油管且其连接位置处于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油管的出油口之间;所述第三供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焦油罐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焦油池及所述焦油罐内均设有加热管;所述排油管及所述第一油管外设有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焦油罐之间设有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由三个过滤罐串联组成,所述过滤罐内设有筛网,三个所述过滤罐内的筛网的孔径沿着所述煤焦油流动方向依次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蒸汽式加热管,两端分别输入蒸汽及输出蒸汽;所述加热管为多层盘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矿物纤维棉保温层或者高密度聚氨酯保温层,其厚度不小于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连接的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网上的刮渣装置,所述刮渣装置位于所述进油区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装置由导轨架、刮板、丝杆螺母、丝杆及电机组成;所述导轨架的两侧设于所述滤网的底部及顶部,所述刮板设于所述导轨架上并可沿着所述导轨架来回移动,所述丝杆螺母设与所述刮板的顶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滤网顶部并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配合连接。
CN201921714452.0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Active CN21141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4452.0U CN21141115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4452.0U CN21141115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1150U true CN211411150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7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4452.0U Active CN211411150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1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6208A (zh)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11150U (zh) 一种煤气站煤焦油处理系统
CN20603330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除油机
WO2018205162A1 (zh) 一种石油焦自动脱水提取与输送装置
CN209348253U (zh) 一种便于排泥的石油开采用泥浆过滤装置
CN203095694U (zh)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一体化滤池
CN209840150U (zh) 一种水煤气燃料的高效稳压过滤阀组
CN109631599A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烧结炉废气净化装置
CN205346390U (zh) 用于高温物料的输送装置
CN108755816A (zh) 河道淤泥清除装置及方法
CN210674491U (zh) 一种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CN202988884U (zh) 污水处理深度过滤装置
CN210128364U (zh) 一种节能、清洁的水煤气燃烧管路结构
CN201992141U (zh) 免清扫煤气切断器
CN217398592U (zh) 一种废液分离装置及可废液循环利用的蒸汽清洗设备
CN208161184U (zh) 回水过滤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2153264A (zh) 一种小型移动式沉降罐排泥浓缩机械化装置
CN111299335A (zh) 润滑油双重循环处理回收装置
CN207822636U (zh) 一种二级沉淀装置
CN202427229U (zh) 脱硫系统过滤器
CN207877408U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在线清理装置
RU10803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бора нефтешлама и донного осадка из шламонакопителя
CN207418675U (zh) 一种废气循环处理系统
CN217041566U (zh) 一种污泥过滤及在线监测系统
CN115105913B (zh) 一种沥青与水智能分离循环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