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5629U -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5629U
CN211405629U CN202020248352.XU CN202020248352U CN211405629U CN 211405629 U CN211405629 U CN 211405629U CN 202020248352 U CN202020248352 U CN 202020248352U CN 211405629 U CN211405629 U CN 211405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magnetic
yoke
motor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83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lling Wuhu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83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5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5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5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该定子铁芯中,多个齿连轭呈环形布置,各个齿连轭的轭部两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身之间形成定子槽,相邻两个齿冠之间形成槽口。在齿连轭上设置导磁臂并延伸至槽口处,工作时会增加一些连接导磁臂、齿连轭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上述定子铁芯、具有该定子铁芯的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通过在齿连轭上设置导磁臂并延伸至槽口处,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Description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电机追求带载能力和扩速能力,一般电机只能保证其中一个能力。电机定子的相邻两个齿冠之间形成有槽口。将定子设计为大槽口,即相邻两个齿冠的边缘最小距离比较大,大槽口电机带载能力可以提升,但弱磁范围较差,扩速能力差;反之,定子设计为小槽口,即相邻两个齿冠的边缘最小距离比较小,漏磁较大,小槽口电机带载能力较差,但因为电机端电压较低,弱磁扩速能力较强。现有的电机难以同时兼顾带载能力和扩速能力,只能满足其中一个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以解决电机难以同时兼顾带载能力和扩速能力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包括呈环形布置的多个齿连轭,所述齿连轭包括轭部、连接于所述轭部的齿身,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一端的齿冠,各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的相对两端依次连接,各个所述齿身沿着对应的所述轭部的径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齿身之间的区域形成定子槽,至少两个相邻所述齿冠之间的区域形成槽口,所述定子槽与所述槽口对应连通;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于所述齿连轭上延伸形成的导磁臂,所述导磁臂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槽口处。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之间拼接;
或者,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可选地,所述齿身在垂直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线上的截面呈矩形,所述齿身的相对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部与所述齿冠;
或者,所述齿身在垂直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线上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齿身的短底边连接于所述轭部,所述齿身的长底边连接于所述齿冠。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根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中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向远离所述齿身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与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可选地,所述齿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肩部;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与所述齿身的连接处,或者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沿切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小于所述齿冠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之间的连接部沿径向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间隙。
可选地,两个所述导磁臂以所述齿身的径向为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齿连轭上,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所述隔磁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根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中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向远离所述齿身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与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可选地,所述齿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肩部;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与所述齿身的连接处,或者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沿切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小于所述齿冠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包括上述的定子铁芯以及绕设于所述齿身上的定子绕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以及与所述定子同轴设置的转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电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定子铁芯中,多个齿连轭呈环形布置,各个齿连轭的轭部两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身之间形成定子槽,相邻两个齿冠之间形成槽口。定子铁芯装配定子绕组形成定子,定子绕组通电后在齿身处产生磁通,定子上的磁力线由齿身、齿冠进入转子,再进入相邻齿连轭的齿冠、齿身,再经过轭部而闭合。定子与转子间存在漏磁情况,就是转子上的部分磁力线经过齿冠与转子而不进入齿身与轭部,即定转子间存在漏磁磁力线。在齿连轭上设置导磁臂并延伸至槽口处,工作时会增加一些连接导磁臂、齿连轭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
设置导磁臂后,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远小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设置导磁臂后,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大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即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相当。上述定子铁芯、具有该定子铁芯的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通过在齿连轭上设置导磁臂并延伸至槽口处,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0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大槽口电机在恒转矩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图1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小槽口电机在恒转矩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图12为具有图9的定子铁芯的电机在恒转矩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图1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大槽口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图1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小槽口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图15为具有图9的定子铁芯的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的磁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铁芯100,定子铁芯100 可以采用硅钢片或其它磁导率高的材料制作,多个定子铁芯100叠压得到铁芯组件。定子铁芯100包括呈环形布置的多个齿连轭110,齿连轭110包括轭部111、连接于轭部111的齿身112,以及连接于齿身112的远离轭部111的一端的齿冠113。齿冠113包括在齿身112的端部向两侧延伸的两个肩部1131。齿冠113在周向上的宽度W1(即齿冠113两个相对端部的端面距离)大于齿身 112的周向宽度W2,两个肩部1131的长度就是齿冠113的周向宽度W1。各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的相对两端依次连接围成一个环形结构,各个齿身112 沿着对应的轭部111的径向延伸,相邻两个齿身112之间的区域形成定子槽 120,至少两个相邻齿冠113之间的区域形成槽口121,定子槽120与槽口121 对应连通。该定子铁芯100可应用于内转子电机或外转子电机。在应用于内转子电机时,齿身112位于轭部111的内侧,即沿径向由轭部111内边向定子内部延伸。在应用于外转子电机时,齿身112位于轭部111的外侧,即沿径向由轭部111外边向定子外部延伸。定子铁芯100还包括于齿连轭110上延伸形成的导磁臂130,导磁臂130的末端延伸至槽口121处。
本申请提供的定子铁芯100,与现有技术相比,定子铁芯100装配定子绕组(图未示)形成定子,定子绕组通电后在齿身112处产生磁通,定子上的磁力线由齿身112、齿冠113进入转子(图未示),再进入相邻齿连轭110的齿冠113、齿身112,再经过轭部111而闭合。定子与转子间存在漏磁情况,就是转子上的部分磁力线经过齿冠113与转子而不进入齿身112与轭部111,即定转子间存在漏磁磁力线。具有本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的槽口121宽度W3(即相邻两个齿冠113的边缘最小距离)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相当,比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更大,在齿连轭110上设置导磁臂130并延伸至槽口121处。比如,一种现有的大槽口电机,齿冠宽度是12.6mm,槽口宽度是 2.9mm;一种现有的小槽口电机,齿冠宽度是12.6mm,槽口宽度是0.7mm。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槽口121宽度W3参考大槽口电机设置,即槽口121宽度W3设为2.9mm,而齿冠113宽度W1设为12.6mm,导磁臂130的宽度W4 设为0.6至1.5mm。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槽口121宽度W3与齿冠 113宽度W1还可以设置为其它尺寸。
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相对于现有大槽口电机,本申请设置导磁臂130后使齿冠113与转子之间的漏磁磁力线减少,增加了一些连接齿连轭110、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这些增加的漏磁磁力线替代了现有大槽口电机齿冠113与转子之间的漏磁磁力线。相对现有小槽口电机,本申请槽口121宽度W3比较大,在齿冠113的径向位置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齿冠 113宽度W1较小,使齿冠113与转子之间的相对面积大幅减少,使得齿冠113 与转子之间的漏磁磁力线大幅减少。也就是说,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远小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也就是使电机磁链足够大,在电机极对数不变的情况下电机转矩系数与电机磁链成正比,进而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电机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
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相对于现有大槽口电机,本申请设置导磁臂130后增加了一些连接导磁臂130、齿连轭11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相对现有小槽口电机,本申请槽口121宽度W3比较大,即相邻两个齿冠113间隔比较远,使相邻两个齿冠113之间基本不产生漏磁,即两个齿冠113之间的漏磁磁力线减少,同时本申请设置导磁臂130后增加了一些连接导磁臂130、齿连轭11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也就是说,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大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即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相当。
定子铁芯100通过在齿连轭110上设置导磁臂130并延伸至槽口121处,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齿连轭110中的轭部111、齿身112与齿冠113在同一平面上,齿连轭110与导磁臂130共面,这样容易加工出定子铁芯100。同一齿连轭110及对应的导磁臂13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容易制作。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之间通过关节(图未示)拼接而成。具体地,采用冲压成型出带状的齿连轭110再弯圆形成定子铁芯100,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中的其中一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设有连接凸块,另外一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组成关节,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比如都呈T型,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拼接后,两个轭部111将会固定连接而不会分离,这样便于批量制作出定子铁芯100,而且结构可靠。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定子铁芯100中的齿连轭110 是一体成型结构,即相邻两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冲压直接成型定子铁芯100,或者采用冲压成型出带状的齿连轭110 再弯圆形成定子铁芯100,这样便于批量制作出定子铁芯100。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相邻两个齿连轭110 之间的连接部沿径向朝远离轭部111的方向延伸至槽口121处,导磁臂130的末端与对应的齿冠113之间间隔形成隔磁间隙131。图1所示是应用在内转子电机的定子铁芯100,导磁臂130呈条形,由轭部111的内沿沿径向向定子铁芯100的中心延伸并延伸至槽口121处,将定子槽120划分为两个区域。在现有大槽口电机的基础上,将导磁臂130的末端伸入槽口121处。具有本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增加了一些连接轭部111、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即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相当。从而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请参阅图2至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两个导磁臂130以齿身112 的径向为轴线对称分布于齿连轭110上,这两个导磁臂130可以由同一个轭部 111、齿身112或齿冠113朝相邻两个槽口121的方向延伸形成,形成两个并联的导磁臂130,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上且对应于同一槽口121的两个导磁臂130 之间在槽口121处形成隔磁间隙131,隔磁间隙131的宽度W5(即上述两个导磁臂130末端的距离)小于槽口121宽度W3。在槽口121处导磁臂130超过齿冠113端部的延伸长度可以按需设置,满足隔磁间隙131的宽度W5小于槽口121宽度W3即可。比如槽口121宽度W3设置为小于齿冠113中一个肩部 1131的周向宽度,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槽口121宽度W3设为2.9mm,一个肩部1131的周向宽度W11设为6.3mm。又比如槽口121宽度W3设置为大于齿冠113中一个肩部1131的周向宽度W1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槽口121 宽度W3设为6mm,一个肩部1131的周向宽度W11设为4.7mm。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齿连轭110、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两个齿连轭110、两个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适中,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即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相当。从而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请参阅图2、图3,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齿身112的两侧的根部朝远离轭部111的方向延伸至槽口121处,导磁臂130先沿径向延伸,然后在齿冠113处根据齿冠113形状调整延伸方向防止其与齿冠113干涉,最终终止于槽口121,导磁臂130分别与齿身112、齿冠113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132,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上且对应于同一槽口121的两个导磁臂130之间在槽口121处形成隔磁间隙131。隔磁气隙132的宽度W6按需设置,比如0.4至1mm。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轭部111、导磁臂130 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足够少。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两个轭部111、两个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适中,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类似于上述两个导磁臂130对称分布的实施例,具有该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也能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请参阅图4至图6,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齿身112的两侧的中部朝远离轭部111的方向延伸至槽口121处,导磁臂130先沿径向延伸,然后在齿冠113处根据齿冠113形状调整延伸方向防止其与齿冠113干涉,最终终止于槽口121,导磁臂130分别与齿身112、齿冠113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132,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上且对应于同一槽口121的两个导磁臂130之间在槽口121处形成隔磁间隙131。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齿身112、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足够少。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两个齿身112、两个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适中,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类似于上述两个导磁臂130对称分布的实施例,具有该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也能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请参阅图7、图8,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齿冠113的两个端部向远离齿身112的方向延伸至槽口121处,导磁臂130与齿冠113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132,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上且对应于同一槽口121的两个导磁臂130之间在槽口121处形成隔磁间隙131。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齿冠113根部、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足够少。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两个齿冠113根部、两个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适中,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类似于上述两个导磁臂130对称分布的实施例,具有该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也能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7,齿冠1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齿身112的肩部1131,隔磁气隙132延伸至肩部1131与齿身112的连接处,使得导磁臂 130连接于齿冠113与齿身112的连接处,导磁臂130足够长以引导部分漏磁磁力线经过导磁臂130与齿冠113而不进入齿身112,实现漏磁。
请参阅图8,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齿冠113的两个端部向远离齿身112的方向延伸至槽口121处,齿冠1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齿身112的肩部1131,隔磁气隙132延伸至肩部1131的中部,而导磁臂130 连接于肩部1131的中部,使得部分漏磁磁力线可经过导磁臂130与齿冠113 而不进入齿身112,实现漏磁。
请参阅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导磁臂130于齿冠113的两个端部沿切向延伸至槽口121处,齿冠113与对应的导磁臂130形成阶梯状凸起,导磁臂130的远离轭部111的侧面与轭部111的间距小于齿冠113的远离轭部111 的侧面与轭部111的间距,相邻两个齿连轭110上且对应于同一槽口121的两个导磁臂130之间在槽口121处形成隔磁间隙131。图9所示是应用在内转子电机的定子铁芯100,导磁臂130径向内表面对应的圆弧半径大于齿冠113径向内表面对应的圆弧半径。本实施例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齿冠 113、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足够少。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增加了一些连接两个齿冠113、两个导磁臂13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使得漏磁磁力线适中,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类似于上述两个导磁臂130对称分布的实施例,具有该实施例定子铁芯100 的电机也能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为了验证具有本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可以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以现有的大槽口电机与小槽口电机作为对比例,分别在恒转矩阶段与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由永磁体励磁,在基速以上的恒功率运行阶段要进行弱磁控制,采用漏磁通路实现弱磁。图9所示具有本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的槽口121宽度W3与图10所示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相当,比图11所示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更大,在齿连轭110中的齿身112设置导磁臂130并延伸至槽口121处。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设为2.9mm,小槽口电机的槽口宽度设为0.7mm。本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中,槽口121宽度W3设为2.9mm,导磁臂130的宽度W4 设为0.6mm,隔磁间隙131的宽度W5设为0.8mm。
在空载恒转矩阶段,参阅图10,现有大槽口方案漏磁最少(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2),电机的转矩系数最高;参阅图11,现有小槽口方案漏磁最大(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7),电机的转矩系数最小;参阅图12,本实施例电机采用导磁臂130,漏磁情况与现有大槽口方案相当(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3),远小于现有小槽口方案。从而说明采用导磁臂130的电机在恒转矩段对漏磁影响不大。
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参阅图13,现有大槽口方案漏磁最少(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1),电机负载端电压最大,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最小;参阅图14,现有小槽口方案漏磁最大(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9),电机负载端电压最小,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最大;参阅图15,本实施例采用导磁臂130的电机,漏磁情况与现有小槽口方案相当(漏磁磁力线根数为16),大于现有大槽口方案,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方案相当。
总之,本实施例采用导磁臂130的电机,在恒转矩阶段,具有与现有大槽口方案相当的转矩系数及带载能力;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具有与现有小槽口方案相当的负载端电压及扩速范围。这样同时兼顾了电机的带载能力和扩速范围。可以理解的,具有其它实施例定子铁芯100的电机也能同步提升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6至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齿身112 在垂直于定子铁芯100的轴线上的截面呈矩形,齿身112的相对两边分别连接于轭部111与齿冠113。轭部111与齿身112组成T形结构,齿身112的宽度均匀,这样齿连轭110的结构强度比较好。
请参阅图3、图5,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齿身112在垂直于定子铁芯 100的轴线上的截面呈梯形,齿身112的短底边连接于轭部111,齿身112的长底边连接于齿冠113。轭部111与齿身112组成T形结构,在由轭部111至齿冠113的方向上齿身112的宽度逐渐变大,这样提高定子槽120的容积,进而在定子槽120放入更多的绕线。
请参阅图1至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定子,包括上述的定子铁芯100以及绕设于齿身112上的定子绕组(图未示)。由于本定子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以及与定子同轴设置的转子。电机可以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或其它电机。电机可以为内转子电机或外转子电机。具体按需设置。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电机。家用电器可以为压缩机或其他家用电器。
请参阅图1至图3,该定子铁芯100中,多个齿连轭110呈环形布置,各个齿连轭110的轭部111两端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齿身112之间形成定子槽120,相邻两个齿冠113之间形成槽口121。定子铁芯100装配定子绕组形成定子,定子绕组通电后在齿身112处产生磁通,定子上的磁力线由齿身112、齿冠113 进入转子,再进入相邻齿连轭110的齿冠113、齿身112,再经过轭部111而闭合。定子与转子间存在漏磁情况,就是转子上的部分磁力线经过齿冠113与转子而不进入齿身112与轭部111,即定转子间存在漏磁磁力线。在齿连轭110 上设置导磁臂130并延伸至槽口121处,工作时会增加一些连接导磁臂130、齿连轭110与转子的漏磁磁力线。
设置导磁臂130后,电机在恒转矩阶段,漏磁磁力线足够少,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远小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使电机的转矩系数足够高,具有较好的带载能力。设置导磁臂130后,电机在恒功率高速弱磁阶段,漏磁磁力线适中,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的漏磁相当,并大于现有大槽口电机的漏磁,使电机端负载端电压适中,对应电机弱磁扩速范围适中,即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与现有小槽口电机相当。上述定子铁芯100、具有该定子铁芯100的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通过在齿连轭110上设置导磁臂130并延伸至槽口121处,同步提升电机带载能力和弱磁扩速能力。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布置的多个齿连轭,所述齿连轭包括轭部、连接于所述轭部的齿身,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一端的齿冠,各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的相对两端依次连接,各个所述齿身沿着对应的所述轭部的径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齿身之间的区域形成定子槽,至少两个相邻所述齿冠之间的区域形成槽口,所述定子槽与所述槽口对应连通;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于所述齿连轭上延伸形成的导磁臂,所述导磁臂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槽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之间拼接;
或者,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的轭部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身在垂直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线上的截面呈矩形,所述齿身的相对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轭部与所述齿冠;
或者,所述齿身在垂直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线上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齿身的短底边连接于所述轭部,所述齿身的长底边连接于所述齿冠。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根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中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向远离所述齿身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与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肩部;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与所述齿身的连接处,或者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沿切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小于所述齿冠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之间的连接部沿径向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磁臂以所述齿身的径向为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齿连轭上,相邻两个所述齿连轭上且对应于同一所述槽口的两个所述导磁臂之间在所述槽口处形成隔磁间隙,所述隔磁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根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身的两侧的中部朝远离所述轭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分别与所述齿身、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向远离所述齿身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与所述齿冠之间间隔形成隔磁气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冠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齿身的肩部;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与所述齿身的连接处,或者所述隔磁气隙延伸至所述肩部的中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臂于所述齿冠的两个端部沿切向延伸至所述槽口处,所述导磁臂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小于所述齿冠的远离所述轭部的侧面与所述轭部的间距。
16.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以及绕设于所述齿身上的定子绕组。
1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子以及与所述定子同轴设置的转子。
18.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
CN202020248352.XU 2020-03-03 2020-03-03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1405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8352.XU CN211405629U (zh) 2020-03-03 2020-03-03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8352.XU CN211405629U (zh) 2020-03-03 2020-03-03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5629U true CN211405629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8352.XU Active CN211405629U (zh) 2020-03-03 2020-03-03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56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559A (zh) * 2021-11-1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559A (zh) * 2021-11-11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9361B (zh) 永磁力矩电机的定子以及具有高转矩密度的永磁力矩电机
CN211405625U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CN108539943B (zh) 永磁同步电机及压缩机
KR20140136597A (ko) 구동모터의 회전자
CN211405629U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及家用电器
JP2003153478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821608A (zh) 转子冲片、转子铁芯、电机转子及组装方法、电机
CN115528844A (zh) 一种复合槽楔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14709950A (zh) 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875657A (zh) 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动汽车
CN110620452A (zh) 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CN210693581U (zh) 一种“u”型定子拼块式电机
CN208674969U (zh) 电机定子和电机
CN111293794B (zh) 定子齿、定子及电机
WO2019242218A1 (zh) 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CN112865376A (zh) 集成式阻尼绕组、转子及电机
CN112994290A (zh) 一种转子结构和永磁同步电机
CN110797993A (zh) 一种定子轭分段拼块式电机
CN212435454U (zh) 转子结构、电机及压缩机
CN208522545U (zh) 一种交叉叠扣铰链式铝线电机定子铁芯
CN217956810U (zh) 一种定子骨架结构、定子结构及电机
CN221103070U (zh)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定子冲片、电机及冰箱压缩机
CN219436722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356131U (zh) 电机和电器设备
CN216356164U (zh) 预制转子冲片、转子组件、电机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